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4 ,大小:151.02KB ,
资源ID:261923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192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教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总结含历年考题.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教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总结含历年考题.docx

1、高教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总结含历年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绪论: 马克思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二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第四五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八章: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一般绪论和第八章不会出大题,其他每章出一道简答题)绪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单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产生的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产生的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产

2、生的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产生的阶级基础)(简答)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多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多选)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

3、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3、(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4、(单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5、(单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简答)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资本主义基

4、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无产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2011年单选)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

5、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4、(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他的伟大功绩在于,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5、(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6、(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

6、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7、(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这两个分离的片面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创立了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在内的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从而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8、(多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大卫李嘉图结束。9、(多选)英法两国的

7、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10、(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11、(多选)1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多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马克

8、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2、(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3、(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

9、的发展者。(多选)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4、(多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5、(多选)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多次谈到落后的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

10、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6、(单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一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7、(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

11、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简答)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多

12、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2009简答)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1)(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辩证法在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它是革命的

13、和批判的。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以科学的理论形式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认识世界,提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客观规律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在所研究的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不仅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在于经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4、(简答)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界定,

14、就鲜明地体现了它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既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又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5、(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单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简答)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单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

15、于创新性。(2)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3)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4)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简答)简述把与时俱进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的意义。意义: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6、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1、(多选)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2、(单选)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3、(单选)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4、(单选)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期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5、(简答)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既相互区别又相

17、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6、(多选)为什么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1、(单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2011简答)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

18、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单选)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单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有助于明确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3、(多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简答)简要说明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9、。(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两种倾向。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简答)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哪些?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资本主义呈现“繁荣”态势。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20、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粮食匮乏、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猖狂。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知识智力革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本章小结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7、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8、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9、如何正确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0、如何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

21、思主义的重大意义?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简答)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多选)世界

22、观的定义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单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2011年单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提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3、(多选)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4、(多选)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物质现象、意识现象。(多选)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简答)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

23、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6、(单选)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

24、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7、(单选)在哲学上,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辩证法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8、(单选)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的本质问题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本原是精神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王守仁客观唯心主义“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理在事先”、“理乃天地万物之根”唯物主义

25、一元论世界本原是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水是万物的本原”、“火是万物的始基”、“五行杂以成百物” 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国的“元气说”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二元论(单选)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的哲学。法国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二元论最终倒向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1)

26、(2011年单选)一元论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哲学。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单选)(2011年单选)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单选)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理在事先”、“理乃天地万物之根”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多选)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

27、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单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水是万物的本原”、“火是万物的始基”、“五行杂以成百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国的“元气说”(单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简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为形而上

28、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多选)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简答)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思想。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

29、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2)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的哲学。法国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二元论最终倒向唯心主义。9、(单选)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10、(多选)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多选)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向

30、自然界谋取必需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简答)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单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009简答)简

31、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简答)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运动的含义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单选)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单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相对静止的含义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