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3.95KB ,
资源ID:261657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1657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美尔人种语言与中国人之关系.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美尔人种语言与中国人之关系.docx

1、苏美尔人种语言与中国人之关系苏美尔人种语言与中国人之关系 苏美尔人的Y-DNA 以前对苏美尔人知道得很少,看到网络上的讨论后,想到要了解一下外国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研究状况,即他们对以下问题的看法:苏美尔人是什么人?他们是从别处迁移到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吗?是何时、从哪里来的呢?从有关资料看到部分国外研究者对这些问题比较有影响的看法或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于“苏美尔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人有不同的理解。在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居民很可能是由多个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可能包括农耕、游牧和渔猎族群。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缺少适当的古人类遗存材料,迄今一直没能测试苏美尔人的Y-DNA1。根据

2、其它方面的资料,有人猜测苏美尔人的Y-DNA可能为G、J、L、T或某种R2,也有人认为是R1b3。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找到了一具古人类骨骼,来自6500年前的苏美尔人首都乌尔(Ur),其保存完好的牙齿,可能有足够的软组织进行DNA测试1。鉴于,苏美尔人很可能是由多个不同族群融合而成,不知这一测试结果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揭示苏美尔人的奥秘。 一、沼泽阿拉伯人的Y-DNA 关于苏美尔人的Y-DNA,由伊拉克、意大利、印度的几位学者联合发表的一篇研究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遗传特征的文章(以下简称印迹)影响最大。文中指出,有人认为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可能与苏米尔人有着很深的渊源,但也有观点认为沼泽阿拉

3、伯人为外来移民,并与家养水牛的出现有关,也即可能与南亚农业文化人群有关4。该文关于沼泽阿拉伯人Y-DNA研究的要点如下面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印迹中所说的“苏美尔人”,指的是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所有居民。但通常所理解的苏美尔人,其语言、文化,可能也包括外表,都与他们的闪族邻居和继承人不同。按照这种说法,古闪族应该不属于“苏美尔人”。若据此对印迹的观点加以修正,则苏美尔人的基因池中可能不包括或只有很少的闪族Y-DNA单倍群J,主要成分可能是以下单倍群(子群)中的一种或几种:G-M201、R1-L23(R1b1a2a)、Q-M25(Q1a1b)、L-M76、Q-M378(Q1b1)和R

4、2-M124(R2)。 1、父系Y染色体的多样性。根据对143例健康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男性的父系Y染色体进行的测试结果,得到其Y-DNA的谱系关系以及频率,参见下图(原文图2)。超过90%的基因池可以追溯至西部欧亚大陆成分:中东单倍群J-M304,近东的G-M201、E-M78和E-M123,而欧亚大陆的单倍群I-M170和R-M207在沼泽阿拉伯人中相对较少。来自东亚、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贡献,以单倍群L-M76、Q-M378和R2-M124为代表,也在沼泽阿拉伯人当中检测到,但是频度很低。 单倍群J在沼泽阿拉伯人中的频度为84.6%,J1-M267为81.1%、J2-M172为3.5%,几乎所

5、有的沼泽阿拉伯人的J染色体(96%)都属于J1-M267分支,特别集中于J1-page-08子群。单倍群E的频度在沼泽阿拉伯人样本中为6.3%,其中,E-M123为3.5%、E-M78为0.7%。单倍群R1的频度为2.8%,而且只有R1-L23。在沼泽阿拉伯人中以低频度出现的单倍群还包括:Q-M25(0.7%)和Q-M378(2.1%),G-M201(1.4%),L-M76(0.7%)和R2-M124(1.4%)。 2、少数基因及其影响。沼泽阿拉伯人的基因池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于临近地区。在父系方面,该文作者的谱系地理资料显示出某些来自西南亚的贡献,如单倍群L、Q和R2所证实,称为南亚Y染色体族

