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8.26KB ,
资源ID:2622151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215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文论坛之地域文化.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文论坛之地域文化.docx

1、人文论坛之地域文化人文论坛之地域文化主要发言人:江冰、刘艺、昌庆志、郑瑞侠、胡玉兰、张琼、许峰、王文捷邓晓倩、林铄倪、刘康、杨晓敏、林曼曼、许雪真江冰: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就是,我已经联系了新快报,我跟中国作协有合作,他们可以排稿,至于做多大的版面,一个版面也可以,但这就需要我们有话题性。如果介绍一般的话题,就没有这种“话题性”。所以我们的六个组将要在十一月第二个周二晚上,也不要太大的规模,就我们这么一些人,到时候贴贴海报。然后今天我们专门请了古代文学史的老师,还包括我们新来的许峰博士,都是我们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我专门请他们来就是和大家充分对话,每个人的发言完了以后,我们专家和你们都围绕着

2、什么才能构成“话题”,什么叫做“话题”,什么叫“共同话题”,或者什么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他们需要的就是这些话题。比如说粤西文化,它到底有没有凝聚性的东西;比如说潮汕文化,为什么在潮汕文化的商业文化当中,为什么留在香港的商业文化有这样的发展,留在本地的商业文化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它的关于“中国犹太人”的帽子是什么时候被温州商人给拿去的。就这样的一些话题,这就是话题。但是话题怎样包装,我想到我们搞报告会的时候,请记者来,让他们说一下,他们更加知道如何去做。那么我们现在开始讨论。你们已经排好了序喔?每个人讲八分钟,到时候陈柳你看一下,到最后一分钟的时候你就敲一下杯,我们要养成习惯,我们专家跟你们讨论,每

3、人发言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也不作长篇大论。我们交谈一下,然后快速地进入到下一组。六个组说完了以后,我们再深入讨论。好吧。我们从第一组开始。邓晓倩:老师们好,同学们好,我们是广府小组。我们选择了一个关键词,就是“鸡”文化。我们是从三个部分来讲的。第一部分是“无鸡不成宴”的习俗,以及广府人很讲究意头这种心理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就是,因为我们讲的是鸡文化,所以我们是从鸡这一样东西看出广府文化的特点和广府人的性情。讲到白切鸡,又分为几个点,一是从白切鸡做法比较朴实无华,崇尚本真,来反映出广府人性情中比较理性和务实。但理性务实的背后,我们又会谈到一些反思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广府人比较缺乏深谋远虑,没有长远观

4、念,比较少有大的理想和大的目标,一旦生活舒适安逸,就开始满足于现状,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第二点是一个关键词“生猛”,就是广府菜式讲求生猛,生猛的态度,就是骨子里对生态的追求,那么这一种生猛呢,就体现广府人一种胆大进取的精神;第三点就讲到“和味”,就是广府人口味当中追求这样一种和味的境界。最后一部分就讲到广府人性格当中的比较开放和包容。除了白切鸡这一种食材,粤菜之中有关鸡的菜式还有很多种,就是一鸡百味。第一点是“贵有贵做,贱有贱做”,就讲到广府文化之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市井生态,这主要讲平民化和生活化这一部分。然后第二点就是,因为一鸡百味嘛,自然想到广府人的创新精神。然后因为我们的思路是从鸡

5、的身上体现出广府文化和广府人,然后每一部分呢,我就觉得会讲得比较客观,也会反思我们的一些缺点。大概就是这样。江冰:没有讲得太多,还剩有很多时间啊!邓晓倩:没有按那个PPT来讲,就大概讲一下思路。江冰:大家随便发表啊!邓晓倩:这是因为我们在考虑的时候我们首先第一个想到是觉得粤语,就是大家都认同。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粤语当中很多词汇是有鸡的,所以我们其实本来设计第二大部分就是讲粤语当中鸡的词汇。可是因为时间很有限,然后我们就选择了饮食这一方面。然后觉得,因为说到鸡,就是可能每一个广府人心目当中都觉得这就是广府味道,就这样子。昌庆志:你刚刚提到生猛这个词,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邓晓倩:就是因为白切鸡它

