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69.06KB ,
资源ID:2575562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7556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word13高职单招计算机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word13高职单招计算机复习资料.docx

1、完整word13高职单招计算机复习资料一、考试大纲(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1)了解计算机系统硬件发展的四代划分及各代的主要特征,了解操作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及特点,了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类型及特点,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发展的历程及软件的分类,能够对常用的软件进行分类的识别;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能够根据具体系统判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划分;(3)了解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KB、MB、GB)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4)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5)了解计算机语言;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分类,能够对常用的计算

2、机语言进行划分。(6)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了解防治病毒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发作条件及发作现象,了解常用的计算机防治病毒软件,并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方法及网络安全的常识。2.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法和进制转换(1)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2)熟练进行十进制整数、二进制整数、十六进制整数之间的相互转换;(3)理解整数的原码、反码及补码的表示法;能够使用八位二进制的原码、反码及补码表示正负数。3.信息编码(1)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2)能够掌握ASCII码表的基本规律并能完成大小写字母、数字等常用字符的ASC

3、II码转换及比较大小;(3)了解汉字的输入码、机内码、国标码、字形码的概念;了解汉字的输入码、机内码、国标码、字形码的概念;能够进行国标码和机内码的转换。4.多媒体知识(1)了解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基本知识;了解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媒体信息的表示常识;了解声音的处理过程,了解图象的分类及色彩形成的基本知识。(2)了解常用多媒体设备性能特征;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功能,了解常用多媒体设备性能特征。(3)了解常用多媒体文件格式类型;了解视频文件形成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多媒体文件(声音、图形图象、视频)格式类型。5.文件管理基础知识(1)了解文件、文件夹、目录结构基本概念;了解文件、

4、文件夹、目录结构基本概念;了解文件路径的组成,掌握文件及文件夹命名的方法。(2)掌握文件管理操作方法;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新建、删除、移动、复制等常用的操作方法,了解文件属性。6.数据库基础知识能简单理解数据库语言(SQL)的增删改查语句,能够使用简单的数据库操作命令进行数据操作。(二)计算机组成原理 (1)了解计算机的分类;理解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2)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各主要部件在工作时的主要作用。了解计算机指令及指令格式。(3)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典型微型机的基本配置及各部件的功能;了解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连接,掌握主板的组成与结构,了

5、解主存的分类、常见型号及主要性能指标。(4)了解CPU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解CPU的工作原理,了解CPU的内部结构。(5)了解硬盘驱动器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容量、磁道、盘面、扇区、转速等),掌握硬盘分区与高级格式化的方法;了解光盘驱动器(CD-ROM,CD-R,CD-RW,DVD等)的分类、用途、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U盘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容量、读写保护等)。(6)了解键盘、鼠标的分类及其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掌握键盘布局、鼠标主要操作(单击、双击、拖动、指针样式),了解显示卡、显示器(CRT、LCD)的分类、性能指标、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打印机分类、性

6、能指标、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其他常用外设(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的分类、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与计算机的连接,了解常用I/O接口(USB、LPT、PS/2、RJ45)的类别和特征,掌握常用外设(硬盘、光盘、U盘、键盘、鼠标、数码相机、摄像机、网卡)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常识。(三)计算机网络技术1.计算机网络概述(1) 了解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局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 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三种基本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定义、组成及主要优缺点;2.数据通信基础(1)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信息、数据、信号

7、、信道、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带宽、信道容量、位速率、波特率、误码率);(2) 了解数据传输的过程及方式(基带/宽带传输、并行/串行传输、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异步/同步传输);多路复用技术;(3) 了解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和特点;3.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 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2) 理解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及数据传输情况;TCP/IP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TCP/IP的核心协议及协议工作过程,IP地址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表示方法;(

8、3) 了解子网的概念及编址方法,子网的划分,子网掩码的使用;4.网络设备(1) 了解网络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的结构、类型及其主要特性;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方法;(2) 了解常见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网卡、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分类、工作原理及要功能;5.局域网基础(1) 了解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拓扑结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式。(2) 了解以太网标准和以太网组网的基本方法(3) 掌握局域网络的连通性测试方法和客户机网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二、复习材料(同学们老师能想到的知识点都尽力罗列但

