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导学练备课稿关注备课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课题9.静止和运动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识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究未知,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3.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重点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难点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导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大众汽车景象录像)。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玩耍。生:大
2、众汽车在奔驰。生:公路边另有树。师:那你都发明了什么呢?生:汽车和人是动的,小树没有动师:那这节课你最存眷、最想探究的是哪个题目?(师引导生提出题目)生:静止和活动。2揭示课题:本日,我们就来研究“静止和活动”。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一):猜想假设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1.老师提出问题:在录像中,谁在活动?谁是静止的?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物体“谁在活动、谁是静止的”睁开猛烈的争论。)(以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为例)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生1:车内的人都在运动。生2:不,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师:说说你们的理由。生2:司机和乘
3、客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动,只有一个人正在向车门处走,所以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生1:汽车在向前运动,人们都坐在汽车里,当然所有的人都在运动了!师生小结:运动、静止因所选的标准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有不同,这个被选定的标准就叫做参照物。(二)制定实验方案1.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与认识。模拟“乘客与行人”的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2.描述运动和静止。出示课件:游人坐过山车图,商场内顾客乘电梯上下楼图,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图,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轨道图。仔细观察图中的物体,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三)实验探究(以游
4、人做过山车为例)师: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生:在游人坐过山车图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游人是运动的。生:过山车也是运动的。生:如果以过山车为参照物也是这样,车上人是静止的,路边的树和房子也都是运动的。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说的可真棒!看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啊。三、自由活动1.教师谈话:生活中,你们还见过类似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吗?2发言:这节课同学们对活动和静止举行了认真研究,真不简朴!你们能不克不及说说这节课的劳绩?(学生纷纷谈这节讲义身的感觉。)四、拓展创新请同学们查阅资料,相识同步卫星的运行环境。课题10距离和时间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
5、识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重点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难点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导 学 过 程1、导入新课1、谈话:学生的百米跑用了15秒,世界冠军万米跑的成绩是28分钟,他们谁跑得快?2、学生猜测谁跑得快。3、揭示课题:距离和时间。2、小组探究,自主学习。1.初步感受距离和时间
6、的关系,学习秒表的使用方法。教给学生使用秒表的方法学生用正常的步伐走5米和10米,分别测量出用了多长时间。分析:走的越远越长。2.测量每段距离用的时间。学生自愿分成“百米组”和“玩具组”。教师分配任务。百米组:到操场百米跑道进行百米测量,一位同学在起点喊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口令,每隔30米一位同学在计时,一位同学做好记录。姓名30米用时间30米用的时间30米用的时间学生1学生2学生3玩具组:测量玩具小车在水泥地上用的时间,提示学生做好小组分工。距离时间距离时间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把收集的数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颜色笔制成折线统计图,竖轴表示的是距离,横轴表示的是时间,
7、并且分析一下,这两条折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现?学生制作。2.分析图意: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 说明跑得越快;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小,说明跑得越慢。3.讨论:物体的运动距离与什么有关? 速度相同,路程与什么有关?4.总结:学生根据测量数据,通过讨论研究,总结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4、总结提升,抽象提升。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路程、速度、时间有了怎样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2.教师总结:速度一定,时间越长,经过的距离越长;时间越短经过的距离越短。时间相同,经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短,经过的距离越短,速度越慢。3.谈谈你对这节课的表现如何?5、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
8、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查阅列车时刻表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析一下你能发现什么?3.回归课初,解决问题:学生的百米跑用了15秒,世界冠军万米跑的成绩是28分钟,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4.课堂小结课题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识目标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性,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惯性现象。2.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愿与他人交流,乐于用学到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重点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难点学会用惯性的
9、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导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杂技,请同学们仔细欣赏。(玻璃杯上放一小张正方形卡纸,卡纸上放着一枚硬币)在表演前,请大家猜测一下,如果我把卡纸弹出,硬币会怎样?2.让学生根据个人经验做猜想。 3.教师实验: 用食指快速弹出卡纸,硬币落入杯中。4.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为什么硬币会掉入杯中?为什么静止的物体在突然遇到外力作用的关注备课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时候还会保持静止呢?5.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总结:静止的物体在突然遇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为什么还会保持静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10、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制定实验方案。谈话:要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象棋子、尺子、钢笔帽、纸条、棉花、鸡蛋、杯子等)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可以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方案。2.汇报实验方案。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说说本组的实验方案。3.探究实验。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让学生以图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进行汇报自己的发现。2.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研究了静止物体的特性,那么当运动状态的物体遭遇静止状态改变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公交车突然紧急刹车时乘客的前倾状态,请同学猜想急刹