6、可能做的时候不是完全熟的,他是有一点血丝,就是很多人,特别是外地人,第一次吃可能就是觉得不太习惯,其实这就是一种“生猛”。昌庆志:那就是说广东的白切鸡跟其他地方的白切鸡会有多少不一样,可能带一点血丝,其他地方是没有。邓晓倩:关于生猛,除了白切鸡以外,像生滚粥啊,鱼生啊这些也是。在广府的饮食,生猛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吧,我觉得。昌庆志:也就是说,同样的白切鸡,它的白切鸡跟人家不一样,带血丝的。刘康:客家那边好像也有类似的。林铄倪:好像其他地方也有。邓晓倩:因为白切鸡是广府地区,就是起源吧。刘艺:所以我觉得你应该要在文化上,吃的东西材料会好找,但是追源的东西却有点难。然后你就回避这一些。要是你根基打

7、扎实了,就会很好。胡玉兰:他首先要弄清楚鸡在广府文化当中的地位是什么。刘艺:对对对。追源溯流,把它的地位竖立起来。江冰:无鸡不成宴。我们要生猛的话,还是很难实现。比如东北菜死板。刘艺:东北菜不生猛。郑瑞侠:白话不生猛,它主要是像海鲜之类的。刘艺:生猛海鲜。醉虾之类的。江冰:语言上你要将这个词和粤菜这种东西,从一个具体的物象提炼成一种精神。这个过渡的过程,你要有所注意。它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但是就感觉到不是那么回事。刘艺:有点牵强。我们本来是想一些比较抽象的词,可是觉得从抽象到具体比较难,而且应该没那么创新,然后觉得如果反过来的话会不会比较创新。江冰:但是范围缩小的话又更难。你比如说讲粤菜,我们说

8、粤菜有一个特点,北方人不敢吃我们敢吃。我小时候听我父亲说过,广东人把猴子拿个木头一架,把它的脑袋拿木槌一砸,猴脑拿出来,然后动物弄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我看了一些资料,以前确实有这一类的,可能在全国它是最生猛的。但是这些东西慢慢没有了,我觉得鱼滚粥那些东西还保留了一些,就是它取材新鲜,然后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吃它的原汁原味。这种东西确实怎么能够光靠鸡肉来体现。许峰:刚才你提的一个我很感兴趣,就是那个“意头”啊。因为我们是广州人,我觉得广东人是很讲究这个东西的,广东人有点迷信,是吧。非常讲究这个,可能普通话叫“兆头”,是吧。因为它这个是很有文章的,包括广东话,它是有很多的比喻啊,比喻很多事件。

9、很多事情它用“鸡”来比喻,鸡跟鱼。比如老板要把工人辞退了,他就把那个吃饭的鸡头对着谁,他就要过年的时候把他开掉了,什么发瘟鸡等等的。那个都在广东,所以我觉得你要靠文化方面的,你们可以挖掘一下那个民族方面的,看看能不能往文化方面靠一下。我觉得那个意头我非常感兴趣,所以刚才很想进去论证这个问题的。邓晓倩:就是,主要讲这些谐音啊。江冰:生活当中的,为什么吃鸡?是因为这个地方鸡多?或者还是什么样?那鸡的意义是什么?他的食用方法是怎么样的?邓晓倩:我们想的时候有一个难点,就是我们对“意头”感兴趣。但是在找资料,就是考证方面觉得很难。就是一种个体的体验,很难上升成一种,很考究很学术的概念。觉得不知道怎么样

10、去弄。江冰:其实谈饮食的应该蛮多的,之前来的那个叫陈美宝,他谈的真的很。他专门研究饮食。他的文章,要是找一找,肯定很多。关于你的问题怎么凝结起来,刚才那个郑瑞侠老师说的也要道理,要么你收得很紧,要么你扩得很大。但是你要谈出一个大纲来。要有过渡,水到渠成。然后再考虑一下。林铄倪:我讲的是潮汕文化,我们用一个形容词作为关键词,是“工夫”。“工夫”是一个潮汕词语,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精细、用心、讲究的意思。它表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所以我们用了六个方面来表现,一个是功夫茶,一个是小吃,一个是建筑,还有手工艺,传统习俗和艺术形式。功夫茶的话,主要讲功夫茶的用水,是要用山泉水,并且煮的

11、火候都有讲究。小吃方面举例,比如红桃粿。红桃粿的粿皮制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工艺过程。建筑的例子是建筑里面的潮汕木雕和一些彩绘,还有潮汕建筑民居的厝头,就是屋顶那个专制性的一个造型,就是你要根据生辰八字啊,方位什么的而定。还有手工艺的话,举潮绣为例。潮绣有几百个绣法,还有立体的刺绣。传统习俗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成人礼,一个少女美容挽面,还有一个祭祖的祭品,祭品有很多个讲究等等。艺术形式举潮乐为例,就是潮汕的乐器,还有演奏方式,也是很讲究,很细致。从这几个方面阐述潮汕文化“工夫”的特点。最后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产生这种文化的原因。林铄倪:通过“工夫”反思到潮汕人生活的信仰,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

