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26.38KB ,
资源ID:2575541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7554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软横跨安装技术交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软横跨安装技术交底.docx

1、软横跨安装技术交底改建铁路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软横跨测量计算安装)技 术 交 底 书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指挥部2009年 7 月 日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新菏兖日电气化改造工程软横跨测量计算安装技术交底书工 程 名 称新菏电化改造接触网工程(新乡东至郑州局界)交 底 编 号网交012交底人时间地点交底内容:软横跨测量计算安装技术交底(附后)接底人意见: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新菏兖日电气化改造工程一项目部软横跨测量计算安装技术交底签收表地点: 日期:序号姓名所在单位及部门职务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171819202122软横跨测量计算安装技术交底1软横跨测量、计算一施工准备1、人员组织序 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负责人人1技术人员担任2司镜人2经纬仪、水平仪各1人3测量人员人5扶塔尺1人,拉尺子4人4微机操作员人15防护人员人42、工具、机具 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 量备 注1微型计算机奔腾2以上台12钢卷尺3.5m、50 m把1配塔尺3经纬仪J2台若干带三角架4水准仪S3台1带三角架5塔尺根16丁字尺2.5m 3.5m把1含水平尺7铅笔支若干8喇叭把19防护旗红、黄面4各2面10油画笔把211粉笔支若干3、材料设备序 号名 称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1调合漆红或白kg若干捆绑瓷瓶

3、用2记录表格块若干捆绑瓷瓶用二操作程序1、工艺流程 2、操作方法(1)测量测量准备根据设计平面图绘制测量示意图。图1 软横跨测量示意图(2)现场测量电化股道曲线超高的测定。将水平仪设置在适于观测一组或数组软横跨跨越股道的位置上。调平仪器。把塔尺分别置于软横跨跨越股道的每根钢轨轨面上,并记录水平仪观测读数。确定同组软横跨需电化最高轨面的股道和各股道外轨超高(注意:上、下部固定绳安装高度,以最高轨面和最低轨面高度的平均高度为准,但必须保证正线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设计高度,还应保证导线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主要看最高轨面与其它轨面的高差,保证正线线索的标准高度后,侧线高度满足设计规定的可调

4、整的范围内就可以)。然后将塔尺置于基础面(混凝土支柱为地线孔)上,用水平仪测出基础面(或地线孔)的相对标高(如图2),现场计算出H值(钢柱为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距离;混凝土支柱为最高轨面至地线孔的距离),并用红油漆将其标注在支柱上。图2 电化股道曲线超高测量示意图测量软横跨横向跨距用50m钢卷尺在支柱最高轨面标高线平面上,依次测量CX1、CX2、(或CX1、CX2)和各线间距a2、a3、a4、a5的数值(钢筋混凝土支柱以支柱内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内缘;钢柱以支柱外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外缘,如图3)。 图3 软横跨横向跨距测量示意图测定d值置经纬仪于A支柱顺线路方向适当距离、横线路方向与被测支柱基本相

5、同的位置上。调平仪器,将望远镜十字丝瞄准支柱顶端(钢柱为外缘,钢筋混凝土柱为内缘)。然后,望远镜竖直向下到支柱下部测量基点水平位置。(钢柱为基础面,钢筋混凝土柱为预留地线孔)。用钢卷尺配合量取d1值。以相同的方法测量B柱的d2值(如图4)。图4 “d”值测定示意图2计算(1)手工计算 整理测量数据表(测量计算数据表见附表)。计算a支柱斜率钢筋混凝土柱 注:式中10.8m为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支柱耳环孔至地线孔的距离。钢 柱 b上部固定绳的总长L上= a1+a2+an+an+1其中钢筋混凝土柱a1 = CX1+d1=CX1+S21an+1= CX2+d2=CX2+S2H2钢 柱 a1 = CX1d1

6、=CX1S21a4 = CX2d2=CX2S21钢柱小于外缘直立时取“-”,大于外缘直立时取+。c下部固定绳的总长L下= a1+a2+an+ an+1其中钢筋混凝土柱a1 = CX1+S11an+1= CX2+S12钢 柱 a1 = CX1S11an+1= CX2S12钢柱小于外缘直立取“-”,大于外缘直立取“+”。d股道间距a,依前述实测及计算数据。e横向承力索悬挂点至上部固定绳间距离 h=S3-S2其中钢筋混凝土柱为:h=10.8H-S2钢 柱为:h=15(13)H- S2f横向承力索悬挂点至最低吊弦点的距离 f= h - 最低点吊弦长度g估计最低点,计算l1、l2值h计算各节点重量F单横

7、承力索 Fn=0.719(an+an+1)+悬挂重量+节点重量+所承担绝缘子和分段绝缘器等的重量双横承力索 Fn=1.026(an+an+1)+悬挂重量+节点重量+所承担绝缘子和分段绝缘器等的重量注:节点重量查点重量表i计算悬挂重量对横向承力索悬挂点的力矩和M0M1=a1(F1+F2+Fi-1)+a2(F2+F3+Fi-1)+ai-1Fi-1M2=am(Fm-1+Fm-2+Fi)+am-1(Fm-2+Fm-3+Fi)+ai+1Fij求软横跨最低点左侧与最低点相邻的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的竖垂直分力利用公式 进行软横跨计算,选择横向承力索最低点时:当求出的Y值符合判别式0YFi说明最低点选对了,否则

