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28KB ,
资源ID:259347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9347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伦琴的故事.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伦琴的故事.docx

1、伦琴的故事伦琴的故事篇一:物理故事集锦物理故事集锦1.伏特发明电池的故事汽车上的蓄电池又叫做“伏特电堆”,是一个叫亚历山德历2伏特的意大利人发明的。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人们把电压的计量单位叫做伏特。比如我们手电筒里的电池的电压是1.5伏特,我们家里的电灯的电压是220伏特。伏特是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研究电学的物理学家。有一天,伏特看了一位名叫加伐尼的解剖学家的一篇论文,说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可以用金属接触肌肉把电引出来。看了这篇论文,伏特非常兴奋,便决定亲自来做这个实验。他用许多只活青蛙反复实验,终于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像加伐尼所说的那样,而是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产生的电流,才使蛙腿的肌肉充电而收缩。

2、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伏特决定更深入地了解电的来源。一天,他拿出一块锡片和一枚银币,把这两种金属放在自己的舌头上,然后叫助手将金属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刹时,他感到满嘴的酸味儿。接着,他将银币和锡片交换了位置,当助手将金属导线接通的一瞬间,伏特感到满嘴的咸味。这些实验证明,两种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产生电流。伏特想,只要能把这种电流引出来,就能大有作用。伏特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被后人称做“伏特电堆”的电池,这就是在铜板和锌板中间夹上卡纸和用盐水浸过的布片,一层一层堆起来的蓄电池。这种电池,今天仍然在使用着。2.x射线的发现伦琴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教授。1895年11月8日,伦琴像平时一

3、样把一只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把房间弄黑,接通感应圈,使高压放电通过放电管,黑纸没有漏光,一切正常后他截断电流,准备做每天做的实验放电实验。突然,眼前似乎闪过一丝微绿色荧光。刚才放电管是用黑纸包着的,荧光屏也没有竖起,怎么会有荧光呢?伦琴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于是又重新做放电实验,但荧光又出现了。伦琴大为震惊,他一把抓过桌上的火柴,嚓的一声划亮。原来离工作台1米远处立着一个亚铂氰化钡小屏,荧光是从那里发出的。但是由放电管阴极发出的射线阴极射线是不能通过数厘米厚的空气的,怎么能使1米远处的荧光屏闪光呢?莫非是一种未发现的新射线?伦琴兴奋地托起荧光屏,一前一后地挪动位置,可是那一丝绿光总不会逝

4、去。看来这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与距离没有多大关系。那么除了空气外它还能不能穿透其他物质呢?他试着用书、薄铝片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当他用一张薄铅片挡住射线时,亮光没了。现在可以肯定确实是有一种新射线,因为对这种射线还不了解,所以伦琴给它取名为“x射线”。伦琴有两个习惯,一是喜欢一个人干,经常是连助手都不要;二是没有得到最后结果决不透露一点消息。次后,伦琴就整日钻在实验室里。这天,妻子贝尔格偷头溜进实验室,这次伦琴破天荒邀请她协助实验。突然,贝尔格喊道:“妖魔,妖魔你这实验室里出了妖魔!”“贝尔格,你冷静点!我就在你跟前,别怕,你刚才看见什么了?”“刚才太可怕了,我的两只手只剩下几根

5、骨头了。”伦琴一听,一拍额头,说道:“亲爱的,我们是发现了有种妖魔,这家伙能穿过人的血肉,也许这正是它的用途呢?不要慌,我们再来试一遍。”这次,伦琴将自己的手伸在屏幕上,果然显出五根指骨的影子。然后他又取出一个装有照相底板的暗盒,让贝尔格将一只手平放在上面,再用放电管对准,这样照射了15分钟。底片在显影液里捞出来后手部的骨骼清晰可见。伦琴高兴极了,他终于发现了x射线,这个发现成为19世纪90年代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为此,伦琴于1901年荣获全世界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3.没有学历的诺贝尔诺贝尔(公元1833一1896)诺贝尔这一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不仅因为诺贝尔在化学化工发展

