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5.98KB ,
资源ID:2620891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089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用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用技术.docx

1、实用技术实用技术一、试点背景(一)农业资源状况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处西辽河上游,自然资源和环境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土壤等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旗县.境内主要河流有八条,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土壤以棕壤土、褐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在1.111.56之间.全旗总土地面积3006平方公里,计税耕地面积7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4万亩,主要分布于锡泊河及老哈河流域.属典型的一年一熟制地区,部分地区可通过间、套作一年两熟或一年多收.粮油作物主要为玉米、谷子、马铃薯、高粱、向日葵、大豆、小麦、水稻等;烤烟、药材、花卉、种子繁育、山葡萄是当地的特色经

2、济作物,种植面积均具有一定规模.无公害蔬菜和设施蔬菜生产作为我旗农业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近年来发展很快,已形成8万亩的生产规模,初步形成北方夏菜南运基地.(二)社会经济环境喀喇沁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旗,总人口36.3万,其中蒙古族12.94万人,占总人口35.46.改革后合并为8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73个),1126个自然村.农业人口31.0万人,农户7.8万户,农村劳动力12.7万人.总耕地面积70万亩,人均耕地2.3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优化,其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值效益逐年提高.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第一

3、产业增加值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0亿元.粮食总产1.8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340元.目前,我旗正在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种养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现已形成30万亩优质玉米、10万亩优质米(谷子)、6万亩优质马铃薯、8万亩蔬菜、2.5万亩烤烟、4万亩中药材、3万亩玉米制种、2万亩山葡萄等高效农作物种植基地.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旗委、旗政府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科技兴农、生态立旗”,把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作为科技兴旗的重要举措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取得实效.(三)农业技术推广情况2006年以来,全旗经过乡镇机构改革,乡镇农科站由1

4、8个撤并为8个.旗里对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并按照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核定乡镇农业种植业编制为45人.现有农技人员中,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师13人,助理农艺师12人.由原来的59人减少了14人,减少了23.7%,而技术人员比例却由原来的72.9%下滑到66.6%,下降了6.3%.全旗农技推广的队伍、办公、培训、示范基地在当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作为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业中心已建成了占地3500、建筑面积为3000的农技推广中心,集办公、培训、技术推广、检验检测为一体.内设六站一室,即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植检站、农药管理站、土肥站、种子管理站、经作站、中心办公室.现有工作

5、人员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人,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7人.旗农技中心拥有培训楼、学员食堂,音像电化教育设备较为齐全,可同时培训200人.中心建有土壤肥料检测室,农药残留检测室,种子检验室,植物病虫检验室,各种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较为完善,能够开展常规检验检测.通过国家扶持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建成占地1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内水电路设施齐备,建有组培车间和保鲜库各1座,现代化温室1个,高效节能温室9栋,钢架塑料大棚35个,可以开展各种作物的试验示范和科学研究.(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年来,本着一切“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的原则,以

6、公益性为主导,以国家推广人员为主体,强化了推广体系内部的能力建设,切实强化了政府推广机构的主体作用.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提升检测检验能力、提升服务能力等三个功能建设,全面增强了科学、民主、依法服务能力,为继续发挥农技推广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我们突出主推品种、落实主推技术、建设生产基地、搞好推广服务等推广办法的创新,切实加强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全旗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粮食种植面积由上世纪的65万亩下降到50万亩,而粮食产量却由原来的1.5亿公斤上升到1.75亿公斤,增长了16.6%.特别是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就

7、使粮食单产提高了200多公斤,对粮食的贡献率达到28.6%;其次,粮麦套作、配方施肥、病虫综防、免耕栽培等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均对粮食的稳定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由于蔬菜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蔬菜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8万亩,年产蔬菜50万吨.形成了0.3万亩的硬果番茄基地,0.35万亩的青椒基地和3万亩的甘蓝基地.其中棚室蔬菜就达1万亩.设施生产技术的推广实现了蔬菜的多季生产,使蔬菜生产效益显著提高,由原来的单产3000公斤增长到8000公斤,技术贡献率达到160%.农技人员研究、引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不断对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8、凸显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五)存在问题1、农技人员的推广目标不甚明确,职能模糊,职责不清.特别是对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2、大部分农技人员都是有令而行,而不是为职而作.忽略了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淡化了农技推广的作用.3、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4、在历次机构改革过程中,推广工作的软硬件不断受到冲击,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5、推广方式方法滞后,内容单一,范围不广,技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推广效能低下.二、试点内容与方法(一)样本点的选择根据喀喇沁旗农业生产现状,选择分别具有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和特色农业生产特点的三