11、车的一瞬间,乘客为什么向前倒?学生发表想法,作出假设:急刹车的一瞬间,由于乘客保持了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会向前倾倒。也可以说运动的物体仍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3.教师提供小车模型、木块,让学生想法证明。4.你还能利用其它材料设计出类似这样的实验方案吗?例如:学生扔纸团,手已经停住了,但纸团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扔了出去;手中的粉笔和手掌一块儿运动,在我停止搓手的瞬间,粉笔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飞了出去。5.归纳总结,建构惯性概念:这节课,我们所做的这些实验,不论是运动状态的物体还是静止状态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那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板书:
12、惯性)。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惯性有了哪些方面的理解?让学生采取边画边说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2.教师总结概括。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3.用所学知识体验惯性的大小。师:为了我们更好的掌握“打硬币”这门杂技,同学们多练习练习。可以分别使用鸡蛋、棉花、象棋或其它物品。5、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说一说,生活中惯性现象。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的惯性现象。2.交流资料,感知惯性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3.学生讨论交流:在驾乘车辆时,为预防突发情况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应该怎么做?
13、课题12物体的运动方式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识目标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式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2.意识到复杂的运动方式是由简单的运动方式组成的,感受分析问题的乐趣。3.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移动、滚动、转动、摆动;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重点知道物体四种运动方式:移动、滚动、转动、摆动。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运动方式,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导 学 过 程1、导入新课1(出示纸风车)师:谁会玩这个小风车?(强调玩字)生举手。师:如
14、果给你这个风车你会怎么玩呢?(引导学生说出“转”、 “动” 字)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3师: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的物体?你能说出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学生汇报)4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二、探究活动1师:刚才我们说了,看了这么多运动的物体,你们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模拟它们的运动吗?(出示纸风车、小木块、易拉罐、钢尺、橡皮筋、单摆装置)学生的情绪被调到后,关注备课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学生选取材料)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学生小组交流一会。3师:马上我们就要
15、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板书:木 块 移动 纸风车 转动 易拉罐 滚动 钢尺、橡皮筋 振动 单摆 摆动 移动 滚动 转动 转动 摆动 振动 移动 转动 振动3、巩固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哪一种?四、课堂总结,巩固深化: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示意图,说出物体运动方式的名称。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
16、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研究。课题13动物的运动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识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的运动进行观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动物运动的方式。2.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动物运动方式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宜的特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特点。重点知道动物运动方式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宜的特点难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特点。导 学 过 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很喜欢小动物,老师搜集了一些动物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生课件)
17、2.地球上生活着很多小动物,今天,我们学习动物的运动这节课,一起来探究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方式和规律。2、探究活动1.认识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运动,你曾经见过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小组内自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视频资料)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爬行、行走、奔跑、跳跃。关注备课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2.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师:你曾经见过的水中的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游泳。师:对,但是它们的游泳方
18、式不同,谁能模仿几种鱼类的游泳方式?3.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师:你曾经见过的空中的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生:飞行。教师随机板书:飞行。师:对,但是它们的飞行方式各不相同,谁能模仿一下在空中的动物是怎样飞行的?4.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运动方式都不一样呢?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迁移,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环境相依存。5.每种动物都有一种运动方式吗?你认识这样的动物吗?学生讨论后在全班交流。教师补充:对,有些动物的运动方式并不是单一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例如天鹅,既能在空中飞翔,也能在水里游泳,还能在陆地上行走。每种动物选择哪种运动方式是
19、与它的生活环境相联系的。6.研究动物的运动规律。课件出示:马慢跑的视频资料。仔细观察马的慢跑时,找一找它的运动规律。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马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教师板书:对角线换步法3、归纳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戏。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小动物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运动方式?4、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研究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课题14白天与黑夜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识目标1.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能利用表格整理观察记录,对昼夜长短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