6、系,主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观察到。沼泽阿拉伯人的基因池中仅显示出非常稀少的来自北部中东的成分(单倍群J2-M172及其后代,以及G-M201和E-M123),缺少欧亚大陆成分(单倍群R1-M17、R1-M412和R1-L23)以及次撒哈拉非洲的贡献(单倍群E-M2)。 3、研究结论。该文的结论部分称,对143例健康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男性的母系mtDNA和父系Y染色体进行的分析表明:1)沼泽阿拉伯人不论是母系还是父系基因池中,中东本地起源的成分都占主导地位;2)西南亚和非洲的贡献相对较弱,其贡献在母系mtDNA中表现得更为明显;3)父系遗传比母系遗传表现出更高的同质性,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和遗传因素造

7、成的;4)遗传分层现象不仅仅是因为最近的事件形成的。Y染色体数据很好地说明了最后一点,其中出现较少的J1-M267*谱系表示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贡献,而最高频的J1-Page08分支揭示了大约4000年前的本地近期扩张。虽然对Y染色体年代的估计需要慎重,特别是样本较小而标准差较大时,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估计与代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特征的城邦时代相重叠,这一点已经由很多个苏美尔城市证实(拉格什、乌尔、乌鲁克、埃利都和拉尔萨)4。 作者认为,根据该文的数据,当代沼泽阿拉伯人包含的mtDNA和Y染色体以中东起源占主导地位。因此,该地区的某些文化特征,例如最可能由印度次大陆引入的家养水牛和水稻种植,对该地区本

8、土居民的基因池只有少量影响。进而,如果沼泽阿拉伯人是古代苏美尔人的后裔,那么伊拉克南部沼泽的现代居民的祖先起源于中东地区,也就表明苏美尔人的祖先不是来自印度或南亚次大陆4。 二、关于印迹的探讨 1、沼泽阿拉伯人由本地和外来族群融合而成。根据印迹的研究,沼泽阿拉伯人是由本地和外来族群融合而成的。其Y-DNA基因池中,中东单倍群J-M304达84.6%,近东的G-M201、E-M78、E-M123共计为7.7%,中东与近东超过90%;欧亚大陆的单倍群R1-L23、Q-M25以及南亚单倍群L-M76、Q-M378和R2-M124共计为7.7%。沼泽阿拉伯人不论是母系还是父系基因池中,中东本地起源的成

9、分在数量上都占主导地位,那么是否就可以说伊拉克南部沼泽现代居民的祖先起源于中东地区呢?也就是说可否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将绝大多数当作100%呢?印迹的推理逻辑很有意思,也很令人费解,也许应该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不过按照通常的理解,只能说伊拉克南部沼泽的绝大多数现代居民的祖先起源于中东地区,少部分人的祖先起源于外地。 2、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居民的Y-DNA。由于苏美尔时代延续的时间很长(约公元前5300-2000年),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不同种群的居民经过了长期的相互融合,即使经过人口迁移、时代变迁,在当地居民中仍很可能会留下古代各种群的遗传基因。因此,有可能根据现代沼泽阿拉

10、伯人的基因池推测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居民的Y-DNA。就是说,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居民,可能具有与沼泽阿拉伯人相同或相近的Y-DNA基因池:J-M304、G-M201、E-M78、E-M123、R1-L23、Q-M25、L-M76、Q-M378和R2-M124,不过各种基因所占的比例可能并不相同。这里使用了“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居民”,而不是像印迹中那样使用“苏美尔人”,因为对于苏美尔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人,实际上有不同的理解。 3、苏美尔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人?根据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居民的Y-DNA基因池,是否可以推测苏美尔人的Y-DNA呢?首先需要解决

11、的一个问题,是弄清楚苏美尔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人。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居民,是由不同种群长期融合而形成的。那么,人们所说的“苏美尔人”指的是什么人呢?是其全部还是其中部分种群呢?很显然,印迹中所说的“苏美尔人”,指的是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所有居民。 另一种观点是一般人通常所了解的,例如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苏美尔人的语言、文化,可能也包括外表,都与他们的闪族邻居和继承人不同。据说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苏美尔时代的埃利都,大约建立于公元前5400年。按照格温德林雷克的说法,埃利都由三个相互独立的生态系统汇合而成,它们分别支撑着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就沙漠环境下的淡水使用权达成

