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5.35KB ,
资源ID:260111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0111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传染病Z+T.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传染病Z+T.docx

1、传染病Z+T传染病整理一、总论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2、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来自宿主体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叫传染,传染主要指病原体通过一定方式从一个宿主个体到另一个宿主个体的感染。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3、共生状态:相互适应、互不损害。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平衡不复所在而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4、多重形式的感染情况:首次感染、重复感染、重叠感染、继发性感染、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5、感染过程

2、的表现:、清除病原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7、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皮肤,黏膜,血脑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IgG阴 表示以前感染过;IgM阳 表示现有急性感染,IgG 既往感染)8、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必考)、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感染动物、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麻疹、白喉、结核病、禽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消化道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接

3、触传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钩虫病虫媒传播: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莱姆病、恙虫病血液体液传播:(血制品、分娩、性交)疟疾、乙肝、丙肝、艾滋病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9、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 、免疫后感染(再感染、重复感染)临床特点:潜伏期:检役工作的依据前驱期:非特异性甚至缺失症状明显期:存在顿挫型恢复期:可残余病理生理改变及传染性10、传染病的诊断:*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重要但不是必不可少):地区分布、

4、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实验室一般检查、病原学检查(直接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病原体、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特异性核酸)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他检查11、传染病的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即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院治疗并重。12、治疗方法:一般治疗:隔离和消毒(最重要),按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的排出方式及时间,隔离可分为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等、护理 心理治疗支持治疗:病原治疗:抗菌治疗、抗病毒治疗、抗寄生虫治疗、免疫治疗13、传染病的预防:作为传染源的传染病患者总是由临床工作者首先发现,因而及时报告和隔离患者就成为临床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管理传

5、染源:甲类:鼠疫 霍乱 2小时内网络报告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伤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24小时内网络报告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24小时内网络报告(二)、切断传播途径1、隔离: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接触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2、消毒(物理/化学)(三)、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注射)二、伤寒P149: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伤寒确诊:血培养出现伤寒杆菌*毒素:内毒素(伤寒沙门菌不产生外毒素)(一)流行病学1、传染源

6、:带菌者或患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3、人群易感性:未患过伤寒和未接种过伤寒菌苗的个体4、流行特征:夏秋多见(二)常规检查1、外周血象 2、尿常规 3、粪便常规(三)细菌学检查1、血培养 2、骨髓培养 3、粪便培养 4、尿培养 5、其他(四)血清学检查:肥达试验(O抗体效价1:80 ;H抗体效价1:160 或者O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的升高才有诊断意义 )(五)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六)治疗 一般治疗:消毒和隔离、休息、护理、饮食三、霍乱(甲类)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的腹

7、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2.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患者粪便直接涂片时可见弧菌纵列呈“鱼群”样 厌氧菌 碱性环境中繁殖更快。3.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性4.传播途径:粪-口途径5.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较多,病后可获一定免疫力,能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但亦有再感染的报告6.流行季节与地区:流行于夏秋季,主要是沿海一带,如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等7.临床表现:(1)泻吐期 先泻后吐“米泔水”样粪便,喷射状呕吐 无腹痛无发热无里急后重(2)脱水期:脱水、肌肉痉挛、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休克(3)恢

8、复期或反应期:腹泻停止,脱水纠正后,症状逐渐消失,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并发症:急性肾衰竭、急性肺水肿四、细菌性痢疾(乙类)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夏秋流行。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主要表现为腹痛(左下腹压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2.病理解剖:菌痢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于大肠,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主(左下腹)3.传染源:急、慢性菌痢患者和带菌者4.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5.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6.流行特征:夏秋季发病率

9、高五、麻疹(乙类)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 2.流行特征:冬春季多见3.传染源: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因此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4.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5.诊断:IgM抗体病后5-2天最高,阳性六、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乙类传染病,按甲类来管理1.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腹泻等,严重者出现气促或呼吸窘迫(乙型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2.流行特征:冬末春初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

