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31KB ,
资源ID:259135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9135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正负极材料关键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正负极材料关键问题.docx

1、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正负极材料关键问题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正负极材料的关键问题锂电池是一类以金属锂或含锂物质作负极的电的化学源总称,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问世并商业化生产以来,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的比能量,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和绿色环保等一系列长处,受到现今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大力发展。一、大体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别离用两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活性物质作为正负极组成的二次电池。电池充电时, 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通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脱出, 插入正极。以将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锂电池为例。在充放电进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

2、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一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咱们利用电池的进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咱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在Li-ion的充放电进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Li-ion Batteries就像一把摇椅,摇椅的两头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运动员一样在摇椅来回奔跑。所以Li-ion Batteries又叫摇椅式电池。 正极反映: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正极可

3、选材料很多,目前主流产品多采用锂铁磷酸盐负极反映:放电时锂离子脱插,充电时锂离子插入。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电池总反映:锂离子电池是由电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等部份组成, 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组成材料的性能和制备工艺,尤其是正极和负极材料。因此研究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在充放电进程中能可逆地嵌脱锂离子的正、负极材料。二、正负极材料(一)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应知足条件:足在所要求的充放电范围内, 与电解质溶液有电化学相溶性;温和电极进程动力学;高度可逆性:全锂化状态下在空气中稳定性好。目前,常常利用的正极材料层状 LiMO2和尖晶石型LiM2O4(M=Co

4、, Ni, Mn, V等过渡金属离子)。 LiMO2型化合物LiCoO2属-NaFeO2型结构, 具有二维层状结构, 适宜锂离子脱嵌。由于其制备工艺简便,性能稳定, 比容量高, 循环性好, 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多数采用LiCoO2作为正极材料。可是由LiCoO2价钱较高, 且过充电时易致使不逆容量损失和极化电压增大 , 因这人们不断寻觅和研究高比能, 低本钱, 稳定性好的新型正极材料。LiNiO2比LiCoO2廉价,其结构与LiCoO2相近,它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低自放电率,与多种电解液有良好的相溶性,是继LiCoO2后研究较多的层状化合物。但LiNiO2制备困难, 要在氧气气氛下合成, 工

5、艺条件控制要求高,这些都影响了它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若是通过掺入或Mn或Co等其它元素, 可取得较好的可逆性及较高的放电电位段。故LiNiO2的制备研究仍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钒的价钱较钴低, 亦能形成层状化合物,但与LiCoO2 有所不同, 即当Li+脱嵌时, 层状的LiVO2变得不稳定, 在Li1- xVO2中, 当x时, 约有1/3的钒离子从钒层迁入缺锂层形成电化学活性很小的有缺点的岩盐结构, 从而破坏了锂离子扩散用的二维平面, 且锂离子不能再生成原有的层状结构。由于锰来源普遍, 价钱不到钴的10% , 且低毒, 易回收, 各类嵌锂的氧化锰材料备受重视。层状的LiMnO2一般用层状的岩

6、盐结构化合物Li2MnO3 (Li2OMnO2) 酸处置制备 ,与LiCoO2不同, 这种LiMnO2属正交晶系, 在之间充电, 可逆容量为200mAhg-1左右,通过第一次充电,正交晶系的LiMnO2转变成尖晶石型的LixMn2O4。因这种LiMnO2在空气中稳定, 而尖晶石型的LixMn2O4在空气中不稳定。尖晶石型LiM2O4尖晶石型的LiM2O4 (M = Mn,Co,V等) 中LiM2O4骨架是一个有利于Li+扩散的四面体与八面体共面的三维网络, 氧原子作立方紧密堆积, 75% 的M原子交替地位于立方紧密堆积的氧层之间, 余下的25%M原子位于相邻层, 因此,在脱锂状态下, 有足够的

7、M阳离子存在于每一层中, 以维持氧原子理想的立方紧密堆积状态。LiMn2O4是尖晶石型嵌锂化合物的典型代表, 有众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过普遍而深切的研究。LiMn2O4具有三维隧道结构, 更适宜锂离子的脱嵌, 同时也是正极材料中本钱最低的, 其耐过充性及安全性也更好, 对电池的安全保护装置要求相对较低。可是, 因为在加热进程中易失去氧而产生电化学性能差的缺氧化合物,使高容量的LiMn2O4的制备较复杂,此刻常常利用的合成方式有多步加热固态合成法,溶液-凝胶法,沉淀法,Pchini法等。对于LiCo2O4,其在400左右制备的结构类似于尖晶石型的LiMn2O4,其放电电压约比层状LiCoO2低,循

