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53KB ,
资源ID:260967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0967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致橡树课后题答案致橡树阅读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致橡树课后题答案致橡树阅读答案.docx

1、致橡树课后题答案致橡树阅读答案致橡树课后题答案致橡树阅读答案 致橡树答案 致橡树答案: 【课前预习】 一、ji j pl i ln n 二、1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最后,表达出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2凌霄花、鸟儿象征依附型的爱情观,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象征奉献型的爱情观作者对这两种爱情观持否定态度,带并不完全一样对于依附型的爱情观,诗人是完全否定,两个“绝不”表达了诗人否定的坚决与批判的彻底“这些”只指后面四者,对于奉献型的爱情观,诗人是部分否定,两个“不止”和“还不够

2、”表示并不排除这样,但又不能仅仅这样,两个“甚至”承接上面的“也”,表示程度更进一步,既使是为人们广泛颂扬的“日光”“春雨”也不能作 3第二层中诗人选择了木棉和橡树两个意象,橡树的“铜枝铁干”“刀”“剑”“戟”,象征男性的刚强、果敢、锐利,木棉的“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则象征了女性的热烈、柔美、刚健它们以树的形象站在一起,体现了一种平等独立的关系,同时它们又“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互相扶持,表达的是一种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平等型爱情观 【课堂探究】 1诗人强调自己必须“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为了体现一种平等对称关系,与前面的六个意象形

3、成截然不同,而这也正是它与橡树爱情的基础其实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有类似的形象,如简爱,娜拉等,在她们身上都闪耀着木棉的平等精神 2这句话首先体现了木棉和橡树的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其次也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这种爱情观的前卫性 3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上文介绍了橡树的特点,而这句话正是木棉特点的形象化表述,展现了木棉柔韧的特点:尽管有叹息,但仍如火炬般执著、刚健 4“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说对诗的理解往往角度不同,其感受也是不同的根据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本诗还有不同的理解本诗写于1977年,当时正好是在“文革”后对“文革”中人性扭曲、等级明显的社会现象的反思,女诗人回想几千年来中国妇

4、女总处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状态下,以饱含情感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如果将诗中的“爱”由男女之爱推而广之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本诗还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单独的个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独立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应该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思想提升】 本诗爱情观的进步性: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更具有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平等式的家庭才真正是心灵的栖息地,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但是它的实现是有前提的,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这种平等的爱情必须建立

5、在双方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如果一方失去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那么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个性的独立也就成为空话;其次,在意识形态上,还要求男女双方珍视彼此的尊严、独立地位和人格价值另外,个性的过份张扬造成男女的冲突、家庭的破裂等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奉献型爱情观正如诗人写的那样,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都不付出,那爱情也就失去了它的迷人的温暖,家庭就会变成荒芜的沙漠,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 来我浇园”的和谐温暖,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社会与家庭相互争夺,男女双方作适当的分工完全是必要的,奉献与牺牲也有其合理性,只要保持住尊严和人格的独立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特

6、别是在旧中国,因为没有法律的人道主义约束,甚至还有法律、伦理上非平等的支持,所以必须以男性一方的自我约束为前提,因此这种和谐只可遇不可求现在,女性的社会化使她们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法制日趋完善,在这个背景下,奉献型爱情就有了他存在的土壤。 【巩固练习】 1C(A豕sh、B. 倩qin D.“划算”的“划”为hu,余读hu ) 2. C 3. D(“回荡”声音等来回飘荡,“荡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荡动;“确认”是指明确认定,对他人或事而言,“承认”是指同意、肯定,对自己而言;“但是”“然而”都表转折,“但是”多连接词语或句子,“然而”多连接句群或段落;“和”表并列,“或”