10、集大屏现象,主要流行于人口密集的大都市3.传染源:主要是患者4.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直接传播、其他七、猩红热 咽喉部化脓性炎1.猩红热是A组型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 2.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3.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或产妇产道引起“外科型猩红热”和“产科型猩红热”4.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抗体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5.流行特点:多见于温带地区,寒带和热带少见6.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青霉素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

11、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道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伤。(24h网络报告) 2.流行特征:冬春季3.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患者4.传播途径: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5.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6.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1)普通型: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低热、鼻塞、咽痛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以及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重者谵妄、抽搐及意识障碍 恢复期(2)暴发型 (3)轻型 (4)慢性型7.确诊: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改变九、疟疾1

12、.是由人类虐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虐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再侵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特点: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2.可感染人类的虐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虐原虫。3.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虐原虫者4传播途径:雌性按蚊经叮咬传播5.流行特征:主要流行于热带,夏秋季较多,其次是温带6.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7.临床表现:间日疟和卵形疟潜伏期13-15天。三日疟24-30天,恶性虐7-12天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性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贫血和脾肿大8.实验室检查:血液的厚、薄涂片经吉姆萨染色后用显微镜油镜检查,

13、寻找虐原虫,具有确定诊断及判断疟原虫密度的重要意义十、肾病综合征出血热1.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的毛细血管广泛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2.传染源:170多种脊椎动物能自然感染汉坦病毒。主要宿主是啮齿类,我国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3.传染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4.流行特征:地区性(主要分布在亚洲)、季节性和周期性(野鼠11-1月;家禽3-5月)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农民和工人5.病理生理:休克、出血(血管壁损伤、血

14、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的凝血机制异常原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6.临床表现(分五个期) 免疫荧光检测(1)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患者多起病急,畏寒,发热常在39-40之间,热型以张弛型为多,少数呈稽留型或不规则型。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毛细血管损害征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重者呈“酒醉貌”。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和镜检可发现管型(2)低血压休克期(3)少尿期(5-8病日):主要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症和肺水肿。尿中有膜状物为

15、重症(4)多尿期:移行期(400ml-2000ml)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症状加重多尿早期:2000ml多尿后期:3000ml(5)恢复期 经多尿期后尿量恢复为2000ml以下,精神、食欲恢复7.并发症:腔道出血(呕血、便血、咯血、鼻出血、阴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肺水肿、其他(继发性感染、自发性肾破裂、心肌损害和肝损害) IgM抗升高六、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防治三关: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1.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2.传

16、染源: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循环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4.人群易感性:人群对乙脑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5.流行特征:流行于夏秋季,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是主要流行区,我国除东北、青海、新疆及西藏外均有本病流行,发病农村高于城市6.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测定,该抗体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二天即可检测到,二周时达到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标准十二、艾滋病1.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简称,系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主要侵犯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和(或)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

17、会性感染和肿瘤。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无症状而血清HIV抗体阳性的HIV感染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其他(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受精或污染的器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4.特点: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5.“四免一关怀”政策 “四免一关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艾滋病防治最有力的政策措施“四免”分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

18、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十三、病毒性肝炎(不通过呼吸道传播)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

19、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2.临床表现:各型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理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消化道感染)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缺陷病毒)多呈慢性感染,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3.甲型:抗HAV阳性,嗜肝RNA病毒属传染源:甲肝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易感人群:抗HAV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而可靠的血清学标志4.乙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嗜肝DNA病毒属传染源: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20、其他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婴幼儿是HBV感染最危险时期5.丙肝: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输血及血制品、注射针刺、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易感人群:人类对HCV普遍感染十四、败血症1.定义:是指病院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症状的全身感染综合症。若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后迅速被人体免疫功能清除,未引起明显毒血症的即称为菌血症。败血症也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重要组成部分2.病原学 原发局部感染:病原菌首先侵入人体皮肤和粘膜(一)革兰阳性球菌 侵入途径:皮肤、鼻咽部、社区感染获得性肺炎、和种植入物(