8、环性能差,这主如果因LiCo2O4并非理想的尖晶石结构, 但通过适当的酸处置后, 可以改善LiCo2O4的循环性能。与LiVO2类似, 尖晶石型的LiV2O4作为正极, 在锂的脱嵌进程中, 结构从尖晶石变成有缺点的岩盐型, 约有1/9的钒离子从富钒层进入相邻层而破坏了供锂离子扩散用的三维空间而限制了该化合物的应用。但是, 由于价钱上的优势, 嵌锂的氧化钒仍受到人们关注, 采用新的制备方式,如模板合成法、水热法和掺入其它金属离子或导电高分子材料,以设法稳定脱锂状态下的晶体结构及其充放电的可逆性, 将是推动嵌锂氧化钒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的最有希望的途径。就目前而言,锂电池正极材料仍以钴酸锂为主。 除

9、其结构稳定性佳、能量密度高的特性外。最先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等小型电池领域也是一大原因。另外, 随着锂电池爆炸事件陆续发生后,正极材料研究重点转向安全性开发。其中锰酸锂电容量虽然较低,但其安全性较高,也让其在大型锂电池或动力电池市场渗透率逐年提升,至于磷酸锂铁相较于锂锰系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在本钱考量上也比锂钴氧化物更具优势,使得磷酸锂铁和锂锰系在未来锂电池市场的应用备受期待。(二)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能量及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 活着界范围内取得了普遍的研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知足以下要求:在锂离子的嵌入反映中自由能转变小、电位低;锂离子在负极的固态结构中有高

10、的扩散率;高度可逆的嵌入脱出反映;有良好的电导率;热力学上稳定, 同时与电解质不发生反映。常见的负极材料按成份划分可分为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碳材料石墨,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最常常利用的负极材料。嵌锂石墨属离子型层间化合物, 理论容量为372mAhg-1, 锂的嵌入与脱嵌反映发生在00. 25V之间, 具很好的电压平台。当前, 用嵌锂石墨作负极时, 研究的核心问题有: 不可逆容量损失的机理和抑制办法, 和石墨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所谓不可逆容量损失是指碳电极的锂离子不能从碳电极中脱嵌, 这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充放电循环,除溶剂分解的因素外, 石墨电极本体内部的活性位点与锂离子反映也是产生不可逆容量

11、损失的原因。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如加入12-冠-4-醚, 可以抑制溶剂分解;而适度地氧化石墨,使石墨某些特殊位点产生纳米微孔, 可取得良好的循环性能。另外在石墨负极中混入银粉也可以改善循环性能。通过采用上述方式的改良, 目前报导的石墨类碳材料的插锂容量已达到300mAhg-1以上,而且其循环性能也较优良。然而,石墨由于只形成LiC6,其理论容量只有372 mAhg-1,,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纳米碳负极材料,比如碳纳米管(CNTs)、石墨稀、介孔碳等已经被开发用作存储Li。碳纳米管(CNTs)是最典型的碳纳米结构,其电学性能优良,机械强度强,化学稳定好,比表面积高,活化比表面大。在

12、CNTs发现后不久人们就研究其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对Li蒸汽与CNTs的反映研究并测试其对应的电化学性能表明,CNTs可以在非石墨层与管内表面之间提供利于Li插入的夹层。小直径的CNTs可以在六边形的平面键产生应变,这种应变引发电子离域和使得结构比周期性的石墨片更具有负电性,反过来增加Li的嵌入程度。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CNTs可逆容量可以达到460 mAhg-1人通过各类后续处置如球磨酸氧化等可以达到1116mAhg-1。相对于石墨材料,CNTs的容量有很大的提高,可是CNTs中引入大量的结构缺点和高电压滞后,其库伦效率低于石墨。石墨稀,以一个原子厚度为大体结构的二维单层碳。由于其具

13、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比如超高的比表面、均一的多孔结构、宽的电化学窗口,吸引人们展开对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锂离子不仅能贮存石墨稀的双侧,还能在边缘处、缺点、位错和石墨烯片的共价点处,这些使其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通过剥落石墨方式的取得石墨烯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通过预处置可取得的官能团修饰的表面。单位结构的石墨烯的聚集和石墨的无规则的排列提供了了更多的间隙。用化学法合成石墨烯纳米片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放电充电容量别离为945 mAhg-1和650 mAhg-1。可是石墨烯基的负极材料有较高的充电/放电容量、较低的库伦效率和大的不可逆容量,这种不可逆容量归于Li+与含氧官能

14、团的反映和在氧化石墨处固体电解质的形成。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石墨烯高的表面积/体积使得嵌入其中的电解液增加而致使高的不可逆容量。石墨稀与活性金属(Sn、Si)或金属氧化物(Co3V4、Fe3O4、Mn3O4、CuO、SnO2)纳米粒子的复合可以减少不可逆容量提高循环寿命。利用两步液相反映法将Mn3O4纳米颗粒负载到还原石墨烯片(RGO)上,测试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发现其可逆容量高达900 mAhg-1,即便在16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容量仍有390 mAhg-1,表现了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因此,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之间的协同效应可增加锂存储容量,改善循环

