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四语文试题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测试(四)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农业生产离不开人,粮食的丰产增收更离不开人才,然而农业人才短缺特别是农业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痼疾。 在智慧农业发展领域,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智慧种植业还是智慧养殖业,都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切入点和依托。以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农机自动驾驶、数据平台服务等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智慧农业,受到人才短缺以及从业者技能水平低的困扰从机械化生产到开创“互联网十农业”之路,
2、要靠劳动力素质提升与人才战略支撑,在日前于山东日照举行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上,观众们不仅一睹参赛选手驾驶拖拉机“穿针引线”以及“精准植保捉虫”的拿手绝活,还目睹了“快修手在半个小时之内快速拆装拖拉机发动机的精彩绝技,感受了植保无人机选手展开超视距飞行挑战等看家本领。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练内功、出绝活”的高超技能,更看到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和普通工人不同,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且可以从劳动、创造中获得快乐、实现价值。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
3、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长,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产业,需要艰辛的付出和长期的坚守。只有爱农业、懂农业,才能克服浮躁心态,把急功近利转化为立足长远,才能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植根于工厂车间里,更在广阔的农村大地找到了它的普适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说现代工业呼唤工匠精神,乡村振兴同样呼唤工匠精神。 振兴乡村需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当下尤其要不断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农业农村人才的成长打造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渠道,要从政策、资金及技术倾斜等方面给予乡村土专家、田秀才
4、、种植高手、养殖能人等各种能工巧匠支持,激发他们在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摘编自李慧振兴乡村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传统农业发展到智慧农业后,农业人才出现了短缺现象,应该引起注意B.智慧农业以人工智能等为依托,以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等为主要实现形式C.“匠心农人”在谋生的同时还致力于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实现更大人生价值D.“匠心农人”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等具有引领作用,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2.下列对原文论证
5、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指出的农业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是后文壮大“匠心农人”队伍的立论基础B.文章先提出问题,再联系现实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措施,论证条理清晰C.第三段以“技能大赛”为例,展示了现阶段“匠心农人”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D.结尾段重点论述壮大“匠心农人”队伍的工作重心,并展望了乡村振兴的远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业回报需要长期的投资,因而更需要甘于寂寞、长期坚守的“匠心农人B.具备工匠精神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价值意义要远大于现代工业。C只要有相关政策、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就会不断壮大D.农业现代化要想依托人工智能等
