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与健康1医学模式经历的阶段有: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经验主义的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3健康的五大基石是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 良好生活习惯 平衡心理 充足的睡眠4免疫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5亚健康分类躯体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两大类。1固有免疫的组成是:屏障结构 固有免疫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2固有免疫的特点有:先天的,遗传的 产生快,作用较弱 无记忆性3皮肤黏膜屏障有作用机制为:机械屏障作用 化学屏障作用 生物屏障作用4血脑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底膜组成
2、,其作用是星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5血胎屏障的作用是防止感染母体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胎儿,妊娠3个月以内,该屏障发育不完全,母体感染后,其病原微生物易经胎盘感染胎儿。6正常菌群生理作用有:营养作用 生物拮抗作用 免疫作用7吞噬细胞的种类有中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8吞噬杀菌过程经历的阶段有:趋化 识别 吞入 杀灭与消化9NK细胞功能有:自然杀伤作用 ADCC 10参与固有免疫重要的效应分子有:补体 溶菌酶 防御素11构成抗原的条件有:非己物质 大分子物质 一定的化学组成12A型血机体的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13一对夫妻,其ABO血型分别是A型和AB型,其亲生子女可能有的ABO血型系统
3、的血型是A型、B型、AB型,不可能有的血型是O型14T细胞以T细胞抗原受体(TCR)识别抗原;B细胞以B细胞抗原受体(BCR)识别抗原。15T细胞根据表面分子不同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个亚群。16CD4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活化、分化为Th1细胞 Th2细胞细胞,前者的功能是引发以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在局部组织聚集的炎症,后者的功能是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17CD8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活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其免疫学功能是直接杀伤靶细胞1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主要有喘息和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 胸闷和胸痛2支气管哮喘常见为经呼吸道吸入的过敏原,主要有植物花粉 动物皮屑 尘螨 屋尘(
4、任填3个)等。3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有血尿、蛋白尿 水肿 血压升高4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型超敏反应5接触性皮炎常见的过敏物质有药物 染料 洗涤剂 油类 化妆品 染发剂 化学纤维 化工原料 染甲油等。1造成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构成和居民健康状况的变化 行为方式的变化 环境的改变2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包括行为生活方式 环境理化因素 病毒等生物病因 机体因素四个方面。3在引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中的行为生活方式包括吸烟 饮酒 膳食、饮水 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四个方面。4吸烟除了引起肺癌以外,还可导致的肿瘤有膀胱癌 口腔癌 胰腺癌 肾癌 胃癌 喉癌 食管癌(任选五个)等
5、。5饮酒除了引起肝癌以外,还与下列肿瘤发生有关:口腔癌 咽癌 喉癌 直肠癌等。6环境污染物中最主要的致癌物是苯并芘,该物在烟熏 烘烤食物中含量明显增高。7与肝癌相关的病毒是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与宫颈癌相关的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 鼻咽癌发生有关。8根据肿瘤发生学说,肿瘤的发生分为启动阶段 促进阶段 演进阶段三个阶段。9抗肿瘤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NK细胞。10在抗肿瘤免疫中细胞免疫免疫起主要作用。1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丁型肝炎病毒(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2抗-HAV IgM阳性阳性
6、是甲肝的确诊依据。3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甲肝病人 甲肝病毒隐性感染者4甲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具体的传播方式有: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5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血制品传播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6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传播,该型肝炎易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少数患者发展成为 肝硬化 肝癌1AIDS病的中文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AIDS病人有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继发不同类型的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虫肺炎、弓形虫病等)和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死亡率很高。3据报道,HIV可能来源于非洲绿猴和黑猩猩4我国AIDS病的传播分为如下四个
7、时期:散发期 局部流行期 扩散期 快速增长期5被检者抗HIV阳性,说明有HIV感染6HIV经加温100 20分钟(温度和时间)后,被杀灭,用0.5%次氯酸钠 5%甲醛 70%酒精 2%戊二醛等消毒剂可杀灭HIV。7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艾滋病人HIV感染者的乳汁中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另外,在唾液 泪水 汗液 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8艾滋病的传染源是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其传播途径是血液注射途径 性接触 母婴传播9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有同性恋者 性乱者 有多个性伙伴者 静脉药
