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72.83KB ,
资源ID:259928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9928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篇汇总稿.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篇汇总稿.docx

1、经济篇汇总稿 经 济 篇 第 三 章 农 业 第一节 概况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处东经113.6度,北纬22.42度,年平均温度22.7,年日照1653小时,平均日照4.5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30毫米,土壤PH值6.48,含有机质2.55%,含氮量0.182%,含钾量1.49%,速效磷18.19PPM,速效钾56.86PPM。据1987年小榄镇基本情况简介,全镇农业人口80841人,劳动力65665人,下设16个管理区,214个村民小组(农业生产队),是一个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经济作物地区。全镇农业用地面积58301亩,其中禾田11439亩,鱼塘19388亩,甘蔗6758亩,蔬菜5229

2、亩,果地6123亩,花木地1414亩,杂收和其他地7951亩。1987年水稻平均亩产769.5公斤,总产9480吨(其中早造12137亩,亩产410.5公斤;晚造11668亩,亩产385.5公斤);鱼塘年亩产535公斤,总产10374吨;水果收获面积3720亩(其中香大蕉占3462亩),平均亩产1631公斤,总产5960吨;生猪全年饲养量65081头,上市44051头;三鸟全年饲养164万只,上市121万只。全年农业产值773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688万元,畜牧业产值2131万元,渔业产值2915万元。全年农业平均亩产值956元,其中种植业亩产值为685元,渔业为1503元。全年农副产品出

3、口收购总额2987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9%。农副产品出口主要有果菜、鲜活塘鱼、加工水产、瘦肉型生猪、活三鸟、乳鸽、花木、观赏鱼等。解放后,小榄劳动人民摆脱了地主农业资本家的剥削,真正获得了自由。1952年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彻底翻身;1955年组织互助合作,1956年转入高级农业社,对于抗御和改造大自然起了重大作用,生产发展较快。1957年在党委的领导下,打退了大规模的退社风潮和游神事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小榄公社历史资料汇编,1957年,稻谷年产量已经达到215公斤,比1949年平均亩产增16%;种植面积增加了15%,总

4、产量增41%;塘鱼亩产达135.5公斤,总产量3208.5吨;蚕桑亩产蚕茧61公斤,总产量388.75吨;甘蔗亩产3.71吨,总产43768吨;生猪饲养量16963头,上市量5878头,存栏量9785头;香大蕉亩产1080公斤,总产2794吨;荔枝亩产507.5公斤,总产1230.7吨;龙眼亩产454公斤,总产400.1吨。各项作物亩产量和总产量比1949年有大幅度的增长。1958年,小榄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但这段期间,由于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同时推行以公社为核算单位,出现分配上

5、的平均主义倾向,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遭受1959年、1962年特大洪水,1961年两次强台风袭击等自然灾害,使水稻生产连续三年产量不高不稳、塘鱼生产连续三年减产、甘蔗生产连续四年减产,小榄人民处于经济生活困难时期。1962年贯彻了党中央指示(即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清理了左倾错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据小榄公社历史资料汇编,1965年,稻谷年亩产量达到475.7公斤,比1957年增长120%;塘鱼产量增长13%;蚕桑亩产蚕茧增长25%;生猪、甘蔗、水果也有缓慢增长。“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

6、“批资本主义”和“割资本主义尾巴”愈演愈烈,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厄运。尤其在70年代初,批“小庄园”期间,把黑蔗(果蔗)当“乌肉蛇”(有资本主义毒素的意思);把花卉生产和园林盆艺扭曲为剥削阶级的玩物和情趣、资本主义的温床;把家庭副业饲养三鸟当作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来批判。使农民无所适从,几乎私人种植水果、花卉,搞盆艺、养三鸟都有“罪”。把正确的农村政策加以否定,强调“以粮为纲”,只着重于粮食生产,其他项目和多种经营受到排挤,使农业生产招致损失。特别是小榄的多种经营严重倒退,不少土特产品几乎一扫而空。但小榄人民力排干扰、坚守岗位,以及采取了许多适时有效的措施,使农业生产仍然得到进一步的增长。据小榄公社历

