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年)说 明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 明第一章 现状概况第二章 风景资源评价第三章 规划思路第四章 规划总纲第五章 规划布局结构第六章 保护培育规划第七章 风景游赏规划第八章 典型景观规划第九章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十章 游览设施规划第十一章 交通工程规划第十二章 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三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五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十六章 近期行动规划第十七章 远景发展规划第十八章 规划对策及实施第十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附 录 1、杭建村(2001)164号“关于要求
2、审核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的请示” 2、“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意见书 3、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 杭州有关部门汇报纪要 4、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 富阳市汇报会纪要 5、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 桐庐县汇报会纪要 6、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 建德市汇报会纪要 7、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 淳安县汇报会纪要 8、关于“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改意见 9、“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调研会议纪要 10、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专家意见纪要 11、“两江一湖
3、”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办公室:“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有关问题讨论会纪要 12、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查意见13、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办公厅“关于对黄山、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复函”(环办函2005497号、561号)的反馈意见14、关于“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黄山等三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函”的反馈意见15、关于富春江新安江、普陀山、浣江五泄、双龙、雁荡山、百丈漈-飞云湖、江郎山、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部际审查会议纪要导 言 1982年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中提出的风景区名称是“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上一轮总体规划中沿用了这一名称。 根据风
4、景资源的调查、分析,这一风景区是由富春江区域、新安江区域与千岛湖区域三部分组成的。千岛湖区域以往是新安江流域的组成部分,但新安江大坝形成以后,大坝上游部分已形成水库、湖泊,实际上已经形成独立的风景单元,已不宜再纳入新安江的概念之内。 根据千岛湖事实上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在整体风景区中日益突出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的知名度,有必要将“千岛湖”纳入“两江一湖”风景区名称中。 为此,本规划提出将原“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改名为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简称“两江一湖”。 本规划开始于2000年初,2000年4月2日召开了总体规划大纲论证会。2001年5月17日、5月22日、5月28日、6月
5、16日分别向建德、富阳、淳安、桐庐就规划大纲作了专题汇报。2001年6月22日向杭州市有关职能部门汇报了大纲修编的基本情况。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接管“两江一湖”风景区管理工作后,市旅委又于2002年12月分别召开了四个县市的风景区规划修编征求意见座谈会,并形成了调研会议纪要。2003年3月12日,在黄龙饭店召开了“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2003年4月28日,在两江一湖管委会办公室召开了风景区总规中有关问题讨论会,重点讨论范围调整问题。根据会议意见,我们对规划成果进行了修改完善。2003年7月15日,由浙江省建设厅组织召开了省规划联席审查会议,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再
6、次对成果进行了修改完善。2006年4月,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林业局对“二江一湖”总规的审查意见,又修改补充了规划成果,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一章。2006年9月18日,建设部在杭州召开了风景名胜区总体部际审查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二江一湖”总体规划,但要求风景区范围与1988年批复的总规相一致,即缩小本轮范围。鉴于“二江一湖”范围特大,范围的调整,我们将在下一步编制分区规划中给予具体落实。同时,根据部际审查会议的要求,我们制定了风景区范围调整的方案,以指导分区规划的编制,具体修改内容如下:调整风景区范围、核心景区范围、外围保护区范围,调整后的面积与1988年批复的总规相近。规划期限中,近
