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9.56KB ,
资源ID:257588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7588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暨南大学新闻采访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暨南大学新闻采访笔记.docx

1、暨南大学新闻采访笔记新闻采访的概念,背第一章 绪论新闻采访(实质是记者深入实际和群众对客观事实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1、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材料的职业性活动,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包含两种含义,一分析新闻事实材料和采集新闻事实材料同样重要;二新闻采访是职业性的活动2、采访的特点: 1、求实性;2、时效性;3、独立性;4、突变性;5、艰险性;6、广泛性;7、连续性(记者采访工作的连续性;报道题材反复宣传的连续性;连续性报道)8、公开性3、采访工作的难点:1、采访要快,同时要准;2、采访要快,同时要深3、

2、材料的挖掘要生动,不能虚构第二章新闻记者定义:广义的记者指新闻工作者,即新闻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包括:采写、编辑、管理、印刷、发行、广告、通联、后勤、广播电视播音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狭义的记者是指专门从事新闻采写报道的专业人员。2.1 如何看待记者职业? 首先,新闻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鼻喉舌; 其次,新闻记者是真理的捍卫者(坚持真理,敢于为民请命,敢于善于开展批评,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最后,新闻记者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总之,记者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政治头脑的社会活动家。在采访活动中,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捷的思维能力,广泛的社会交往,灵通的消息网络以及快

3、速作战的业务能力。2.2 记者的类型与工作任务 类型: 1、专业记者:指专门采访或侧重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个领域的记者,专业记者满足了社会上不同行业、不同读者对象对报道需求,同时有利于培养记者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 2、常驻记者:又称地方记者,指由中央或省市一级新闻单位派驻某地从事驻地新闻采访报道的记者,一般以新闻机构所在地为采访范围。 3、机动记者:是指那些没有固定采访范围的、随时准备接受编辑部的调遣以完成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一般是经验丰富、有成就、有资历而又年富力强的记者,有敏锐的识别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丰富的采写经验,较快的采写速度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 4、特派记者:

4、是指因特别重要的采访任务受编辑部派遣的记者,这些记者往往由新闻机构直接调遣,派往外埠采访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机动记者是一支常备记者队伍,功能比较长期固定,特派记者是编辑部临时委派的,任务结束记者便回归原位) 5、特约记者:是应编辑部的约请完成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人员,他们一般完成一些较为重要或者有特色的采写任务。 6、驻外记者:是指受编辑部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了解别人,宣传自己,增进友谊)工作任务: 1、采写新闻(抓头条,抓独家新闻,妥善处理好和编辑部、编辑的关系); 2、反映情况(以内参的形式向上级部门乃至党中央反映那些不宜公开,但对上级领导部门有重大参考价值的事实和情况以及一些亟

5、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的报道); 3、群众工作(包括联系和组织通讯员、处理读者来信来访、征求群众意见、组织开展社会活动等)(毛泽东在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补充:通讯员是指为新闻机构采写新闻、反映情况的编外的、业余的新闻工作人员2.3 记者的采访路线和采访作风【02论述、04、09、10名】A:记者的采访路线:一是指记者的认识路线(思想上),二是指记者的工作路线(工作上) 1、记者的认识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记者的工作路线是:

6、依靠党委,坚持真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B:采访作风:是记者在采访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态度和行动,是记者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采访中的综合体现 包括:1、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2、雷厉风行的敏捷作风;3、不畏艰险的战斗作风;4、深入实际的群众作风2.4 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本源是事实): 1、严格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 【05简答】 A:坚持的必要性: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B:具体要求:1)明显的事实材料(新闻刘要素)一定要真实; 2)非明显的事实材料一定要真实(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 写、思

