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33.76KB ,
资源ID:261432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1432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试验室资质认定.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试验室资质认定.docx

1、试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报告 实验室名称:主管部门:评审日期: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 填表须知1本评审报告报批件的封面、封底必须为统一印刷品,有盖章和签字页的需为原件。2本评审报告可用墨笔或计算机填写,字迹要清楚。3本评审报告的表格填报页数不够时,可用A4纸附页,但须连同正页编为第页,共页。4本评审报告所选“ ”内划“”。5本评审报告须经评审组签字有效。6本评审报告适用实验室申请资质认定的首次评审、复查评审和扩项评审、监督评审。1.概况1.1 实验室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 E-mail: 机构负责人: 职务: 电话: 手机: 法定代表人: 职务: 电话: 手机:联络人: 职务

2、: 电话: 手机:质量负责人: 职务: 职称:技术负责人: 职务: 职称:1.2 所属法人单位名称(若实验室是法人单位的此项不填): 地址: 邮编: 传真: E-mail负责人: 职务: 电话: 1.3 实验室设施特点:固定 临时 可移动 多场所1.4 法人类别1.4.1独立法人实验室社团法人 事业法人 企业法人 其他1.4.2实验室所属法人(非独立法人实验室填此项)社团法人 事业法人 企业法人 其他1.5 评审类型1.5.1计量认证首次 扩项 复查 监督 其他1.5.2计量认证授权首次 扩项 复查 监督 其他1.5.3计量认证验收首次 扩项 复查 监督 其他1.6 现有证书情况计量认证证书编

3、号: 证书有效截止日:授权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截止日:验收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截止日:2.评审地点(多场所的另附页): 3.评审组意见: 评审结论符合 基本符合 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 不符合评审组长签名: 日期:注:评审组意见包括:依据的现场评审通知文号;评审组人数;现场评审时间;对实验室法律地位的描述以及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的评价;评审过程,对机构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资源配置、技术能力和检测报告等等方面的评价;建议批准的认证/授权(验收)项目的数量;不符合项及整改建议。4.评审组确认的检测能力建议批准的实验室资质认定项目及限制范围名称 (多名称且不同场所时填写):地址(多场所的分别填写):

4、 第 页,共 页序号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项目名称实验室负责人签名: 评审组长签名:评审员/技术专家签名:注:首末页上应有每个评审人员/技术专家签字并注明所确认的序号,如没有注明所确认的序号则还应在各自确认的范围页中每页签名。 “检测产品/类别” 泛指被测物,不仅限于工、农业产品。按领域类别、产品类别、产品,或领域类别、参数类别、参数分类排序。如申请项目既有产品又有参数须分别填表,按参数排列在前、产品在后依次排列。第一栏“序号”为流水号 ,并且与第三栏项目一一对应。第三栏“序号”为检测项目的参数序号,当“名称”为“全部项目”或“部分项

5、目”时,对应的“序号”内填写“/”。 “检测项目/参数”栏应填写实验室能够按照本表中所列检测标准(方法)实际进行检测的项目或参数。按产品申报时:具备对检测产品进行全项检测的,在“检测项目/参数”栏内填写“全部项目”或“全部参数”,不必注明所检参数;对具备检测产品部分参数能力的填写“部分项目”或“部分参数”,在“限制范围”中注明能检或不能检的参数名称,表达为“只测xxx”或“不测xxx”。申请资质认定的检测能力,依据标准一般为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其他标准或方法应在“限制范围”中予以注明;“限制范围”指对采用的标准、方法、量程、客户等的限制。检测项目中有分包,在“限制范围”栏内填写为“xxx不能

6、做,分包给xxx”。扩项项目应在“说明”栏中注明“扩项”。租用设备、设施或其它需说明的情况,填写在“说明”栏。多场所的实验室,应按地点分别填写本表。评审组向实验室资质认定批准机关报送评审材料时,不必附带此注。5.授权签字人及签字识别名称 (多名称且不同场所时填写):地址(多场所的分别填写): 第 页,共 页序号姓 名职务/职称授权签字领域备注正 体签 名实验室负责人签名: 评审组长签名:注:“授权签字领域”填写“评审组确认的检测能力表中序号第X项至第X项”字样 在“备注”栏注明维持、新增、扩大范围等情况(初次评审不填)。附表1: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核表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

7、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整改项及说明4.管理要求4.1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4.1.1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4.1.2实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4.1.3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4.1.4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1.5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

8、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4.1.6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4.1.7实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4.1.8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

9、 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其上级单位任命;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4.1.9实验室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4.1.10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4.1.11实验室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4.1.12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适用于授权/验收的实验室)。4.2管理体系;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建立

10、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4.3文件控制;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如果实验室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实验室一定要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实验室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实验室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分包。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实验室应建立并保

11、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4.6合同评审;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4.7申诉和投诉;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和/或校准结论提出的异议;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处理结果的记录。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4.9记录;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

12、;实验室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 /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校准人员的标识;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4.10内部审核;实验室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

13、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4.11管理评审;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5技术要求。5.1人员。5.1.1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

14、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5.1.2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5.1.3实验室应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实验室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5.1.4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

15、。5.1.5实验室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5.1.6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 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5.1.7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其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 熟悉业务,在本专业领域从业3年以上。5.2设施和环境条件。5.2.1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5.2.2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5.2.3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

16、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5.2.4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测/校准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5.2.5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5.2.6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5.3检测和校准方法。5.3.1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

17、测和/或校准结果,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5.3.2实验室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5.3.3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指导书等都应现行有效;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5.3.4需要时,实验室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5.3.5实验室自行制订的非标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 5.3.6检测和校准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由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客户接受;将该方法偏离进行文件规定。5.3.7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

18、定,并有效实施;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5.4设备和标准物质。5.4.1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5.4.2如果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 如可能应将其储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 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

19、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实验室应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测和/或校准所造成的影响。5.4.3如果要使用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且应保证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5.4.4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5.4.5实验室应保存对检测和/或校准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该档案至少应包括:a) 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b)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c) 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d) 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e) 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

20、),或指明其地点;f) 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g) 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h) 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适当时);i) 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5.4.6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5.4.7若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实验室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5.4.8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5.4.9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确保其得到正确应用。5.4.10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5.5量值溯源。5.5.1实验室应

21、确保其相关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基标准;实验室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对于设备校准,应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方框图(适用时),以确保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5.5.2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实验室应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5.5.3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检定/校准的计划;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5.5.4实验室应有参考标准的检定/校准计划;参考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和之后均应校准;实验室持有的测量参考标准应仅用

22、于校准而不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5.5.5可能时,实验室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时,实验室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5.5.6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5.5.7实验室应有程序来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防止污染或损坏,确保其完整性。5.6抽样和样品处置。5.6.1实验室应有用于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或清理的程序,确保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完整性。5.6.2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

23、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实验室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抽样过程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5.6.3实验室抽样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计划、抽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时有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 如可能,还应包括抽样计划所依据的统计方法。5.6.4实验室应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并告知相关人员。5.6.5实验室应记录接收检测或校准样品的状态,包括与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5.6.6实验室应具有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5.6.7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存、处理样品,确保样品不受损坏;实验室应保持样品的流转记录。5.7结果质量控制。5.7.1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b)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