6、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而设置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科学奖。一年一度的物理、化学、生理及医学、文学、和平的诺贝尔奖是举世公认的最高科学奖。获奖科学家得到的不仅仅是奖金,更重要的是荣誉,是为全人类的科学财富作出贡献的自豪。诺贝尔科学奖的精神光芒四射,诺贝尔的名字流芳百世。诺贝尔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化学化工发展中作出了什么贡献?他有什么样的特色?这可能是许多年青人想进一步了解的。一提到学历,许多人可能猜想像诺贝尔这样的大发明家,必定有很高的学历。其实不然。阿尔弗里德2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勤奋的家庭。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

7、、发明家.由于经营不佳,在瑞典屡受挫折,就在小诺贝尔出世的前一年,一场火灾烧毁了他家的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靠借债度日。为躲避债主上门,伊曼纽尔只好单身离家出走,先到芬兰,后到俄国谋生。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就象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也站在街头巷尾卖过火柴,以便赚几个钱帮助维持家庭生计。在那场大火中,诺贝尔的母亲为了救出孩子几乎丧了命,精神和健康都受到影响,加上生活艰难,诺贝尔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纤弱多病,全靠母亲的精心照料,才活了下来,由于健康不佳,他的童年没有象别的孩童那样调皮、活泼和欢快,当别的孩童们在一起玩耍时,他只能充当一个旁观者。童年生活的这一遭遇使得他的性

8、格比较孤僻、内向。到了8岁他才上学,只读了一年。这是他受过的唯一的学校教育。伊曼纽尔的一些发明在俄国受到欢迎,经济状况开始好转,1843年诺贝尔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家里请一个瑞典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当有了一定的俄语基础后,再跟俄国教师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学识不亚于他的两个哥哥,他那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父兄的喜爱。1843年,由于诺贝尔的二哥要回瑞典,兄弟三人只好停止了学业。诺贝尔来到他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经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

9、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生活本身成为他的大学。为了进一步扩展他的视野,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父亲让他出国进行旅行学习。两年中,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当他返回俄国时,他已成长为一位精通德、英、法及俄语的学者,受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回家后,他立即投入他父亲创办的“诺贝尔父子机械铸造厂”工作。当时这工厂正为俄国生产急需的武器装备,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地雷、水雷及炸药的生产流程,研究过大炮和蒸汽机的设计。在这里他不仅增添了诗多实用的工艺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没有真正学历的诺贝尔,正是通过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科学家、发

10、明家的。不屈不挠进行发明创造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使“诺贝尔父子机械铸造厂”的生意不景气。伊曼纽尔于1859年带着妻子和最小的儿子埃米尔回瑞典了。留下三个儿子在俄国管理工厂。诺贝尔的二个哥哥致力于企业的复兴,诺贝尔则全力投入他心爱的发明创造。他废寝忘食地坚持研究设计,终于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三项发明,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改良型的液体压力计。这三项发明都取得了专利,对此诺贝尔全家都很高兴,希望他象父亲那样作一个有为的机械师。尽管这些发明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它给诺贝尔以信心,他决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的发明创造中。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共获得的专利达355项,其中有关炸药的约127项。下面

11、摘其最主要的几项作一简单介绍。多年跟随父亲研究炸药、鱼雷,使他的兴趣很快从机械方面转到应用化学。早在1855年曾担任他化学教师的津宁教授告诉过他:化学家发现了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硝化甘油具有猛烈的爆炸性能,由于它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故不易控制,无法应用。诺贝尔和他父亲都深信硝化甘油具有发展前景,因而他们分别在俄国)瑞典研究它。父亲伊曼纽尔根据他在黑火药研制中的经验,将10的硝化甘油加到黑火药中,企图制出一种强化炸药,但是由于他的化学知识有限,无法解决炸药的安全点火的问题。诺贝尔则不一样,他首先仔细研究了硝化甘油的性质和制法,还参考了别人的研究成果,明确地认识到要硝化甘油变为实用炸药,一是要寻找一

12、种相宜的方法,点燃炸药。二是在不减弱其爆炸力的前提下,将硝化甘油变成一种尽可能安全的形式。正在这时,研究中进展不大的父亲把他召到瑞典,父子合作研究。诺贝尔以其活跃的思维,经过50多次试验,终于在1862年完成第一项重要的发明。他先将硝化甘油装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内,再装上导火线。装好后,邀他两个哥哥来到河边,将导火线点燃,投入水中,“轰”一声,只见火花四溅,爆炸力果然比黑火药大。这就是诺贝尔专利雷管。初步的成功表明他弄清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办法,但是这次爆炸的主体仍是黑火药。为此他继续宿心研究。“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1864年9月3日,试验中发生了硝化甘油的爆炸,他们的实验室

