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53KB ,
资源ID:258334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8334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docx

1、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社会心理学(一)社会思维1.自我(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詹姆斯。镜我:米德。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4)自我的形成与发展: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5)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强(主要

2、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2.归因(1)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2)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3)归因的理论: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

3、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4)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自我贬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二)社会思维1.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1)社会知觉的含义:个体对他人、群体、自己以及对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2)印象形成:印象形成的

4、含义。印象形成中的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慈悲效应,又称正性偏差;刻板印象。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阿希,通过印象实验)。(3)社会知觉的图示:图示又称基模,是组织信息的方式,帮助人们认知世界和解释世界。泰勒和克劳克区分了四种图示,即人的图示、自我图示、角色图示和社会事件图示。(4)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认知启发: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易得性启发);调整性(锚定性)启发。投射作用。情感卷入。内隐人格理论(门外汉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即一套关乎人格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

5、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达出来,甚至个人意识不到。伯曼等人又把这种理论称作相关偏见。情绪的泛化。(5)社会判断的含义: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人、某事的评论,具有实践性、预见性、稳定性。(6)社会判断理论:谢里夫和霍夫兰德认为,人们在对它物进行判断时,如果他们自己已经持有某种判断的参照标准,那么在实际的判断过程中,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相差越大,则人们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比实际上相差得更大,即对比效应,如逃课人和摔婴儿的人相比,会得出逃课的人不坏的结论;若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比较相似,则人们会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更加相似的,即同化效应。(7)框架效应

6、:同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效应的经典实验为亚洲疾病问题实验。(三)社会思维1、社会态度(1)态度的含义: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组成,其中,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2)态度的功能: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3)态度形成: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4)态度转变:霍夫兰德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即发生在接受者身上的态度改变,要涉及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和情境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原因。传递者:威信、立场、意图及吸引力等。沟通信息:信息差异、畏惧(中等强度最好)、信息倾向性(文化水平高、卷入深,提

7、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低、卷入浅,单一倾向的信息效果好)、信息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效果好,面对面比大众媒介效果好)。接受者: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自尊高、自信不容易转变,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易改变)、个体心理倾向。情境:预先警告(具有双重作用)、分心(要分散接受者对沟通信息的注意)、重复(要中等)。(5)态度转变理论。平衡理论-POX模型。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海德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的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成功。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最小

8、费力原则,即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平衡。在模型中,P-O的关系最重要。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费斯汀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即心里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如:改变态度。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曾经设计了一个移动线轴和移动方栓的任务来证明认知失调理论。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

9、一种交换关系,人们是按照以尽量小的成本换取尽量多的收益的原则行动的。在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时,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态度转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会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态度时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即个体持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6)态度的测量。量表法:单维量表,如瑟斯顿等距量表、里克特累加量表;多维量表,如奥斯古德语义区分量表,博加达斯社会距离量表。投射测验。行为反应量表。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等。2、内隐社会认知(1)内隐社会认知含义:由格林沃尔德和伯那基提出,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

10、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2)内隐态度:内隐态度的研究:晕轮效应;纯粹接触效应(日久生情)。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双态度模型:人们对于同一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的、所承认的外显态度,一种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3)内隐自尊:实验性内隐自尊:说服中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导致某种偏好倾向);单纯所有权(对自己直接或间接拥有的物体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小群体效应(对群体内个体的评价高于群体外的相应人员)。自然形成的内隐自尊:相似性吸引;认知性的说服反应(在说服中,新观点同个人已有观点越一致,越容易接受);决策后效应(对自己曾选择过的事物给予较高评价)。次级内隐自尊

11、效应:判断中的肯定自我倾向;内隐攀附和疏离(攀附有吸引力的人,疏远无吸引力的人);转移的自尊(人们喜欢先接受批评,后接受表扬)。(4)内隐刻板印象。(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就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我们重点去复习。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1)人际关系。含义: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主要成分)。建立与发展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探测器。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性

12、原则(基础);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情感需要。人际测量:莫雷诺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社会距离测量法;贝尔斯测量法。(2)人际沟通。含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方式。功能:协调作用;保健作用;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种类: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非正式沟通网络(留言式、集束式、偶然式)。(3)身