6、新技术,必须首先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置身松树挺立的茫茫林海,人们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荒僻苦寒之地。塞罕坝林场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达到80%。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3亿多立方米,释放氧气57万多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3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四面八方毅然走上塞北高原。建场初期
7、,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 2017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刘海莹和林场副场长于士涛、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往肯尼亚内罗毕领奖。陈彦娴说:“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 (摘编自续写塞罕坝绿色传奇,人民日报2018年12月8日)材料二: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
8、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 塞罕坝林场有句老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从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辛奋斗到现在的第三代塞罕坝人拼搏发展,在辽阔美丽的塞罕坝上,记录下了每一代人对于林海的向往,对于绿色海洋的执着追求。现在的塞罕坝可以用“美、绿、香”来形容,它是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国家使命,忍受生理心理极限之后,给外人、给后世留下的万顷林海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巴尔扎克曾说过:“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老一辈的塞罕坝人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
9、心理极限。正是在精神匮乏的时候,也最是考验人的时候。听从党的召唤,迎难而上,矢志不渝,阻断沙源,修复生态成了人们的精神信念,他们立下了拼在当下、搏在未来的誓言,科学运用各种研究成果,靠着塞罕坝人的独特精神将万亩沙源治理成了片片绿洲。这是塞罕坝精神的胜利,更是塞罕坝人战胜自己、完成党交给任务的胜利。 (摘编自长城网沙海铸魂林场人,绿洲圆梦塞罕坝材料三: 防沙治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要求遵循自然和生态规律,要特别注意防止不讲科学、蛮干、“瞎指挥”等行为,因此,在防沙治沙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十分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10、力”。中国的防沙治沙科学研究工作,50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创造性地试验,成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为了做好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防治荒漠化监测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各重点治沙省、自治区也加强了本省、自治区的科研力量,西北林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建立了有关治沙方面的专业,每年为防沙治沙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加强了各地方的治沙工作力度。(摘编自防沙治沙法科技内涵知多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过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塞罕坝林场凭借百万亩人工林海获得世界认可,其建设者荣获联合国
11、“地球卫士奖”。B.高寒荒漠上的塞罕坝林场的变化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坚守,更有感动。C.我国政府通过沙漠研究所以及防治荒漠化监测中心、培训中心等机构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加强了地方治沙工作力度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分别展示了塞罕坝林场由荒漠变绿洲的生态转变过程,肯定了“人定胜天”的哲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付出,塞罕坝林场从恶劣的自然环境蜕变为茫茫林海,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B.我国的防沙治沙法明确了科学研究对防沙治沙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治沙借此取得了诸多成果。C.老一辈塞罕坝人谱写了一曲