7、期调整为20072010年。在文本和说明中,明确本次风景区范围线与1988年批复的总规相比所调整内容。在文本和说明中,明确核心景区范围所需包含的区域,以指导下一层次分区规划的编制。提出在下一步分区规划中需进一步明确风景区范围内的文保单位及相关保护要求。调整近期行动规划的内容。第一章 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两江一湖”)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境内,属杭州市域范围,地理位置为东经118 。35,120 。15, ,北纬29 。20,30 。10,。用地范围涉及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行政区域,沿钱塘江流域中上游绵延200余千米。图表1 钱塘江
8、水系结构北源大源率水渐江新安江兰江富春江钱塘江杭州湾南源齐溪马金溪常山港衢江根据部际审查会议纪要的精神,将风景区范围调整为1423平方千米,具体范围界线在下一步分区规划中落实。2、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 “两江一湖”区域在地质史上经历了地槽、台地及陆缘活动三大地壳演变阶段和神功、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六个构造运动巡回。在这些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深、大断裂及北东向的复向斜、复背斜褶皱带。“两江一湖”位于由此产生的绍兴江山大断裂以北地区,在震旦纪初是一较稳定的陆台,以后至三迭纪末“浙西坳陷带”,是一个具有海湾性质的带状坳陷区。“两江一湖”东北下游钱塘江面向东海,风景区内
9、群山环抱,内有呈北东走向的山脉分隔,成为干支流的分水岭。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多中山、低山、丘陵,平原较少。除富阳以下的河口平原外,河谷盆地也散布着一些规模不等的平原。 新安江街口以下至铜官,原为淳安盆地(长约45千米,宽约8千米),现属新安江水库,有580平方千米的水库库区,原来的山丘重峦形成了一千多个岛屿,故称千岛湖。沿库区汇入的若干支流,如武强溪、云源港等,深切河曲都非常典型。新安江水库以下至梅城,谷地略见开阔,两岸多沙滩,河道平均坡降0.1,河宽150300米,梅城附近河宽约500米。 富春江上游段桐江在梅城以下约5千米进入七里泷峡谷,峡谷长24千米,河宽250350米,原坡降0.3 。
10、建成富春江水库以后,增宽为320-470米。出峡谷后,河谷展宽至45千米,富阳以下为7-8千米。富阳至闻堰段江流属分汊型河道,多沙洲汊港,最大的东洲沙,长10千米,最宽处3.5千米,河宽500-1500米。河床为中细沙,夹少量小砾石,坡降极为平缓。富春江河段在窄溪、汤家埠、富阳几个峡口处缩窄为300-400米。其中圆形的新安江、富春江水域为风景区范围。 (2)土壤 “两江一湖”区域内土壤种类较多,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棕色石、潮土、水档土等土类,其中红壤、黄壤、岩性土分布最广,红壤,广布在海拔600650米以下低山丘陵区,土层较厚,质地粘重,适宜经济果蔬和用材树种的生长;黄壤,主要分布在650
11、750米以上的低中山区,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适合用材树种,茶叶和毛竹等生长;岩性土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的石灰岩地带,土壤紧实,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少,适宜柏土、板栗、棕榈等喜钙树种或中性树种生长。 (3)气象 “两江一湖”位于中亚热带地区,靠近海洋,季风活动频繁,冬季由极地大陆高压气团控制,天气以晴冷为主,春季大陆高压逐渐衰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锋面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增多,以阴雨天气为主,春雨、梅雨连绵不断。3-6月份,是主要雨季,夏季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热为主,7-8月间属高温干旱时期。 “两江一湖”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毫米之间,总的分布趋势自西向东北递减,但
12、地形影响极为显着,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地区。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类型有关,大致梅城以上地区的降水属梅雨主控区,每年只有一个雨季,发生在36月或47月,最大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60,梅城以下地区,包括分水江、富春江干流因受台风影响明显,正常年份有两个雨季,第一个出现在47月,系春雨、梅雨所形成。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9月份,历时不长,系台风所形成,遇到干旱年份,无台风雨,则只有一个雨季。全年降水日数按钱塘江流域统计为150160天,最多年份为190200天(1954、1976年),最少年份为115125天(1967、1971、1978年)。(4)植被 “两江一湖”区域处于中亚热
13、带常绿阔叶植被带,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但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原生常绿阔叶林相当少见,现存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也仅分布在一些交通不便、坡度陡峻的地段,而针叶林分布却很广,约占丘陵山地面积的8085%。植被垂直分布是: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为常绿阔叶次生林,但多数丘陵为马尾松林、毛竹林、人工杉木林、茶、桑、果园;海拔8001000米的低山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1000米以上多为落叶阔叶树。 常见的针叶林类型主要有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柳杉林、柏木林等;常绿阔叶林主要有青风林、石栎林、米槠林、楠木林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有青风青钱柳天目木姜子林、岩青风白
