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4 ,大小:181.81KB ,
资源ID:262075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075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川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申请立项可行性申请立项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川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申请立项可行性申请立项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1、汉川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申请立项可行性申请立项可行性论证报告前 言一、编制目的随着“两圈两带”发展战略的提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汉川市作为汉江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应对新战略、抢抓新机遇,汉川市需全面对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依托优势、发挥特色,找准定位,提前谋划,在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中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二、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142025年;长期规划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49年。三、编制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

2、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孝感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汉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 发展背景与意义第一节 发展基础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因汉水横贯全境而得名,是承接武汉城市圈经济辐射的重要基地和城市外围发展的重要节点,素有“江汉明珠”、“鱼米之乡”的美誉。1997年3月12日撤县建市,现辖25个乡镇场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663平方公里,人口112.3万人。汉川市紧邻省会武汉,交通便利,距天河机场45公里,10

3、7和318国道、宜黄、武荆高速公路、汉丹和汉宜铁路均穿境而过。一、经济基础较好2013年,汉川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44.71亿元,农业总产值100.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9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33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2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50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78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38:59.83:24.79。二、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水资源丰富。汉川市境内河湖渠密布,在册湖泊13个,1000亩以上的9个。其中,黄龙湖面积5000亩,东与武汉南湖度假村和嵩阳山庄相邻,西与汉江相通,是罕见的野生天然连环湖汊;白石湖水面3

4、000多亩,集山、水、园、岛、滩、汊于一体,别具开发价值;尤其是面积达13万亩的汈汊湖,列全省第五位,也是全省唯一大型封闭式淡水湖,连片的湖面目前有3000多亩,可恢复到1-3万亩生态湖面,湖水面积大,空气清新,水生生物和鸟类种群多。二是可供开发的山体资源十分优越。汉川市栗山、梅子洞、仙女山、凤凰山、侧船山等小山点缀,彰显了汉川灵性。其中栗山总面积5000多亩,主峰155米,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分别有青龙山、象山、石镜山等8座山头,山上植被茂密,风景秀丽,有观音泉、黄槿洞等神秘幽静的旅游休憩地,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何羽道墓等革命纪念地,有汉南地区最大寺庙青林堡等佛教圣地,历史人物及文化名人荟

5、萃,古代遗址、历史传说、风趣典故出手可拾,景点众多,底蕴丰厚,有着开发森林度假旅游的优越条件。三、人文资源富集一是文化底蕴深厚。汉川属文化资源大市,拥有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率先响应辛亥首义和一批红色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 以周嘉谟、王道直、黄良辉、柳丙元等名扬荆楚的才子文化;以汉川善书、天狮子、皮影戏、龙舟赛等为主的民俗文化;沉湖福星地区的军旅文化和企业文化等。历史遗址较多,有楚相令尹子文墓、卜省山东汉墓群,有马城台、神灵台、霍城等文化遗址,特别是乌龟山遗址,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时期的文物。典故传说甚广,仙女山的传说、汈汊蚌湖与蚌仙、白石湖九十九个汊、系马口的故事等,

6、给古老而年轻的汉川披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二是“红色”文化丰富。汉川富有光荣革命传统,涌现出推翻清朝的梁钟汉、岑伟生、冯亚佛等一代革命志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有推翻蒋家王朝和为解放全人类而英勇献身的王平章、魏人镜、何羽道、徐宝珊、方植三等革命先烈,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和文物,南河革命烈士纪念塔、魏人镜、何羽道烈士墓,榔头烈士纪念碑,上演过“汈汊风暴”的汈汊湖区等,不仅是旅游憩息之地,更是人们缅怀先烈的纪念场所。三是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湖水煮湖鱼为代表的地方饮食文化颇具特色,讲究融和适中、活鲜细嫩、原汁原味、味足味长,名扬省内外。汈汊滑鱼、榔头泡蒸鳝鱼、清炖野鸭汤、蒿菜煮黄颡、“二河三蒸”等,都