7、史资料汇编,从1965年至1976年的十多年中,稻谷年亩产从475公斤增至531.5公斤,增长11.8%;甘蔗年亩产从3.97吨增至4.16吨,增长4.7%;塘鱼总产从3972.5吨增至5642.5吨,增长42%;蚕茧总产从595.8吨增至1228吨,增长106%;生猪饲养量从49648头增至68962头,增长39%,生猪上市从17789头增至11819头,增长66%。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来,小榄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全面贯彻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经过先后多次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扩

8、大了鱼塘和水果以及其他高效益作物的面积,使粮、鱼、果、蔗、牧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耕作上大力推广杂交稻和水稻规范栽培技术。1990年与1979年比较,稻谷全年种植面积虽然从34739亩调减至23403亩,但总产仍保持8495.3吨,平均亩产363公斤,比1979年亩产328公斤平均亩产增10.6%;甘蔗全年种植面积调减392亩,总产增9347吨,增长了40%;水果种植面积从3617亩增至4976亩,面积增加37.5%,总产从630.6吨,增至4439吨,增长了6倍;塘鱼总产从4978.5吨增至14087吨,增长了1.8倍。90年代,再次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扩大花草苗木种

9、植面积,到2000年花草苗木扩大12000亩,总收入11377万元,农业总收入28763万元,平均亩耕地产出7570元,农民生活获得了明显改善。农村道路、桥梁、电讯设施和住房建设日新月异,整个农村面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一、整治排灌系统自1970年起,整治排灌系统工作列为“农业学大寨”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措施。1973年1月在县委农业学大寨会议号召下,全社迅速掀起了整治农田排灌系统的高潮,1973年至1977年的5年间,全社经反复整治排灌系统的农田面积15000亩(含鱼塘)。对永宁的元丰围、孖蒙围、长生沙;九洲基的上祥丰围、下祥丰围、永兴围、合丰围;埒西一耕兴隆围、埒西

10、二的大有围、三顷围;埒东的时丰围;宝丰的桑枝围、怡生围;联东的合盛围;绩西的庆丰围、高围仔,2米以上的排灌河道实施除湾裁直,加深扩宽,共5800米,改道新开3250米,配套窦闸75个,低扬程水泵43台,完成土石方426万立方米。在整治中分类实施,基塘通过并基改塘,小塘改大塘,扩宽加深,达到鱼塘方格化,三基七水,排列整齐,独立排灌,排灌分家,整治面积达8000亩;水田实施小块并大块,高低分间,平整土地,排灌分家,推广科学用水,降地下水位。1978年以后,农田排灌系统的整治转移到以整治和改造低产田为重点,全社年产500公斤以下的低产田共4200亩,其中吊耕田1700亩,鱼塘基夹田2500亩。整治措

11、施是增加电排设备,完善窦闸配套工程,实行高低分间,开深沟降水位;增施有机质肥和钾肥等综合措施治理。70年代至80年代,由于农用电动排灌工程的兴建,大面积的排灌,“低扬程”发挥了快速高效作用,面积较少,利用轴流泵机动灵活,逐块排灌。围内排灌系统的整治,稻田排灌可根据各生育阶段需水要求,采用深、浅、露、晒、湿的排灌方法,比较科学地用水。90年代,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减少鱼塘面积和水稻面积,发展高效农业,鱼塘面积和水稻面积的减少,使集雨面积和库容量明显减少,遇日降雨量200公厘以上,随即出现内涝或严重渍水,而造成鱼塘漫顶,稻田受淹,花木受渍,危及企业仓库、工业厂房。尤以1993年受二号、九号、

12、十六号台风暴雨影响,经济损失4284万元。1994年6月、7月间,连遭二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袭击的同时,每次洪水过程降雨量分别只有90毫米和180毫米,全镇涝渍严重,出现城区街巷受浸,农村民宅水过膝、农田可行舟现象,经济损失达7716万元。对此,党委、政府决定重建80年代前所建的防洪水闸,兴建建筑面积2280平方米、安装直径1600毫米、扬程3.3米的轴流泵7台,装机容量4410千瓦,总排水量77立方米/秒的大型排涝泵站,重建全长28公里、堤面宽1.5米、内外坡均为1:2、堤顶高程上游3.5米、下游2.5米、配套水闸30座,可抵御堤外2.3米以下的内涝水位的西堤。还新开了10米宽以上的北站中心排