12、劳动者的颂歌,他们在单调的生活中克服重重障碍,执着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D.塞罕坝治沙奇迹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里从恶劣环境到宜居生态的转变凸显了中国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视。6. 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塞罕坝在治沙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土地,土地厉剑童一大早,马六甲又去了村西丁老汉家。来回多少趟了,马六甲自己也记不清了。从村东到村西,不过几百米远,马六甲却觉得那么漫长,不亚于一个马拉松。 丁老汉正蹲在大门楼下的石条上,手里举着一杆早烟袋,那烟袋的嘴是铜的,暗黄色的橙。烟袋嘴却并未冒烟。几年前那场病差点送了丁老汉的命
13、,那口老烟也随着戒了。可几十年端烟袋的习惯总也改不了。丁老汉眯缝着眼蹲着,好像在想什么心事,又似乎什么也没想。冷不丁看像蹲踞在门口的一尊雕塑。 大爷爷,早起来了?我马六甲啊。马六甲紧走几步上前,又戛然而止,弯腰打招呼。是六甲啊,来了?丁老汉头不抬眼不睁,蹲在那里,举着烟袋,干瘪的两腮一收一松,一收一松。那事您老考虑得到底咋样了?马六甲弯腰趋前一步,问道。再等等,不急不急。丁老汉不紧不慢地说。 大爷爷,您就开口吧。我每年给你三百块钱,价够高了,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便宜事。马六甲说。 要说马六甲在安子村也算是能人。前些年他在外打过工,当过包工头,赚了一些钱,一年前回村承包了西山。西山顶上有块地,地块
14、不大,三分多点,五级地,跟周围的白沙土不同,红色土壤。地是丁老汉的,二十年前丁老汉拿一级洼地跟别人一对一调换来的口粮地。说起这事,全村没一个不说丁老汉犯傻的,地坐在山顶上,收庄稼往下运别提多难了,况且产量也不敌洼地,吃大亏了,可丁老汉却不以为然,一口一个“值过的”。谁也不明白他说的“值过的”是啥意思马六甲想在西山栽果木,这孤零零一块地就成了“绊脚石”。他一心想买下这块地,这样偌大座山就全是他的地盘了。可丁老汉好像跟马六甲较上劲了,任凭马六甲出啥条件就是不松口。这让马六甲又急又恼。 其实,丁老汉完全可以不用种地,更不用爬山越岭地到山顶上去种。都快八十的人了,儿子在北京开公司,不差钱,儿子磨破嘴皮
15、子让他去北京住,他就是不答应。问他,就一句话:北京?那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办公的地方,我去住算啥?听听!这老汉真是够倔的。第三天,马六甲又来到丁老汉家,却见丁老汉大门紧锁。去了哪里,左邻右舍没人知道。一个月后的一天,丁老汉的儿子丁大开开着大奔来了。一进村,径直去了马六甲家。一进门就对马六甲说,三侄子,前些日子我爹觉得身子不利落,来北京找我,一来看看病,二来让我带他去看看毛主席他老人家。我带他去了纪念堂。没想到,回来的路上绊了一脚,瘫了。他跟我说起你要买那块地的事,他让我记下他的话,转交给你说着,丁大开掏出一张纸,递给马六甲。 马六甲双手接过,轻轻念道:六甲孙子,你知道吗?你想要的那块地以前没有地,
16、1942年鬼子打到咱这里,在西山盖炮楼,逼着村民从山下往山上背基块。那年月缺吃少喝的,哪有力气背?鬼子用葛条蘸水抽老百姓。我家你老爷爷是地下党,站起来反抗,我亲眼看他被鬼子用葛条活活打死在炮楼下后来,八路来了,在西山干了一仗,一个连长扛着炸药包炸炮楼倒在山顶上解放后,炮楼拆了,村里人把基块砸碎铺在山上造出了这块地。当初我拿好地换它,就是因为它被荒了好几年。我不答应跟你调换,也是怕你换了又闲着,荒了,糟蹋了我那块地的颜色,红的,那都是老一辈的血、老八路的命啊!这一年多,我就是想考考你,我看出来了,你是真心想要这块地。前些日子,我想好了,去北京看看毛主席回来就找你,白送给你用,没想到我这身子骨不争
17、气我把这块地转让给你,种什么都好,只要不把它荒了就行马六甲捧着信,手微微颤抖,抬头向西山看去,那里,一轮圆盘大的红日正徐徐落下,偌大的西山被余晖笼罩着,红彤彤的一片马六甲一脸凝重。那封捧在手里的信,仿佛山一样重。 他又清晰地看到,丁老汉正从西山下来,手里举着一杆长长的旱烟袋,干瘪的两腮一收松,笑眯眯地向他走过来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画横线段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凸显了丁老汉对西山顶那块土地的特殊感情,写出了丁老汉倔强的性格。B.丁老汉家里很富裕,丁老汉却死守着老家以及后文插入丁老汉写给马六甲的信的情节,都丰富了丁老汉的人物形象