13、被炸成一片废墟,诺贝尔的五位助手,包括他的幼弟埃米尔都被当场夺去了生命。诺贝尔因当时不在实验室而幸免于难。他父亲也因这一沉重打击,悲伤过度,得中风而半身不遂。这次爆炸事放还使住在周围的居民对他们的试验更加恐惧,纷纷要求政府当局封闭这一实验室,有人甚至直接告诫诺贝尔,不准他在市内做试验。事故给诺贝尔带来的悲痛和困难是可以想像的,究竟该怎么办?诺贝尔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挫折和不幸并未动摇诺贝尔的决心,他以不屈不挠的勇气把试验设备搬到郊外马拉湖中一艘平底船上,继续研究。经过百多次的试验,他终于发现运用雷酸汞可引爆硝化甘油。雷酸汞对震动非常敏感,受到冲击或摩擦能立即引起爆炸。发明了装有雷酸汞的雷管终于

14、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难题。这一发明可以说是爆炸科学中一次重大突破。19世纪下半叶,欧洲许多国家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大量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诺贝尔因此及时在瑞典、英国、挪咸等国申请了专利,并在瑞典建成了世界第一座硝化甘油厂,随后又在德国建立了国外的生产硝化甘油的合资公司。硝化甘油炸药在许多国家的企业获得了成功的使用。但是好景不长,因为硝化甘油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这就成为运输或贮藏中的隐患。果然不久在美国旧金山发生运输硝化甘油的大爆炸,整列火车被炸得粉身碎骨。德国一家工厂因搬运时发生伸撞,爆炸把工厂变成废

15、墟。一艘满载硝化甘油的轮船行驶在大西洋,由于遇到大风浪,颠簸引起的爆炸使船和人都沉到了海底。针对上述一系列惨状,瑞典政府和其他国家先后下令禁止运输诺贝尔的炸药,并扬言要追究法律责任。诺贝尔再次面临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而是决心运用科学和智慧来解决问题,即一定要生产出安全的炸药。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找到一种合适的配料:硅藻土。这物质不仅化学性质稳定,而且具有较大的吸收力,将它与硝化甘油按1:3混和,就得到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这一炸药使诺贝尔重新获得信誉,生产黄色炸药的工厂获得了很快的发展。黄色炸药研制成功了,诺贝尔的研究仍在继续。他认为黄色炸药虽然解决了安全运输的问题,但是不活跃的硅藻土

16、降低了硝化甘油的爆炸力,应该甜制新的配方。火棉也是一种炸药,能否将它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诺贝尔决定试试。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试验中不慎坍破了手,他顺手用火棉敷了伤口。夜里伤口的疼痛使他不能入眠,于是他默默地思考,怎样才能使火棉与硝化甘油混合呢?眼前这火棉使他想到:可能使用含氮低的火棉效果较好,他立即起床做试验,当天亮时,一种新型的胶质炸药研制出来了。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还很安全,既可以在热滚子间辗转,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这样的性能显然是令人满意的。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引起了重视,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兼有安全可靠、爆炸力强的新式炸药。胶质炸药的发明已充分表明诺贝尔在这

17、领域是最优秀的,然而诺贝尔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先后研制出他命名为c89的无烟火药等。诺贝尔的发明兴趣不限于炸药,他有丰富的想像力。更有千方百计把这些想像付诸于现实的不屈不挠的毅力。为此他还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件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这些研究相比之下,成绩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闪光的特色和伟大的宿愿纵观诺贝尔的经历和成就,有两点不寻常的特色是耐人寻味的。作为一个化学家,诺贝尔的主要兴趣似乎在应用化学方面。他的许多发明创造实际上都是将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

18、实用产品或技术。翻阅诺贝尔的专利发明目录,可以看到他的发明绝大部分都是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用化工技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科学上的成果变成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科学才能造福于人类,科学研究才是有意义的。他所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硝化甘油早在1846年已被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诺在实验室屯制得,在研究它的化学性质时就己认识到它具有强烈的爆炸性,而且非常敏感,但他没有找到安全使用硝化甘油的方法,所以仅把它用作治疗头晕和心脏病的药物。因为使用它带有相当的危险性,许多化学家都不敢碰它。诺贝尔则不同,他看中了它在生产中的价值,于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研究它,经过楔而不舍的努力终于使它成为