7、是外地游客慕名品尝的佳肴。四、区位优势突出汉川市紧邻武汉,处于省旅游龙头城市武汉的第一辐射圈核心层,所有景点距武汉不足50公里。荷沙公路贯穿全市,国道107、318擦肩而过,汉宜铁路、武荆高速、宜黄高速过境而行,一批规划建设的高速通道将进一步改善汉川交通环境。以汉川城区为中心、半径50公里的城市圈内,有武汉、仙桃、天门、应城、云梦、孝感等地,而且,黄龙湖、白石湖、栗山等与武汉的南湖度假村、嵩阳山庄联成一线,相距不到10公里,又在武汉至宜昌黄金旅游线上。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已纳入省级战略,汉川作为重要节点城市,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能为全面改善汉川生态环境带

8、来重大机遇;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更加强调产业生态化,能为全面加速汉川生态产业投资和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更加强调开发开放,能为全面拓展汉川全方位开放合作带来重大机遇。同属汉江流域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开发开放过程中,区域合作、要素资源整合,受到现行体制机制的制约,对汉川都提出了挑战。汉川在汉江流域聚集乡镇和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总量也较大,然而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战略眷顾,没有大的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同时,沿线区域各自为政开发,汉江的纽带联结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上下游、左右岸没有完全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已纳入省级战略,汉川要抢抓机遇,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汉川经

9、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汉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重大意义俗话说:“千里长江,险在汉江;汉江之险,险在汉川”。充分说明了汉川汉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方面它地处汉江下游,是武汉的最后屏障,扼守武汉之险;另一方面它也是龙头,是武汉通过汉江联络其他城市的咽喉,是二传手。因此,开放开发汉江,汉川责任重大,龙头和示范作用明显。另外,通过“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这一省级战略的实施,给汉川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和民生、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制约汉川持续快速发展的民生、交通、环境、社会等瓶颈因素将会得到有效解决。汉川市将会随着汉江生态经济带

10、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努力实现孝感市的“五个跨越”,立足汉江生态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对接长江经济带,服务武汉市,面向世界市场,以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据,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园区经济为载体,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成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综合开发示范区、汉江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汉江生态经济带产

11、业聚集区、汉江生态经济带改革开放先行区。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节约发展、集约发展、生态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维护汉江下游生态平衡。坚持高起点开发,集约高效发展。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集群化、信息化、生态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按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开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高附加值产业和

12、高端产品,着力提高项目规模和质量,促进结构优化升级,走集约集群、互动互补、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有序开发。在搞好总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把握好开发建设的时序和规模,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先行突破。依托建设汉江经济带和汉北河生态带,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大做强汉川主城区,加快发展汉川经济开发区、马庙工业园区、福星开发区、泛汈汊湖流域生态保护区。促进要素、产业加速集聚,带动汉川经济有序快速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市场经济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推进行政

13、管理、金融、土地、财税等综合配套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率先创新生态补偿、水权交易、综合开发、新型城镇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招商引资、合作共赢的良好环境,努力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实行产业布局、服务设施、居住社区和环境维护统筹规划,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培育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节 战略定位汉江生

14、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示范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鼓励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汉江生态经济其他地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汉江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发挥保障汉江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着力提高调洪蓄水能力,保障武汉、孝感等地用水防汛安全,努力创造一流水质、一流生态、一流人居环境,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汉江生态经济带产业聚集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全省粮食重要生产区和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流域内先进制造业

15、中心,培育若干在全省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武汉城市圈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汉江生态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区。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建立创新行政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设区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进行新型城镇化试点,突出汉川地方代表性,突出改革创新意识,争取成为新型城镇试点示范区。第四节 发展目标综合实力和效益快速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04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7.5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

16、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年均增长8%;地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04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5亿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化学耗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大控制指标排放量与2015年基本持平。全市城区和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的天数每年大于310天;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城市区

17、域环境噪声小于55dB的比例大于9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5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大于90%。环境监察、监测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的比例大于90%;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率大于75%。生态系统多样化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建成国际知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高标准防洪抗旱体系,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港口、铁路、公路相互衔接、快速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新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规模等级合理、职能分工有序、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联系紧密、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2025年力争达到65%,2035年达到75%。社会主义新农村

18、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25年分别达到5万元和3万元,2035年分别达到9万元和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到2049年,汉江流域全面实现现代化,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与欧洲莱茵河媲美的国际知名流域经济带,汉川将建成汉江流域上的一颗耀眼明珠,汉川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环境优美,人民幸福。表1 汉川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指标指标单位2013年20252035总量%总量%一、经济总量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44.711081.85102335.6582、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32.331243