7、想认识的描写、对事实的评价、解释和说明) 3)记者要注意把被采访的事物放在全剧中加以观察,不要因为个别事例的真实而以偏概全,要善于透过食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4)背景材料一定要真实 C:新闻失实的原因具体表现【可能出论述题】 1、动机不纯、出于私心; 2、追求“轰动效应”,虚构、捏造事实; 3、过于强调新闻的宣传性,万能表态,强扭角度; 4、言过其实,夸大“拔高”; 5、个别记者工作作风有问题,不肯花费精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是捕风捉影,方法失当; 6、蜻蜓点水,粗枝大叶,对于一些事实数据不加以核实; 7、观察失误,缺乏核实; 8、偏信偏听,上当受骗。某些记者由于经验不足,轻信别人的介绍,上

8、当受骗; 9、虚构想象,纯属捏造; 10、由于自身知识缺乏,违背常识,闹出笑话, D:要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一定要牢固树立真实的生命的观点; 2)、改进采访作风,认真细致做核实工作; 3)、提高采访技能,在采访的各个环节上层层把关 2、要广泛、深入挖掘新闻事实材料1、典型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2、具体的、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材料;3、生动的现场情景和感人的细节材料;4、能表现记者立场、观点、倾向的材料;5、富有生活情趣、群众喜闻乐见的材料 3、速战速决,力求新闻报道时效第三章 记者的修养和职业道德一、 记者的修养是指记者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方面的综合水平 1、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

9、 A: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C:相关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政策法规 2、知识方面的修养 3、新闻业务方面的修养 A:要有敬业精神; B:要具备单兵作战的能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多面手二、记者的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定义【09】: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社会新闻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1、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有偿新闻;收受礼金;贪图享乐;报道失真;导向错误 2、记者职业道德的内容【06简答“简述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坚持正

10、确的舆论导向 (包括:1、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2、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3、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民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4、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地址假恶丑的舆论;5、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稳定的舆论) 媒介误导的表现:(1)盲目追逐“热点”,对不健康的大众文化的流行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2)大量地刊播暴力新闻、犯罪新闻; (3)缺乏对社会生活主流的关注和把握,热衷于从欣赏的角度反映生活中的病态现象; (4)背离办报宗旨,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盲目跟风“炒作”猎奇

11、新闻,直接导致“报格”下降; (5)业务不精、知识贫乏,新闻宣传政策把握不准,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甚至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开展 C: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F: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第四章 新闻采访活动(重点章节)定义:新闻采访是一种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艰苦劳动,是记者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的行为4.1 新闻采访活动过程与采访环节 1、采访活动的大体过程(重点):记者在一定的报道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某种渠道获得新闻线索,有所准备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运用各种各样的采访方式和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和挖掘新闻事实材料,并提炼新闻报道主题,考虑采写的安排 2、新闻采访的

12、环节【03名】(答题时要加abcd)定义:新闻采访环节是指新闻采访活动中要经过的若干到工序。 A:明确报道思想(背):报道思想是新闻代为制定和执行的指导新闻报道的方针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从新闻采访来看,报道思想为记者指明了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宣传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步骤和要求,指明工作中要注意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以及报道中要掌握和注意的具体问题。 B:确定新闻线索P8; C:做好采访准备; D:开展采写安排:采访环节的核心环节 E:考虑采写安排:采访中对写作的考虑有:1)根据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和要求来展开相应的采访活动;2)在采访中思考、提炼新闻报道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深入采访和补充

13、采访。 3、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关系: 1、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来看,采访先于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是采访的完成和目的; 3、虽然二者在工作上有大体的先后之分,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两者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过程。4.2 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重点章节)定义: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是指记者为完成采集新闻的任务所采取的手段集齐表现出来的形式。类型:1、个别采访定义:个别采访就是记者选准某个具体的采访对象进行相互交谈从而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这种采访以口头问答为主,采访前需对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基本手段之一。优点:采访方式十分灵

14、活方便,只要被采访对象合作,随时可以进行采访,时间上可长可短,比较自由,可多次采访,亦可更换采访对象。难点:要抓住关键和要害的问题2、现场观察【13名】定义:是指记者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观察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个别采访是通过口头提问,现场采访则主要依靠眼睛观察优点:a:有利于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第一手材料指直接来自原始来源,不经过中间环节得来的材料)B:有利于增强记者的现场感受,获得切身体会,使新闻报道具有真情实感;C: 有利于采写“视觉新闻”,克服新闻“假大空”的弊病;D: 有利于鉴别新闻事实的真伪,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e:有利于缩短采访的认识过程,利于记者用