12、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爱,因为在很艰难的环境里面精细地生活让它对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很工夫。还有对祖宗神明的一种虔诚地怀念,也是对生活感恩的体现。最后就是通过“工夫”这一特点来表现它是摈弃了那种苟且为生的一种兽性,趋向一种爱世敬仰的神性,从中体现出一种文化价值。昌庆志:我先问一下,潮汕人的来源是哪里?林铄倪:绝大部分是中原迁入的,少部分是原住民。昌庆志:那这些中原人是为什么迁过来的?林铄倪:历史上有两次(凯丹:三次),嗯,三次。一次是秦朝驻军岭南,一次是两晋,一次是两宋,大量的中原人迫于生计、战乱等等,迁入潮汕地区。我认为他们是因为经过了很艰难的生活,去到那个地方农业用地又很小,生存的空间比较

13、少,所以是艰难为生下来的。所以在那种环境下,他们不能够怨天尤人,而是要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用一种很恭敬、很尽心尽力的态度去维持他们的生活。昌庆志:你的意思是说秦朝的时候就已经在岭南驻军,就已经驻到潮汕去了?林铄倪:我觉得应该是有部分是的,这个没有做过考证。昌庆志:那也就是说,到潮汕去的主要是北方的难民,难民主要是逃难,他们尊重不尊重生命?林铄倪:我觉得是尊重生命的。昌庆志:尊重自己的生命,所以到了潮汕去以后他们就会养成一种讲究,对生活很讲究就是珍惜自己生命的一种,是不是一种体现?(嗯。)一个群体的心理产生的根源,对于它现在这种文化局面的形成有没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我们从这种角度去考察的话,可能会做

14、得更学术一点。许雪真:我觉得潮汕人一开始,它由两支融入到潮汕,一方面是江浙一带的吴越,另一方面是福建的一带。大约是从秦就开始。但是铄倪刚刚讲的工夫好像就联系不太上。因为“工夫”主要是从“工夫茶”这个词衍生来的。茶在中国本身就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它在潮汕显得更独特就是因为它“工夫”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主要是从明清时候开始形成的,刚刚那个源头就探讨到了秦朝,到那种共同的心理就扯得有点远,联系不上。林铄倪:潮汕人从中原迁徙而来,是从山西、河南等地先到江浙,再沿江浙到福建,不是分两支。“工夫”这个词先有,后来潮汕地区饮茶特别的“工夫”, 明清时期才在“茶”前面冠以“工夫”,并不是明清时期形成“工夫”这个

15、词。秦朝开始有先民迁徙到潮汕地区,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心理并且一直影响后世,有什么联系不上?江冰:潮汕与福建的妈祖形态那些很靠近。而且工夫茶,岭南人喝茶也是,我小时候在福建长大,岭南人喝茶也是好多,但是你说为什么潮汕人的生活就那么清闲呢?潮菜现在是全世界上最贵的菜之一。昌庆志:从古代地理上来看,潮汕人逃难到了天涯海角,已经没有更大的退路,这已经是他们最后一块能够过生的地方。那这样就必然对他们的心里上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对自己的生活可能更加考究。当然肯定同时饮茶本身要从中原传过来。本来这个地方饮茶吗?在明朝以前,或者说宋朝以前,潮汕这个地方有没有功夫茶?许雪真:有饮茶,但到了

16、明清才有功夫茶的说法。昌庆志:那以前可能就是没有。那没有就是与民族的迁徙有关系。郑瑞侠:这个要确定。茶经里面提到茶。昌庆志:茶经里面有茶,但没涉及到潮汕的工夫茶。郑瑞侠:我好像看过,有专门提到广东的茶。刘艺:但那时应该没有工夫茶的说法昌庆志:喝茶肯定不是当时的工夫茶。郑瑞侠:饮茶的生活方式,是原来的占的比重大,还是现在的比重大?昌庆志:不光涉及到工夫茶,设计到建筑等等各个方面都很讲究。很讲究体现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一个群体性的心理。这个心理是怎样产生的?郑瑞侠:这些建筑,这些手工业跟北方有什么联系?还有跟原来的那些,即土著民的联系土著民在这里头起多大作用?刘康:工夫茶我看过一点,好像宋朝的时候喝

