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课程:课程是专指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实质就是学校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特定的预期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会承认的专门的资格证书。 教学: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专门环境特定文化为对象,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结构定向教学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的简称。结构化教学和定向化教学是结构定向教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观点。中心思想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双机制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
2、习理论。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 课程决策层次:一般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时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表意目标:源于美国学者艾斯纳(Eisner, E. W.)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是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的结果,而不是在活动之初预先规定的目标。 课程研制:是一种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文化选择、传递和
3、创新活动过程。 课程变迁:变迁是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迁移,实质上就是情况或阶段的变换。课程变迁可以定义为课程在教育哲学、价值观、目标、组织结构、材料、教授策略、学生经验、评估和学习结果等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时间进程。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教学风格: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
4、向的总和。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法:教师教书育人所使用的方法 学法: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互动式教学策略: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活动过
5、程 反思教学策略:是教师以整个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有意义的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合作学习: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6、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终结性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相对性评价
7、: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产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是一种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教学评价类型。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 正式评价:指教师通过相对规范的评价程序和测验(通常是纸笔测验)工具,或通过一些正式举行的活动(例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情况的评价方式。 非正式评价:指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
8、,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不断地了解学生,进而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形成对学生某种看法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元评价:按照一定的理论和价值标准对教育评价技术的质量及结论进行评价与研究 教材评价:是对教材的价值作出判定。 学生学业评价与评估: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表现性评估:表现性评估,是一种基于学生的表现或表现样本,依据既定的标准而进行的直接和系统的观察和评价。 档案袋评估:是表现性评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描述的是学生在特定学
9、科领域中长期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成果的增长。 教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素养及工作的现实或潜在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 有效教学标准:指人们研制和使用的一种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及其标准体系,目的是促进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成功率。 教学环境的审美性: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配以得当的动作,勾画生动的景象,情景交融,创设情趣和道德修养。教学情境的这种美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美的教学情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美化课堂教学,也可使教师和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 教学板书: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重要内容的活动。 教学艺术风格: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