15、通俗、形象的语言报道深奥、抽象的专业领域的复杂知识;F:用记者进行观察,是记者不可剥夺的“采访武器”3、召开座谈会定义:也称调查会,是记者通过座谈的形式,同时向多个人了解情况,搜集和核实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优点:1)在有限时间多听取多方面的看法,搜集各方面的资料; 2)可同时听到正反两面不同意见,有利于记者比较准确地分析事实材料; 3)会谈话把不同的人召集起来,互相启发,共同回忆,有利于把事实真相弄清楚需注意的问题: 1)根据采访任务的需要确定参加会议的人数和人选; 2)要做好会前准备; 3)要善于启发引导,牢牢抓住会议的“缰绳”; 4)记者要有虚心求教的态度,不能自以为是,发号施令; 5)把召

16、开座谈会和个别采访结合起来4、蹲点调查 定义:也称蹲点采访,是记者选择某一地点,针对某个重大题材而进行的较长时间的定点采访,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蹲点调查往往是为进行连续报道、典型报道、深度报道,写作长篇通讯及报告文学而进行的。优点:由于深入生活,能获得一般采访无法取得的材料5、交叉采访【12名】定义:是指记者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的活动方式,要求记者才采访一条新闻线索的间隙里,穿插进行第二条、第三条线索的采访,采访的特点是时间紧凑、头绪复杂,发稿量大。优点:有利于记者充分、合理地安排时间,四面出击,多出新闻、快出新闻的有效方法,适用于大型运动会和重要会议的采访6、立体采访

17、(深度报道)1、定义:也称全方位采访,是指记者围绕着某事物展开多角度、多侧面的采访,这种采访突破了一点一线一个平面的采访模式,对事物进行上下、左右、古今、前后等多方面的开掘,从而获得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材料2、优点:由于材料充实、全面,往往可以是新闻主题阐发得比较深刻综合运用:1)上下结合(既要采访上级领导,又要采访基层群众) 2)点面结合(即采访事件的当事人,又采访知情人、旁观者;即个别采访,又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 3)今昔结合(即采访事物的现状、又采访事物的过去、发生的历史及背景) 4)横向采访(即采访本单位人员,又采访外单位人员;既有专业人员,又有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人员) 5)纵

18、横结合(了解事物发生发展历史,同时研究事物内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外在联系) 6)多面发掘(正面,反面,侧面) 7、隐性采访【07简答】1、采访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显性采访就是公开采访,记者找到被采访对象之后,出示证件或名片,公开记者身份,说明采访意图,谋求对方支持与合作这种采访,也称亮相采访。定义:隐性采访也称微服暗访,是指由于特殊原因而不公开记者身份、不表明采访目的的采访活动。2、优点:真实、可信,不会由于记者的采访改变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3、缺点:这种采访靠记者本人的独立活动,得不到被采访对象的支持和习作,有时受记者的视野所限,可能把某些事实弄错。隐性采访的适用范

19、围: a 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进行检验性采访; b 采访那些不善于、不愿意与记者打交道,或不愿意谈自己情况的人,运用隐性采访可以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获得所需的材料; c 采访揭露性或批评性的报道,为了防止对方弄虚作假,把事情或问题搞个水落石出,必要时也可使用隐性采访; d 记者深入到敌军、敌对分子或不法分子之中,为提防被采访对象对记者造成危害,只能采取隐性采访; e 为了全面透彻地了解某种社会现象、某种社会弊病,记者混入其中成为暂时的一员,亲自体验,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生动的感受进行隐性采访需注意的几点: 1)隐性采访往往用于批评性、揭露性的报道的采访,有时甚至深入到不发分子或敌对方去,带有