12、协议。其最古老的农业定居点可能是依赖于精耕细作的自给型灌溉农业,源于北方的萨迈拉文化(公元前第6千年后半至第5千年,晚于距今公元前6000年哈苏纳文化,早于公元前4300年至前3500年的欧贝德文化。另:哈拉夫文化公元前5000多年-前4300年),该文化的特征是修建沟渠以及泥砖建筑。阿拉伯沿海的渔猎文化,导致在海岸线区域产生了大量的贝壳堆,而那些从事渔猎的先民有可能是最初的苏美尔人,他们可能居住在芦苇草屋之中。为埃利都的建立做出贡献的第三个文化是游牧的闪米特人牧民,他们放养成群的绵羊和山羊,居住在半沙漠地带的帐篷中5。 按照这种说法,古闪族不属于“苏美尔人”,“苏美尔人”的基因池中可能不包括

13、或只有很少的闪族Y-DNA单倍群J,主要成分可能包括G-M201、R1-L23(R1b1a2a)、Q-M25 (Q1a1b)、L-M76、Q-M378 (Q1b1)和R2-M124(R2)中的一种或几种。 历史学家对苏美尔人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但基因印迹揭示出苏美尔时代居民成分的多样性以及外来成分的存在。而苏美尔文化包括农耕、游牧和渔猎三种生活方式,从事不同经济活动的人群可能属于不同的族群,这种情况反映出问题的复杂性。格温德林雷克所说在阿拉伯沿海从事渔猎的先民有可能是最初的苏美尔人,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充足的证据。但从语言和文化角度来看,占据支配地位的族群并不一定是人数最多的族群,而有可

14、能是少数族群。 参照土耳其人的情况,也许有助于了解这个问题。根据维基百科,土耳其人使用的语言为土耳其语(突厥语系),他们其实只有很少突厥血统(中亚单倍群N和Q共计约占5.7%),多数是安纳托利亚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吕底亚人与后来巴尔干半岛的居民。但在文化心理认同上(一部分强行突厥化),土耳其人普遍接受自己是突厥人。土耳其人最早是由乌古斯人与拜占廷希腊人混血。1071年之后,乌古斯人开始在安纳托利亚建国,后来蒙古伊儿汗国时代大量乌古斯人进入,是真正奠定时代。 三、苏美尔人来自何方 印迹的研究结果为苏美尔时代居民存在外来成分提供了佐证。对于这些外来成分

15、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来自北方的高加索到里海一带,另一种是印迹中提到的南亚,据说近年来更多的人倾向于后者。与印迹的研究结果相对应,单倍群L-M76、Q-M378(Q1b1)和R2-M124(R2)来自南亚,而G-M201、R1-L23(R1b1a2a)、Q-M25(Q1a1b)可能来自高加索或欧亚大陆。 1、家养水牛和栽培稻何时引入。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苏美尔时代居民的外来成分来自南亚,这可能有一定的依据。但印迹中提到外来移民与家养水牛的出现有关,也即可能与南亚农业文化人群有关,以此来证明苏美尔人来自南亚的说法,却不够恰当。根据维基百科英文版,印度河水牛的驯养时间在大约5000年前,相当于苏

16、美尔时代的中后期。而根据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基因重测序分析稻谷进化史的结果,确认栽培稻起源于中国,且只有唯一一个起源;考古学家发现,中国长江流域8000至9000年前出现了栽培稻,而印度恒河流域大约4000年前才开始出现栽培稻6(据最近资料,最早的栽培稻于8200至13500年前出现在中国珠江流域)。 这说明家养水牛被引入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时间,可能晚于苏美尔时代。而在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应该还没有开始栽种稻谷。因此,家养水牛和栽培稻的引入不能作为苏美尔人外来成分来自南亚的证据。 据称南亚次大陆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带,居民