19、一种驯服的实用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创造的另一个特色表现在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面。从19世纪90年代他的书信中可以看到,当时他对通过空中摄影来进行勘测和制作地图很有兴趣。由于当时还没有飞机,诺贝尔建议采用气球夹实现这一目的。他还清楚地预见到未来的空中交通将不是通过气球或飞船,而是通过由快速推进器推进的飞机。这事情表明,诺贝尔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科技的新成果,并准备为它们的应用、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历史的经验指出:人类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一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更需要一大批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发明家、技术专家。诺贝尔就是一个楷模。任何创造发明付诸于现实,使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都必须有设计和组织

20、生产的企业家。诺贝尔除了将相当多的精力用于发明创造外,兴建自己的企业也花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当硝化甘油炸药研制成功后,他立即组织了几场大胆的示范表演,以取得企业对硝化甘油炸药的信任。与此同时,他联系了有远见的实业家共同办起了世界第一个生产硝化甘油的公司,他亲自出任公司的经理,还负责工程技术、公关、广告和财务工作。勤奋工作是诺贝尔的生活准则。为了发展他的企业,他不知疲倦地四处奔走,表演爆炸程序,邮寄散发详细的使用说明书,从而使硝化甘油等新型炸药在许多企业大显身手。例如美国修建中太平洋铁路中,硝化甘油炸药的使用为铁路公司节省了几百万美元的费用。在诺贝尔的努力下,生产诺贝尔炸药的公司从瑞典发展到德国,

21、随后到美国。黄色炸药的销量从1367年的11吨,发展1870年的424吨,到1874年已达3120吨。诺贝尔公司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世界性的企业,它的几百座工厂或公司分布在瑞典、德国、挪威、苏格兰、英格兰及其殖民地、法国、美国、芬兰、西班牙、瑞士、意大利、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诺贝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发明家,还是一个熟练的、有很强组织能力的企业家。诺贝尔的上述特色使他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家,使他比许多单纯的科学家高出一筹。使得诺贝尔的形象更高大、更令人崇敬的原固还不仅仅园为他是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发明家,是一个能干的企业家,是一个百富翁、而在于他有一个伟大的胸怀,有一

22、个崇高的宿愿。他与许多富豪不一样,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瑞典的慈善事业,仅留下慈母的照片作为纪念、他曾经说:“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对于有儿女的人,如果除去留给必需的教篇二:读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有感读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有感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发明和发现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这本书主要讲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分别有有趣的三角形、数学王子高斯、数学家的墓志铭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大的是看不见的光线。看不见的光线主要讲: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做实验。屋子里黑洞洞的,看不

23、见一丝光线,即使这样伦琴还用纸板把电管套上,唯恐光线透出来影响效果,当他冲洗照片时却发现相机底片曝光了。后来他又做了无数次试验,证实是电管射出来的光。他想:这种光线能射透金属,能不能射透骨骼、皮肤呢?于是他又做了进一步的试验,证明这种射线能够把骨骼、皮肤清楚的照出来,并为这种射线取名为“x射线”。几年后人们为了纪念威廉伦琴的贡献,又称“x射线”为“伦琴射线”。伦琴由底片曝光发现了“x射线”,在于他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且不轻易放过人们不在意的现象,大胆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来验证问题。这些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篇三:科学家的故事100个科学家故事100个检测题一、填空。1、鲁班,原名鲁班”的是

24、。2、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第一次指出“鲸鱼是胎生的,不像产卵的鱼类”是。3、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被称为“5、浮力定律是古希腊大科学家发现的,他还发现了6、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的;华佗用酒配制了麻醉药“”,还创造了一种医疗体操“”;祖冲之算出了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比西方数学家早了多年。7、1000多年的,建立了;因接受并发展哥白尼的学说,宣扬宇宙无限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比利里医生维萨里是近代的奠基人。8、李时珍花了27年写出了药学巨著所载药物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发现了9、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曾编著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的经验,他译著甚多,以最为著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和的先驱者。10、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