17、茶是喝磨茶,是磨成粉。到明朝以后才普遍改为泡冲饮法的。所以潮汕功夫茶都是用冲泡式的,应该都是在宋明之后了。昌庆志:唐宋时代都是磨茶。现在的工夫茶是什么样的?刘康:现在的工夫茶都是茶叶泡的。昌庆志:之前的是煮的还是泡的许雪真:通常是泡的,没有煮的。郑瑞侠:饮茶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吗?许雪真:最早的那个不清楚。江冰:去查一下最早的史料记载是什么。许雪真:而且老师,功夫茶的精细是针对文人而言的。因为宋代当时有很多文人到了潮汕这边。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儒家文化,就讲究那种陶冶情操,他们可能就会把这种文化融入到工夫茶里面去。江冰:这我又觉得奇怪了,你说儒家文化再搞也搞不到中原。中原的生活现在为什么这么粗放呢

18、,而潮汕却那么精细。而潮汕在中国其实算不上最富裕的地方,最富裕的地方在江浙。刘艺:中原地区一发达了,它和外面的交通就多了,交通多了,容易受外面的影响。你看中原地区都吃肯德基和麦当劳。江冰:这种传统在中原已经慢慢冲淡,但为什么他们还能坚持?刘艺:搞不好他们背后有什么信仰在约束着他们,一直要坚持这个风俗。江冰:潮汕人也是比较团结的,一直抱团存在。在世界各地会馆中潮州会馆是建得最早的。当然根据麦思杰的观点并不是潮汕人最团结,而是因为潮汕人比较精于计算。它那个潮州的会馆也是金钱交易的地方。当然他这也是一种说法。反正我到广东这个地方,当然我去过不是很多,一到潮州会馆就感觉到了唐朝、宋朝。那种气息扑面而来

19、。看到潮州的女孩子也有这种感觉。(笑)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要把这个话题变成一个话题啊。林铄倪:我在那边看到几乎每个家庭每半个月都会拜天地拜土地之类的。刘艺:这个信仰的东西反而会绑着很多东西,民俗风俗之类的会一直绑下来。江冰:岭南这边都有这个特点。反正靠海边就会比较迷信。昌庆志:你们那边拜土地?有没有拜城隍的?林铄倪:有,有。拜妈祖的都有。江冰:到潮州这个市,我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他们的寺庙全部都在城里。我们一般这个寺庙佛教讲究的是空的,它们全部在城里头。上次我们广商挂钩的那个贫困县,我看到好几个寺庙都在城里头。就在居民的旁边,我看好多人都去拜。有点像日本人,日本人的那个都在市区街区,我觉得这个很奇

20、怪。林铄倪:就是每个月都会在家里,有一个神牌在家,在家里头祭拜。江冰:可能广府这块外来人多,它冲洗得比较厉害。潮汕还是比较封闭的保留得比较好。客家虽说有母亲河,我去了之后觉得还保留得不如潮汕。潮汕的,我就说不出来,反正有个味道在里面。昌庆志:她有她要保留的东西。因为她是被撵到这里来的,她一定要保留自己的东西。她在心理上一定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众说纷纭)刘艺:潮汕地区是不是生孩子也要尽量多?(笑)刘艺:好多潮汕人不仅要多生孩子,还要多生男孩。(众说纷纭)江冰:这个要再想出个什么话题也可以啊。反正我觉得潮汕好像有点吃不透它的味道。说潮汕从哪里来?说潮汕的来源是个迷。它不像客家人。昌庆志:客家人从晋

21、代就开始占领靠北的地方,靠北方的土地占领完了,从宋代开始就往南方去了。应该说客家人尤其是逃难的难民是比较早的占到靠北的地方了,因为这里比较近。到了潮汕这个地方已经是没有路可以走了。由这个迁徙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潮汕人喜欢到东南亚去开拓,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迁徙的,他们会迁徙到他们已经不陌生而且在心里上能够承受的地方。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也保持并且扩大了自己的视野,他们愿意往外继续发展。这就是潮汕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江冰:就是习惯性迁移。郑瑞侠:这些应该与海洋文明有关。刘艺:这也跟“末路心态”的研究有点相关。人到末路的时候,要么他就特别争气,有些人就“哎,反正过不了我就这样了”,有的人就假