20、一定的危险性; 2)对一些有争议的敏感问题或事件进行暗访时,有条件可以进行笔记或隐蔽的微型录音机进行记录,防止日后可能发生的诉讼; 3)(隐性采访不暴露身份,没有热情接待,没有前呼后拥,全靠记者采取单兵作战的战术,单枪匹马的进行采访,)因此记者要有吃苦的精神;4)组号把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结合起来,争取采访对象的支持8、突击采访了解1、定义:突击采访是对那些没有预兆、突发的重大事件的采访。2、要求:记者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有快速作战的能力;进入现场,保持头脑冷静;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决定是做公开报道还是内参反映。9、集体采访【02名】1、定义:是指一家新闻单位两名以上记者或两家以上单位的多名记者对

21、某人、某事、某单位的共同采访2、类型:1)合成采访:指一家新闻单位派出多名记者组成记者团,围绕某个问题或事件分头采访; 2)联合采访:指多家新闻单位联合组成一个记者组,围绕某个重大问题或事件分头进行采访; 3)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指新闻发布者在统一场合,同一时间里接受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采访的方式 参加记者招待会要注意的问题:参加之前应尽量做好充分准备;要勇于抢机会,善于提出关键性的、重要的问题 4)全景采访:指一家新闻单位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为记者对同一事件的各种活动的反应同时进行采访; 5)现场会采访:指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同时来到某一现场,对某个事件进行采访,记者一般各自展开活动,根据

22、各自的要求和需要发稿10、电话采访(了解)定义:记者通过打电话的方法,找到被采访对象,了解所需要的新闻材料,这是一种快速简洁的采访形式适用范围: 1、收集资料,核对事实,征询意见,补充情况等,作为采访活动的辅助材料; 2、一些简单事情的采访; 3、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空间距离太远,由于采访时限性的要求,记者只能通过电话和对方交谈; 4、在某些特殊场合下,记者一时无法挤进现场,用电话可以强行突破时空限制,迅速接近难采访到的人优点:简便、及时,节省时间、精力和金钱缺点:首先,电话采访缺乏现场感,无法对被采访对象进行观察,不知道对方所处的环境; 其次,电话采访不适合于一些复杂的事情需注意的问题: 1、事

23、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拟出体温提纲,以防漏问重要的问题; 2、要注意倾听,不但要记下对方最生动、最具表现力的话语,而且要善于听出对方谈话的“弦外之音”; 3、注意有疑问的地方,要当场核对清楚,保持谦虚平和的态度 11、巡回采访1、定义:也称旅行采访,专线采访,是记者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的采访、考察活动,一般选择具有历史、政治、文化等显著特色或有重大意义的路线,采访前一般没有确定的报道题目和采访对象,而是根据记者沿线的现场观察,就地取材,一边采访一边向编辑部发回报道(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2、优点: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启迪记者的思路3、要求:记者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很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娴熟的采访技巧以及良

24、好的身体素质12、易地采访1、定义:是指常驻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方去采访2、优点: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通过比较,可以提高新闻敏感;促进两地间记者的交流;帮助本地记者发现新闻,更好的搞好新闻13、跨行业采访定义:是相对专业记者而言的 第五章 新闻采访确定(重点章节)新闻采访确定的因素:新闻线索、新闻敏感、新闻价值1、新闻线索【11名】1、定义:新闻线索是指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信号或简要的信息,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需要记者去作进一步的证实和了解2、特点: 1)新闻线索以某种客观事实为基础; 2)新闻线索的表现往往是简单的、零碎的、不完整的;

25、3)新闻线索具有突显性,稍纵即逝,没有高度的新闻警觉,便把握不住; 4)新闻线索的可信度小,变动性大; 5)新闻线索不是新闻事实本身,而这不能简单等同3、作用: 1)新闻线索能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2)新闻线索向记者指示新闻的所在; 3)线索的获得是新闻采访的一个重要关口4、线索来源:(著名记者孙世恺总结) 1)从各种书面材料中掌握新闻信息; 2)从各种会议活动中掌握新闻信息; 3)从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了解新闻信息(需往更加深度和广度挖掘); 4)从接触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去掌握新闻信息(上级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编辑部、通讯员和广大人民群众) 还有:5)记者有意识地对某些情况进行积累,顺藤摸瓜地