9、是肯定有遗漏之处希望你们自己补充,大家加油啊!) 1.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了解计算机系统硬件发展的四代划分及各代的主要特征。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16位、32位和64位。 2)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 3)主频: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用MHZ、GHz表示。 4)内存容量:内存容量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够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一般以GB为单位

10、。 3.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能够根据具体系统判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划分。 1、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可以实现人工无法解决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如工程设计、天气预报、航空航天等。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如人口普查、银行业务、情报检索等。 3、辅助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 (2)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 (3)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

11、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 (4)计算机辅助测试(Computer Aided Testing,简称CAT) 4、过程控制 利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优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或自动控制。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诸如感知、判断、理解、学习、问题求解和图像识别等。 4.了解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KB、MB、GB)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 位 bit (比特):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 0 或 1,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 字节 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

12、个字节(B),是计算机中的基本单位。容量一般用KB、MB、GB、T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B=8b 1KB =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 了解计算机语言: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分类,能够对常用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划分。 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必须先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

13、能执行。翻译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编译”是翻译为目标程序,“解释”是解释为机器语言。 5.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了解防治病毒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发作条件及发作现象,了解常用的计算机防治病毒软件,并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方法及网络安全的常识。 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是“能够侵人计算机系统的、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故障的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特殊程序”。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隐蔽性。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几点措施如下: 专机专用。利用写保护。固定启动方式。慎用网

14、上下载的软件。 分类管理数据。建立备份。采用防病毒卡或病毒预警软件。定期检查。 严禁在计算机上玩电子游戏。 6.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法和进制转换机中数的表示法和进制转换机中数的表示法和进制转换机中数的表示法和进制转换 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 能够熟练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互相转换。 7. 理解整数的原码、反码及补码的表示法;能够使用八位二进制的原码、反码及补码表示正负数。 原码就是二进制定点表示法,即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其余位表示数值的大小。 反码表示法规定:正数的反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对其原码逐位取反,但符号位除外。 补码表示法规

15、定: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在其反码的末位加1。 8.信息编码信息编码信息编码信息编码 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 基本的 ASCII 字符集共有128个字符,其中有96个可打印字符,包括常用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另外还有32个控制字符。 标准ASCII码是7位编码。 能够掌握ASCII码表的基本规律并能完成大小写字母、数字等常用字符的ASCII码转换及比较大小。 0-9:48-57 A-Z:65-90 a-z:97-122 了解汉字的输入码、机内码、国标码、字形码的概念:了解汉字的输入码、机内码、国标码、字形码的概念;能够进行国标码和机内码的转换。 输入码:又称外码,使用英

16、文键盘输入汉字时的编码。包括全拼、双拼、五笔、智能ABC等。有重码。 国标码:国标码汉字及符号组成一个94行94列的二维代码表中,将区位码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分别加上20H,就得到国标码。无重码。 机内码: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处理汉字的编码,由于国标码是不可能在计算机内部直接采用的,于是,汉字的机内码采用变形国标码。 字形码:以点阵的形式“画”出汉字字形的代码。每个点用一位二进制码来表示。对于1616的点阵汉字字形码,需要用32个字节(1616832)表示。 * 机内码国标码+8080H 国标码区位码+2020H 9. 了解常用多媒体文件格式类型:了解视频文件形成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多媒体文件(

17、声音、图形图像、视频)格式类型。 声音:WAV(微软开发,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MIDI(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Mp3(高音质、低采样率)、WMA(音频、视频,很高的压缩率)、APE、FLAC(无损) 图像:BMP(常用的位图)、GIF(动态)、JPG(最常用)、PSD(photoshop专用) 视频:AVI(微软开发,低分辨率)、MPEG(VCD)、MOV(苹果公司)、WMV、MKV、RMVB、MP4、FLV(流媒体)10. 文件管理基础知识文件管理基础知识文件管理基础知识文件管理基础知识 了解文件、文件夹、目录结构基本概念:了解文件、文件夹、目录结构基本概念;了解文件路径的组成,掌握文