14、乳木交林、枫香青风栎林和蓝果树岩青风林等;落叶阔叶林乔木层主要有抱树、茅栗、锥栗、黄檀、短柄抱、化香、雷公鹅、巨栎、青钱柳、光皮桦、山樱花等。 (5)动物 植被条件的改善为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食物和空间,如云豹的出没、鹭鸟的群集等现象时有报道。据初步统计,“两江一湖”境内有哺乳动物79种,鸟类206种,爬行动物50种,两栖类动物12种,鱼类113种,昆虫1800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6种:华南虎(Panthera tigri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黑麂(Muntiacus o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
15、ymaticus ellioti)、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15种。其它还有属于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多种。 (6)水文富春江、新安江属钱塘江水系,为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古名浙江,最早见于“山海经”,亦名渐江。钱塘江流域跨浙、皖、赣、闽、沪五省市,流域面积达55558平方千米。钱塘江水系有北源和南源两个源头。北源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的怀玉山脉主峰六股尖东坡,南源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南部的青芝埭北坡。北源经大源、率水、渐江、新安江,南源经齐溪、马金溪、常山港、衢江、兰江在建德梅城汇合,汇合后进入七里泷峡谷,称富春江、钱塘江,最后进入河口区,在北岸上海市
16、南汇县芦潮港闸与南岸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外游山连线注入东海。新安江与富春江大坝建成后,形成了两个大型人工湖。“两江一湖”干流水系水文数据如下: 新安江(屯溪浦口至梅城)河长171.8千米,集水面积8639.8平方千米;兰江(马公滩至梅城)河长44.6千米,集水面积7990.3平方千米;富春江(梅城至东江咀)河长101.8千米,集水面积7175.8平方千米。 兰江源出皖境休宁境休宁县芝埭尖北坡,源头海拔810米。经兰溪市从三河乡进入建德境内,在梅城镇东与北源新安江汇合后称富春江。干流长303千米,流域面积19468平方千米。建德境内流长24公里,水流平缓,水体略有污染。 分水江源出安徽省绩溪县荆乡
17、的山云岭,东北流入浙江省临安县,从于潜进入桐庐县境内,至印渚右纳后溪,至分水下游2千米右纳前溪,经华浦、横村至桐庐县城北注入富春江。干流长164.2千米,流域面积3444.3平方千米。分水江近年来河床抬高较为明显,严重影响通航能力。 二、周边地域风景旅游资源状况 1、杭州市域风景旅游区分布 杭州市域范围内有西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富春江、大奇山、午潮山、青山湖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及之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大明山、超山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贤明山、东明山、黄公望、龙门、瑶琳等省级森林公园;千岛湖与湘湖省级旅游度假区。2、浙
18、江省内风景区分布2006年,浙江省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0处。 (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莫干山,嵊泗列岛,普陀山,雪窦山,双龙洞,天台山,仙都,雁荡山,楠溪江。 (2)省级风景名胜区:天荒坪,超山,大明山,江郎山,烂柯山-乌溪江,温泉-龙潭,九峰山,六洞山,仙华山,鉴湖,东钱湖,曹娥江,沃洲湖,大佛寺,南山,仙居,桃渚,方岩,穿岩十九峰,三都屏岩,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洞头,滨海玉苍山,仙岩,瑶溪,百丈祭,泽雅,石门洞,南明山东西岩,寨寮溪,岱山,桃花岛,五泄,南北湖,钱江源。3、周边省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布“两江一湖”周边省(市)、国家级
19、风景名胜区有:江西省内的三清山、龙虎山;福建省内的武夷山;江苏省内的太湖;安徽省内的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图表2 “两江一湖”周边风景资源分布结构 九华山天目山清凉峰之江度假区太湖莫干山黄山齐云山两江一湖双龙洞西湖雪窦山 三、“两江一湖”发展历史 1、古代发展历史沿革据在今建德市乌龟洞发现的古人类牙齿化石考证,距今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安江支流寿昌江畔已有“建德人”活动的踪迹。另据考证,距今7000年前,宁绍平原逐步被淹,居住在这里的越族原始居民一部,越过杭州湾,经良渚进入浙西丘陵山地,现在留存于淳安等西部山区,称“山越文化”。4000年后,从考古时代进入历史时代,创造了良渚文化、马家滨文
20、化等,开拓了“两江一湖”发展史。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游临浙江,水波恶,乃向西120里,从狭处渡。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置富阳县,包括今淳安、建德、桐庐等地。东汉末年,三国时,富春人孙权建立吴国,国号黄武。分富春,设桐庐、建德诸县,属吴郡。而今淳安所在地方,在东汉末年为始新,新定县。唐代到北宋(公元6181129年),唐初罢郡置州,“两江一湖”地区分属杭州(富阳、新登),睦州(建德、青溪、桐庐、分水、寿昌)。南宋至清代(公元11271911年)这一地区分属杭州府之富阳、新城县,严州府之建德、桐庐、淳安、遂安、寿昌、分水县。中华民国时期这一地区属富阳、新登、建德、淳安、桐庐、