9、个镇作为样本乡镇.涉及57个行政村、3.1万户、12万人口,耕地26.1万亩.样本乡镇基本情况样本镇农技推广机构情况农技推广服务区域情况编制数实有人员从业人员专业合作组织村数户数人口耕地(亩)重点作物作物面积(亩)西桥镇444121575752892490713玉米45000王爷府镇7771724103693816860898蔬菜20000牛营子镇77717181312752781109364中药材41000合计1818184657310711198732609751、尝试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服务于农业全方位.2、创新推广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推广方

10、法,充分调动农业生产中各类资源元素,形成广泛参与的推广机制.3、建立顺畅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农民技术需求为中心,广泛开发技术资源,挖掘信息渠道,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4、建立多元合作的推广机制.建立与科研教学单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资和涉农企业、农民技术员和种植大户等合作的多元合作推广机制.5、加强体系内部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农技站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建立农技人员岗位责任制,形成规范约束机制,实现农技推广工作的制度化管理.6、建立完善考评考核机制.以农技人员的工作实际和工作业绩为基础,建立合理的考评考核指标体系,激励和压力并重,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三)研究方法1、全面调查与定点研究相

11、结合在全旗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自然村、典型农户、农技人员、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对当前农技推广现状进行综合调研,有针对性的提出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对样本点的农技推广服务现状进行解剖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2、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主要用于样本点在机制运行中对农技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和绩效评估等,为完善和创新机制提供直接依据.而对管理体制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则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办法3、前后比较与同期比较相结合对样本点实施运行机制研究前后对比分析,并与同期的非样本点进行比较研究,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技推广运行新机制.分析样本乡镇与非样本

12、乡镇在试验示范、服务方式方法、农民培训、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内容,方式方法方面的创新性.三、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一)形成了清晰的创新研究工作思路1、指导思想.坚持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深化改革中增活力,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力度,有效发挥其主导带动作用,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2、确立创新研究的工作原则、目标、宗旨和目的.坚持“着眼于需求、着力于服务、着重于实效”的工作原则;确定了以建立“政府信任、农民信服、农技人员满意”的农技推广体系为目标;以“全心全意为农民服

13、务”为服务宗旨.(二)创新了工作内容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服务于农业全方位.一是开展全旗农业产业调查工作,形成产业状况图,根据农业产业状况和产业布局开展服务,重点服务于优质粮油生产(玉米、谷子、马铃薯、向日葵)、蔬菜(设施农业)、中药材、烤烟、山葡萄、花卉、食用菌等;二是根据政府、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以及农业生产大户的生产内容展开服务,形成政府、农技和民间相互协作广泛参与的推广机制,重点服务于重大推广项目、订单农业、种植专业村;三是根据农民技术需求开展服务,开展农民技术需求调查,因地制宜地安排试验示范项目.四是根据市场需要开展服务,把握市场动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标准化和订单生产

14、.(三)建立顺畅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1、与赤峰市农牧业信息网建立链接,创建喀喇沁旗农业信息网,建立政策宣传、法制建设、体系管理、农业产业、市场信息、技术咨询等网页,网上发布信息已达400余条.今年又建设完成喀喇沁旗蔬菜产业信息网,蔬菜产业信息工作实现网络运行.2、开通三个“农技110”服务热线3752268.实施旗、乡农业服务电话咨询网络联动,并以赤峰市农业信息中心为依托,形成覆盖全旗的农业电话服务专家系统.与中国移动联合建立新农村建设服务指南手册,农民每户一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农技咨询.3、建立“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及时组建农业信息员队伍,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农业生产和农情信息以及农业工作动态.现

15、已累计发布农业信息168期.今春针对低温冷害发布苗期管理信息,有效地防止了缺苗弱苗现象;发布色素万寿菊市场信息,使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农民损失.4、紧紧围绕试验示范,开办田间场区学校,落实集中连片试验示范98项次,组织农民现场观摩220多期,参加农民1.7万余人.两家村的油用向日葵品种展示、玉米品种展示、地膜覆盖技术展示、油葵前期套作马铃薯技术展示.通过农民亲自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广大农民在观摩实践中选择品种、熟悉技术,促进了优良品种和增效技术的推广.5、进行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试点村工作.确定美林镇两家村、锦山镇牛头沟门村、乃林镇三百垅村和西桥镇土城子村为技术推广运行机

16、制试点村,并制作牌匾在各试点村悬挂,同时在示范户定制示范户户牌进行重点标识.四个村共印制并发放农技便民连心卡2800余张及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实用手册、农技推广手册等各种技术资料3500余份.同时,在各试点村还制作了宣传监督栏,公开举报电话(3751590).四个村共确定试验、示范、推广项目37项.其中试验项目11项,50亩;示范项目15项,438亩;推广项目11项,4920亩.农民需求信息反馈统计表年度信息来源乡镇合计西桥镇王爷府镇牛营子镇样本平均其它平均乡镇对比/2006发送信息42510513011211616100问卷调查8725181218612电话咨询15630285136927现