21、二)革兰阴性杆菌 侵入途径:肠道、泌尿道、呼吸相关机制(三)厌氧菌 侵入途径:胃肠道、女性生殖道、压疮、坏疽 致病菌:白色念珠菌3.诊断金标准:血培养、骨培养阳性4.临床表现:1、毒血症状(常有寒战、高热,多为张弛热或间歇热) 2、皮疹 3、关节害 4、肝脾肿大十五、感染性休克1.定义:也称败血症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是指侵入血液循环的病院微生物及其毒素等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进一步作用于机体各个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损害及代谢和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临床表现:2.早期休克:机体应激

22、产生大量儿茶酚胺,患者大多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神志商清,但烦躁焦虑,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休克中期:低血压、酸中毒休克晚期:出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十六、恙虫病1.是由恙虫病东方体(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2.传染源:鼠类是主要传染源3.传播途径:恙螨是本病的传播媒介4.流行特征:本病一般为散发,多发于夏秋季。主要流行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尤以东南亚多见5.人群易感性:人对本病普遍易感,从事野外劳动,较多接触丛林杂草的青壮年6.临床表现:常伴有寒战、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疲乏、嗜睡、恶心、呕吐7.淋巴结肿大附近常伴有焦痂,以发现焦痂或特异性溃

23、疡最具临床诊断价值8.并发症:中毒性肝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膜脑炎、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传染病学复习资料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2、传染病:有各种病原微生物(朊病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3、口腔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麻疹前驱期尚的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价值,斑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为0.51mm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周围有红晕,初起时仅数个,

24、12天内迅速增多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形成表浅的糜烂,似鹅口疮,23天内消失。4、干性霍乱:一种罕见的暴发型或中毒型霍乱,起病急,发展迅速,尚未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即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5、玫瑰疹: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d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d内变淡消失,可分批出现。有时可变成压之不退色的小出血点。6、科普利克斑:见于的麻疹病人,起病天,双侧第一臼齿颊粘膜上,为.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改斑点逐渐增多可相互融合,一般在23天内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7、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

25、作用或斗争的过程。是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制侵入定位于机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并生长繁殖的特定过程。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9、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10、机会感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时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引起宿主损伤的情况。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在逐渐减轻,但体温还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

26、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在度升高,出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现象。12、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到达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如伤寒、疟疾、菌痢。13、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轻微引起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14、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15、窗口期: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的时期。16、

27、瑞氏综合症:是由脏器脂肪浸润所引起的以脑水肿和肝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7、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开始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8、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1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者慢性携带者。20、病毒性肝炎:有多种病毒肝炎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21、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脑病毒引

28、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为特征。22、肾综合征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23、伤寒:有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环脉、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24、细菌性痢疾:有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25、细菌性食物中毒:由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胃肠型

29、和神经性两类。26、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多数病人有轻度腹泻,少数重者表现为剧烈腹泻,导致脱水和循环衰竭。27、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颤、高热。继之以大汉后缓解为特点。28、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黑尿病)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简答题】1.试述感染过程可能出现哪几种表现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

30、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隐形感染:最常见的感染形式仅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查发现,病原体被清除少数可变为携带状态显性感染: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变化,麻疹水痘等大多为显性感染,病原体可被清除且获得免疫力(部分传染病免疫不牢固可以再受感染发病),小部分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其共同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潜伏性感染:在此期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是在每种传染病中都存在。2.试述霍乱的诊断标准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在霍乱疫区,流行期间内有典型的霍乱

31、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虽然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并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条件可做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或4倍者可诊断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者前5d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有以上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3. 试述典型乙脑极期的表现极期:病程的第四到十天除初期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a高热:体温常高达40C,一般持续7-10d,重型者可达3w以上b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c惊厥或抽搐:有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d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衰,脑实质病变尤其是延脑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e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脑膜刺激征,肢体强直性瘫痪,肌张力增高f循环衰竭:少见。常与呼衰同时出现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和胃肠道出血。4.流脑与乙脑的鉴别要点病原体:细菌(脑膜炎双球菌)/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