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复习题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复习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2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A
2、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B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C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D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3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B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
3、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A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B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C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D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5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A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B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C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D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6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指出,以往所接触的民族,纵能凭其一时武力,乘中国之弊,以下图逞,彼此形势犹可相埒。近代所接触的西洋则大不然。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
4、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于是张皇失措,自处处人,两无是处,遂陷入悲运。材料旨在说明A外族入侵都加速了中国发展B甲午战争加速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C战争改变远东和世界的格局D近代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7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8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
5、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B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C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9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失败,很多民众思考的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外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他们的理解中,“天朝上国”观念并无不妥,战败的原因是主事官员们的不作为。这一认识A科学分析了战败原因B实质上维护了清朝统治C掩盖了政府卖国行径D便利于投降派推卸责任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D中国
6、的闭关锁国11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B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D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12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C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D对君主专制
7、危机的警觉13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B“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14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
8、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A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C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一味逃避 D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1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二、材料分析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
9、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材料二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材料三 据史科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说:“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精神世界以后,
10、还折磨他的肉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二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做“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
11、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李侃等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之间爆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经济、思想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归纳英方分析的英国商品滞销在华滞销原因。为解决问题,英国的对策是什么?参考答案1A【解析】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
12、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B【详解】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3C【详解】据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
13、原料,而材料中的数据说明英国通过战争并没有实现其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鸦片战争以后,中英贸易并没有很明显的增长,故C项正确;据材料中战前战后的数据比较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并没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故A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道光与咸丰并没有反对中英贸易,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当时的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国家,不具备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故D项排除。4B【解析】根据材料“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的予以接受”体现清政府主权意识淡薄,排除A。根据材料“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体现
14、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统治集团深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清政府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的相关信息,排除C。总理衙门是近代建立外交体制的表现,排除D。所以选B5B【解析】材料中叙述的变化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实力的变化,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实力的转变还是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进一步挖掘出问题的本质;C选项说法没错,但是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的进步性;D选项不是关键性所在。点睛:本题很容易误选A选项或者C选项。这两个选项说法是没有错误的,但是A选项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和彻底,需要进一步分析和阐述;C选项也没问题,但是关键点在于封建势力一直存在,只有资本主义发展才会造成如此
15、大的冲击。6D【详解】外族入侵都加速了中国发展的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鸦片战争已经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所以甲午战争加速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的说法有误,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国际格局的变化,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可知,近代的侵华战争与以往的战争发生了本质变化,给中国带来到了巨大的破坏和震动,促使中华民族在反思中不断前进,故选D项。7C【详解】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只开放广州对外通商,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逐步上升并超过广州。故C项正确;赔款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开放苏州、杭州
16、等地为商埠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故排除BD两项。8B【详解】根据材料“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等信息可知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B选项符合题意。外交礼仪之争是表象而非本质,A选项排除。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C选项排除。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也不符合材料主旨,D选项排除。9B【详解】民众没有认识到外部发生的变化,认为“天朝上国”观念并无不妥,战败的原因是主事官员的不作为,说明当时民众并未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腐朽才是造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一认识实质上维护了清朝统治,故答案为B项,排除A项。材料中民众把鸦片战争中国
17、战败归咎于主事官员的不作为是在谴责投降派的妥协退让,排除C、D项。10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寻求对外商品倾销市场,从而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故C项正确。A项,英国的船坚炮利属于军事因素,与“大势”不符合,排除。B项,西方列强扩张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闭关锁国与开放的世界市场相悖,排除。11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传统外交强调华夷之辩的夷夏外交,在外交文书上有所体现。现在“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甲国外交的近代化,表明清
18、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故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主旨。12D【详解】根据“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可知志刚认为君主应该“尽君道”,否则容易引发危机,故选D项;志刚是对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评述,不能说明他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和推动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排除AB项;志刚只是对西方政治制度进行评述,不能证明他超越了当时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13B【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拉机器印刷”的是圣经,那么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并未在中国出现圣经的热销,因为外国在中国传教的自由是天津条约后取得的。所以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信奉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思想而成立的
19、宗教,与圣经有关,故B项正确;用牛拉可以取代人力,只为提高生产效率,并不能体现竞争激烈,所以C项错误;牛拉机器说明在中国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说明英国技术落后。故D项错误。14B【详解】依据题干“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能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不能说明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故A项错误;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中的平等对话不符合中国近代的史实,应排除。15B【详解】由材料信息“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构导致英国使用
20、武力”可知,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拒绝平等贸易的结果,这忽视了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真实目的,故B正确,D错误;这一观点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的根源,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故C错误。16(1)材料一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去巨大屈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2)评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我们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三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的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古代,仍然是天朝上国
21、思想,所以更多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否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对中国社会转型角度归纳观点;材料二“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以及材料三“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归纳出鸦片战争属于地方事件。(2)依据材料中两者观点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分析,材料二和三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分析回答;评价历史事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近代化等角度思考回答。17(1)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2)方式:科举考试;原因:政治上,封建君主
22、专制;经济上,小农经济;思想,八股取士、思想专制扼杀人才。(3)原因:中国开放的口岸不够多;对策: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详解】(1)根据“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的肉体”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直接原因是中国禁止鸦片走私,损害了鸦片贩子与英国的利益。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英国爆发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龚自珍处于清代晚期,此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科举考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在政治上主要是封建君主专制阻碍社会发展;经济上是小农经济,不利于社会转型;思想上是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才。(3)根据“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可知英方认为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不够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