17、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牛。因此,说苏美尔时代居民中的外来成分来自南亚,还是有可能的,只是需要更充足的证据。 2、土库曼斯坦沙漠中的神秘古代遗址。有研究文章认为苏美尔人的发源地在里海和兴都库什/科佩特山脉之间的土库曼斯坦境内,主要依据是苏美尔人对青金石(LapisLazuli)的崇拜以及与青金石相关的神话传说。该文作者认为苏美尔人的Y-DNA单倍群为R1b,而单倍群R1b起源于南西伯利亚/中亚一带;苏美尔人最初的家园位于土库曼斯坦的哥诺尔山丘(G?nrTepe)、安诺(Anau)等遗址。文章还指出,苏美尔人和土库曼斯坦的所谓马尔吉阿纳人之间,在文化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在早期年代

18、,男女都穿羊皮裙,皮面朝里,羊毛被梳成毛束作为装饰,以及其它的类似服装习惯3。 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Kara Kum)中的哥诺尔山丘是一个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源地,称为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区(BMAC,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Complex)。根据最新的碳放射性测定结果,BMAC的存续时间为公元前2300-1700年,其上限只相当于苏美尔时代的结束时间。因此,哥诺尔山丘遗址似乎不太可能是苏美尔人的发源地。 安诺遗址的年代(约公元前5000年初-3000年初)要早一些。已发现的中亚年代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哲通(Jeitun)遗址,位于土库曼斯坦首府阿什哈

19、巴德以北30公里,存续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5000年。哲通的经济以原始农业为主,发现有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该文化遗址与西亚的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东北部的基尔库克附近)、耶利哥遗址(位于约旦河河口附近)等有许多相似之处。(哲通文化,XX百科)因此,不能排除苏美尔人发源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可能性。不过根据以上资料,看起来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先民可能不是苏美尔人的直接祖先,与苏美尔人具有相近或同一起源的可能性要更高一些。 安诺文化,据说是源于伊朗高原或者在哲通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伊朗高原的文化因素而形成。哲通文化的居民被认为是来自伊朗高原西部的西亚农耕-畜牧人群,可能属于Y-DNA单倍群G。由于土库曼斯

20、坦一带最早的农耕人群不属于单倍群R1b,假如苏美尔农耕人群起源于这里,那么他们的Y-DNA将不太可能是R1b。 苏美尔人崇拜的青金石,也有人称为天青石,主要产于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的兴都什库山脉东部科克奇河流域,靠近与中国接壤的狭长地带。最著名的萨雷散格(Sar-e-Sang)青金石矿床,大约有300公里长、47公里宽,位于科克奇河支流萨雷散格河谷中,在巴达赫尚省省会法扎巴德(Fey?bd)西南约150公里(斯科扎尔以西)。这个矿区距离土库曼斯坦马雷市附近的BMAC遗址至少500-600公里以上,距离安诺和哲通遗址就更远了。前述文章认为围绕青金石创作有关神话的苏美尔人,必须能够亲眼看到那些神

21、圣的天体每天早晨从青金石矿所在山脉的上空升起,晚上又回到在山中的“宫殿”,因此他们的故乡一定是在土库曼斯坦古代遗址。3如果说这里的“宫殿”指的是青金石矿所在的具体山谷,那需要具有相当的想象力才能理解。如果是“遥望”东方远处山中的“宫殿”,那满足条件的地方就远不只是土库曼斯坦古代遗址了,从里海、高加索到美索不达米亚,都是可能的候选。 由于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现代土库曼斯坦人的遗传基因可能和古代有很大区别。对土库曼斯坦本土人群的Y-DNA研究较少,也不够精确。以前的研究认为土库曼斯坦人的Y-DNA中高频出现R1b,后来发现是将Q1a1b-M25错误地标记为R1b1。下图所示为伊朗境内土库曼斯坦人

22、的Y-DNA组成,Q1a1b-M25约占43%(取自Central Asia: Worstmilitary genocide and rape of Caucasoid by Mongoloid, http:/defence.pk/threads/central-asia-worst-military-genocide-and-rape-of-caucasoid-by-mongoloid.276571/)。 可以看到,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的Y-DNA基因池和土库曼斯坦人具有相当的交集,包括J、G、L、Q、R等。二者之间是否有传承关系,期待看到研究结果。 3、西亚农业起源地区与苏美尔人。研究者认为