26、发现新闻线索 6)记者在耳闻目睹、观察思考中获得新闻线索 2、新闻敏感1、定义:新闻敏感在西方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眼”、“新闻鼻”,使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3、2、作用【07简答“新闻敏感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 1)新闻敏感能帮助记者找到新闻线索,是记者每天有写不完的题材; 2)新闻敏感能帮助记者衡量事实的新闻价值,从而决定是否投入采访与报道 3)新闻敏感能保住记者独立思考,对各种复杂的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重大新闻; 4)新闻敏感能帮助记者预知新闻的发生,有所准备地抓到重要新闻3、新闻敏感的内容: 1)迅速判断某

27、个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 2)判断在一个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哪个重要、哪个次之,从而把最重要的是突出表现出来; 3)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兴趣; 4)从平凡的事实中导出重大新闻的能力; 5)善于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对事物的发展进程做出科学的预见,增加新闻报道的计划性4、新闻敏感培养的途径:【10简答“简述新闻敏感的培养”】 1)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熟悉当的路线、方针、政策; 2)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掌握全局情况,关心群众生活3、新闻价值【09简答】:“素质说”定义: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综合素质包括:1)时新性(时间新、内

28、容新)新闻价值五要素 2)重要性(具有重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 3)显著性(报道对象的知名度高,事物变动时间短,变动幅度大) 4)接近性(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利害关系等与报道内容越近,价值越高) 5)趣味性(报道对象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兴趣)第六章 新闻采访的准备(重点章节)1、定义:采访准备就是记者为进行新闻采访而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日常的准备,属于战略性准备;2、临时的准备,属于战术性准备2、准备的意义: 1)缩短双方距离;2)避免工作盲目;3)利于采访深入;4)提高采访能力3、采访的日常准备【05“新闻采访前要做那些准备”、04“

29、新闻采访应收集哪些新闻材料”】: 1)明确报道思想(记者对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掌握);2)掌握全局情况(某一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3)汲取百科知识;4)积累各种资料(政治资料、知识性资料、文艺性资料、业务性资料);5、训练业务技能4、采访的临时准备(临时采访是记者在明确新闻线索之后,与采访对象正式接触之前,在材料上和采访的安排部署上所做的系列准备工作): 1)研究采访对象; 2)搜集相关资料(与采访对象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背景材料); 3)制定采访计划: a:采访计划:记者根据某次采访的实际需要,在采访的具体实施上所做的统筹安排。 b :选定采访对象;选择采访角度;考虑采访的方式方法;确定

30、报道的范围、重点、步骤、周期,初步考虑报道的体裁、字数、截稿时间;做好疏通采访渠道的准备 4)设计采访提纲(其他学校已考设计一个提纲,知道怎么写); 好处:A:增强采访的指向性,提高采访的效率; B:涉及的问题经过了记者的深思熟虑,容易提到点子上,有利于采访的深入; C:记者可以随时翻阅提纲,防止漏问重要问题; D:能成为写作的基本框架和蓝图,加快材料的整理和写作速度 需注意的问题:1、要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来准备问题; 2、要根据采访任务和写作体裁来设计提纲; 3、要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联系来设计提纲 5)做好物质准备 第七章 谈话采访谈话采访也称为访问从形式上分为:现场方位和非现场访问、正式访

31、问和非正式访问、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从内容上分为:因人访问、因事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等从交谈表现分:介绍式、讨论式、问答式、聊天式、诱导式等1、访问条件【01简答“如何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1)选好访问时机(情绪好,能腾出时间接受访问) 2)选准访问环境 选准环境的作用:a:有利于谈话采访顺流而下,少受干扰; B:有利于采访对象触景生情,谈出有关情况; C:有利于采访的深入,增强记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D:有利于表现新闻人物,烘托新闻主题 3)重视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是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决定首因效应的因素:时间观念、仪表风度 4)寻找共同话题 5)摆正双方关系2、提问要求和方式方法 要求:具体、简洁、自然、抓住要害、想着读者、由易到难 提问方式: 1)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所提问题比较笼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