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0.09KB ,
资源ID:26235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35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闻伦理与法规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闻伦理与法规知识点总结.docx

1、新闻伦理与法规一、媒介新闻中的抉择1.案例: 2005年8月30日,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新奥尔良着陆,曾经的街道到处漂浮着尸体,报纸头条放照片的选择。寻找汤兰兰?案件三联周刊封面名人无女性刘鑫案件2.影响抉择因素:自身定位 媒介属性 受众属性报道对象 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3.需要的媒介的特点法律约束对错,伦理在善恶中两难。做一个好的决定,而不只是一个“对”的决定。好的决定基于逻辑和理性以及全面的考虑,更基于对人性的洞察与悲悯。二、传媒报道中的伦理困境与解决模式1. 什么是伦理?古希腊哲学:真(认识论)、善(伦理学)、美(美学)伦理学将我们从“我做事的方法就是这样”和“人们一直是这样做的”这个世界中

2、带到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和“这是合乎理性的行为” 这个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 伦理学是“应当如何”(菲利普帕特森,2005)2.伦理与道德伦理是建立在某些得到普遍接受的准则上的理性过程。道德是宗教领域的用语,往往表现为各种戒律及其形成的道德体系(展江,彭桂兵, 2014)3.什么是职业伦理当代职业伦理学讨论的中心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我负有什么责任? 对谁负有责任? 我承担的责任反映了什么价值观?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伦理规约*案例研究是伦理讨论的极佳手段。它们的重要力量包括帮助讨论者: 理解在新闻编辑室中作抉择的复杂性; 了解作出艰难抉择的语境; 关注选择了一种行动,而非另一种的结果; 学习怎

3、样和何时和解、怎样和何时忍受不同意见。4.伦理选择的基础模式: 中庸之道 效益/功利主义道德的绝对律令(利益最大化原则、普遍性和逻辑一致性原则) 多元价值理论(实际义务显见义务) 社群主义(自由主义、罗尔斯的“无知之幕”)5.新闻伦理的抉择模式两个前提: 对不得不做出伦理抉择的人心怀同情 维持社会信任是基本目标博克模式 问问自己的良心,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寻求专家的意见,了解变通的方法 与面临同一问题的伙伴进行公开讨论*案例:2010年菲律宾香港游客劫持事件波特方格理解事实(定义)概述起决定作用的内在价值观运用相关的哲学原则清楚地表明一种忠诚*案例:1994年3月2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饥饿的苏丹

4、的图片,但未救助人道主义伦理学五原则:生命价值、良善或正当、正义或公正、讲真话/诚实、个人自由*案例:土耳其海边的难民小男孩6.全球媒体伦理的议题社会正义、真相、非暴力、隐私、人的尊严三、真实原则与虚假新闻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缘起约瑟夫普利策纽约世界报与威廉赫斯特纽约日报争夺地位战“黄色新闻”大战2.虚假新闻的危害2007年“纸包子”事件从“周老虎”到“刘羚羊”3.事实核查每一则新闻里都包含无数可以被核查的事实性陈述我们只选择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又在有限资源下有可操作性的信息进行核查做选择时遵循如下原则:第一,核查的是文章中的事实性陈述句,而不是整篇文章。第二,核查的是与关乎事实的信息,而不核查

5、观点。这些事实性元素包括数字、比较、人物、复述、地点、时间点等。第三,核查一篇文章中的核心信息。所谓核心信息就是那些有可能被其他人反复引用、转述,从而造成误读、误解的信息。一些因明显口误而造成的错漏不在核查之列。 “真实”与“虚假”不是二元对立的状态,任何信息都不是非真即假的,它们只是有不同程度的准确性。4.“后真相”时代后真相: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后真相政治:特朗普的上台与英国脱欧算法新闻的出现:排序-分类-关联-过滤社交媒体与算法审查:你用的越多,得到的越是你想要的5.假新闻的科学假新闻比真新闻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得更快更广。就政治新闻来讲,假新闻在恐怖主义、

6、自然灾害、科学、城市传奇以及金融信息上传播效果更强。假新闻在内容上更加新颖(Novel),说明人们更乐于分享新颖的内容。斯假新闻的回应更多是恐惧、厌恶和惊讶;而真新闻的回应更多地是期待、悲伤、快乐和信任。和惯常的理念不同,机器(算法)在传播真假新闻时速率一样,因此,假新闻的传播效应的主因在人。四、传媒报道与有偿新闻1.有偿新闻(1)定义新闻机构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一些新闻机构为解决经费不足或赚钱,以及其他目的,按占用版面大小(报纸)播出时间长短和录制费用(广播、电视)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费。有偿新闻,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或明或暗地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一定费用的活动。更通俗地讲,有偿新

7、闻就是新闻业界常说的“收红包”的行为。(2)表现形式记者主动收红包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权力”资源,主动要挟对方,对方给钱就免被曝光,倘若不给钱就要面临丑闻被曝光的危险,这也就是有论者所说的新闻敲诈之腐败形态。记者被动收红包,是对方主动联系上记者,要求为其工作做“正面报道”(实质不是新闻,不具备新闻价值),目的只是想借助记者所拥有的媒体资源,为其歌功颂德,吹嘘拍马;抑或消除其本身的不良影响,进行危机公关;或者是对方请记者闭嘴,不要刊发批评性报道,这种现象也经常被人们称为发“封口费”。2.软文是相对于硬广告而言,是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关公司的文案人员或由替企业操刀的媒体记者负责撰写的