20、.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重点知道昼夜成因,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时间。难点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导 学 过 程1、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白天与夜晚的风景图片,提出白天与黑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讲述: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默认交替出现,那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师:“白天”又称为“昼”,“黑夜”称为夜,那么对于昼夜,你都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呢?生: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生:为什么昼夜会交替呢?生:昼夜交替
21、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生:为什么有的时候白天长,有的时候黑夜长2、探究活动活动一: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关注备课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1.交流分析自己搜集到的昼夜形成原因的资料,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交流讨论。2.介绍古人对昼夜变化原因的认识过程,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了解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活动二:模拟昼夜的形成你们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讨论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打开手电筒,把手电筒和地球仪的位置距离调整好。1、学生设计实验,交流操作注意要点。模拟实验:以地球仪替代地球,电筒替代太阳,转动地球仪。注意事项
22、:(1)手电筒和地球仪之间的距离适当,以电筒光圈照到地球仪的一半为宜。(2)调节好“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后,实验过程中,不要去移动。(3)转动地球仪时,自西向东,方向不能转错。(4)实验过程中,记录下你们的发现。(5)小组中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项实验。2、学生上台展示小组的实验发现。3、师生小结: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这就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三、自由活动 研究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当我们处于12点时,地球上哪些地区是黑夜? 借助地球仪和手电筒,观察:当中国是白天时
23、,哪些国家是夜晚?当中国是夜晚时,哪些国家是白天?我们这里是中午时,东面的国家大致是什么时候?西面的国家大致是什么时候?提示:先找到“昼夜交界线”,(这是教学本部分的关键)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4、拓展活动根据对当地日出、日落时间作长期的观察,并做好记录,看有什么发现?课题15昼夜与生物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识目标1.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植物开花情况的变化,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
24、观察动植物和人的昼夜行为变化,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产生影响。重点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产生影响。难点学会观察动植物和人的昼夜行为变化。导 学 过 程1、导入新课。(结合同学们生活中的一些奇特而又常见的现象引入)同学们,到了晚上你为什么会睡觉?早上即使没有人叫你,你也会按时醒来?出示投影:“夜来香傍晚时花朵都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学生自由猜想、交流、汇报)由此引入新课:昼夜与生物2、探究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同学们,人生命的四大特征包括脉搏、呼吸、体温、血压。在一天中,你的这四个特征会有变化吗?如果有,在各个阶
25、段是如何变化的?关注备课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让同学们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一猜。1同学们,下面分小组交流自己一天中身体情况的各项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将自己一天中身体活动情况的记录进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2同学们,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大胆发言交流发现)3同学们:当早晨醒来时,人体会发生心跳、呼吸加快等一系列变化;傍晚时分,体温会比清晨时升高约10,血压也从早晨起床时的一天最低点升至晚上的一天最高点;夜里,心跳频率和体温开始下降。这是人类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的节律。活动二: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探究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提出
26、问题:观察郁金香、合欢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课件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学生讨论交流。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学生讨论交流。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生物钟。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是有规律的,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2.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提出问题: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学生交流并解释。多媒体展示: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
27、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小结。3、自由活动回忆整理自己的作息时间记录,分析作息时间规律,写出分析报告。学生整理,动手分析。4、拓展活动了解人体生物钟的内容,想办法测试自己的活动规律。课题16四季更替课时1备课形式学 习 目 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识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重点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难点学会模拟四季更替的实验。导 学 过 程1、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大家都
28、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哪四个季节?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春天完了是夏)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也就是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不断循环,四季在不断更替,可以这样理解吗?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四季更替。2、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1、师:关于四季更替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2、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都是和关注备课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学导练”导学案导 学 过 程四季有关。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会不会能迎刃而解?那我们就来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二)大胆猜测: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三)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第二种:与地球自转有关。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自主解疑解疑一: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师: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真的是四季形成的关键吗?请看科学家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数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