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2.45KB ,
资源ID:2610619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1061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文阅读.docx

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文阅读2017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文阅读 2017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文阅读 (时间:150分钟;分数: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7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原杰,字子英,阳城人。正统十年进士。巡按江西,捕诛剧盗,奸宄敛迹。复按顺天诸府。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杰请免之,开中盐引入米振饥。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岁凶振救,民无流移。召为户部左侍郎。时黄河迁决不常,彼陷则此淤。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

2、,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江西盗起,以杰尝再莅其地,得民,诏往治。捕戮六百余人,余悉解散。 荆、襄流民数十万,朝廷以为忧。祭酒周洪谟尝著流民图说,谓当增置府县,听附籍为编氓,可实襄、邓户口,俾数百年无患。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十二年,遂命杰出抚。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附籍。其初至,平时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民大悦。因相地势,以襄阳所辖郧县,居竹、房、上津、商、洛诸县中,道路四达,去襄阳五百余里。山林阻深,将吏鲜至,猝有盗贼,府难遥制,乃拓其城,置郧阳府,以县附之。且置湖广行都司,增兵设戍,而析竹山置竹溪,析郧置郧西,析汉中之洵阳置白河,与竹山、上

3、津、房咸隶新府。制既定,荐知邓州吴远为郧阳知府,诸县皆择邻境良吏为之。流人得所,四境 安。将还,以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事无统纪,因荐御史吴道宏自代。诏即擢道宏大理少卿,抚治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汉中六府。郧阳之有抚治,自此始也。杰以功进右都御史。 杰数扬历于外,既居内台,不欲出。荆、襄之命,非其意也。事竣,急请还朝。会南京兵部缺尚书,以杰任之。杰疏辞,不许。遂卒于南阳,年六十一。郧、襄民为立祠,诏赠太子太保。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疏入为/ 部所格/ 景帝卒从杰议超/ 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 奠培淫乱事/ 革其护

4、卫治/ 行闻/ 赐诰旌异 B疏入/ 为部所格景帝/ 卒/ 从杰议超擢/ 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 淫乱事革/ 其护卫治行/ 闻赐诰旌异 C疏入为部/ 所格景帝卒/ 从杰议/ 超擢江西按察/ 使发宁王奠培/ 淫乱事革其护卫/ 治行闻赐/ 诰旌异 D疏入/ 为部所格/ 景帝卒从杰议/ 超擢江西按察使/ 发宁王奠培淫乱事/ 革其护卫/ 治行闻/ 赐诰旌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中,明代政府为了鼓励商人输送米粮等物资至边塞而给予食盐运销权的一种制度。 B凶,本义指不吉利,本文中指庄稼收成不好,闹饥荒,歉收。 C流民,是我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一种历史现象,指到

5、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D良吏,贤能的官吏。晁错有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亡功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原杰执法严格,治理盗贼从不手软。原杰在江西有两次严格治理盗贼的经历:第一次,原杰捕获诛杀了强悍的大盗,使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行迹;第二次,原杰逮捕并诛杀六百多盗贼。 B原杰关爱百姓,不畏权贵。当时黄河经常决堤改道,于是军民就开垦淤地,但一些奸邪的人抢夺开垦的土地献给王府,最终原杰把献土地的人贬去戍边,处罚接受土地的人。 C原杰为官深得民心,被百姓牢记。江西有强盗出现,因原杰曾在这儿为官并深得民心,朝廷就委派他去治理;郧、襄的百姓在他死后立祠祭祀。 D

6、原杰做事注重实地考察。原杰在察看地形走势时看到郧县位居竹、房等县之中,与襄阳相隔太远,官吏很少到达,一旦有盗贼出现,官府很难控制,就设置了郧阳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初至,平时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 译文:_ _ (2)将还,以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事无统纪,因荐御史吴道宏自代。 译文:_ 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

7、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 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 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

8、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曰:长得卿在中书,固不籍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前谓元超曰: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高宗

9、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B草制,即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国家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