8、瘾者 接受输血以及血液制品者 血友病患者 父母是艾滋病病人的儿童。 10HIV感染的过程可依次分为急性感染期 潜伏期 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期四个期。其中急性感染期可没有症状,潜伏期没有症状,且时间很长。1甲型H1N1流感中的H是指血凝素,N是指神经氨酸酶。2甲型流感的传染源是流感病人 流感病毒的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31918年流感,被称为西班牙流感,至少造成2000万人死亡。4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51943年后,相继发现的三个抗结核药有链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 异烟肼等。6上世纪90年代结核死灰复燃的原因是对结核病重视不够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药性的产生 社会保障系统不
9、完善 艾滋病的传播提高了结核病的发病率7我国目前的结核病疫情的特点是:感染人数多 患病人数多 新发患者多 死亡人数多 农村患者多 耐药患者多8介卡苗是法国细菌学家Calmette和Guerin,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菌培养于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 代,历时13年,最终培养成对人无致病性,而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株,称为介卡苗。9结核病的传染源是结核病人,传播途径是呼吸道 消化道 破损的皮肤黏膜10结核病治疗的原则是:早期 联合用药 适量 规律1传染病的特点有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免疫性 可以预防 有流行病学特征2传染病的流行基本条件是传染源 传染途径 对传染病易感人群3传染病的传
10、染源有传染病病人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性接触传播 血源性传播 虫媒传播 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5新发传染病的类型有新出现的传染病 病原体变异所致的传染病 病原体被新近认识的传染病 新近被归入的传染病 传播至新的地域的传染病6新发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有流行范围广,影响因素多 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复杂 与动物关系密切 病死率高,危害大 病原体多样,防治困难7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的因素微生物的变异 人口流动 人类不安全行为 生态环境改变 全球性气候变暖 免疫受损人群增多1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暴饮暴食 高盐 酗酒 不规律饮食2人体所
11、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水 膳食纤维3睡眠不足的危害有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影响皮肤的健康 导致疾病发生4失眠的常见原因有机体健康原因 精神压力大 焦虑 受到外界的噪声影响 睡眠用品不适合5有氧运动的要领和尺度有以下几个方面: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运动的频率 热身活动 放松运动 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6生活方式疾病一般具有特点为一体多病 隐匿性 终身性7 BMI是体质指数/体重指数,其计算公式是BMI 体重(kg)/身高2(m2)(2分)。中国成人BMI最佳值应该是2022,BMI22.6为超重,BMI28为肥胖。8中国人男性正常的
12、腰围应控制在101厘米以内,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9厘米以内。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症状,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道德健康也作为健康的内容之一,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才算完全健康的人。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homeostatic control)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亚健康: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未发现有疾病,而病人自己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这种情况称为“亚健康”。免疫: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识
13、别并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防御机能,又称非特异性免疫或天然免疫。 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 补体补体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和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的球蛋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超敏反应:是一类异常的免疫反应,这类免疫反应造成了
14、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或生理功能的紊乱。超敏反应的发生与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大三阳:大三阳是指被检者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 小三阳: 小三阳是指被检者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 猪流感是指那些通常感染猪的流感病毒的毒株引起的流感。猪流感病毒经由猪传播到人并不常见。在猪群中工作的人们,尤其是不穿戴防护衣物频繁接触猪群的人们,有被传染上猪流感的危险。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禽流行性感冒可以传染给许多种动物,包括鸟类、猪、马、海豹、鲸和人类。野生鸟类充当着无症状载体,将其传染给更易感
15、的家禽。禽流感传染给人后的症状于其他流感的症状很相似,有发烧、咳嗽、咽喉疼、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出现呼吸问题和肺炎,这些可能会危及生命。垂直传播感染母体的病原体直接感染胎儿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主要包括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有的专家将新生儿出生后,经哺乳及与母体密切接触所造成的传播也归入垂直传播范围。新发传染病指由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健康维护是