13、渠,安乐新涌、沙尾涌、孖蒙涌、大沙涌、合丰涌、星火涌、泰丰三涌等全长7050米、扩宽取直西区涌、石岗涌、沉渣涌、八足高涌、破学涌、企头埒涌、北河、中心河等15条河道全长共21160米,清挖淤泥加深至珠基负1.3-负1.5米的河道达12万米,并增设了西站、永宁泵站、埒西一、埒西二、联胜、宝丰、太丰泵站,安装水泵21台,装机容量达1782千瓦,总流量34.8立方米/秒,大大加快了城区、东区、九洲基、菊城、永宁、埒西一、埒西二、埒东、联东、宝丰、绩东二的边远耕地的排渍速度。实现了自成一围、外防洪水侵袭、内排涝渍,保一方平安。二、改造低产田小榄公社60年代开始把改造低产田列入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工作,当

14、时以单造亩产200公斤以下的稻田作为低产田改造对象。80年代根据土壤普查资料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年产500公斤以下的稻田作为改造对象,针对高旱瘦瘠田块的低产成因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改良。全社高旱瘦瘠型稻田主要分布在同茂围、荣兴围、怡生围、祥丰围、耕兴隆围及太丰围,计有面积5000亩,占全社水稻田面积约30%(东升片面积除外),这类田的低产成因是边远吊耕,地势较高,排灌不便,经常受旱威胁,加上长期耕作,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粘结,比较瘦瘠(俗称“高老瘦”)。改造这类田的主要措施有:轮种,60-70年代多数种甘蔗、花生或蔬菜等经济作物再种水稻;实行稻秆回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多种绿肥,主要冬种紫云英

15、,夏种田菁,培养地力。绩东一的亿利队,联东的合盛队,宝丰大队的桑枝围队从1965年起实行两禾两肥,坚持种绿肥改土,使高旱瘦瘠的“老沙骨田”、“钉头泥田”,改变为肥沃的泥肉田,使土壤有机质从1964年的1.05%到1979年提升到2.9%。70年代由于优质氮肥生产能力低,优质氮肥供应紧缺,长期施碳氨加磷肥,使土壤含磷量增加,氮肥偏施,土壤缺钾,影响水稻根系活力,导致吸肥吸水能力差,结实率低,干物质少,出现了肥料施用造成的低产成因,对此,采取增加钾肥施用,控制磷肥施用量,调节氮肥施用量的调控施肥方法,获得明显增产。第三节 农技推广一、耕作制度改革(一)两禾两肥制“两禾两肥制”是指早稻间种田菁,晚造

16、套种紫云英。是在两季稻绿肥制的基础上,为解决晚稻肥料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两禾两肥制”始于6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肥料缺乏,东升四队和埒东合盛队试验把田菁插植于早稻行间,利用早稻收割后沤田这段时间生长,然后翻压作晚造肥料成功后在全公社范围内推广。于是早稻间种田菁,晚稻套种紫云英,发展成为稻田的“两禾两肥制”。据小榄公社水稻基肥情况记录1970年早紫云英压青面积16936亩,晚稻田菁压青面积22951亩(含东升片在内),1975年早稻紫云英压青12963亩,晚稻田菁压青26038亩,1979年早稻绿肥压青(紫云英)面积5198亩,晚稻绿肥压青(田菁)面积1377亩,据小榄公社党委办公室1981年上半

17、年各项生产产量及其对比分析记录1980年田菁压青面积5468亩,1981年2950亩,此后“两禾两肥制”成为小榄的一段历史。(二)三熟制1、稻稻麦稻稻麦三熟制是指早、晚稻和冬种春收小麦。60年代后期。当时水稻生产水平比较低,年亩产只有450-500公斤,粮食较为紧张。为了增加粮食,上级提出:把冬种小麦当作一造来抓,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生产。从而发展冬种小麦,便形成了一种耕作制度。据小榄公社1970年春收作物面积及产量记录小麦223亩,总产量17570斤,平均亩产量不足100公斤,到1975年(据小榄公社农面积和产量表记录)冬种小麦扩大到7367亩,总产量11044担,平均亩产150斤。197