18、件及文件夹命名的方法。 1、文件:互相有关联的信息的集合。 文件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主名+扩展名,扩展名的个数不限。文件名最大长度为255个ASCII码,不能出现?* :/“”,且不以空格开头。 文件是操作系统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2、文件夹:用于存入文件和文件夹的夹子。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命名规则和文件相同,但是没有扩展名。 3、目录结构与路径:为了实现对磁盘文件的统一管理,而且又能方便用户对文件的管理与使用,Windows系统采用树状目录结构实施对磁盘中所有文件的组织与管理。 有两种目录:根目录和子目录,根目录用“”表示。文件属性四个有 只读、隐藏、系统、 存档 11.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

19、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 理解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 12.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理解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1、计算机的分类 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按照用途分来: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按

20、主机形式分:有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式机、手掌式机。 13.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主机:相当于人的头脑和心脏,是计算机的重要部件。它里面藏着各种各样重要的电路板,没有了它,电脑就了无生机了。 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 存储器:可分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 输入设备:常用的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写字板、数字化仪、条形码阅读器、数码相机等。 输出设备:常用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喇叭等。1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性能指标详见第二点 。主存又叫做内存

21、,是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等。分类: 按工作原理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RAM):可由用户更改信息,断电后信息消失。 15、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存储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简称冯诺依曼原理: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3)程序存储、程序控制(将程序事先存入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16、计算机指令及指令格式

22、指令就是指挥机器工作的指示和命令,程序就是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指令,执行程计算机指令序的过程就是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一条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码)组成。操作码决定要完成的操作,操作数指参加运算的数据及其所在的单元地址。 17、 只读存储器(ROM):信息由厂家确定,一般用来存放自检程序、配置信息等。通常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按内存访问方式同步内存(与系统时间同步)、异步内存(与系统时间不同步) 按内存用途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显示存储器 按外观双列直插内存芯片DIP、内存条 2、常见的内存型号有:SDRAM、DDR(DDR333/400)、DDR2(DDR2

23、533/667/800)、DDR3(DDR3 1333/1600/1800)。 18 了解CPU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解CPU的工作原理,了解CPU的内部结构。这点大家自己看书认真记。 19、常用I/O接口 USB:2.0标准的接口速度为480Mbps(3.0的最高传输速度是4.8Gbps),几乎囊括现行所有外接扩展设备:外置声卡/网卡、MP3/MP4等各类随身听、USB鼠标/键盘/遥控杆/方向盘、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USB移动硬盘、U盘、储存卡读卡器、各类专业加密狗、各类USB供电的小风扇/电灯、USB接口的手机等。 IEEE1394:400Mbps,数码摄象机 LPT:连接打印机

24、 PS/2:连接鼠标、键盘、条码扫描器 RJ45:连接网线。 20、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语义(实现功能)、语法(相关格式)、时序(交换规则)。 2、网络体系结构 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将这些同层实体通信协议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了解OSI模型每一层的功能,知道TCP/IP每一层的协议(1) 网络接口层协议TCP/IP本身并没有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和网络接口层进行连接。(

25、2)网际互连层协议网际层上包含五个协议:IP、ARP、RARP、ICMP和IGMP。IP是用于传输IP数据报的协议,ARP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RARP实现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ICMP用于网际层上控制信息的产生和接收分析,IGMP是实现组选功能的协议。 (3) 传输层协议传输层有两个主要的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UD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协议,它提供的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通常用于不要求可靠传输的场合;TCP协议被用来在一个不可靠的网络中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端点间的字节流服务。(4) 应用层应用层包含了许多使用广泛的协议,传统的协议有提供远程登录的TE