23、,最初的农业系统于距今大约11000年前出现在西南亚洲,以种植谷物、豆类和饲养家畜为基础。到约6000年前,在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农耕-畜牧(agro-pastoralism)模式成为食物生产的主流系统。绵羊和山羊是最早被驯养的家畜。最初,饲养绵羊的目的是肉用,这种肉羊有多个起源地。在5000年前和4000年前,以羊毛生产为目的的绵羊出现在西南亚和欧洲。最近的遗传研究结果认为,这种改良的家养绵羊最可能起源于西南亚洲7。而最近的遗传分析证实,伊朗是几乎所有山羊的发源地,最早的家养山羊遗存的年代为大约10000年前。 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黎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

24、、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区,即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大约在公元前9000-8000年,便进入原始新石器时期,有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公元前8000-7000年,先后进入前陶新石器或无陶新石器时期,已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等,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有的遗址还有猪骨(古人类,XX百科)根据苏美尔人种植小麦、大麦等的农耕文化,说西亚或近东可能是苏美尔人的发源地,也是有依据的。 如果根据种植小麦、大麦以及饲养绵羊、山羊来判断,南亚、中亚和近东都有可能是苏美尔人的发源地,外来移民也可能是在不同时期分批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南部,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来自一个地区的外来移民也

25、可能是由多个族群融合而成,而不一定是只由单一Y-DNA单倍群组成。在印迹中所说的外来单倍群中,最新研究认为R1b向外扩展的年代比起初的判断要晚一些,且以游牧为主,因此R1-L23(R1b1a2a)不太可能是苏美尔外来农耕移民的主要成分。有关Q-M25(Q1a1b)的详细介绍较少。似乎来自南亚的L-M76、Q-M378(Q1b1)和R2-M124(R2)以及来自高加索或欧亚大陆的G-M201,更有可能是苏美尔外来农耕移民的主要Y-DNA单倍群。 4、结语 苏美尔相关问题非常复杂,存在多种不同观点,没有看到系统的资料。基于遗传基因的研究工作仍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命名系统不断发生变化,也给阅读有关

26、文献带来困难。对于苏美尔人的Y-DNA组成,只是了解到国外目前的部分研究状况和研究人员的看法。随着苏美尔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相信将会看到更准确的资料和结论,也将会不断修正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苏美尔语比较研究的几种观点 根据目前流行的看法,苏美尔语是一种孤立语言,它不与任何其它已知语言相近。据说将苏美尔语与其它语言,尤其是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语言,联系到一起的尝试都未曾成功(维基百科)。不过,许多研究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苏美尔语并不是一种孤立语言1。以下是试图将苏美尔语归类为某种已知语言的部分研究工作,不清楚他们的工作是否算得上成功,或者取得了何种程度的成功。 一、令人费解的“黑头人”

27、据说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人”(sag-gi-ga,即黑头发的人)。看到这种说法,感到很难理解。据了解,现代阿拉伯人几乎都是一头黑发,可以推测苏美尔人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邻居很可能都生有深色头发,那这种称呼又有何意义呢?也许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在苏美尔人来到美索不达米亚之前,在他们的故乡,周围有很多浅色头发的邻居,因此他们自称“黑头人”,并把这种称呼带到了美索不达米亚。 AlfredHmori,被称为匈牙利学者,对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进行了解析,他认为苏美尔语和芬-乌戈尔(Finn-Ugor)及阿尔泰语族最接近2。苏美尔人自称为“sa?-gig”,按照其最简单的解释,意思是“黑头人”(bl

