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03KB ,
资源ID:260051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0051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指导意见.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指导意见.docx

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指导意见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指导意见茅箭区 卢天兵 刘德江 姚建海 彭耀永 一、本单元应达到的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的措施,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2通过实验操作与观察,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原理、装置、步骤、现象、结论。3知道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与联系,会区分典型的混合物与纯净物。4了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用途。5知道02的性质、用途,以及S、P、Fe与02反应的现象、反应表示式。6知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7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要研究的内容:原料选择、反应原

2、理、装置、操作步骤、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气密性检查方法、气体验满及鉴定方法。8认识催化剂与分解反应的概念。二、教学内容的分析:1本单元在教科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继走进化学世界之后,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知识性学习单元。单元中化学概念较多,安排讨论的内容也较多。除了“活动与探究”外,还出现了“调查与研究” 栏目。具体从化学角度开始学习研究物质,如O2的组成、性质、制法。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合物、混合物,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2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本单元概念多,教学中,可以采用从同类事物的个别感知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在理解不同概念的基础上,再回到运用

3、概念对具体事物进行判断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建立概念间的联系,理清概念间的区别,学会知识的简单运用技能。本单元中讨论的内容较多,课堂教学一般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中,不仅要培养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意见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观点或意见的习惯。本单元涉及的“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分类的思维方法等,应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3本单元的知识体系:知识点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知识点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2)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

4、/5。 (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4)讨论: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完全冷却;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有,当氧气浓度很低时,红磷熄灭。知识点3:空气的成分和组成(体积比)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知识点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氮气、氧气、五氧化二磷等。纯净物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如: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红磷P ;五氧化二磷P2O

5、5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空气、汽水。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混合物中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知识点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的用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气的用途: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重要的化工原料。食品的包装袋里充入氮气的作用是防止食品变质,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冷却剂;麻醉剂。知识点6:保护空气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空气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的防止措施:加强大气监测;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治理汽车

6、尾气、工厂排放的废气;植树、造林、种草。知识点7: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讨论: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知识点8: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1氧气能支持燃烧(1)反应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放热。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这是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主要不同之处,也是鉴别氧气的方法。2氧气

7、与硫反应(1)反应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思考:为什么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有所不同?可燃物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系,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的现象越明显。(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二氧化硫注意:硫的用量不要过多,以减少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讨论:盛有硫的燃烧匙为什么应该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如果盛有硫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过快,则硫燃烧放出的热量会使氧气受热,体积迅速膨胀而排出;生成的二氧化硫也会把中部及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硫就会因为缺氧而熄灭。3氧气与细铁丝反

8、应(1)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说明:细铁丝的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通过火柴燃烧,给细铁丝预热,以引燃细铁丝。讨论:为什么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以防止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说明: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是本课题的难点,一般可以按照“一光、二热、三生成”的顺序进行描述。知识点9: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类型可以用下面的通式来表示:ABAB,可以简称为:“多变一”。知识点10: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注意1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而不是专指物

9、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这样的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知识点11: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发热。有利的一面,如酒的酿造;不利的一面,如铁生锈。说明:实验室中少量白磷需要保存在冷水中,是因为白磷暴露在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引起白磷燃烧,保存在冷水中起隔绝空气的作用。知识点1

10、2: 催化剂 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就叫作催化作用。2H2O2 2H2O+O2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关于催化剂的问题:a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一种物质可能作为几种反应的催化剂;c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不变的。e. 催化剂不都是加快反应的,也有减慢的。知识点1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方法以及相关问题(1)反应原理2H2O22H2O+O22KMnO

11、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2)发生装置:固+固气体(3)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4)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塞好橡皮塞,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熄灭酒精灯(有的教师把这种制氧气的步骤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使学生很容易记住。)(5)检验和验满: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验满: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6)注意事项: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防止因加热时药品里含的水分或反应中生成的水分变成水蒸气,

12、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破裂。伸入试管中的导管不宜过长,以免气体难于排出。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试管内有药品的部位加热。应等到气泡连续地均匀地放出时,才能进行收集气体,否则,收集的气体可能不纯。停止制氧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中拿出来,然后移去酒精灯。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着导管被吸到热的试管中,有使试管破裂的可能。知识点14: 氧气的工业制法(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根据液体氧和液体氮的沸点的不同,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知识点15: 分解反应(即一分为二,一分为多)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4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应突破