17、场咨询256403642392811入户指导171453026341420其它途径133302615241212累计1228275268258267851822007发送信息95020021622621462152问卷调查11830272527720电话咨询305806411988880现场咨询3245056161891178入户指导255636253591544其它途径176354631371324累计2128458471615515117398年度对比/900183203357248322161、建立了与科研教学单位合作的推广模式.农牧业局多年来与国家作物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

18、系,诸如免耕栽培、高产创建、节水灌溉等的研究都有新的突破.西桥和乃林两个农技站与内农大联合进行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现玉米单产1200公斤;美林和小牛群两个农技站均与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合作推广关系,包括杂粮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粮油品种展示等.2、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的推广模式.按照基层站责任目标,各站进行人员分工,每人联系1-2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王爷府农技站积极与蔬菜产业协会和花卉协会合作,建立蔬菜花卉田间学校、制定协会章程和技术方案、参与协会管理;小牛群农技站长亲自担任马铃薯协会蔬菜种植协会会长,统筹马铃薯和蔬菜种植、协调产销关系.充分体现了合作效果.3、与涉农企业合作的推广模

19、式.每个农技员负责一个涉农企业和一个农资门市,全旗八个乡镇均建立了与农资门市合作推广关系.西桥农技站和乃林农技站与种子企业合作,在搞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同时,联合创建优新品种田间学校和高产竞赛示范,并协助企业成立“三民种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单粒点播和免耕播种技术2万余亩.4、与村级农民技术员和生产大户合作的推广模式.通过技术人员包村,培养种植示范户,发展农民技术员,增强基层技术力量.西桥、王爷府等农技站与农业科技示范户或种田能手合作,选育新品种、抓好示范田、创建高产田.王爷府农技站把50户农民组织起来,负责品种引进和技术指导,1200亩硬果番茄喜获丰收,亩纯收近万元.(五)加强体系内部制度建设

20、1、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值班制度和首问责任制度等制度建设,建立“喀喇沁旗农业推广语言规范”,形成规范约束机制,实现农技推广工作的制度化管理,增强推广活力,提高工作效率.2、实行农技人员岗位责任制竞争上岗的旗乡两级农牧业技术人员,采取包村入户,零距离接触的服务方式,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每个农技人员的服务范围可以根据行政村数、农户数、农牧业生产规模三个因素确定,科学分解农技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目标,设立基层农技站、站长、农技员、农业信息员岗位责任制,年终由农牧业局、所在乡镇和服务对象同时进行目标考核.激励和压力并重,充分调动农技

21、人员的积极性.3、确定样本乡镇和试点村,实行推广责任人制度本着全面调查与定点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前后比较与同期比较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认真筛选,确定了西桥镇、乃林镇和王爷府镇的三个农技站为机制创新研究的样本乡镇站.旗农牧业局还确定了美林镇的两家村、锦山镇的牛头沟门村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村,并将美林镇两家村、锦山镇牛头沟门村、乃林镇三百垄村和西桥镇土城子村列为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村,全面开展机制创新活动.年终经过检查评比,对美林镇和锦山镇两个村的责任人所在单位给予了表彰,对技术推广责任人给予2000元的经济奖励.(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评考核机制1、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

22、过考试录用和定编定岗进行择优上岗,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聘用并获准从事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对基层农技站实行竞争上岗,通过考试由原来的59人录用了45人,达到了优化队伍和充实基层的目的.2、完善培训考评制度.依据喀喇沁旗农牧业生产特点设置培训科目,坚持一专多能的“t”型的技术人才培养方向,每年进行一次职业资格培训,实行各专业全能培训和测试.将农牧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严格按国家农技中心的上岗资格和岗位职责进行考评.考试内容以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政治思想方面以考核为主,推广实践要以农民的满意程度为

23、主,并充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确保透明和公正.确定了考评人群为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包括农民、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资经营单位).对基层站的考评权重分别为:50%、30%、20%,对农技员的考评权重分别为:40%、30%、30%.3、实行技术人员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农业生产特点、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农技员的工作态度等,由基层站提出人员组合方案,宜人宜地实行人员动态管理,其中有6位同志进行了岗位调整,做到了各尽其能,切实发挥农技人员的积极性.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健全体现农技推广特点的工资管理体制及调控机制,使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相联系.实行科技人员下乡入户以奖代

24、补办法,并与职称评聘、动态管理挂钩,确保科技人员能下得去、稳得住、干得好、有前途.通过年终考核,表彰了三个农技推广先进集体、一个能源建设先进集体、三个测土配方施肥先进集体、二个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二个良种推广先进集体、五个设施农业先进集体,以及24名各项工作先进个人.并对全部兑现了奖金.(七)全力构建全旗统筹协调的农技推广新机制1、科学设置乡镇推广机构,新型的组织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一是根据“方案”要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对口设置.喀喇沁旗编制委员会专门下发了喀喇沁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五定”方案,乡镇农技、畜牧、农机分别单设服务站,实现了以旗级管理为主,乡镇政府管理为辅管理形式,并落实了编制