18、。C.画波浪线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这封信带给马六甲的震撼,表明马六甲体会到了丁老汉对这块土地深沉的爱D.全文两处写丁老汉“干瘪的两腮一收一松”,内容相同作用不尽相同,体现了马六甲对丁老汉的认识与感情的变化。8.文章以马六甲对几百米远的路途却不亚于一个马拉松的感受开篇,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8. 丁老汉为何一年多后才写信答应把土地送给马六甲使用?写信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边珝字待价,华州郑人也。曾祖颉,石泉令。祖操,下邳令。父蔚,太常卿。瑚,晋天福年,举进士,解褐秘
19、书省校书郎、直洪文馆。汉乾祜初,为右拾遗,加朝散大夫。泽州饥,奉诏视民田。周广顺元年,迁右补阙。三年,转起居舍人。显德二年,改库部员外郎。丁外艰,服阕,授职方员外郎,知通州。珝课鬻盐于狼山,岁增万余石。宋初,诣卫州视秋稼及掌京仓。建隆二年,兄玕自河南令入为吏部员外郎,复以珝为洛阳令。兄弟迭尹赤邑,时人荣之。乾德初,召为仓部郎中。蜀平,命珝知三泉县。开宝初,迁职方郎中,监京兆曲务,又掌建安军榷货,奏徙务扬州。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诏珝案鞠,尽得其实。乃富民以私憾诬告尉,即反坐之。就命权知州事,仍兼榷货务。罢郡,又兼掌酒税盐矾务。未几,丁母忧,
20、起复,知州事。会征江表,兼领淮南转运使。金陵平,知江北诸州转运事。太宗即位,迁吏部郎中。召还,赐金紫,充广南转运使。初至,桂州守张颂卒。颂,潍州人,藁葬城外。旧制不许以族行,仆人乃分匿其家财,珝召官吏悉追取之,部送其柩归潍州。又属郡守与护军有忿隙者,但奏令易地,不致之于罪衅。太平兴国五年,代归。拜右谏议大夫,领吏部选事。七年,移知开封府。明年夏,卒,年六十三。珝精力有吏材帝方欲倚用及闻其卒叹惜数四赙其家绢四百匹钱二十万珝一子早卒以其从子俊为尉氏主簿兄玕至金部郎中,弟玢右赞善大夫,从子仿至殿中丞,倚为比部员外郎。(节选自宋史边珝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21、A.珝精力有吏材/帝方欲倚用/及闻其卒/叹惜数四/赙其家绢四百匹/钱二十万珝一子早卒以其从/子俊为尉氏主簿/B.珝精力有吏材/帝方欲倚用/及闻/其卒叹惜数四/赙其家绢四百匹/钱二十万/珝一子早卒以其从/子俊为尉氏主簿/C.珝精力有吏材/帝方欲倚用/及闻/其卒叹惜数四/赙其家绢四百匹/钱二十万珝一子早卒/以其从子俊为尉氏主簿D.珝精力有吏材/帝方欲倚用/及闻其卒/叹惜数四/赙其家绢四百匹/钱二十万珝一子早卒/以其从子俊为尉氏主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本义为脱去粗布衣服,用来比喻入仕为官。古代官员穿绫罗绸缎与丝棉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B.丁外
22、艰,指古代女婿遭岳父去世,或承重孙(因父亲已去世,要代替父亲行孝的外孙)遭外公去世。C.反坐,指中国古代法律对诬告他人犯罪的处罚。秦、汉、唐、宋等朝用所诬告的罪行来处罚诬告的人。D.江表,是长江之外的意思,相对于古人居住的中原地区,长江之外包括了江南江东等大部分地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边珝出身官宦世家。从他的曾祖父一代开始,延续到他兄弟几人,一直到他的下一代,他的家族都有人在朝为官。B.边珝屡经改朝换代。他进入仕途以后,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一直到宋朝,历任朝廷和地方的多种职务。C.边珝为官精明强干。他征收盐税,数量大幅增加;他任河南县令,受人爱戴
23、;他任扬州知州,奉命明断疑案D.边珝为人仁慈宽厚。他帮身死异乡的官员追回财产,助其灵柩回到故乡;他对有过错的下属,免于严厉追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5分) 译文:(2)又属郡守与护军有忿隙者,但奏令易地,不致之于罪衅。(5分) 译文(2)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乐雷发琼海收兵玉帐闲,又移斋舰泝涪湾。三边形势全凭蜀,四路封疆半是山。魏将旧闻侵剑阁,汉兵今欲卷函关。细倾瑞露论西事,想在元戎指顾间。 【注】1234年(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南宋和大蒙古
24、国联合攻打金国,金国灭亡。这首诗写于南宋和大蒙古国联合攻打金国期间。泝:溯流而上。魏将:指三国时魏将钟会。钟会试图翻越剑阁而入蜀,被蜀将姜维击退。汉兵:指汉王刘邦的军队。汉兵曾西进函谷关,推翻秦朝。元戎:主帅。指顾间:一指一瞥之间。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丁少卿移师蜀地,“闲”“又移”等语将桂、蜀两地联系起来,含有丁少卿已获战功将再立新功之意。B.颔联第一句交代蜀地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第二句概括蜀地多山的地貌,为上文的“全凭蜀”提供了依据。C.这首诗的末句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都巧用夸张手法突出人物的军事才能。D.这首诗借写送别友人,言及
25、天下大势,既抒发了离别的悲情,又抒发了家国情怀,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 15.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两句,表现老人与孩子在桃花源中安闲生活无忧无虑(2)逍遥游中写外出要根据往返路程做好各种准备,到近郊一天往返结果“_,_”,而”却要提前三个月准备干粮。(3)李煜在虞美人中“_,_ ”两句用比喻手法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无限愁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闲暇时打开电视机,荧屏上一部抗战连续剧正在上演。画