8、 “文字广告”。也有论者认为,“软文”是指企业通过策划,在报纸、杂志或网络等媒体上刊登的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促进企业营销的一系列宣传性、阐释性文章,包括特定的新闻报道、深度文章、付费短文广告、案例分析等。3.案例:姜涞微信朋友圈事件杨澜访胡舒立我断了一些人的财路:人只要有维护职业自尊心,他热爱自己的职业,他就不会轻易动摇,所以我这个钱要给到能够维护他的职业自尊心,钱要充裕到使他可以自己付钱去采访。迪士尼世界庆典中的款待:迪士尼的管理层并没有控制新闻报道,但这些新闻报道都是以积极乐观的笔调为的迪士尼做推广。4. 记者伦理比较:大中华区(大陆和港台)的案例 尽管他们有着相似的文化根源。大

9、中华区就像世界媒介体系的一个显微镜 比较新闻从业者现实态度和愿景的异同 在美国之外的新闻从业者职业伦理的比较研究付诸阙如 对差异的展示和解释(语境化)五、传媒报道与人文关怀1. 人文与人文主义西塞罗首次用Humanitas乔治 伏伊格特首次将人文主义用于文艺复兴雅各布 布克哈特书中处处使用“人文主义”,确定了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同一性“人文”一词,首见于周易 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主义是一种生活、思考与行为的方式,它允许每个人都实现自己最热切的愿望,并成功地获得幸福,使生命完美。人文主义者对他们自己的道德与生命承担责任,也对他们生活的社会与世界承担责任。他们强调理性与科学探索、个人

10、自由与责任、人类价值与同情心,以及对宽容与合作的需求。他们反对迷信、权威主义以及反民主的信念与教条”。美国人文主义联合会2. 人文主义与启蒙“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这个时期首先给了个性以最高度的发展,其次并引导个人以一切形式和在一切条件下对自己做最热诚和最彻底的研究。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3.案例:小悦悦事件“最窝囊丈夫”杨武事件北京驱赶“低端劳动力”六、传媒报道与隐性采访1. 隐性采访的概念与类别隐性采访是指

11、采访者不将真实身份告诉被采访者,或者只告之真实身份但不告之采访意图的采访方式报刊记者的暗访和电视记者的偷拍的合称,是世界各国新闻媒体采用的一种充满刺激性和争议性的采访手法知情同意:指记者有责任向被访者详细告知有关细节,包括表明自己来自哪家媒体,告知被访者如果同意接受采访会有什么后果,会有哪些益处,可能存在哪些危险等2. 隐性采访的起源纽约世界报的记者内莉布莱潜入精神病院十天发表报道促使联邦政府增加了预算,改善精神病院的条件。1974年,纽约每日新闻记者假扮成享有医疗补助并认识纽约医疗补助官员的患者,揭露违规医生。70年代,芝加哥论坛报因为暗访报道警察与私营急救公司相互勾结的报道、揭露选举中的欺

12、骗行为以及收集医院病人不正当行为的证明多次获得普利策奖。3. 隐性采访在中国南方周末,富士康卧底案京报社长邵飘萍发表关于“金法郎案”的讨论1936年秋,大公报范长江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深入内蒙古最西端的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侵略者的动向。2007年,2011年黑砖窑事件4. 隐性采访的伦理困境康德的道德绝对律令:康德强调道德义务是道德价值的根据和标准,行为的道德价值来源于它所遵循的道德法则,也可以说行为出于绝对命令,是一种必然的“应当”。他指出,道德准则是绝对的,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没有例外可言。“诚实”就是这样一种道德义务。功利主义:隐性采访这种欺骗不是针对新闻受众的,而是为了获取内幕而在新闻生产

13、过程中使用的特殊手法。调查性报道是最能体现媒体公共服务职能的新闻样式之一,那些致力于此道的记者对于他们事业的成功往往非常关键。功利主义的核心是以行为产生的整体结果决定行为的道德正当性。因此,在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当常规的采访手段不能得到信息时,只要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隐性采访就能够得到辩护。5. 隐性采访的原则(参见教材,p73-74)合法性原则 减少道德伤害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最后选择原则 明访与暗访相结合原则七、传媒报道与媒介审判1. 李普曼与公众舆论每个人的行为依据都不是直接而确凿的知识,而是他自己制作的或者别人给他的图像人们酷爱推测,这一事实便足以证明,他们的虚拟环境,世界在他们内心形

14、成的图像,是他们思想、感情和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他人脑海中的图像 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2. 李普曼认为的媒介与公众舆论的关系现在,个体的公民越来越像一个坐在后排的看客,他必须关注面前发生的神秘事件,但又不可能保持绝对清醒。他知道他正在被发生的事件所影响。他得时时遵守法规条例,每年照章纳税,周围还时不时会发生战争,这一切提醒他,他正在社会环境中随波逐流。但是这些公共事件肯定和他毫不相干。它们只属于隐形的大多数。它们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被幕后一个不知名的权力操纵着如果它们是可

15、以被操纵的话。作为一个私人性的人,他根本不能确定发生了什么,谁在操纵,以及他将被引向何方。3. 媒介审判的概念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下对案情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法律界和法学界对新闻媒体不当干预法院所独享的审判权,以致阻碍司法公正行为的一种讥讽和批判。如果新闻媒体从事这样的活动,那就越过了正常报道的界限,是一种应该遭到谴责的媒体失德行为4. 媒介审判的特征一、从发生领域上看,多发生在民愤极大的刑事案件、官民对立或精英与草根矛盾冲突事件中。二、从主观动因上看,在媒介审判中媒体和民众都自认为是出于正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三、从表现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对案件作煽情式报道,或刻意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