13、体语言沟通。(4)人际距离。公众距离:3.6-7.5米。 社交距离:1.2-3.6米。个人距离:0.45-1.2米。 亲密距离:0-0.54米。2.亲密关系(1)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按照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最强烈)。(2)亲密关系: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两个人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很大时,即发展为亲密关系。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3)影响喜欢的因素:熟悉和临近;相似与互补;才能:犯错误效应;外貌;人格品质:真诚是最重要的品质。(4)爱情。含义: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

14、情感。爱情与喜欢:鲁宾认为,爱情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部分。发展阶段:社会交换论认为分为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和制度化四个阶段。形式: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主要由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三元理论:斯腾伯格认为,爱情由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亲密(喜欢、理解与期待)和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个成分构成,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7种爱情形式。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我们经常说,某人人缘很好或某人人缘很差,这里的人缘指的就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多学点关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知识,说不定还能帮我们赚个好人缘呢。(二)

15、社会关系1.偏见与歧视(1)偏见的含义: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中的情感要素相联系,其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上,如性别歧视等。(2)偏见产生的原因: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社会学习理论:偏见由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所致。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对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偏见。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的内部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3)偏见的影响: 对知觉的影响:比如灰姑娘情结。

16、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如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预言效应。 疏离。(4)偏见的消除:社会化;接受教育;直接接触;自我监控;合作。(5)歧视的含义:在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领域里,在人权以及基本自由的认识、享受、行使上,针对某个人群所施加的妨碍其权利生效的一切约束、排除和限制。(6)偏见、刻板印象、歧视。刻板印象偏向于认知,是偏见与歧视的认知基础;偏见偏向于情感;而歧视则偏向于行为倾向。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而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之上。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逻辑。(7)偏见与歧视的形成因素:情

17、绪因素:替罪羊理论。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成群结党,明分彼此。人格因素:独裁主义。认知因素:类别化,选择性信息加工。(三)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就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今天所要提到的一种社会关系叫利他行为,我们提倡积极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的价值观就是利他行为的一种体现。但也有一种利他行为并非是出于自愿,而是综合各方因素所作出的判断,需要我们重点去复习。1.利他行为(1)含义: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行为。(2)特性:自觉自愿;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利他

18、可能有所损失。(3)倾向:巴特森认为,利他行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自我利他主义;一种是纯利他主义。 (4)利他行为的原因:社会生物学观点: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社会进化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很重要: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社会公平规范。 (5)外部影响因素: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会增加利他行为,反之会减少。社会环境:他人在场(拉坦和达利认为,其原因可能跟责任分散、情境的不

19、明确性以及评价恐惧有关);情境的社会性意义(个体会对情境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进行判断,然后采取行动)。时间压力:个体很忙时,往往难以利他。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利他对象容易得到帮助。(6)利他内部影响因素:心境;内疚;人格;利他技能。(四)社会关系1.侵犯行为(1)含义:又称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由侵犯行为、侵犯动机(直接原因)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2)种类: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可分为言语侵犯与动作侵犯。根据侵犯行为的动机,可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报复性侵犯。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可分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20、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和被认可的侵犯行为。(3)原因:本能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死本能是自我破坏的倾向,人只要活着,死本能就会受到生本能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倾向转向外部,即侵犯行为。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人类侵犯的避免,可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方法,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挫折-侵犯说:多拉德认提出该理论,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为条件。米勒对其进行了修正,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后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引起的情绪状态,如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21、认为,侵犯是习得的,其机制为联想、强化和模仿。(4)有关的因素:温度:在38到41摄氏度内,随温度升高,人们暴力倾向会增强。兴奋转移:愤怒、锻炼、噪声、淫秽电影等引起的激起都会增加人们的侵犯。侵犯线索:武器效应。去个体化。饮酒。(5)减少方法:利用惩罚;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替代性攻击与宣泄。(6)与侵犯行为有关的一项经典研究:津巴多,斯坦福监狱实验。(一)社会影响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然这世界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那我们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让你站在几百人的面前做个演讲,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有压力,那如何克服和看待这个压力呢,心理学家拉塔纳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有些人抗干扰能

22、力强一些,有些人则弱一些,还有些影响则是不可避免的。1.说服(1)说服模型:霍夫兰德改变-说服模型。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亦即构成了说服对象的态度对象。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指出,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与否与说服对象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关。该模型主要说明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当态度发生改变后,新态度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保持,态