13、的教学难点:课题1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污染,其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本课题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应作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后的出结论。课题2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难点: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课题3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分解反应。难点:催化剂的概念。5教科书中的不足或需改进、补充、删除的内容: 课题1 的第1个讨论(教材27页),问的不是很明确,应当声明“是实验操作都正确的前提下”,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否则误以为是操作错误引起的。课题1 的“三、保护空气”(教材30页)中,“排放到空气中的

14、有害气体”是否应补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课题2中图2-12(教材34页)没做任何说明,是否应放在课题3的“活动与探究”中。(教材41页)三、教学建议:1本单元课时分配: 共7课时 。课题1:2课时, 课题2:2课时 , 课题3:3课时 (其中讲授新课2课时,学生实验1课时)。2每个课时应完成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应完成知识点1、2、3的教学。第二课时应完成知识点4、5、6的教学。第三课时应完成知识点7、8的教学。第四课时应完成知识点9、10、11的教学。第五课时应完成知识点12、13的教学。第六课时应完成知识点14、15的教学。第七课时应完成 学生实验-高锰酸钾制氧气 的教学。3

15、教学方法: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只是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实验能力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和实验探究等方法进行教学。 (1)讲授法:根据本课题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求,按上述建议的课时分配和应完成教学任务安排,利用讲授方法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2)讨论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3) 实验探究: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4应引导建立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法、讨论谈话法、归纳法、实验探究法和社会实践法。课题1空气,可以采用实验导学、组织

16、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课题2氧气,可以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知识小结尝试运用”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既把握知识规律,又把握知识的应用规律,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体验和增强学习能力。对于课题3制取氧气的学习,可以采用 “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尝试运用”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验部分,可在学生做实验前,组织学生先自学、讨论、再看教师示范演示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基本操作的原理,然后进行探究实验。5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前要介绍仪器名称,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实验分析结束

17、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这种气体的性质?【实验2-1】成功的关键在于:(1)装置不能漏气;(2)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3) 红磷量要足;(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5)导管内事先充满水。2在本课题中,出现了一些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可不必做过多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3对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元素、分子等概念,这里只能给出最基本的一些知识,教学时不宜扩展。4对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活动与探究,应紧密联系前一阶段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的学习,把重点摆在训练学生的一些基本操作上。因为本课题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

18、而学生的动手经验不足,动手能力还很差,因此,一方面教师要示范,另一方面要与学生讨论一些基本操作的要点和要求,使学生在明白原理的情况下达到熟练操作的要求。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研究内容的知识学习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应本着“了解内容,后续强化”的原则学习这部分内容。5在加热过氧化氢(双氧水)的实验中,由于5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时,有大量的水蒸气和少量的氧气共同逸出,带火星的木条比较难复燃。所以该实验可以改用以下两种方案进行: (1)在试管口加1个带有干燥管的装置。 (2)在5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 在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中,只须加绿豆体积大

19、的MnO2粉末,不要像书中图示那样多,否则反应会很剧烈,难以控制。6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环节:1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2讲空气污染时,可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解,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3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4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该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因此氧气的制法以及实验操作是该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5. 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0、。6本课题出现的物质,如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或PP粉)、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水、氧气,可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化学式,为第四单元的学习作一些准备。7在上新课时,不要受资料的影响,把诸如氧气的另外制取反应、几种制气装置的比较、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共热等问题补充进来,加大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的深度。8. 一些重要的、课本中没有的内容要给学生指出来或让其抄写在书上,一是方便学生复习,二是使相关的知识得到真正的落实。9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必须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10在观察硫、铁与氧气的实验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在常温下有没有变化,点燃后再观察它们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在实际

21、实验过程中,最好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实际反应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知识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知道氧气的一些主要用途 3、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启示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大量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能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化学知识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实验用品集气瓶 燃烧匙 火柴 玻璃片 木炭 硫粉 铁丝 蜡烛 石灰水 水教学

22、设想本节通过创设探究性学习环境,教师提供信息资源并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感知素材、设置悬念、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论证、归纳整合、迁移应用这一过程去探究氧气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增强了学生利用自己的力量向未知挑战的欲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物理性质导入大家都知道氧气吧?谁能描述一下你所认识的氧气?激发情趣表扬大胆发言的同学,鼓励其观察事物的热情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培养大胆发言的勇气,激发学习兴趣设疑那么氧气还有那些我们不了解的性质和用途呢?充满了进一步探究和了解的热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 氧气一 物理性质展示教学重点提问什么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应描述哪