18、8年冬种春收小麦9849亩,总产量22701担,平均亩产量230.5斤。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是最高记录的一年。到1980年(据小榄公社1980年春收作物产量表记录)冬种小麦回落到3669亩,总产6566担,亩产179斤。2、稻稻菜稻稻菜三熟制是指种植早晚稻之后利用冬闲种植一造蔬菜。主要种植品种有椰菜、菜心、西兰花、白菜等,利用晚造早熟品种迹地种植一造蔬菜,有利于一年三熟的安排。稻稻菜始于1976年,盛行于80年代,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宝丰、埒东、联东。1978年开始,小榄果菜出口公司在埒东、宝丰设点收购。稻稻菜三熟制,达到肥菜兼收,增加经济效益,每年稻稻菜面积达到1000亩左右。(三)桑基鱼塘耕

19、作制桑基鱼塘耕作制,是15世纪20年代到16世纪20年代,珠江三角洲劳动人民根据沙田面临大海、地势低洼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把低洼土地挖深为鱼塘,将泥土堆叠于四周成基,便成了基、塘生产形式。最初是“凿地蓄鱼,基面树果木”,而成为果基、鱼塘逐渐演变成“塘以养鱼,基以树桑”的桑基鱼塘代替了原来的生产方式。据中山农业志记载,18世纪清中叶以后,小榄一带则“锹基种桑满村南”,桑基、鱼塘有所扩大。到清咸丰四年(1854年)修筑榄都大围之后,小榄、海洲、曹步等地才陆续掀起全面性“弃田筑塘、废稻树桑”高潮。1922年-1926年是发展高峰期。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在蚕丝价格高涨的刺激下,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不

20、断地把稻田改挖成鱼塘,从事种桑养蚕和养鱼相结合的桑塘生产。根据1984年的经济作物资源调查,全公社农业用地(基水地面积)93324亩,其中鱼塘26699亩,占(基水地区)农业用地面积的28.6%;桑地9802亩,占10.5%;甘蔗11147亩,占10.5%;禾田32195亩,占34%;果基、杂收、饲料地、自留地面积13481亩,占14.4%。由于调整了不同种类的生产结构,实行了以鱼塘为中心的循环式生产。生产项目以塘鱼、蚕桑、甘蔗、水稻为主,还有养猪、蔬菜、水果、花木等10多个项目。把“基与水”综合利用,实行以鱼塘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循环。方法是:鱼塘养鱼,塘基种作物,桑叶养蚕,杂粮养猪,蚕屎、猪屎

21、和作物残茎回塘养鱼,塘泥培基种作物,做到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据1980年调查,每亩桑地年产桑叶1750公斤,可提供蚕屎和桑叶残枝750-1000公斤,可生产塘鱼75-100公斤;每头猪一年可提供猪粪1250-1500公斤,可生产塘鱼25-30公斤;每亩甘蔗一年可提供蔗叶400-500公斤,一亩杂收作物一年可提供残茎叶400-600公斤,可生产塘鱼10-15公斤。塘泥上基后,培肥土壤,作物产量一般比其它农田高。农民流行着一句话:“蚕壮鱼肥桑茂盛,塘肥桑旺茧结实。”(四)轮作、间作制轮作、间套种耕作制,形式多样,目的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1、水稻、甘

22、蔗轮作水稻、甘蔗轮作,是水旱轮作的一项主要耕作制。60年代初,小榄就逐步推广稻、蔗轮作,即种植水稻三、四年轮作一次甘蔗。从1963年开始,试种稻底蔗成功后,逐步推广了这种耕作制,1979年全公社推广面积达4200亩。面积较大的有埒西二、埒东、宝丰和联东,均利用基爽田轮作。稻底秋植是充分利用土地,可延长甘蔗生长期,获得高产、稳产。同时,又可对土壤风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减少稻、蔗病虫害,消除有毒物质,促进稻、蔗双丰收,效益显著。1980年以后,随着晚稻生产水平的提高,水稻群体密度增大,而造成蔗苗荫蔽严重,秋植稻底蔗逐年减少。1981年稻底蔗面积2214亩,至1985年秋植稻底蔗面积不足300亩。