21、遂安、寿昌、分水等县。 1949年后,“两江一湖”属杭州市之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行政区域。 2、现代风景区规划建设变迁 1949年以来,“两江一湖”区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安江大坝和富春江大坝建成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新安江、富春江流域的水文特征和景观形象,形成了两个大型人工湖泊,目前新安江水库和富春江水库已成为“两江一湖”中最具特色的风景资源。由于“两江一湖”风景区所蕴含的资源独特性和高品位的生态质量,1982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设立了“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编制了第一轮风景区总体规划,使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风景名胜区打出了国家级的品牌,开始了风景
22、区的规范化、正规化发展过程。目前,在上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区域风景旅游发展的调控和各级管理部门的干预下,风景区有了长足的发展,相当一部分景区景点得到了成功的保护与开发,打开了知名度,并与安徽黄山、杭州西湖共同组成了享誉国内外的黄金旅游线。四、规划回顾与规划编制背景 1、上一轮风景区总体规划回顾 “两江一湖”上一轮总体规划是1985年由杭州市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同济大学园林教研室共同编制,1988年7月4日经国务院同意,由建设部批复。 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基本上起到了指导风景区各项事业和建设管理的依据,在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形势
23、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风景名胜区建设与规划的要求也应有新的提高,因此新一轮总规的修编任务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提高规划水平,发挥规划对建设实践的龙头指导作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需求,必须要对规划及十二年来实施执行中的成绩和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以之为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建设实践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1)上一轮规划的特色及其在实施中的指导作用规划正确把握了风景区的资源特色,提出以水见长,以水景为主题的指导思想,并概括了“山青、水清、境幽、史悠”的风景区特征。这一特色界定不仅为性质的确定提供了正确的基础,而且为后来风景区的保护、建设与管理,以至风景区的对外宣传促销提供了重要的依
24、据和响亮口号。规划注重了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在“指导思想”、“绿化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章节中,提出了明确的保护目标。所提出的风景区普遍绿化与重点绿化相结合,恢复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严格控制污染源,进行综合防治等具体措施,有效地规范了风景区内的绿化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 规划在风景区范围,保护地带分级以及景区划分,总体布局和交通游览组织等方面,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设要求和实施措施。显示了系统、全面、综合的特点。 (2)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点 上轮规划编制以来,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变革最大的一个时期,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问题,对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当时我国风景名胜
25、区规划、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很不完备,长期缺少一个依据可行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规范条例,方法上都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规划也存在较多不足与薄弱点: 风景资源的调查与掌握不够深入和全面。由于当时一些主客观因素,资源类型的涵盖,景点的掌握,资源的等级评价等方面均有缺漏或薄弱之处。资源调查偏重于山水与史迹景观,而对生物、气候、地质、民俗风情等种类要素,很少提及。 风景区性质的确定有失偏颇。虽然风景区“青、清、幽、悠”的景观特点把握正确,但在性质文字概括表述中且又未列入,仅作了一般资源景观的概括。对作为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功能,未做阐述,使风景区的游赏、休闲、文化教育功能的
26、发挥缺乏指导性依据。 由于风景区范围广大,按常规景区划分也难以概括客观实际,故原规划中规划层次就显得较少,不仅与其它风景名胜区不好对照,而且内容深度也受到限制,影响到规划实施的操作性。 虽然规划中就游览组织、服务设施旅游相关内容作了较详细的规划,但总体上却对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定位与思路缺乏应有的考虑。特别是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分析比较薄弱,缺乏整体把握,以至于造成风景区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某些脱节,不利于互动和协调发展。 上轮规划编制以来,风景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从而风景区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相互作用与要求也愈来愈显着和强烈。规划缺乏区域宏观调控