26、LNET、提供文件传输的FTP、提供域名服务的DNS、提供邮件传输的SMTP等,近年来,又出现了诸如网络新闻N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等许多新的协议。 21、了解IP地址的组成、分类和子网掩码IP地址用32个比特(4个字节)表示。为便于管理,将每个IP地址分为4段(1个字节1段),用3个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表示。可见,每个十进制整数的范围是0255。 由于网络中IP地址很多,所以把IP地址的第一段进一步划分为以下5类。 (1)A类地址: 0000127255255255 大量主机的大型网络 (2)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国际性大公司与政府机构 (3)C类地址:

27、192000223255255255 小型公司与普通机构 (4)D类地址:224000239255255255 特殊用途,如地址广播 (5)E类地址:240000255255255255 实验和将来扩展 。A类地址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22.了解各类通信介质分类和特点 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STP):用于电磁干扰强的场所,如医院。分为3类(16M)、5类(100M)。 非屏蔽双绞线(UTP):用于学校、企业、个人等。分为3类(16M)、4类(20M)、5类(100M)、超5类(150M)、6类(200

28、M)。 光缆(光纤+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光缆) 优点:宽频宽、低损耗、屏蔽电磁辐射、重量轻、安全性强 分为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反射原理,传输性能较差、耗散大,成本低,用于低速、短距离网络,端口易接),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直线传播,传输性能较好、耗散小,成本高,用于高速、长距离网络,端口难接)双绞线的制作 双绞线制作的一般顺序:剥线理线插线压线测线 线序: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1.从上到下排列太阳、天空、草地、大地;2.将白线放左侧;3.绿白与蓝白对换) 使用工具: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试仪 23.了解各个硬件的作用,分类,和工作层次

29、24了解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覆盖的地理范围小:一般不超过10Km 通信速率较高:一般不小于10Mbps 通常为一个单位所有:单位内部使用,方便管理 便于安装、维护和可靠性高:安装简单,扩充容易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的标准:IEEE802(IEEE802.1802.14) 局域网包含二个层次: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IEEE 802.1局域网概述 IEEE 802.4令牌总线网 IEEE 802.5令牌环型网 IEEE 802.6城域网MAN IEEE 802.7宽带局域网 IEEE 802.8光纤技术 IEEE 802.10

30、局域网安全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域网的通信协议 NetBEUI协议:体积小、效率高、速度快的通信协议(基于微软开发)。不具备路由功能,不能跨网段工作。 IPX/SPX协议: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TCP/IP协议:有很高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最常用的通信协议。 5、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将功能中与硬件相关的部分和与硬件无关的部分分开,以适应不同的传输介质。解决共享信道(如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问题,使帧的传输独立于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LLC: 与介质、拓扑无关;成帧/拆帧,实现、维护MAC协议,差错检测,寻址。 MAC:

31、与介质、拓扑相关;向高层提供统一的链路访问形式,组帧/拆帧、建立/释放逻辑连接,差错控制,帧序号处理,提供某些网络层功能。 6、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是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载波侦听:每个结点监视网络状况,确定是否有其他结点在发送数据。 多路访问:网络中的多个结点可能试图同时发送数据 冲突检测:结点通过比较自己发送的信息是否受损来检测冲突 站点侦听,看是否有信息在传输,如有继续侦听如空闲,就发送数据发送时同时监听,检测是否有冲突如有冲突,立刻停止发送,过一段时间再尝试以送。 24.了解以太网标准分为三个部分,1.数字“10”表示带宽,2.“Base”指带宽使用方式(Base为基带传输,Board指宽带传输),3.数字表示传输距离,“5”表示500m,T表示双绞线,F表示光纤。 2、以太网组网的基本方法 所需设备:RJ-45的UTP电缆、RJ-45的以太网卡、10M/100M集线器、网桥 组网 单集线器结构:网络的规模不大,需要联网的计算机数量小而且集中(例如在一个办公室)。 多集线器级联结构:适用于计算机的数量超过单一集线器所能提供的端口数,或计算机位置比较分散的环境。 10Mb/s 集线器和 100Mb/s 集线器不能相互级联,一般可以采用平行式级联和树型级联两种方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