22、如给你三天就可以好好规划就很好了。江冰:潮汕人在古代时有没有那种防御外族入侵的措施呢?我觉得潮汕人相对还是比较排外的。刘艺:团结并排外的。林铄倪:很多炮台。在村里也会有民兵力量。江冰:觉得这里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许雪真:在我们潮汕地区的那种顶形的民居跟北方的四合院就有很大的相似性,可能防御性不是很大,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体现的。郑瑞侠:但是这一点比不上客家围龙屋。许雪真:在防御性上,围龙屋的防御性要强一点。昌庆志:客家在抵抗外敌是第一层防御,到潮汕这边已是更进一层的防御,所以相对来讲,客家的防御性会比潮汕的更强。刘艺:去参加在顺德举办的研讨会,这个会镇政府也很重视,镇长、党委书记和广东省省委也

23、都参加并发了言。在会议上,当镇长发言时,他觉得说普通话不是很流畅,就说:“我说普通话不能表达我的思想”,于是就改用粤语来讲了。我在想,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在现在来说,有大量的移民进入到广东,进入到闽南这里来,而此时的语言沟通比起古代来说要畅通的多。江冰:潮汕地区有几个明代时候的居民留在那里,有几个偎依城墙的地方,我忘了什么地方,他们的语言相当于北方的语言,又融入一点当地的语言,非常特殊。刘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提到的这些茶叶、小吃、建筑,中原保留的占了多少?跟当地的有没有结合?结合的程度是什么样的?郑瑞侠: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说实在的,广府文化、岭南文化,它的看头实在太多了,而且探讨的时间也很

24、久了。我记得两千年的时候,世纪之交的时候,广东省就有这样一个讨论,我们要坚持文化传统,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像暨大的校长刘荣华,华工的校长等等,他们都写了专门的论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来探讨这个问题。但是说实在的,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你要形成这个共识性的东西就还是比较困难。江冰:也不像河南这个地方,它比较清楚,大家比较同意某一个观点。郑瑞侠:就像两罗、隆江,它想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出了一个口号,重申手艺起兴。实际上这个口号你如果放在隆江,它可以适用,但如果你放在广东的其他地方,都不适用的。我们第一个组提到的“开放”和“包容”这两个概念,广府文化,这种特色实际上不是广府文化唯一的,既然不是它独有的东

25、西,你就不能称之为它的特色。你要挖掘的必须是它独有的,仅此一份,其他人都没有的,这个才叫做“个体”,才叫做“独有性”。但现在问题是我自己也一直很困惑。江冰:提出一些猜想也是可以的。刘艺:我觉得第一点呢,为什么这个地方“无鸡不成宴”?像我们北方,什么时候吃鸡呢?小鸡炖蘑菇,那个时候杀鸡,而它是无鸡不成宴的,其他的地方很少有这样的。郑瑞侠:我觉得你们在谈的时候,它的特点还是要再比较一下。包括你们刚才讲的那个潮绣,你说它是立体的,那么我马上就想到湖南湘绣,它也有立体绣,而且它们是双面都有,而且它高明在正面看是一种图像,反面看又是另外一种图像。刘康:我们客家族围绕的一个关键词是“祖先崇拜”。因为这是一

26、个很普通的词,全国到处都有,所以我们针对的就是客家的这种“崇祖”观念的独特性,我们从三个个案出发,来挖掘它崇祖的独特性。首先我们讲宗祠这种东西。宗祠是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客家宗祠有特点就是它有一个地方宗祠特别多。刘康:但是这个还不是最特别的,因为各地也有,所以我们选择是二次葬,二次葬是客家比较有特点的。二次葬我们通常不把它与重组联系起来,而是与风水联系起来,所以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重组变成了风水?我们查资料得出的最后结果是:客家人迁徙南方之后,重组观念非常浓厚,对家庭非常重视,因为家庭的重视使得客家人对风水,即安家非常重视,所以引出了这个二次葬。最后我们对它每年的祭祀活动(家祭和族祭)也有一

27、些讨论,但是这些做出来之后,我们第一次在班上讲出来时候,江冰院长也提出来说太平淡了。我们就开展了第二次的讨论。第二次讨论我们开始是主要围绕客家人的那种认同感进行了讨论,就是说我们客家人现在来说的话在粤北那边可以说是本地人了。虽然说是本地人,但是我们之间还是称自己是客家人,这说明客家人之间很明显存在一种认同感,所以我们试图在重组观念和认同观念找到一点联系,但是这个讨论没有做出来(各种笑声)江冰:这个男生是很可爱的,他是龙川南越王的后代,是吧?你是住在街上吗?刘康:不是,不是在街上,是另外一个小村上。江冰:也是属于那一边的,你祖先是不是从那边过来的?刘康:我祖先据说是宋朝江西过来的。江冰:哎呀,南

