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9.57KB ,
资源ID:257701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7701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一.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一.docx

1、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一梭伦改革1(2015山东烟台一模4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这决定了改革的历程必定是曲折艰难,充满斗争的。材料一 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1)结合所学以史实说明梭伦改革是如何达到社会力量的“平衡”的?(4分)【考点】(1)梭伦改革【解析】(1)“以史实说明”即要答出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并要

2、分析说明这一措施怎样使社会力量达到平衡。梭伦改革的核心是财产等级制,按财产来划分等级,改变了原来按血缘划分等级,新兴工商业者可凭借财产跻身进入前三等级,获得参政机会,而贵族也可以凭借财产继续享受参政机会,由此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答案】(1)说明: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既赋予了平民以参政机会,又保留了贵族的既得权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成了社会平衡。(4分)2(2015山东滨州二模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改革并不彻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不平等,不过梭伦改革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了缓和。 孙林浅谈梭伦改革及其影响(1

3、)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指出其改革存在着不平等的表现。(4分)【考点】(1)梭伦改革【解析】(1)结合梭伦改革内容和雅典直接民主的特点,总结改革措施中没有完全维护公民权利的表现即可。【答案】(1)表现:梭伦改革通过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资格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由四个血缘部落选举产生四百人议事会,有利于氏族贵族对部分政权的控制。(4分,任答一点即可)3(2015山东菏泽二模46)(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

4、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1)为“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梭伦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6分)(2)通过梭伦改革,其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是否达成,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考点】梭伦改革【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梭伦为“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采取的措施包括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工商业等。(2)第一小问是否达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达成,也可以回答未达成,关键是要史论结合地说明;第二小问说明,若回答“是”,可从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赋予平民以参政机会,缓和社会矛盾,促成社会平衡的角

5、度分析;若回答“否”,可从改革的制度仍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未能实现真正的平衡的角度说明。【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工商业。(6分)(2)达成:是。说明: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既赋予了平民以参政机会,又保留了贵族的既得权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成了社会平衡。(4分)达成:否。说明:以财产等级取代血缘等级,仍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未能实现真正的平衡。(4分)(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其一即可。)商鞅变法1(2015山东滨州二模46)(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改革并不彻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

6、不平等,不过梭伦改革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了缓和。 孙林浅谈梭伦改革及其影响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2)材料一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评价梭伦改革的?运用这一方法评价材料二的结论。(6分)【考点】(2)商鞅变法【解析】(2)第一小问方法,从材料一中“梭伦改革并不彻底不过梭伦改革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了缓和”,可知评价方法是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的方法);第二小问评价,从材料二内容总结评价商鞅变法方法的局限性,然后运用辩证观点全面分析商鞅变法。【答案】(2)方法:辩证地看待(

7、一分为二的方法)。(1分)评价:材料二只看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观点片面。(1分)商鞅变法一方面使秦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转型。另一方面推行严刑峻法、抑商政策、文化专制等措施对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分)2(2015山东菏泽一模单科3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诏日:“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资治通鉴

8、卷一三六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具体措施?(4分)(3)两次改革共同体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2分)【考点】(1)商鞅变法(3)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1)根据材料一“有军功者,受爵”、“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等字眼可推断出实行军功爵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3)从性质上来看,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因此,两次改革都体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趋势。【答案】(1)措施:实行军功爵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4分)(3)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2分)3(2015山东德州二模45)(10分)

9、【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官吏俸禄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指专务耕战)而得官爵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商君书(1)材料一中的思想在商鞅变法过程中有哪些体现?其“利禄官爵”的调整有何历史影响?(6分)【考点】(1)商鞅变法【解析】(1)第一小问体现,注意审题时抓住“材料一中的思想”究竟是什么,然后据此结合教材所学来概括;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破旧立新的思路出发,辩证分析积极作用和旧体制的弊端。【答案】(1)体现:重视农耕经济,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4分)影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调动士兵的作

10、战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2分)4(2015山东青岛二模46)(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4分)【考点】(1)商鞅变法【解析】(1)本小问社会转型,据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

11、属籍”和“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过渡,据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答案】(1)转型:经济上,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过渡。(4分)5(2015山东临沂二模45)(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约公元前360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宣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1

1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孝公求贤令和商鞅入秦的影响。(4分)【考点】(1)商鞅变法【解析】(1)依据材料一文字以及图片信息从人才汇聚、秦国富强以及国家统一的角度回答作用。【答案】(1)影响:求贤令发布后,商鞅等各类人才人秦;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4分)6(2015山东济宁二模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材料二 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别亲疏,不殊贵

13、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 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6分)(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4分)【考点】商鞅变法【解析】(1)第一小问理念,根据材料中“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的信息可知其理念为农战兴国和严刑峻法;第二小问效果,结合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史实分析作答即可。(2)根据材料二中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信息可知其原因为法无等级,根据材料二中“南门徙木”,重金买“信”的信息可知其原因为取信于民。【答案】(1)理念:

14、农战兴国;轻罪重罚(严刑峻法)。(4分)效果:秦国国力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2)原因:取信于民;法无等级(法不阿贵)。(4分)7(2015山东威海二模46)(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1)依据材