19、15386012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14.34561214510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149.82583121512105、外贸出口亿美元3.912.31031.910二、人均指标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37184895201824727、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元154784211552140128、农民人均收入元102783000010600008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9850500008900008三、结构指标%10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6.59101011、地方税收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7.6670751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8.235050四、生态发展指标13、主要污

20、染物排放量削减指数化学需氧量(C0D)2.012.52.5二氧化硫0.03810 氨氮0.5082.038 氮氧化合物12.4331.3101014、万元GDP能耗降低率(%)5.791720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1.991720四、社会发展指标16、城镇化率51.6627217城镇登记失业率3.94418、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84.589595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以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为出发点,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考虑区域内经济布局、城镇发展和未来人口分布,明确区域主体功能,科学界定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性质,指导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布点、无序开发,促进规模集约、产业

21、集聚、人口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着眼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高效与生态相统一、发展和保护相一致、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结合自然资源的组合特点,区域发展按重点开发区、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三类功能区规划。一、重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包括仙女街道办事处,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口、城隍、分水、西江、脉旺、田二河、沉湖、新堰、庙头、刘家隔、新河、回龙14个乡镇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适当扩大建设用地供给,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及相关配套能力建设

22、,鼓励和吸引人口在重点开发区域聚集居住。二、生态功能区汉川城市森林公园和汈汊湖湿地公园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汈汊湖、白石湖、黄龙湖、栗山、仙女山为旅游生态区。专栏1 重点生态保护区1、汉川市白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汉川市东西汊湖湿地自然保护区3、汉川市黄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4、汉川市栗山森林自然保护区5、城市森林公园6、仙女山自然保护区专栏2 生态保护带1、现代水利带以“安澜”为核心、以“通畅”为基础、以“富裕”为目标,着力治理汉川市92公里长的汉江以及汉北河流域水系。主要是做好防洪与保护,提高防洪等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河床的整险加固、河道疏浚、闸坝除险、水污染的治理与防护、水体监测。完善

23、沿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现代环保带以“低碳”为抓手、以“秀美”为目的,着力构建以“一屏两带一区”为主体的生态环保安全战略格局。“一屏”:以南河栗山为屏障,“两带”:汉江流域水土保持带和汉北河流域水土保持带,“一区”:汈汊湖湿地生态保护区。三、农产品主产区马鞍、里潭、杨林、南河、韩集、湾潭、垌冢、麻河8乡镇,华严、中洲2个农场全域和14个重点开发区非镇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在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稳步推进生态移民,着力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输出,有选择地扶持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图1 汉川市主题功能区划图第二节 产业布局按照产业集聚、城市辐射、园区

24、带动、突出重点、率先突破的发展理念,着眼于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开发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突出区域特色。一、先进制造业带着力打造经济开发区、马庙工业园区、沉湖工业园区、金鼓城家居产业园“四大黄金经济区”,建设沿江先进制造业带。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食品、能源、包装产业;马庙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纺织、电缆产业;沉湖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金属制品、生物医药产业;金鼓城家居产业园重点发展家居、物流、电子产业。(补充 图2 “四大黄金经济区”)二、现代农业带构建以“三区六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以汉江两岸襄南和荷沙公路沿线综合农业发展区、川西湿地农业发展区、川中养殖发展区为主体,重点建设襄南(西江

25、、杨林、南河、湾潭)优质水稻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荷沙沿线(城隍、华严、分水、回龙、脉旺、田二河)的优质水稻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川西北(刘格、麻河、垌冢、新堰)莲藕、水稻产业带;川中(汈汊湖、分水、三星垸)水产品、家禽养殖带等六大优势产业带,构建全市农产品供给安全战略布局。以福星集团、富祥股份为龙头,大力培育和引进现代农业集团,形成优势农业、农产品集群。(补充 图3 “三区六带”农业战略格局图)三、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带,培育壮大文化服务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尤为重要。围绕打出山水牌,推出农家菜、聆听家乡戏、游赏湖乡景、观摩大企业做文章。专栏3 四大旅游线路1、山水景