23、几个方面的内容?举手回答问题为下面完整的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做准备展示一瓶氧气指导学生先观察颜色再闻气味等指导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观察,描述,总结观察实物,形成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一个观察,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指导阅读课本第34页提问谁能根据生活经验告诉我氧气不是不溶于水的而只是不易溶的阅读课本, 回答:水生动物能生存,说明氧气不是不溶的,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氧气说明氧气不是易溶的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更易接受课堂练习(见附二)独立完成进一步巩固对氧气的物理性质的了解化学性质过渡谁能告诉大家你观察过木炭及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根据观察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回答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以增强学习的

24、信心板书二 化学性质展示教学重点引导回顾测定空气成分的试验回忆试验的操作和现象引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自然地过渡到新的知识引导分析上述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我们能不能用一种表达式的形式表示出这一过程。板书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思考为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做准备指导试验探究(试验22、补充木炭的燃烧实验)规范学生的操作1分组试验,分工合作,动手试验,观察现象2总结现象,相互补充完成表格内容质疑 1、为什么我们组没有看到任何现象?质疑 2、为什么我们组的现象和空气中差别不大?自己和其他同学共同找出可能的原因1 使学生体验试验探究的过程,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5、2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3 让学生从试验探究中感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点评1、木炭燃烧的条件是“点燃”。2、在点燃的条件下,红热的木炭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在下面的实验中我们应引起重视。理解讲解的内容适时适度的对学生加以引导,消除学生对知识的疑惑,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板书碳+氧气进一步了解参加反应的物质将文字表达式和实际反应有机的统一起来指导完成文字表达式板书C O2 CO2(在物质名称的下方)一名学生上黑板完成 碳+氧气二氧化碳1加深印象,并为书写化学方程式打基础2超前识记一些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分散后续的的教学难点组织实验探究实验2-3动手试验,观察并记录试验现象相互补充答案,

26、完成表格内容板书硫+氧气 指导完成文字表达式 板书S SO2(在物质名称的下方)一名学生上黑板完成 硫+氧气二氧化硫 将文字表达式和实际反应联系起来,加深印象,并为书写化学方程式打基础组织学生讨论根据生活经验铁丝在空气中能否燃烧互相讨论,并通过实验验证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为寻找在氧气中点燃铁丝的方法作铺垫,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疑与刚才做过的两个实验相比,铁要在氧气中燃烧如何点燃激烈讨论,得出多种方案,互相质疑,解答,得出最好的方法: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用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实验探究实验24(强调)选用预先装有少量水的集气瓶质疑为什么要选用预先装有少量水的集气瓶?

27、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完成表格教师不解答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培养好奇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鼓励)大胆质疑的同学引导探究谁能根据你刚才的探究结果给他一个解释?设疑如果不这样做,行不行?激烈讨论是否可行得出结论:溅落的熔化物可能炸裂瓶底不可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组织学生板书板书Fe Fe3O4(在物质名称的下方)学生上黑板完成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培养独立归纳能力,有教师牵着走,到独自完成设问对比以上几个反应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认真总结归纳,得出如下几点:1可燃物在空气中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2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3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4以上4个反

28、应都有氧气参加5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点讲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听讲,思考,理解在思考中接受新知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三)独立完成对化合反应的概念作进一步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补充碳、硫、磷、铁等都是又单一成分组成的,除了这类物质外还有那些物质可以与氧气反应?思考、猜想、交流设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大胆创新能力,引入新的内容组织实验探究补充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完成表格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组织学生板书(鼓励提醒)使其完成一名学生上黑板完成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理解能在

29、氧气中燃烧的物质不仅仅是单一成分的物质引导观察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讨论、归纳1都生成“氧化某”2都与氧气反应为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作铺垫点讲根据刚才的总结,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生成氧化某,也就是说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思考、理解、在脑海中形成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具体认识使学生在亲手实验获得感性认识之后,升华为理性认识氧化反应总结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语气中强调氧而不是氧气)(鼓励)表扬大胆质疑的同学,表扬他对待知识的严谨,认真的态度质疑氧化反应的定义和上述五个反应在有些方面不相符,例如:不说氧气而说氧,不提“剧烈”二字是为什么?鼓励其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投影课堂练习三(见附四)独立完成总结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提高?反思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学会善于反思自己课堂检测(见附五)独立解答附一 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反应物发生反应的条件反应现象生成物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磷跟氧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