25、和岗位管理实名制.二是保证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来源.确立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国家设在基层的公益性推广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机构性质.旗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技推广全额拨款以及工作环境、服务条件、技术装备不断得到充实和改善.除人员工资外,财政将旗推广公用经费每人每年由原来的300元增加到2000元;乡镇每人每年的工作经费由原来的500元增加到5000元,并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发展追加和增长.三是落实了办公地点和办公设备.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由农牧局和乡镇共同负责,全旗8个农技站现已具备100300平方米办公场所,三个样本乡镇的办公和培训设备

26、已基本完善,分别建设了近100平方米的培训室,有2个基层站配备了农业快速反应服务车.2、切实加强了旗级农技推广机构能力建设着力打造旗级农技推广机构这一全旗农技推广的核心力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农村能源建设、信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工作环境、优化服务条件、完善技术装备、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技术力量等能力建设,建设植保监测化验室240平方米,土肥200化验室平方米,种子检验室60平方米.基本建成了上下贯通、辐射全旗的技术中心,进而推进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效能最大化.3、整合技术资源,开展有效的分工协作统筹全旗农业技术人员,打破股站界限,成立由24名旗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7、的六个农技服务小分队,针对农业服务重点,进村入户,与乡镇农技站共同进行农技服务.一是粮油生产技术小分队,二是蔬菜果树技术小分队,三是能源建设小分队,四是技术培训小分队,五是农业生产事故处理小分队,六是农技扶贫小分队.根据农技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特长,及时有效地开展常规和应急服务.4、千方百计促进多元化服务体系的蓬勃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不断深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逐渐参与到了农业生产中,并迅速活跃起来.截止目前全旗已有较大种植业龙头企业14个,专业协会126个,农民经纪人4100人,拥有会员2.4万人.这些集体和人员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并与

28、农技中心建立了指导性关系,在推广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跑定单、学技术、找市场、联企业、搞合作、定基地,成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落实订单农业2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7.1%;引进新品种260多个,完成农产品收购55万吨;推广技术35项,推广面积15万亩.四、试点工作显著推动推广工作的全面提升(一)推广方法的创新有效地推动农业技术共享根据我旗的产业状况和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安排试验示范项目,建设田间场区学校,建立技术共享机制.共落实试验示范项目98项次,包括粮油作物品种展示、作物间套复种技术、免耕栽培技术、覆盖技术、设施技术、监测技术、防控技术、育苗育种技术等等,基本做到了技术人员重点

29、服务村组都有试验示范.围绕科技园区建设,建成锦山镇牛头沟门村农业技术推广标志性示范点,集中落实试验示范30项,示范品种260个,接待和吸引农民场区实践6500余人.(二)推广计划全面完成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任务要求,结合全旗实际,制定全旗推广计划,推广任务全面完成.优质粮食作物种植42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良种推广补贴22.4万亩;地膜覆盖技术25.1万亩;免耕栽培技术3万亩;间套复种24.4万亩;标准化种植10万亩;坐水点种8.7万亩;种子包衣46.6万亩;标准化种子生产2.2万亩;病虫草综合防治38万亩,统一防治15万亩,化学除草30.6万亩;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1200个;设施

30、农业完成1.0万亩,总面积已近2万亩.(三)信息及培训服务全面开展农技推广实现网络运行,发布各类信息400余条,及时有效地发布政策技术市场和农业项目进展情况;围绕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举办农业政策技术培训班220期,培训咨询人数4.78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5万余份;结合农民科技提升计划和“双百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农牧业局选派60名农技人员在全旗8个乡镇、80个村、培育8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8000农户;以“阳光工程”为重点,进行农民岗前培训1700人.(四)科技示范园区技术展示能力进一步提升喀喇沁旗200亩科技示范园区,建有410平方米的组培车间、em2

31、10全日光现代化温室一座(1022平方米)、工厂化育苗温室6栋、普通日光温室7栋、塑料钢架大棚35栋、园区供水采用无塔恒压自控设备.引进试验展示品种200个、新技术示范10项、工厂化育苗230万株,接待培训农民6500人次.真正实现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主阵地、农民学习技术的大课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车间的建设目标.(五)农技推广的自身建设得以真正加强.办公场所基本稳定,办公和服务设施逐步优化,推广经费不断增加,农技人员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农技推广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技推广真正成为了筹划地区农业的参谋和农民农业生产的依托.通过推广机制的一系列创新工作,深得乡镇领导和农民群众的好评.农技推广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服务,切实体现了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领导认可、农民满意,真正构建起农业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五、启示与建议(一)工作启示和体会1、由于我旗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