23、度转变为行为,一旦态度转变为行为,该行为将加强或激化新态度,逐步固化为信念,成为持久的行为模式。认知和反应理论。陪狄和卡司欧伯认为,说服存在两条路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中心路径的说服建立在论据的逻辑性和强度上;外周路径的说服建立在与说服内容性质或品质无关或额外的因素上。(2)关于说服的效应:睡眠效应;好心情效应;接种效应;过度理由效应;留面子效应与登门槛效应;折扣技巧;滚雪球。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人的数量、重要性和接近性。拉塔纳曾用光的作用来类比。光照在平面上,平面接收到的光量,不仅取决于开了多少灯,而且取决于灯泡的瓦数,以及它与平面的接近程度。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

24、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接近性有关。(二)社会影响1.从众与服从(1)从众:含义: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功能: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促进个体适应社会。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生活中最普遍的从众形式);反从众。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高。影响因素:群体因素(群体成员一致性高、凝聚力强、群体规模在34人时,从众行为较多);个体人格因素(自我评价高、独立性强的,从众少);情境的明确性(越明确,从众行为越少);其他因素(性别、智力对从众可能也有影响,但结论不

25、明确)。从众实验:谢里夫社会规范实验;阿希知觉判断实验。(2)服从:含义: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服从实验:米尔格莱姆电击实验。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归因。影响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被试的道德水平;诱骗入门的策略;权威的接近程度;受害者的靠近程度。2.去个体化(1)含义: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是个体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对此现象的研究最初来源于一种社会传染的现象,津巴多和菲斯汀格用去个体化代替了这种现象。(2)去个体化包括个体责任感丧失和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一般来讲,群体成员越多,去

26、个性化的程度越高。而群体的去个性化程度越大,其成员的行为就越自由,也就越不受约束,所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3)去个体化的产生的原因:津巴多认为,激起、匿名性以及责任分散是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匿名性:这是引起去个体化的关键。自我意识:有研究者认为,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功能下降。3.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1)社会助长:含义:人们在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最早对社会促进进行研究的是特里普里特。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有竞争时,人们骑车速度比单独骑的时候速度快。奥尔波特也发现了这一点,他发现,当房间里有五个人一起

27、工作时,工作效率比一个人时高。理论解释:他人在场,也叫优势反应强化说;评价恐惧理论;分心冲突理论。(2)社会惰化:含义:又叫社会懈怠,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如磨洋工。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与社会惰化相关的效应:自由骑士效应;吸盘效应。拉塔纳曾用光的作用来类比。光照在平面上,平面接收到的光量,不仅取决于开了多少灯,而且取决于灯泡的瓦数,以及它与平面的接近程度。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接近性有关。(三)社会影响1.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1)群体极化:含义

28、: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而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群体极化最初来源于对风险转移现象的研究。产生的原因: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规范的压力作用、群体内部的暗示和从众、群体内聚力的大小、权威人格。理论解释:社会比较理论(在团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与团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人们在决策开始时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在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比别人更好。但在决策过程中,通过与他人观点的社会比较,却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由于人们希望他人对自己做出积极评价,因此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导

29、致群体极化);说服性辩论说(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里,论点对决策选择更为重要,因为人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观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更极端)。(2)群体思维:含义:也叫小集团意识,是指在高凝聚力的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的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产生条件:高凝聚力的团体;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外界压力太大,要

30、找出一个比领导者偏好的选择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症状:不会受伤害的幻想;想象群体的道德;对决策选择的合理化;对对手有刻板印象;对反对意见的自我审查;有一致性的幻想;对提不同意见的人的直接压力。后果:对所偏好的方案的危险性缺乏检查;对已经否决的可能性选择未加以重新评估;未详细探讨有关信息;处理信息时有选择性偏差。克服方法:领导者必须鼓励每个一个成员踊跃发言,并且对已经提出的主张加以质疑;领导者在讨论中应该保持公平,在团体所有成员表达了观点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期望;最好先把团体分成若干小组独立讨论,然后一起讨论找出差异;邀请专家参与团体讨论,鼓励专家提出意见、批评;每次讨论时,指定一个人扮演批评者角色。(3)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具名群体技术(出主意,记录方案,加以分类,表决);阶梯技术(一个一个加人来讨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