10、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 D陪葬,古代指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加修撰晋书;高宗即位后,让他兼修国史。 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 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书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 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和诸王一同出席私人宴会;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11、代汉语。(10分) (1)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译文:_ _ (2)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译文:_ 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司空公。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游,逢一老人,鬓眉皓白,谓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卿必为台牧,努力勉之。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指而已。或讥其不精,答曰:贤岂能领徒授业?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于心。问者惭服。十四遭父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魏永安中,万俟丑奴据岐、泾等州反,孝庄遣尔

12、朱天光击破之。天光令都督长孙邪利行原州事,以贤为主簿。累迁高平令。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周文命兄子导追之,以贤为先锋,至牵屯山及之。以功授假节、抚军将军、大都督。 魏孝武西迁,周文令贤率骑迎卫,封上邽县公。俄授左大都督,还镇原州。大统二年,州人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贤率敢死士一战败之,狼斩关遁走,贤追斩之。八年,授原州刺史。周文之奉魏太子西巡,至原州,遂幸贤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后帝复至原州,令贤乘路车,备仪服,以诸侯会遇礼相见。然后幸贤第,欢宴终日,凡是亲族,颁赐有差。恭帝元年,进爵西河郡公。后以弟子植

13、被诛,贤坐除名。保定二年,诏复贤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武帝及齐王宪之在襁褓,不利居宫中,周文令于贤家处之,六载乃还宫。因赐贤妻吴姓宇文氏,养为侄女,赐与甚厚。 四年,王师东讨,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河州总管。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五年,宕昌寇边,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属羌寇侵扰,贤频破之,虏遂震慑,不敢犯塞。 武帝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于京师薨,帝亲临,哀动左右。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选自北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14、确的一项是(3分)( ) A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B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C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D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狄,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等国之间。秦汉之后

15、,成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B父忧,父亲丧事的婉辞。遭逢父亲丧事一般可说遭父忧或丁父忧。 C假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假节等称号,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贤年少有志,一位白发老者曾说他有为大官之相。李贤后来果真做了官,这恰好应验了老者的预言。 B李贤屡立战功,先是独立平了万俟丑奴、豆卢狼的反叛,后又打败了羌寇,扫除了边患。 C李贤深受宠爱,周文帝曾两次到他家喝酒,他去世时武帝亲自前去吊唁,哀伤之情感动了身边的人。 D李贤仕途较顺,但也曾因弟弟的儿子李植被诛

16、杀受牵连获罪除名免官。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周文之奉魏太子西巡,至原州,遂幸贤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 译文:_ _ (2)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 译文:_ 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

17、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

18、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北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

19、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

20、子。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翛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1

2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_ _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_ _ 二、古代诗歌鉴赏(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8分) 绝 句 王 雱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17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4分) 答:_ _ _ 18诗歌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_ _ 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8分) 早发竹下

22、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 诗人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次年被派到徽州(在今安徽省境内),当了六七年州府下属的小官吏。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这首诗是这年或之后二三年内,离开竹下时写的。吹:通炊。 19颔联描写了诗人清晨一路跨马山行时所见景色,简析诗人是怎样写雾写山的。(4分) 答:_ _ _ 20颈联和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_ _ _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2122题。(8分) 海上吊吴野人注墓

23、于 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 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 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 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 21诗歌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4分) 答:_ _ _ 2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答:_ _ _ 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D。解答文言文断句题目,应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如人名、官职名等。本题中,为所是被动句式,中间不能断开。超擢意谓破格提拔,与后面的官职不可断开。发宁王奠培淫乱事与革其护卫意思完整,中间应断开。 2解析:选C。流民具体指因受灾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3解析:选B。最终原杰把献土地的人贬去戍边,处罚接受土地的人错,文中有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只是上疏请求的内容,并未提及结果。 4(1)那些刚到此地的流民,平时愚妄不顺从的,就驱逐返回他的家乡,附入本地户籍的按较轻的制度来确定田赋。 (2)他将要回来时,因该地处于湖广、河南、陕西交界,事情没有头绪,便推荐御史吴道宏来代替自己。 参考译文: 原杰,字子英,是阳城人。正统十年考中进士。巡行按察江西时,捕获诛杀强悍的大盗,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他又巡行按察顺天诸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