26、光游。仙女山、栗山、南河溶洞等地文景观;汉江、汉北河、汈汊湖、白石湖、黄龙湖、东西汊湖、老观湖、包湖、观音泉等水域风光;霍城遗址、神灵台、马城台古文化遗址、赤壁水井等遗址遗迹。2、美食文化游。品“二河三蒸”、“湖水煮湖鱼”、腊肉、腊鱼、板鸭、莲藕、汉川荷月、系马口小麻油、黄花菜、醉鱼、腊八豆等,感受汉川汉剧、汉川善书、汉川楹联等汉川新文化。3、湖乡体验游。在汈汊湖、汈东、湾潭等地开发富有水乡特色的湖中游、渔家乐、农家乐等旅游项目。4、现代工业观摩游。北桥科技工业园、福星科技工业园、马庙纺织工业园、汉正服装工业园、金鼓城产业家居工业园等打造成工业旅游示范点。 (补充 图4 四大旅游线路图)第四章

27、 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效率提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导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镇组群,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构建以“一主两副、三纵四横”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汉川城镇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各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和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以“一主两副、三纵四横”为整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一个区域主中心是主城区,包括仙女山街道办事处、汉川经济开发区、汈东街道办事处和城隍镇部分区域,是全市的行政、商业、文化、体育、科教、医疗中心。主城区作为全市的主中心城市

28、,是全市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至203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55万人,用地规模59.29平方公里。两个区域副中心分别是马口镇和沉湖镇。马口镇为东南区域经济中心,以纺织、光纤光缆、旅游度假等产业为主导。沉湖镇为西南区域新城,以延伸金属加工业产业链为主导,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业,建立物流商贸中心,带动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三纵四横”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是,以目前已经建成的新北公路线、孝仙公路两条交通线为依托,和拟规划建设的麻河-分水镇-湾潭乡-西江乡-汉宜高速公路形成的交通线为支撑,发展和形成三条纵向的城镇群组;以目前的武荆高速公路、汉宜高速公路、荷沙公路(含汉蔡连接线)三条交通线为依托,和拟规划建设的新堰

29、镇-韩集乡-南干渠-仙女街道办事处交通线为支撑,发展和形成四条横向的城镇群组。专栏4:“三纵四横”城镇带交通线沿线主要乡镇新北公路新河镇、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庙头镇、马口镇、西江乡等乡镇孝仙公路垌冢、中洲、沉湖等乡镇武荆高速公路麻河镇、刘家隔镇等乡镇拟规划的麻河-分水镇-湾潭乡-西江乡-汉宜高速公路交通线麻河镇、分水镇、湾潭乡、西江乡等乡镇荷沙公路(含汉蔡公路连接线)田二河镇、回龙镇、沉湖镇、脉旺镇、分水镇、华严农场、城隍镇、仙女山街道办事处、新河镇、马鞍乡等乡镇汉宜高速马口镇、南河乡、西江乡等地乡镇拟规划新堰镇-韩集乡-南干渠-仙女街道办事处交通线新堰镇、韩集乡、南干渠、仙女街道办事处等乡镇

30、(补充 图5 “一主两副”“三纵四横”城镇带、重点镇、特色镇布局图)第二节 建设功能互补的城镇群以主城区、马口镇和沉湖镇“三点”为核心,区域内7个重点城镇为区域中心,加快构建汉川市城镇群,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推进和建设城东的仙新汈,襄南的马马庙、南杨西湾,荷沙沿线的城华分、脉沉回、田里中,汉北河流域的刘麻汈、韩新垌等八大区域的城镇群。专栏5 八大城镇群城镇群主要城镇城镇群特点仙新汈城镇群包括仙女山办事处、汈东街办事处和新河镇等城镇形成仙女山主城区为中心,以食品制造、金属制品、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能源环保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生态旅游和商贸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方向城镇群。马马庙城镇群包括马口镇、庙头镇、马鞍乡等城镇形成以马口镇为中心,以发展纺织服装、汽车零配件、光纤通信和高技术产业为特色的城镇群。南杨西湾城镇群包括南河乡、杨林沟镇、西江乡、湾潭乡等地城镇形成杨林沟镇为中心,依托于北河工业园,以精细纺织工业和优质水水稻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商贸等城镇群。城华分城镇群包括城隍镇、华严农场和分水镇等地城镇形成城隍镇和分水镇双中心,精细纺织工业、种植及加工一体化和医药包装产业发展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