28、ackheads)。这种解释给苏美尔学者带来很大困惑,却没有多少启示。使用这一称呼,肯定不是因为苏美尔人生有深色皮肤,而如果他们生有黑头发,在那时的美索不达米亚,他们一定不会与其它人有明显的区别,因为居住在那里的每一个别的人也都是黑头发。因此,这一称呼的含义或许根本不是粗看起来那样,而指的是他们祖先的起源,在美索不达米亚以外。具体说明如下2。 在苏美尔语中,词项“sa?”的意思是头、山峰或人,和芬-乌戈尔语中一个对应的词项相同。该词的第二部分“gi”重复为“gig”,经过仔细研究,苏美尔词项“gi”,意为夜晚、黑暗或黑色,可能是为了表示复数或一般化,经过衍化成为“gi-g”。经过衍化的原始芬-

29、乌戈尔语中表示夜晚和北方的词项,可以自然地演化为苏美尔语中的“gi”或“ge”。因而,相信对“黑头人”的解释可能是误解,或者最好的情况是二次解释,所以应该采用从原始芬-乌戈尔语中发现的原来的古代含义“北方人”(northmen),而不是“黑头人”2。 Hmori认为苏美尔人的故乡在美索不达米亚北方的黑海北岸一带,通过对“黑头人”一词的解析,试图佐证苏美尔人是“北方人”,费了不少心血,不过可能还需要更充分的证据以令人信服。据他所说,虽然苏美尔语通常被说成是一种孤立语言,没有与之相近的其它已知语言,但多数人都承认苏美尔语在很多方面与芬-乌戈尔和阿尔泰语族最接近2。 对苏美尔人种成分的人类学分析,呈

30、现出很强的多样性,反映了他们吸收同化了非常不同的本地种族以及某些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成分。他们具有中亚起源,同时也包括类阿尔明尼亚成分,以及明显的南方种族成分,这与他们吸收的印度洋土著居民相关2。 苏美尔人常被称为“宽头”(broadheaded)人。学术上,这种头型称为“短头颅”型,指的是从上向下看时颅骨的宽度,而不是脸部的宽度。这种头型并不意味着脑袋大。在欧洲,除了以喀尔巴阡盆地为中心的中欧和其它芬-乌戈尔地域以外,这种头型在古代并不常见,后来才逐渐流行。有一段时间,这种头型被称为迪纳里克(dinaric)型,一个后来的变型被称为高加索-蒙古(caucasian-mongoloid)型。“鄂毕

31、-乌戈尔”人中的一个变型被称为美洲型(Americanoid),因为他们与北美印第安人中发现的欧-亚混合型相似,二者都来自中亚北部相同的发源地2。 苏美尔人中也很可能包括更早就在那里的成分,与印度的达罗毗荼人这样的种族类型相关,可能是印度洋的航海民族,在某种程度上与波利尼西亚人类似。近年来,这一语群被称为南方大语系(Austric),在某种程度上与亚洲内陆的黏着语相似。苏美尔人与巴基斯坦的达罗毗荼人有贸易往来。印度的达罗毗荼语和芬-乌戈尔及苏美尔语具有大量相同的基本词汇,在被迫迁移到印度南部之前达罗毗荼人最初也生活在西亚,或许可以最好地说明这一现象。目前的理论是苏美尔人的东方邻居兼仇敌埃兰人,

32、在语言上与印度的达罗毗荼人相关联2。 二、苏美尔语属于乌拉尔语系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考古学家、亚述研究教授西莫帕尔波拉(SimoParpola)认为苏美尔语属于乌拉尔语系,与前一节所述观点类似。他指出,在开展亚述研究的初期阶段,苏美尔语被普遍认为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群。不过在1880年代,两位著名的芬-乌戈尔学家AugustAhlqvist和OttoDonner却得出结论,认为苏美尔语绝对不是乌拉尔-阿尔泰语,从此亚述研究者一直拒绝苏美尔语-乌拉尔-阿尔泰语假说3。 但是经过一个多世纪之后,将苏美尔语和其它语言相关联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成功,因此有理由重新审视苏美尔语-乌拉尔-阿尔泰语假说,以便能够证实或者确定性地拒绝这一假说。为此,西莫帕尔波拉在2004年11月开展了一个研究课题“苏美尔语和乌拉尔-阿尔泰语之间的语言学关系”,其目的是借助于现代语源学词典和研究成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