16、指在人生的生命过程中,力争避免透支健康和损害健康的行为、环境和状态,如过度劳累、过度营养、过量娱乐和运动,乱服药、滥吃营养保健品。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 生活方式疾病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平衡的膳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及干扰正常的生活节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酿成了形式不同、类型各异、严重程度不同的生活方式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血脂异常和癌症等类疾病。BMI即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
17、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1试述心理健康三个标志。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志,即:人格应是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而且积极情绪高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自尊、自信、自爱,有自知之明。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人们的尊敬、信任和欢迎。对未来的生活有明确的目标,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而且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2试述免疫的功能及其不正常时出现疾病。(1)免疫防御:抵抗病原体入侵并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生物分子(抗感染)。异常情况下,反应过低可表现为免疫缺陷;反应过强会引发超敏反应。(2)免疫自稳: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变性的细胞及抗
18、原抗体复合物,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的表达成分不应答或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异常时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3)免疫监视:识别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抗肿瘤)。该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1试述亚健康的危害。亚健康有五大危害(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
19、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2试述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健康的概念制定的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1试述固有免疫的特点。(1)先天的
20、,遗传的:固有免疫是机体一出生就具有的,由亲代遗传。(2)作用较弱,但反应产生快,且作用无特异性:固有免疫作用产生较适应性免疫早,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均有作用,但其免疫作用较适应性免疫弱。(3)无记忆性。固有免疫作用无免疫记忆,即免疫作用的强度不因抗原或病原微生物的多次刺激而增强。2试述吞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识别机制。吞噬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病原微生物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并捕获病原微生物。病原相关模式分子是指一类或一群特定微生物共有的、高度保
21、守的分子结构,被机体固有免疫细胞所识别。模式识别受体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3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1)降低或消除细菌外毒素的毒性(IgG):抗体与外毒素结合后,可降低或消除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制:抗体与外毒素结合后,阻碍了外毒素分子与敏感细胞上外毒素受体的结合。(2)降低或消除病毒的感染性(IgG、IgM、IgA):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降低或消除病毒的传染性。机制:抗体与病毒结合后,阻碍了病毒的吸附作用。(3)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IgG):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加强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作用。机制:在吞噬细胞表面有IgG Fc受体,当IgG
22、 Fab段对抗原结合后,其IgG Fc段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结合,起到促进吞噬细胞捕获抗原的作用。(4)激活补体(IgG、IgM):IgG、IgM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5)参与ADCC(IgG)。4试述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 再次相同抗原 APC Th1细胞 细胞因子 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局部聚集的炎症反应T细胞 致敏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TL) 直接杀伤靶细胞5试述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如下: Th1细胞抗原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特异性结合 抗原被消灭、排除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特点有哪些?青霉素过敏性休
23、克的特点有:(1)反应发生快、消退快;(2)病情凶险;(3)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4)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5)常见于过敏体质者,与遗传因素有关。2简述接触性皮炎的日常保健。(1)去除病因远离过敏原:避免接触可引起皮炎的各种物质,随时做好劳动防护,能有效地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发生皮炎后,要马上祛除病因,用清水洗掉留在皮肤上的致敏物质或是刺激物质,避免搔抓、热水烫、肥皂洗等刺激。(2)饮食疗法,忌食辛辣及油炸食物,特别是发病期。平时要吃的清淡,忌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酒、海鲜等,多吃新鲜蔬菜或水果。(3)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4)适当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如爬山、散