7、表选择,“反驳”“谴责”两种行为常交叉在一起,用“和”更准确) 4D (A. 众矢之的:比喻众人共同攻击的目标: B. 披荆斩棘:与“海上”的语境不符,意思是“砍伐荆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C. 有教无类指对各类人都平等看待,都施以教育,这里将其与“不堪造就”并列使用,属于不合语境之误。D. 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相与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符合语境。) 橡树和芦苇阅读附答案 橡树和芦苇 一天夜里,一场可怕的风暴刮过森林。许多树被吹倒了,到处是树枝。一棵长在河边的橡树被刮倒在水里,顺流而下。 橡树在河中漂流的时候,发现两岸依然长满芦苇,觉得很奇怪。 “你们是怎么设法活

8、下来的?”橡树问道,“你们看上去那么纤细而脆弱,而我,一棵大树,却快要死了。” “这没什么可奇怪的,”芦苇细声细气地说,“你和风暴进行搏斗,所以你被摧毁了。我们为它让路,对最轻微的风也屈身相让,所以我们得救了。 1、橡树为什么被摧毁?而芦苇因什么而安然无恙? 2、你所理解到的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3、读完这个寓言,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答案: 1、橡树因与风暴进行搏斗而被摧毁,而芦苇因对最轻微的风也屈身相让而安然无恙 2、如:有时,退让也是很有效的策略。 如:刚易折,柔能胜。 如:最后的胜者往往是看似柔弱其实坚韧的人 3、开放性题,只要与本文寓意有关又能言之成理即可。 顶着橡树的牛犊阅读附答案

9、顶着橡树的牛犊 索尔仁尼琴一生跌宕起伏,因对斯大林的不敬而劳改8年,因处女作获赫鲁晓夫批示发表而声名鹊起,又因诺贝尔文学奖流亡国外20年,晚年回国后还因对叶利钦批判和对普京的赞誉而饱受非议。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他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前途开出“良方”。 1965年,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发表给他带来巨大声誉。这部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小说引起重视,主要在于索尔仁尼琴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人对人的不人道、人类心灵中的邪恶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主题。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小说遭到公开批判。1967年,索尔仁尼琴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

10、的和秘密的检查制度”,而苏联作家协会通过了谴责他是苏联作家叛徒的决议。1968年写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长篇小说第一圈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楼,均未获准出版。无奈之下在法国发表,两部作品一问世,立刻获得了国际性声誉,1969年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这引起国际上一些著名作家的抗议。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受到苏联当局的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

11、973年,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继承了雨果和托尔斯泰的人文传统,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4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美国当局以为他不喜欢极权主义,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揶揄苏联。1974年2月的美国时代周刊上,索尔仁尼琴被拍成了卡什镜头下的海明威一样。线条坚毅而粗犷,面部稀疏的白色胡楂和沧桑的皱纹,像一只老狮子,副标题是“从艺术家到流亡者”。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

12、号。但他们惊恐地发现,索尔仁尼琴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他始终是一个异见者。在一次受邀出席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他在演讲中不认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有着普世价 值,称美国陷入了庸俗的物质消费主义,这样的言论让邀请者很尴尬。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的牛犊那样,横冲直撞。 1994年,受叶利钦总统邀请回到俄罗斯,原来遭禁的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归来的他发表了一连串抨击时政的言论,让当局异常难堪,1998年拒领叶利钦颁发的圣安德烈勋章。在索尔仁尼琴心中没有权威,只有正义和真理。叶利钦在回忆录中写道:“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说:“索尔仁尼琴

13、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20XX年俄罗斯国庆节,索尔仁尼琴获得了俄罗斯国家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全世界成千上万人把索尔仁尼琴的

14、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只 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摘编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有删改)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一20XX年),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1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当局驱

15、逐出境。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XX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XX年8月逝世,享年89岁。被誉为“俄罗斯良知”。 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索尔仁尼琴虽然一生跌宕起伏,但他宠辱不惊,无论是获得国际性声誉还是流亡国外,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表现出独立的批判精神。 B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既给索尔仁尼琴带来了声誉,也让他遭到批判,这说明小说的主题存在争议。 C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来还因此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D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的尊严意

