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4.59KB ,
资源ID:2615352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1535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物理专题题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物理专题题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含答案.docx

1、中考物理专题题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答案】D【解析】A. 如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A错误;B.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

2、,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 成缩小的实像时,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由图知此时像距为15cm,可得:所以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所以移动光屏是找不到像的,故C错误;D. 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即减小物距,根据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知,像距应增大,即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故D正确;故选D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也会变大,这里的像变大,是与之前比变大,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3、,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2两平面镜AM,AN之间的夹角为90,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A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像为( )A四个虚像,三个实像 B四个虚像,一个实像C三个虚像,一个实像 D三个虚像,两个实像【答案】B【解析】【详解】S通过两个平面镜成3个虚像,(因为其中两个重合了),分别是S1、S2、S3;S1、S2分别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则不能成像,只有S3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且通过凸透镜的光心,可以成一个实像S4;S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S;综上分析,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

4、像有四个虚像,一个实像。3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是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像,那么这透镜的焦距f为A2厘米f4厘米 B4厘米f5厘米C5厘米f8厘米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所以, f8cmf,即4cmf8cm;由“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可知u=10cm2f,即f5cm,综上所述,由可4cmf5c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5、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是等大的B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C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答案】D【解析】【详解】A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错误;B小孔成像所成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C平面镜成虚像时,是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错误;D虚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正确。5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来研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将光屏靠近“水透镜”将蜡

6、烛远离“水透镜”对“水透镜”注水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A和都行 B和都行C和都行 D和都行【答案】B【解析】【详解】近视镜是凹透镜,给水透镜戴上近视镜后,相当于减弱了凸透镜的会聚能力,所以像远离了凸透镜,若要在光屏上得到像,须将光平远离透镜;或增大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向水透镜中注水。故选B。6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接下来的操作是( )A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B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C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D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答案】B【

7、解析】【详解】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即是要把像变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像要更加小,那么物距应该变大,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同时为了成清晰的像,像距要变小,即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故选B。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 (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一个实像,两个

8、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 D只有一个实像【答案】D【解析】【详解】按题意,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由于成像后的光线是射向右下方的,所以不能在平面镜上成像(平面镜只在主光轴的上方),所以只能成一个实像如果平面镜足够大,则“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又会在平面镜上成一个等大的虚像,平面像反射后的光线又会经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成在凸透镜左侧f与2f之间此时相当于物距为4f当然,也要满足凸透镜是足够大了才有此种情况)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此题的突破点是,AB只有在主光轴上的那点折射后入MN,其它均没有,故只有一个实

9、像8如图,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于是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境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ABCD【答案】B【解析】【详解】A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由图甲可得,此时像距为15cm,故可以得到化简可得此外,由图甲可知,像距为15cm时,物距在窗外,说明此时像距接近一倍焦距,即焦距更靠近15cm,且光路可逆,若物距为15cm时,像的位置应该在窗外,像距超出光具座范围。选项A图

10、中物距为10cm,此时像距应该超出光具座范围或成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此时物距约为38cm,稍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为25cm,稍小于二倍焦距,满足和焦距更接近15cm的条件,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C若此时光屏上能看到清晰地像,则物距等于像距为20cm,则焦距为10cm,更接近7.5cm,不符合题意;D若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地像,则像距为12cm,此时蜡烛应该才窗外,超出光具座范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

11、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

12、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10如图为一束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且,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AOOB可知,A点成像在B点,像距大于物距,满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为AO=10cm,则f10cm2f即5cmf10cm故选C。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30cmB换成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凸透镜从紧靠蜡烛向光屏移

13、动,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两次清晰倒立的像C在凸透镜左侧放一凹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凸透镜与蜡烛不动,去掉光屏,人眼在 100cm 处能看到蜡烛的像【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则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则焦距为15cm,故A项错误;B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凸透镜从紧靠蜡烛向光屏移动,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0cm20cm之间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50cm40cm,移动凸透镜在适当位置能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屏距离凸透镜1

14、0cm20cm之间时,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故B项正确;C在凸透镜左侧放一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将光屏向右移动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故C项正确;D凸透镜与蜡烛不动,去掉光屏,光依然沿原来的方向传播进,人眼在 100cm 处能看到蜡烛的像,故D项正确。故选BCD。12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区域,箭头水平向右B图中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D图中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

15、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应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像在主光轴下方,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作出物体AB,由图可知;则物体应在主光轴下方,所以物体在图中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像距与焦距来的关系;应用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确定其它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此题中,根据图示确定了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与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13如图所示,白板上画有两个黑色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

16、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明显发生了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下方箭头是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D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玻璃杯下半部分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B据图能看出,此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据B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增大物距,像距缩短,像变小;

17、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即增大物距,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小,故D错误。故选C。1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接着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等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C【解析】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2f,此时fv2f;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C【点睛】本题是关于凸透镜成像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

18、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物距就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分析解答15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A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B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答案】CD【解析】【详解】A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故A项不

19、符合题意;B老花镜是凸透镜,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则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和老花镜后会提前会聚,此时光屏应该靠近透镜才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项不符合题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故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C项符合题意;D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在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时,移动凸透镜,可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此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D项符合题意;16小明在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

20、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之后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甲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乙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在光屏上再次成烛焰清晰的像。则对于这两次成像实验( )A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B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大于30cmD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小于30cm【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B凸透镜甲焦距为10cm,物距为:u=50cm-35cm=15cm,当fu2f,所以5cmv10cm,故C错误,D正确。17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

21、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等大的像【答案】AB【解析】【详解】如图,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2f,所以30cm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f15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此时物距为u=40cm30cm=10cmA若fcm,此时u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故A符合题意;B若fcm,

22、此时u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故B符合题意;C 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可能此正立的虚像,故CD不符合题意。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 cmB只将透镜向右移动,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通过透镜向左以一定可以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一定可以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片近视镜片,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答案】A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根据凸透镜

23、成像规律分析求解。【详解】A由题可知,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20cm,像距为30cm,则根据成像特点有,则,可知故A项正确;B只将透镜向左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可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项错误;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在光屏上;故C项正确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光屏要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故D项错误。故选AC。19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

24、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B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凸透镜A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的焦距 D凸透镜B的焦距大于凸透镜A的焦距【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故A正确;B由乙图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不相同,故B错误;CD由甲图可知,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得由乙图可知,物距仍

25、为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可得所以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下图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小于15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答案】C【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求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详解】A、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u=30cm2f,解得f15cm;而像距v=20cm,f20cm2f,解得10cmf20cm;故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10cmf15cm,故A正确;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可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正确;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C错误;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将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用一个凹透镜,D正确。故选:C。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