15、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措施实施的目的。(4分)(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该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改革?(6分)【考点】商鞅变法【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中“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第二小问目的,从奖励军功得出有利于提高战斗力,从废除世卿世禄制得出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从而有利于地主阶级地位的提高。(2)第一小问标准,据材料二中“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得出以商鞅个人的品行及司马迁对商鞅的态度为标准;第二小问评价,应立足改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等

16、角度分析,而不应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2分)目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限制旧贵族的特权,打击旧贵族;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统治基础。(2分,回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2)标准:把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2分)评价:把改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为标准。(4分,回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8(2015山东淄博三模46)(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

17、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4分,各举一例即可)。(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6分)【考点】商鞅变法【解析】(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惩奸宄,即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即奖励耕织;尚军功,即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即重农抑商。(2)依据材料“其法惩

18、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等。【答案】(1)措施:惩奸宄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奖励耕织;尚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重农抑商。(4分)(2)评述: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1分)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之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中肯的。(3分)另一方面,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

19、史影响,这也是应该看到和指出的。(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1(2015山东聊城一模46)(10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阳“礼仪富盛”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6分)【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

20、(1)材料一洛阳“礼仪富盛”的变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即可。(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汉化、北方经济发展、民族关系融合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回答改革对于后来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的影响。【答案】(1)原因:孝文帝改革中: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仅答“孝文帝改革”得2分。)(2)作用: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洛阳的繁荣,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

21、荣(或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2(2015山东菏泽一模3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诏日:“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请回答:(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具体措施?(4分)(3)两次改革共同体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2分)【考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

22、3)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2)根据材料二“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实行俸禄制,严惩贪污等措施。(3)从性质上来看,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因此,两次改革都体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趋势。【答案】(2)措施:实行俸禄制,严惩贪污。(4分)(3)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2分)3(2015山东泰安一模4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190

23、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请回答:(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则材料?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7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观点的合理性。(3分)【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1)第一小问使用,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国势之衰兆已见”,可见持反对意见;材料二认为孝文帝改革带来“尚文明,魏国以治”,持赞成意见。第二小问举措,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孝文帝改革在经济、政治、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措施。(2)论证

24、张之洞观点的合理性,即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从推动本民族的汉化、经济发展、以及北方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答案】(1)赞成派:材料二;反对派:材料一。(2分) 举措:推行均田制;改行三长制;整顿吏制,实行俸禄制;废鲜卑旧制,实施汉制;移风易俗;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5分)(2)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3分)4(2015山东德州二模45)(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官吏俸禄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

25、后,赃满一匹者死。 魏书高祖纪(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俸禄制度的特点。(4分)【考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2)据材料二中“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意思,结合教材所学,从官员俸禄来源、整顿吏治等角度概括。【答案】(2)特点:国家统一征收赋税作为官吏的俸禄来源;把俸禄制度和严惩贪污结合起来。(4分)5(2015山东青岛二模46)(10分)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是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

26、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2)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6分)【考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2)本小问观点评价,抓住评价标准“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对孝文帝改革不应该否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答案】(2)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对孝文帝改革不应该否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6分)6(2015山东潍坊三模

27、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4分)(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6分)【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1)第一小问现象,从材料一中“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汉族士大夫”的信

28、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的信息来回答。(2)依据所学从孝文帝改革内容“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以及影响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的角度说明。【答案】(1)现象: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影响: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4分)(2)说明: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6分)王安石变法1(2015山东济南一模文综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的悲剧是在

29、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他也是迫不得已。要把他主张的国家资本计划那么激进、那么极端的制度付诸实施,必得不顾别人的反对。他有一个幻象,而他的所作所为,都以实现这个光辉灿烂的幻象为依归,但是在后世的历史家的沉思默想之中,他永远是个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梦境增张扩大,然后就像泡影般破灭了。林语堂苏东坡传(1)王安石的“美梦”是什么?其实现梦想的条件有哪些?(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的“梦境”为何“像泡影般破灭了”?(4分)【考点】王安石变法【解析】(1)第一小问美梦,根据材料中“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这句话结

30、合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条件,结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中变法条件作答即可。(2)根据材料中“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从其个人性格特点分析,结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中变法失败的原因作答即可。【答案】(1)美梦:富国强兵。 (2分)条件:宋神宗的支持;个人勇于变法,一心为公(或:“三不足”)精神。(4分)(2)分析:王安石刚愎自用;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或: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触犯大官僚利益,遭其反对。(4分)2(2015山东烟台一模4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这

31、决定了改革的历程必定是曲折艰难,充满斗争的。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 苏辙栾城三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以此为事”的表现,并分析“其不可也”的原因。(6分)【考点】(2)王安石变法【解析】(2)第一小问表现,“专以此为事”是指王安石致力于“劫富济贫”,损害富人利益,照顾贫苦人民利益。将王安石变法中符合这一条件的措施答出即可。比如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豪绅大地主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操控和垄断市场;募役法使农民所受的赋役剥削有所减轻。第二小问原因,当然是改革触犯到了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