26、面一闪,莫西干发型映入眼帘。这个受当下众多男青年喜爱的时髦发型竟然“穿越”到一名八路军战士的头上,真是令人_。我对这部剧的兴趣顿时_。与友人聊起这件事,友人笑着说:“眼下这种电视剧太多了,我根本不看。假!”( )。 去年立项备案的电视剧为4.65万集,摄制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量仅为1.35万集。当下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制作费用已经大大超过韩剧、日剧的标准,但是真正赢得群众喜爱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却是_,这怎能不令人_? 在影视剧创作中,人物造型是“演员身上的台词”。个性化的人物造型必须正确传达角色的年代、身份、性别、民族、职业等情景设定,要与影视剧创作整体风格、主题相统一。如果演员为了达到出
27、镜为目的而忽视对“表演真实性”的追求,观众不仅会对其个人产生反感,也会戕害作品的生命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忍俊不禁 烟消云散 吉光片羽 扼腕长叹B.啼笑皆非 风流云散 吉光片羽 望洋兴叹C.忍俊不禁 风流云散 凤毛麟角 望洋兴叹D.啼笑皆非 烟消云散 凤毛麟角 扼腕长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假”字无法完全概括当下不少影视剧粗制滥造的现象 B.这个“假”字揭示了当下不少影视剧粗制滥造的现实 C.当下不少影视剧粗制滥造的现实被“假”字揭示出来 D.当下不少影视剧因为粗制滥造而给人以“假”的印象 19.文中
28、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演员如果为了出镜的目的而忽视对“表演真实性”的追求,不仅会令观众对其个人产生反感,也会降低作品的生命力。 B.演员如果以出镜为目的而忽视对“表演真实性”的追求,不仅观众会对其个人产生反感,也会令作品的生命力被削弱。 C.演员为了出镜而忽视对“表演真实性”的追求,不仅会令观众对其个人产生反感,也会戕害作品的生命。 D.演员为了达到出镜而忽视对“表演真实性”的追求,不仅会导致其个人令观众反感,也会削弱作品的生命。 20.下面是某医院的病房张贴的就医须知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29、)(1)为了保证您及其他病夫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请您及家属不要在病房内喧哗,不要在病房内打牌、下棋。.(4) 医院属于公共场所,请您小心各种不法分子,注意自身安全;请您好好保管自己的物品,以免丢失。.(7) 请您及家属不要宴请医务人员或向他们惠赠钱物。如发现有医务人员私下索要钱物,请及时向医院办公室报案。答: “_”改为“_”“_”改为“_”“_”改为“_”“_”改为“_”“_”改为“_” 21.湘西籍作家彭学明的长篇小说人间正是艳阳天于2018年11月出版。中华读书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请根据彭学明的回答,将记者提问的内容补写完整,每处不超过30个字。(6分) 记者:人间正是艳阳天反
30、映的是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_?彭学明:最大和最好的政治是为人的政治,是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政治。精准扶贫就是为人的、深入人心和深得民心的政治。我数次前往十八洞村采访,我常跟那些父老乡亲彻夜长谈,我深切地感受到精准扶贫政策是如何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我也切身感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是怎样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心融进去了,情就融进去了,文字当然就有情有义有温度了。记者:_? 彭学明:在语言上我追求语言的画面感、音乐感和诗意,追求语言的弹性与张力。在人物的塑造上我特别注重表现人物的外在形象、内在性格、生活命运和精神品质。在整个构架上我讲究设置悬念,以增强作品的带入感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莫言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一双筷子,看似平凡,每天默默参与着我们的生活,但它却从不简单,它串联起了中国人的人生百态,更承载了启迪、传承、明礼、思念、睦邻、守望、感恩蕴含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情感和记忆。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明白“一双筷子的含义”。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