23、2、花生、水稻轮作花生、水稻轮作,是指当年上半年种植花生,收获后下半年插植水稻。轮作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春植花生的茎叶作晚稻的基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通过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稻产量。花生、水稻轮作始于60年代中期,70年代开始,为解决群众食油问题,推广花、稻轮作。据小榄公社1977年夏收作物产量实积记录,水稻花生轮作面积1699亩,平均亩产达400公斤,直到1984年花生水稻轮作面积保持1351亩。二、主要农作物品种改良(一)水稻品种的改良60年代初,省内育成了矮秆、抗倒品种后,小榄便大面积推广了这些品种,以取代原来的高秆品种。早造有早熟的矮脚南特、广陆矮4号;中熟的广场矮、珍珠

24、矮;晚造有溪南矮、木泉等。 1965年全公社实现了水稻品种矮秆化,早造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扭转了历史上早四晚六(即早造亩产占全年产量的四成,晚造占六成)的局面。70年代,为了提高水稻单产,大量引进和推广迟熟品种,早造有国际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科字号(即IR系统)和县农科所选育的东红等特迟熟品种;晚造有广西选育的包胎矮、包选2号和省农科院选育的秋二矮等迟熟品种。当时,早造产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晚造由于迟熟种易受秋季台风和寒露风影响,产量仍然不高不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重点推广耐肥、高产品种,强调抓好三个“坚持”(即坚持抓好高产、坚持抓好中迟熟品种和坚持抓好杂交稻)。1978年以后,在积极推广桂

25、朝2号、特青2号和晚造二白矮、青华矮等中迟熟品种的基础上,大面积引进推广杂交稻。主要品种有汕优2号、汕优6号、汕优63号、矮优2号、V优、博优等组合。由于杂交稻的引种,带动了系列的技术改革,使小榄的水稻生产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1982年年亩产突破了700公斤大关。1982年至1991年连续年亩产保持在700公斤以上,总产从1982年起连续10年稳定在9000吨以上。其中1987年推广杂交稻12000亩,占水稻面积50.4%,早晚两造都实现了跨纲要(亩产400公斤以上),全年平均单产460公斤,总产达552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80年代末,优质稻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小榄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

26、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水平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消费结构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从吃的来说,一方面主食品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对主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只供出口的优质米,现除了供应城镇居民需要外,农民也要留作口粮了。由于市场的变化,水稻品种也由过去的高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益”转变,优质稻面积也逐年扩大。1985年至1990年,年种植面积都保持在9000亩。主要品种:早造有民科占、七桂早、玻新占、V优等;晚造有紧粒新四占、木新造、中山晚占、钢枝占等。随着人们对优质米需求量越来越大,优质米已逐渐占领了大米的商品市场。(二)小麦品种的改良60年代后期,从福建引进“欧柔”小麦

27、,因茎秆高、易倒伏,加上穗短、粒少、产量不高。种植小麦,平均亩产量在50公斤左右。70年代小榄种小麦最兴盛的年代。70年代初,首先引进北京的京红4号、京红5号和福建的文革一号、红芒以及本省的方穗等品种,这些品种都是当地新选育和推广的良种。引入小榄种植后,单产有明显的提高,全公社推广面积有所扩大。到1973年,国家从世界小麦育种中心墨西哥引进大批良种,其中有波达姆、依尼亚、叶考拉、他诺瑞。同时从福建引进福麦7号、晋麦2148、晋麦2454。70年代后期,又引进了郑州的郑引1号、博爱7023以及本地区选育的红芒22等新良种,从而使本国良种和外国良种并驾齐驱,使小麦单产有大幅度的提高。80年代初水稻