27、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 (3)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风景区的保护建设与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它涉及到风景区资源有偿利用,企业参与开发,风景区资产整体转让等新问题。 本风景区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与风景区建设密切相关、交叉渗透,从而带来了很多矛盾。所以,如何妥善解决风景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艰难的任务。风景区开发与保护,风景与旅游经济产业、生态与发展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因此,如何调整城镇和旅游度假区布局与用地,调整生态保护和发展战略,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将成为规划的新难点问题。风景区管理
28、体制上长期存在着地区分隔、部门分割现象。因此,摸索风景区管理的新体制,在规划上主动适应或作出调整,也成为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本风景区的范围和定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无论就资源类型、性质、特色或近几年来的知名度看,千岛湖已成为风景区一个重要品牌和主体内容,而原“富春江新安江”名称不足以反映客观实际,目前,习惯称谓都叫“两江一湖”,如何更好定名有待研究。 (4)对新一轮规划的启示与建议回顾和总结原规划编制的成绩与不足以及十二年风景区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可以看出,一个好的科学的风景区总体规划是长远指导风景区建设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使新一轮总规修编得更好,在总结前有经验的基础上,应着力抓
29、好以下工作: 1、更深入细致地做好风景区资源与现状的调查研究工作。风景资源与发展现状这是风景区规划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是一切建设活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必须力求抓深抓透、抓准抓实。 2、深刻了解国家有关风景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新时期的变化要求,并与国家和地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融合,加强与城市、旅游等各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只有在方向、政策上把握对头,规划才真正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并能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3、深入学习和研究新颁布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标准,并对照本区实际,在继承上一轮规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规划体系内容,使规划无论从内容和方法上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以滚动
30、发展,不断提高规划的水平和先进性。为此,加强专题性研究和增加分区规划层次,以利形成良好的风景区结构,提高规划科学性和深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修编工作要强调以下几个结合:(1)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与总体规划相结合;(2)专业编制单位与规划实施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结合;(3)专业编制单位与规划主管部门、专家顾问小组相结合;(4)规划编制的各相关学科、专业协同综合研究相结合。2、本次规划编制背景 (1)现阶段杭州市的风景旅游事业发展大为加快,提出了对“两江一湖”风景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旅游西进”战略,从根本上突出了风景旅游在区域社会经济环境领域的地位。根据这一战略,杭州的风景旅游
31、将以西湖为核心向近郊、远郊扩展,形成多层次、多级别的综合风景旅游体系,从而引导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两江一湖”是杭州市域范围内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风景区之一,起自杭州富阳,终于杭州市域距市中心最远的安徽交界处,贯穿了“旅游西进”战略相关的大部分区域,是“旅游西进”战略在全市域推进与展开的主轴线,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根据“旅游西进”战略,杭州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城镇体系、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要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规划建设,其中在交通方面将在近期完成杭州-新安江-金华、杭州-安徽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杭州-千岛湖一级公路的建设,这些公路主骨架线路同时也是“两江一湖”内外交通联系最重要的纽带。 (2)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风景资源的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与幅度也越来越大,风景区对于相关区域社会经济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不断强化,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关系越来越紧密。由于“两江一湖”风景区在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其规划的目标、战略、实施将很大程度上改变区域经济的组成与分布格局,并影响到相关县市的城市化发展、人口的分布、环境状况的治理、社会结构的优化。“两江一湖”规划战略的实施还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