24、步等。1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哪几种情况,分别会出现哪类疾病?(1)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或缺乏:机体容易感染。常常引发多种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症。免疫力低下表现的疾病有:感冒、咳嗽、咽炎、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鼻炎、中耳炎、肝炎、癌症、乳腺炎、皮肤感染及其它疾病。(2)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对于进入机体的药物或微生物产生超敏反应性疾病。表现的疾病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肾小球肾炎等、。(3)免疫功能稳定异常(免疫紊乱):表现的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类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糠尿病等。(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免疫系统不能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突变细胞,这是产生肿瘤、
25、发生癌变的重要因素。2试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缺氧和窒息,病人主观感觉胸闷,客观表现气急、紫绀、口吐白沫。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血压下降。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头晕、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4)皮肤过敏症状: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3试述过敏性休克的预防。(1)不使用过敏的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2)必须到正规的条件较好的医院注射青霉素及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3)用药前一定要按规定做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注意皮试阴性者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一定要按医嘱,即注射用药后在医院
26、停留15至20分钟方可离开医院;(4)首次注射青霉素也会出现过敏;(5)口服用药及其他途径用药也会出现过敏;(6)人体对某种药物过敏与否是会变化的。4试述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预防重点在于缓解期的调摄养护。(1)在明确过敏原后应避免与其再接触。例如:如是由于室内尘埃或螨诱发哮喘的发作,就应保持室内的清洁,勤晒被褥,而且应常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2)避免呼吸道感染。(3)不宜在室内饲养猫、犬等小动物。(4)平时应注意体格锻炼,如常用冷水洗浴、干毛巾擦身等进行皮肤锻炼,以便肺、气管、支气管的迷走神经的紧张状态得到缓和。(5)加强营养,避免精神刺激,避免感冒和过度疲劳等对预防哮喘
27、的发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试述食物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与食物有关的各种致癌因素。食物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与食物有关的各种致癌因素,大约导致了三分之一的癌症,其致癌机理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动物脂肪及肉类: 来自全球的相关分析明显显示动物脂肪及肉类可以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机会。精制缺少纤维素的食物,使肠中菌群的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肠壁,增强了结肠癌的危险性。同时,有报道认为,动物脂肪可影响人体内激素水平,肉类中多量的铁元素,经过量摄入后可增加氧化游离基的生成,也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2)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 食物中长期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可造成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28、。胃癌、食管癌高发区往往为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C、硒等微量元素的地区。蔬菜水果中含有抗氧化剂,维生素C在体内外都能抑制亚硝胺类化合物合成,而硒的平均摄入量、血硒水平、饮食中硒浓度均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呈负相关。(3)黄曲霉毒素:黄曲霉菌可污染稻谷、玉米等各种粮食,黄曲霉毒素致癌作用极强,习惯于食用霉变粮食者发生肝癌、食管癌的危险性增加。(4)亚硝胺类化合物:亚硝胺类化合物常见于烟熏和腌制食物中,一定条件下能在体内合成。其特点是致癌性强,对多种动物致癌。不同结构的亚硝胺有其特异的器官亲和性,许多亚硝胺既溶于水又溶于脂肪,在体内活动范围极广。亚硝胺可致多种肿瘤,如二乙基亚硝胺(DEN)与肝
29、癌、膀胱癌和食管癌,二甲基亚硝胺(DMN)与肝癌等。(5)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中具致癌性的有二甲氨基偶氮苯(致肝、胆管、皮肤、膀胱癌)、邻氨基偶氯甲苯(致肝、肺、膀肤癌、肉瘤)、碱基菊橙(致肝癌、白血病、网状细胞肉瘤)等。 (6)食物的烹调不当: 食物的烹调不当,可产生亚硝胺、杂环胺类、多环碳氢化合物和糖醛呋喃类致癌物质。有研究显示,摄入某些烟熏、腌制食品,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燃煤或烹调食物,可产生以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从而导致肺癌的发生。菜油和豆油高温加热后的凝聚物均有致突变性,烹调时产生的食用油油烟,可能与我国女性的肺癌发生有关。(7)饮水:饮水可能同样与某些癌
30、症的发生有关。江苏省启东的肝癌高发区居民大多饮用沟塘水,而相对低发区居民饮用河水或深井水,饮沟塘水者肝癌的发病率是饮井、河水者的3倍以上。研究发现沟塘水中有一种蓝绿藻产生藻类毒素,它能使肝细胞中毒、坏死,大鼠动物实验提示这是一种强的促癌剂,且肝癌高发区沟塘水中藻类毒素含量显著高于井水,该因素很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2如何远离肿瘤的威胁?(1)不吸烟。(2)合理膳食1)食物的选择:原则是营养丰富和多样化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选择多种蔬菜和水果、豆类以及粗粮加工的含淀粉主食的植物性食物。2)少吃红肉:红肉摄入量应占总热能10以下,在每天80g以下。最好选用鱼、禽或非家养动物肉替代红肉。3)限酒:反对过度饮酒。男性应限制酒精的摄人量占总热能的5以下(每日酒精量不超过15克为限),女性限制在总热能的2.5以下。4)限制脂肪食物:限制含脂肪多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来源脂肪较多的食物。最好选用氧化程度最低的单不饱和的植物油。5)食物制备:吃肉和鱼时,鼓励用较低温烹调。不吃烧焦食物。烹调肉和鱼时应避免肉汁烧焦。最好不食用在火焰上直接炙烤的肉和鱼、熏制和烟熏的肉。6)减少食盐摄入:各种来源食盐的量,成人应少于6g每天。限制食用盐腌食品和在烹调及餐桌上的用盐量。7)食品储藏:易腐败变质食品储藏时应尽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