16、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索尔仁尼琴在俄罗斯民众中获得了广泛支持,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E索尔仁尼琴的文学作品揭露了苏联时期的社会问题,表达对人性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思想价值远远高于艺术价值。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中,“既给索尔仁尼琴带来了声誉,也让他遭到批判,这说明小说的主题存在争议”错,原文只是说“这部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小说引起重视,主要在于索尔仁尼琴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人对人的不人道、人类心灵中的邪恶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主题”。C项中,“后来还因此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E项中,“思想价值远远高于艺术价值”的说法于文无据。 AD 22索

17、尔十二尼琴为什么被誉为“俄罗斯良知”?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索尔仁尼琴之所以被誉为“俄罗斯良知”主要是因为他的创作和思想。文中在叙述索尔仁尼琴坎坷经历时穿插了许多评价索尔仁尼琴精神品质及其意义价值的文字,将其中相关信息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并梳理归纳即可得出答案。其中精神品质方面的关键词包括“使命感”“捍卫真理”“敢讲真话”等,意义价值方面的关键词包括“知识分子的代表”“赢得支持”等。 有强烈的使命感,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一生都在为国家前途开“良方”;永远捍卫正义,抨击时弊,公开讲真话;是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的代表

18、,赢得了俄罗斯广大民众的支持。 23材料中几处引用别人对索尔仁尼琴的评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篇人物传记在写法上除了正面叙述索尔仁尼琴的经历、品质之外,还多处穿插引用了别人对他的评价,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旨在突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和人物形象,同时,还具有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感染 力的作用。答题时,应将这些要点分条归纳,不可遗漏。 侧面评价和正面叙述相结合,使传主形象更丰满;从不同角度高度赞扬索尔仁尼琴,突出他的影响力;丰富材料内容,增强感染力。 24索尔仁尼琴说自己是“牛犊顶橡树”,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考查从不同

19、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在准确全面地把握索尔仁尼琴精神品质的前提下,联系文本材料对其经历遭遇的叙述来分析。索尔仁尼琴的精神品质主要体现在反对强权和暴力,矢志不移地追求真理,这就是“牛犊顶橡树”的内在含义。对于“牛犊顶橡树”的体现的归纳,就是将文本中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品质的事迹进行概括。 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矢志不移地追求正义和真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具有勇于批判的独立精神,如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不畏惧权威,对斯大林不敬,批评时政,拒领叶利钦颁发的勋章;尽管受到劳改8年、作品在国内遭禁、流亡国外等各种打击和磨难,仍不改初

20、衷 顶着橡树的牛犊阅读答案 顶着橡树的牛犊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索尔仁尼琴得到苏联当局的明确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底,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极力消除笼罩在自己国家头上不真实的神话和虚假印象、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但四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并被剥夺苏联国籍

21、,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的声誉来自对苏联的批评,他作为“铁幕”以西的政治工具而被过度吹捧。但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在铁幕那边横冲直撞,1978年,他在哈佛大学批评西方的演讲招致美国的围攻。而1994年被叶利钦邀请回到故乡后,他又无情地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1998年拒领叶利钦总统颁发的圣安德列勋章。“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索尔仁尼琴这样形容自己,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

22、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索尔仁尼琴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作家(我不怕这样说)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还要杰出的法则,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务的某种抉择,由于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认为,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或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索尔仁尼琴自己也认为:“文学可以加速历史前进的脚步。”“出色的作家,不成功的政治活动家。”北京大学俄语系任光宣教授这样评价这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甚至受难的文学家。 摩罗在巨人何以成为巨人中说:“领袖不只是代表人民,而且的的

23、确确是由人民培养出来的。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领袖,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和社会。”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甚至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这也是俄罗斯200多年来的一个传统,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到:“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但令人唏嘘的是,随着年华无情流逝,当年的“斗士”索尔仁尼琴也只能坐在轮椅上接见现任总统。“索老的身体确实一日不如一日了。”和索尔仁尼琴相识并长期保持联络的北京大学任光宣教授这样说。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