28、越王被称为是南方第一个“南下将军”,他带领的兵号称有五十万人,我估计没有那么多。但是他有一百多个信使,说明他的军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而且祠堂一个接一个,就在地方那条街上,我是今年下年去的,去完龙川就去北京。但是他的话题还真没出。昌庆志:那你们那边的移民跟潮汕移民也不太一样,你刚才提到赵佗,赵佗是朝廷派遣他到这来的,他一心还是代表朝廷的,他代表着中原,用现在话说,他在这个地方是在殖民,他是殖民者,殖民者是忘不了自己的大本营的,他跟潮汕的遗民难民不一样,他有一种殖民者的心态,征服者,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因为殖民者有着自己文化的优越性,他这两种心理不一样,他跟潮汕人的心理不一样。一个是没落、一个是优胜

29、者殖民的这个心态。他有区别的。刘康:但是现在客家人的主体还是晋宋那时候迁来的难民。昌庆志:那就是说一部分难民是晋宋那时候多一些,后来宋主要是逃到更南方了。宋的时候占领北方,就是说晋代这些难民或者是晚唐五代的难民已经充实了这个地方,这就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口已经比较多了。昌庆志:而靠近吴陵这一带的,像现在梅州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人员相对的比较纯粹一些的。越是在北边,人员越多一点,他首先占领的是北方,因为离自己的家乡中原的地方更接近一点。不光是人类吧,动物界的高级动物都是这样,他们都会怀念自己的故乡。他们是离开自己的故乡来到这里,他们是被迫来到的,虽然是派遣来的也是被迫来的。派遣来的也不习惯,是吧。他

30、派遣来的还是有这样一个心态。跟难民不太一样,难民是比北方更强悍的民族,他被推赶到这,这种心态既不反抗,又无可奈何,那只能建立好自己的血统,现有的资源。那不太一样。正如北方的新的移民,就是早期的移民,这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因为光靠五十万是不行的,五十万军队还要向南方扩张,他要对付广大的原著民,原著民经常会有冲突。因为你实施军事统治,那人家肯定是要反抗的,不可能服服帖帖地让你来管理。他们占有的土地更加广大,人数还是挺多的,当然相对来说,那五十万人口实际上人数上肯定比军队人数还要多。只不过他土地太广大,显得人员有些稀少,具体来分析,它不存在这个地带,这个族群,当然我们可以成为族群。不同的族群,他们也

31、是这样一个文化心理,他们这种文化心理就造成了他们今天保留呈现出来的文化状态。江冰:再想想,再提出一个新的话题。这个二次葬要跟前面的联系起来。昌庆志:二次葬北方也有,但是不像这里成了一个风俗,二次葬在北方一般是当时逃跑的时候没有好的经济条件,当有了好的经济条件,他们就重新葬。现在也有这样的一个风俗,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而现在讲的二次葬,就是一个风俗习惯。不是因为初次葬的时候经济条件很差,或者客观上面,做官在外地,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导致他们要二次葬。你这个讲住在本土的,不存在这些问题。这个里面你可能要发掘一下。这个跟北方也有差别。如果有差别的话,这可是真正地体现你当地的文化。江冰:所以话题不要太

32、泛。郑瑞侠:为什么一个姓有几个宗祠的?江冰:一个什么?郑瑞侠:一个姓。一个村庄一个姓。江冰:他有其他分支啊。(众人语)林曼曼:各位好,我们是潮汕的,我们要讲的主要是“守”,我们之前在讲的是叫“守住传统”,但是我们“守住传统”主要是从潮汕的祭祀以及宗祠出发去论证潮汕的儒释道的这样一个传统,当时江冰老师反馈的意见是有点泛而且扣题扣得不太准,我们这次是经过讨论,然后是概括出一个主题是单单一个“守”字,“守护”的“守”。这一个“守”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保守”这样的意思,我们是把它当做动词来用,主要就单讲一方面,主要就是儒家文化,潮汕人去坚守自己的家园以及坚守这种传统的儒家文化,然后我们首先是在潮汕地区,潮汕人的来源是从中原过来,就是这一个“中原性”来体现,然后集中体现一种特性,主要是潮汕的宗祠。然后我们就从潮汕宗祠的整一个结构,装饰、历史以及那些东西里与这种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首先它的历史是从北宋韩文公祠开始就已经有这种宗祠的东西,它的结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