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虎门销烟8虎门销烟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辱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全文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记叙有叙,本文重点是销烟的经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及课文。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案一挂图,录像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利用图片与相关录像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其中的历史意义。3.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2、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扣图引题你认识图上这位人吗?你对林则徐有那些了解?(简介林则徐)2.板书课题,解题3.引导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2.相机出示学生有困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学有重点。销寨毁泄鸦片欺侮顿时伟大壮举3.轻读课文,要求:轻声练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4.检测指名分段、分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你理解了那些词语?对那些词有困难?(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做适当的指点。)三、整体掌握课文的脉络1.讨论事情发
3、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2.小组学习,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指导帮助)3.师生共同讨论4.小结第一段:(12)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虎门海滩的场面。(销烟前)第二段:(3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销烟时)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销烟后)四、总结五、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各三遍2.继续预习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相关资料认识虎门销烟的经过。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4.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教学过程:一、复旧引新1.播放
4、录象(鸦片的危害)想一想: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提示: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容忍鸦片?(或提示:看了录象,我想说。)2.小结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外国侵略者把鸦片贩卖到中国来,这不仅侵蚀着我们中国百姓健壮的身体,使他们无精打采,意志萎靡,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当兵的失去战斗力,还使我们中国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侵略者。因此,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从而成为外国侵略者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是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林则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压力,到虎门销烟来了。3.指读课题二、学习新课第12节1.问:虎门销烟,这令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事,发生在那一天呢?齐读第一节
5、。2.轻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销烟的地点、人物。3.问:林则徐是在什么地方销烟的?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分外”这词了解销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4.让学生读课文,通过重点字词了解虎门销烟时“人多”的特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 引导学生从“一大早”了解百姓看销烟的迫切心情,这时候,老百姓回想。了解邀请外国商人的目的,外国商人会想:。(了解销烟前人们激动、兴奋、着急的心情。)感情朗读三、学习新课第35节1.激情过渡2.观看录象(销烟经过)3.了解销烟过程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说出销烟的过程,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段话。4.感情朗读第三节。5.
6、过渡:哦,看到这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此刻,大家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指导读第四节)6.说话训练:成千上万的百姓会说。外国商人会说。四、学习第六节齐读五、总结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意义重大,让我们一起牢牢记住这个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1839年6月3日。六、作业1.课后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途径了解林则徐以及他的故事。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3.形近字比较寨()讯()销()侮()赛()汛()消()悔()寒()迅()稍()梅()拓展阅读鸦片,又叫阿芙蓉,盛产于孟加拉登第,这种东
7、西本来可做药品,自明代起纳税进口。后来鸦片变成了一种可供吸食的毒品,一旦成瘾,痛苦万状,身心俱损。鸦片是用罂粟的汁液提炼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们一旦吸上了瘾就很难戒掉。天长日久,会使人骨瘦如柴,精神萎糜,如同废人。在英国国内,买卖鸦片属于犯法行为。但为了赚钱,英国却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年,英国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鸦片专卖权。年,又给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特权。东印度公司利用 这些特权强迫印度农民种植罂粟,低价收购,制成鸦片后由专卖局在市场上高价拍卖给鸦片贩子,让他们走私到中国。自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九世纪最初的二十年中,英国每年平均自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四千余箱(每箱至公斤)。
8、三十年代迅速增加,到-年激增至三 万五千五百箱,鸦片占当时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鸦片在当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英国鸦片贩子及东印度公司从中获得惊人的暴利。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渣甸(W.Jardine)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承认,每箱鸦片的毛利可高达一千银元。年到年,英国偷运 进中国的鸦片不下万箱,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至少在亿元以上。白银源源外流,使清朝财政陷入了窘境;又由于许多文武官吏也吸食鸦片,更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威胁。8、虎门销烟销烟前水泄不通彩旗林立销烟时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伟大壮举先撒盐再抛鸦片然后倒生石灰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9、,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是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这一课我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了解“虎门销烟”的起因和经过。体会林则徐与英帝国主义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将进行了交流,然后结合黑板上出示的大幅挂图找书上的词语来谈谈对虎门销烟这一事件的看法,首先让学生们感受销烟前的热闹、壮观场景,接着由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并理解“涌”等词语,从而感受到看出场面的热
10、闹,然后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一袋袋”、“一担担”等词语中,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齐读、知道感情读等朗读行式把气势读出来;同时这种讲解销烟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深入角色的去朗读林则徐对外国人说的话,威严的气势,也让学生扮演角色演出来而体会出销烟这一壮举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在教学“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塑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这一环节时,我将话题转移给了学生:“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一些不法分子
11、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联系现在毒品泛滥的事实以及相关的资料,呼吁同学们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教学至最后,我又补充了相应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让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了国家强大了才能获得尊严。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远离毒品,敢于巧妙地与不法分子做斗争,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强大、繁荣昌盛做贡献。教案二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
12、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扣图引题。(1)出示雕像图。(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板书课题,解题。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范读讨论。(1)录音范读课文。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2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13、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试读课文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三、指导写字1、“泄、侮”按笔顺描红。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四、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一、细读课文3、细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2、细读第六自然段(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
14、明不可欺侮)(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3、|细读第二自然段。(1)自读课文。(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4)讨论: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4)齐读第二自然段。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4、细读第35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学习第一至三句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学习第四、五句。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
15、烟是分几步进行的。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3)细读第五自然段。指读第五自然段。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指导读课文。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1)引读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2)齐读第1、6自然段。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
16、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第三课时教学要求: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二、复述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2、讨论上述思考题。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3、指导复述。(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三、练习说话,写话1、出示幻灯文字。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
17、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3、小结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5、练习写话。2 虎门硝烟水泄不通彩旗林立打击嚣张气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表明不可欺侮震惊中外伟大壮举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是要让
18、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就这一课我有如下的反思:一、激情洋溢,进入情境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
19、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二、发挥主动性,学会学习本课其中的一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从语言文字体会出这一伟大的“壮”举,因此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去读书,找到有关“壮”的语句,再去读,我也从中鼓励学生,如“你真会读书,抓住了重点词来看出人多!”三、联系生活,感情升华当学生沉浸于虎门销烟的壮举中,沉浸于林则徐的英勇斗争精神中时,我来了一个大转弯,“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但是学生们也许是有话不知如何说,当学生说到自己的感想时,我又不善于去引导、总结,因此造成在这一环节上有些浪费时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