28、生产取得很大进展,1981年小麦已无踪影了。(三)甘蔗品种的改良据调查所知,小榄从1949年引进爪哇2878、7883、3016等品种进行试种,经实种筛选,爪哇3016在基水地区种植表现较好,繁殖推广很快,数年间便取代了土种甘蔗,成为小榄甘蔗主要栽培品种。1953年,开始引进台湾省选育的台糖134、台糖108等台糖系列品种试种,经实种筛选,台糖134表现良好,迅速繁殖推广。1956年小榄公社甘蔗种植面积已达12024.2亩,而台糖134也在短短几年间发展成甘蔗主要栽培品种,高峰期曾占甘蔗种植面积的70%,一直延至70年代初期。此后,引进省内自繁自育的早熟高糖品种华南56/12、华南56/21及

29、丰产性能潜力大的粤糖54/176,粤糖57/423等品种。70年代初开始,小榄公社大面积推广稻底秋植为主的秋植甘蔗,与之相适应的品种如粤糖57/423和粤塘54/176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57/423,在70年代成为甘蔗主要当家品种。高峰期曾占甘蔗种植面积的70%以上,一直延至70年代末期。与此同时,种植的还有台糖134和先后引进早熟高糖的桂糖1号、桂糖2号。1974年引入粤糖63/237大面积试种,高糖丰产很快得到肯定,成为推广栽培品种之一。这期间相继引进种植的还有粤糖71/210、粤农76/169等品种。80年代开始,粤糖63/237推广步伐加快,1982年全公社种植面积达4100多亩

30、。80年代末期种植面积仍保持1800亩(已分出东升,东升面积除外),是甘蔗的主要当家品种。与此同时,种植的还有粤糖71/210、粤糖57/423、桂糖1号和桂糖2号等。(四)花生品种的改良小榄50年代至60年代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是从澄海引进的狮头企和从化的农家品种从化德豆,经过多年种植,均比当地品种产量高,从而推广开来,尤其是狮头企一直到60年代中后期成为小榄花生种植的当家品种。60年代中后期,引进广东省农科院的狮选3号、狮选64号(均从狮头企系选育成),随后,又引进广东省农科院粤油22等系列品种。70年代引进了恩平的红花126和广东省农科院的粤油551、粤油58、粤油116等品种。通过试种

31、,加上种植技术的改进,使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取得显著提高。(五)油菜品种的改良小榄种植油菜始于1971年,小榄的食油历来以花生油为主,但其生产量未能跟上需要,多数要靠由外输入。特别70年代,食油较为紧张,外地输入量少,于是想方设法、自力更生发展油料作物生产,分别引进了四川的胜利油菜、矮架早、丰收4号、军农1号等甘兰型油菜。其中矮架早油菜1971年在小榄公社农科站秋季种植获亩产86公斤的收成。据中山农业志记载,1973年从四川引进东风油菜和泸州5号油菜,在小榄公社同乐大队种植1.6亩,获得亩产193公斤的高产记录。据小榄公社档案室资料记录,1977年小榄公社油菜泸州5号种植面积535.5亩。(六)桑

32、树品种的改良在小榄栽种历史较久的桑树品种有广东荆桑(即普通桑),是以种数繁殖为主,性状十分混杂。50年代初,选种工作者先后在广东荆桑系统中选育出伦教40、北区一号、沙二、伦109等品种,以及沙二伦109和北一伦540等杂交组合,在小榄推广栽培。1958年引进省农科院与有关部门合作从广东荆桑系统选出的优良单枝,经培育而成的新品种伦40。1960年大面积推广,到1970年,全公社繁育2900亩,占桑地面积30%。伦40良种桑发芽早,成熟快(一般20天可摘一次叶),桑叶含水量多,凋慢耐贮藏,叶片大,产量高,比普通桑增产25-30%。70年代末,推广应用省农科院与有关部门协作利用沙二为母本,伦109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来的一代杂交种(群众称之为杂交桑)。该品种具有繁殖快、叶质好、产量高的优点。三、农业科研成果小榄的农业科研工作,在县政府农业科研派出机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协助下,于1966年6月正式成立小榄公社农科站,站址设在现龙山公园沙口东路入口左侧,共有员工20人。1967年1月成立小榄公社赤眼蜂站,站址设在拱桥头(谢云龙住所对面),共有技术人员10人。1966年至1967年,全公社20个大队先后、相继成立了大队农科站,共有大队一级专业农科人员150多人。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科研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