15、性能和倍率容量。介孔材料相对于传统的石墨碳材料具有明显高的容量。Li+在 V的电压范围内脱出,其第一次容量为3100 mAhg-1人对应着化合物的生成。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为850-1100mAhg-1对应于LixC6(x = 的化学式。但是,介孔碳通常在充电放电曲线中表现出一个较高的不可逆容量和磁滞现象,这是这种材料的特性,太大的比表面致使太多的活化点从而使得电极/电解液界面发生不可控反映。在电化学上这些特性将阻碍其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金属氧化物材料碳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由于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碳表面形成能让电子和锂离子自由通过的钝化层, 这种钝化层保证了碳电极良好的

16、循环性能。但是, 也会引发严重的第一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的损失。有时乃至能引发碳电极内部的结构转变和电接触不良, 另外, 高温下也可能因保护层的分解而致使电池失效或产生安全问题, 因此, 几乎与研究碳负极的同时, 寻觅电位与Li+/Li 电对相近的其它负极材料的工作一直受到重视。各类金属氧化物早已被普遍研究作为潜在的负极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能提供在500-10000mAhg-1之间的高可逆容量。按照反映机制,可以将金属氧化物基负极分为三组:(1)锂-合金反映机理(SnO2); (2)嵌入/脱出反映机理,其中包括锂在过渡金属氧化物晶格中的插入和拔出(TiO2);(3)转换反映

17、机理包括氧化锂的生成和分解,同时伴随着金属纳米粒的还原和氧化(MOx,M= Fe、Co、Ni、Mn、Cu、Mo、Cr等)。三中反映机制显示如下:锂-合金反映机理:MxOy+2yLi+2ye-xM+yLi2OM+2Li+2e-LizM插入反映机理:MOx+yLi+ye-LiyMOx转换反映机理:MxOy+2yLi+2ye-xM+yLi2O锂-合金反映以SnO2为例,二氧化锡(SnO2)在金属氧化物材料中是超级有希望的,第一次的放电中Li与SnO2反映生成Li2O和Sn,随后继续与Li反映生成合金,对应的理论容量为783 mAhg-1。但是,在持续几回循环以后,从Li-Sn合金中脱出来的Sn表现了

18、彼此之间聚集的趋势并形成团簇。这种不可逆容量恶化的原因与Sn的体积转变和支撑插入到Li中还原态Sn颗粒的Li2O基体受到破坏有关。研究重点放在提高SnO2循环性能和减少不可逆容量上。近几年二氧化锡/碳纳米复合材料,如SnO2碳纳米胶质、SnO2碳纳米粒子,这些材料具有较高可逆的储锂能力和改良的循环性能。这源于导电碳基质的良好稳定性与SnO2纳米粒子高的锂贮存能力的协同效应。在SnO2碳纳米复合材料中,碳作为避免SnO2粒子团聚的屏障,能在SnO2粒子经历体积转变时提供一个缓冲空间而不出现结构丹塌。几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插入反映机理贮存锂。对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而言由于其低本钱和无毒性,这些材

19、料是比较吸引注意力的。但是,插入反映中涉及的电子数量一般小于锂,因为锂只能插入在金属氧化物晶体的空位中。因此,插入反映基体的金属氧化物负极的比容量相对较低。二氧化钛有多种晶型,如锐钛矿、金红石和TiO2-B。锐钛矿通常被以为是最具导电活性的锂插入体,因为对于锐钛矿氧化铁,不仅锂插入的电压低,而且锂嵌入、脱出的动力学快。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为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是高效率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所必需的。二氧化钨是另一个伴随锂插入贮存机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工作电压较低;但是,这种材料通常存在严重的不可逆分解和较差的循环性能。转换反映机制引发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因为许多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20、MOx, M = Fe、Co、Ni、Mn、Cu、Mo、Cr等)在电极反映中遵循这一机制。按照转换反映的公式MxOy+2yLi+2ye-xM+yLi2O,这些氧化物在第一次锂转化进程中,被转换成含有金属状态同时伴随着Li2O生成,脱锂时可以可逆性的返回到初始状态。这些金属氧化物作为裡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了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能量密度,主如果因为在转换反映中氧化态取得了充分利用且不止一个电子参与反映。但是,第一次循环时它们的库伦效率较低,主要与形成的SEI膜不稳定,磁滞现象大和贮存容量较低有关。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多孔纳米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对于负极材料,由于高比

21、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庞大市场需求,要求碳质材料不仅具有超高的储锂能力,而且能在0 V+/Li) 左右快速可逆地嵌入/ 脱嵌锂离子. 另外,在提高碳质材料的重量容量的同时,更应重视其体积容量的提高. 因此,在以后的碳质负极材料的研究中,继续寻觅新的碳质材料、新的预处置及复合方式,将是碳质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纳米材料技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将为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广漠的空间。三、结语锂离子电池未来发展方向仍是电池容量的提高、改善电极循环寿命、电池的安全性、降低本钱。锂离子电池是继镍锡、镍氢电池后, 市场前景最好, 发展最快的一种二次电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正负极材料的研究将有力地推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应用, 带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在军事、航天工业上应用的扩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