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文化与班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近年来,文化倍受社会关注,在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中,人们深刻地意识到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影响着集体或国家的发展方向与行动状态,文化影响着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与生命存在,文化影响着集体或国家成长的全过程。班级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它能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它能使班集体每个成员都产生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一、课题的提出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文化是国家的一面旗
2、帜,这面旗帜决定了国人在曾经的、今后的道路上走向何方。文化是国家的一架桥梁,这桥梁决定了国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如何进退、成长。国家的文化是由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特色汇集而成。国家的文化特色也是由每个人、每个集体的个性凝聚而成。每个人的态度,每个集体的面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同理,一个班级同样需要孕育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构建属于班级的精神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班级是松散的,一个
3、没有信仰的班级是缺少战斗力的,一个没有信仰的团队是缺少发展后劲的。班级文化具有强大的熏陶功能,这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陶行知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一个班的班级文化决定了该班集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方式,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个体的心理和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虽不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但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深刻的、综合的。她能以最深入、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唤醒、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对他们道德与价值观的确立、行为方式的选择、人生观与世界观的
4、形成以及个性社会化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努力构建能够促进班级发展的班级文化,探索新时期班级建设的新模式。在我们的班级文化里,渗透着责任、规则与卓越几个因素,我们在构建班级文化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因素融入班级生活,注入班级每一个成员的灵魂,让每个成员都成为班级的主人,让班级成为和谐温馨的家园,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精神成长乐园。二、课题有关概念界定1.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我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
5、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将狭义的文化定义为:“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张岱年先生在文化与哲学中进一步指出:“哲学可以说是文化总体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2.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所共有的相对稳定的思想作风、情感态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
6、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什么才是能够促进班级发展的班级文化?首先,班级文化是一种共有的意识,得到大家的认同,形成了大家共有的价值取向,以至于形成共有的内在品质与品格,无需提醒、无需监督、无需思考的自觉。其二,班级文化是一种共有的习惯,既包括德行,也包括学业。个别的行为,只能说是个人素养的体现,只有当某种行为成为大家共有的现象,才称得上是文化。其三,班级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氛围,一种大家都在这样做,不这样不好意思,不这样就不自在的从众心理状态。也就是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环境育人,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其四
7、,班级文化是一种共有的信仰,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大家倾心所向,竭尽所能,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如此坚守,如此彻底。总体而论,班级成员共有的行为,形成共有的习惯,成为大家共有的意识与价值取向,这样一种氛围,这样一种信仰,就是文化。文化的最大功能,就是用集体舆论与氛围感染人、影响人、改变人,这种力量恰好又是无形的、无声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是没有强制改变的痛苦,是一种自主的、内在的行动,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自我教育。因此,我们认为,班级文化是有力量的。三、课题的理论依据1.人类文化学理论支撑。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是永恒不朽的。所有社会都会想方设法地永久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但通常
8、都是无意识的,并且是作为个体社会化正常过程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世界东方数千年,就是因为有厚重的“中国文化”,就因为有这样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能够超越个体生命的生死和时空的保障,能够生生不息,发扬广大。”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用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去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能够为孩子的将来发展种下什么样的精神种子?我们的教育需要关注未来几十年,做世纪的教育,能真正影响孩子生命的教育。2.组织文化理论支撑。组织文化反映的是组织特有的观念,它从精神方面支配着组织的运行。组织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
9、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班级作为一个微型教育社会,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播媒体,是一个选择、传递和聚合社会文化的文化实体。班级作为一个社会,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文化模式,其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包含离散型文化与统合型文化、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等。班级是一个社会组织。影响组织运作、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文化因素及其组织内部所存在的种种文化现象统称为“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研究成果对班级文化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美国的沙因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发现
10、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而被作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在使用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感受事物。”3教育学理论支撑。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用的人的活动。教育中的文化具有下列特点:1、潜在的规范性,文化潜在地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当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是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
11、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化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的普遍关注,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为现代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已经成为实现学校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高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俞国良教授明确指出“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力量深入骨髓。当精神站立起来时,所有的努力都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倾其所能,倾其所力。”四、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并构建既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又彰显地域文化精髓,也具有班级
12、特色的班级文化,并不断充实班级文化的丰富内涵,凝聚班级精神,形成班级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班级文化的实施路径和策略,培育学生的方圆人格,孕育学生的方圆智慧,实践方洲小学“集方圆之慧,筑幸福之洲”的办学理念,凭借这股强大的文化内驱力,实现班级大发展,实现师生大发展。(二)课题研究内容1.构建班级的精神文化,塑造班级共有人格。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班级的共有人格的集中反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自己班级精神追求,这样的班级必然是富有生命力的团队。正如俞国良教授论述学校精神所言:“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
13、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学生从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始,自觉爱护班级环境,自觉读书,自觉规范言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治班理念,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成为现实。我们的学生能自觉进入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做最棒的自己”;他们能用行动生动地诠释什么是“遵守规则是最大的文明”;干部能主动担当自己的责任,做到了“随时随地,因我变样”。2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班级制度是根据校规校纪,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来制定的。它提
14、供了评定学生品格行为的尺度,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学生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班级管理水平。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和创新。3.坚持人人参与,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在学生干部管理中,我们一直践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思想,深入推进小干部队伍建设,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孩子们自己动起来。让孩子们在参与班级管理中,逐步体验、感悟到“集体主人”的真谛。所谓“集体的小主人”,得先让学生做,“集体的主人”是做出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普遍感
15、到应该为集体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孩子们为班级“因我变样”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孩子普遍具有了这么一股精神的时候,这些小干部身上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无数的奇迹就会在他们童年诞生。目前,“因我变样”的思想渗透在孩子们的内心,很多优秀的典型案例生动呈现,班级不少常规事务已经基本不用老师太多过问,学生已经初步走向自主,为班级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4建设班级礼仪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看,礼仪是
16、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交际方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看,礼仪是交往中相互沟通的技巧。(1)以小促大,抓实日常行为规范。“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我们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我们利用班会、品德课开设“问候礼仪”、“课堂礼仪”、“集会礼仪”、“进餐礼仪”、“接待礼仪”等系列专题。我们在教给孩子初浅的礼仪知识和行为时,不但要告诉他语言应当怎样,姿势应当怎样,还要向他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等。比如,关于问候礼仪,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同样是打招呼,但有很多种情况:或者出于不好意思,碰到老师低头走过,嘴里也说“老师好”;或许出于无意,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