8、说明选错了;当Y0时,则最低点应向左移;当YFi时,则最低点应右移;如Y=0或Y=F1,则说明横向承力索有两个最低点。当Y=0时,另一个最低点在所选的最低点左侧,当Y=F1时,另一个最低点在所选的最低点的右侧。k求横向承力索的水平分力 T=l求相邻两重垂吊弦的高度差K最低点左边最低点右边m求横向承力索各分段长由于支柱挠度影响,算出横向承力索各分段长度后,按以下规则减去经验数据。b1 和bn各减n10mm(n为股道数)5股道以上:b1 和bn各减50mm。 n将计算所得结果进行检验,确认无误。填入软横跨示意图。三技术标准1、如最高轨面股道为曲线,应以轨面连线中点为标准。2、支柱位于站台上,还应测

9、量站台边缘至支柱内缘(钢筋混凝土柱)或外缘(钢柱)的距离。3、根据测量数据,即可计算CX1、CX2和各股道线间距。4、测量数据精确到mm。四注意事项1、测量时应使用绝缘尺测量防止短接轨道电路;2、计算前应根据设计采用的材料、支柱、节点等对软横跨计算常用数据进行维护,以确保计算准确无误;3、初次使用应用其它计算方法进行校核,确定无误后运用。4、测量时要加强防护,注意来往车辆。 附表:测量计算数据表支柱号支柱类型股道数支柱偏斜支柱高差节点8位置节点9位置承力索减零件长度固定绳减零件长度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线路数据说明:1、减零件长度为节点1至节点4的零件连接长度。2、节点8或节点9位置为所在股

10、道间位置。3、股道数为该组软横跨股道总数。 4、节点有拉出值项,以左支柱相邻股道开始依次向右排列。若节点方向是朝左支柱侧,则节点前加英文大写字母Z,若是朝右支柱侧拉,则节点前加大写英文字母Y,拉出值按平面图标示填写。悬挂点在曲线处时,拉出值应考虑超高。CX1a1a2a3anCX2节点数据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拉出值拉出值拉出值拉出值2软横跨预制、安装一施工准备1组织序 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负责人人12技术负责人人13防护人员人41人驻站联络4预制、安装人员人122工具、机具 序 号名 称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1钢卷尺5m、50m把2各1把2手锤1kg把23白棕绳20、30m根24断

11、线钳把15小棕绳10根26安全带条47防护旗红、黄面28报话机台29线盘架1.5t个110开口滑轮1.5t个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1横向承力索设计定m若干数量以施工图为准2上、下部固定绳设计定m若干数量以施工图为准3悬式绝缘子设计定片若干数量以技术文件为准4耳环杆设计定套若干混凝土柱用5杵头杆设计定套若干钢柱用6杵座楔形线夹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7双耳楔形线夹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8腕头挂板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9V型联板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0横承力索线夹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1定位环线夹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2U型线夹设计定

12、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3杵座鞍子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4双耳连接器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5球头挂环设计定件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6焊接杵环设计定件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7悬吊滑轮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18弹簧补偿器设计定套若干数量按技术文件定二操作程序1工艺流程 2操作要领 (1)软横跨预制 1)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临时地锚。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4.0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2)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3)从做好回头的一

13、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一人按预制图中各分段尺寸读数,一人用红油漆做标记。 4)按红油漆标记及下料图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预制横向承力索或上部固定绳。 5)在横承力索线夹的U型环内安装上部吊线,预制上部固定绳,则在定位环线夹的环内安装斜拉线,斜拉线安装要求同上部吊线。 6)在钢绞线断线标记点两端各用1.6不锈钢丝绑扎两圈,然后用断线钳断线。 7)按计算长度,煨制回头。 8)在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两端楔形线夹上分别写明安装的支柱号,然后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盘成圈。用铁线绑扎紧便于运输。9)双横承预制时应固定一端并通过滑轮使得承力索通过,在另一端使用两个手板葫芦拉紧横向承力索,

14、这样可以保证双横承力索受力均匀,见下图。 (2)软横跨安装 1)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及绝缘子等运送至现场。按标记分散至各支柱。 2)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展开。根据软横跨预制图直吊线长度,将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逐根联结。 3)将绝缘子和其他联结零件按图装配好,与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柱联结的开式索具螺旋扣横向承力索的丝扣置于中间位置,上部固定绳的丝扣放到最长的位置。 4)软横跨柱顶端爬上一人。扎好安全带后用小绳将钢丝套、大滑轮吊上连接好,然后将大绳吊上,传入滑轮。 5)在下面的人,待上面将大绳穿入大滑轮后。用大绳的一端扎好绝缘子串,此时上面的人作好准备。 6)下面的人拉大绳另一

15、端,徐徐吊起横向承力索,当吊到支柱顶端时,柱顶人员用一手抓住杵头杆(或杵头环),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把环杵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装好。 7)当安装横向承力索时,一人爬到支柱上部固定绳角钢处,并扎好安全带。抓住上部固定绳端部。当横向承力索安装好后,把上部固定绳杵头杆与固定角钢孔(钢筋混凝土柱为开式螺旋扣与固定底座夹板)相连结,带上球形垫片,然后拧上2个螺母。软横跨的一边即安装完成。 8)在软横跨另一边支柱顶端按前述方法安装钢丝套、大滑轮、大绳。在上部固定绳处安装钢丝套、滑轮。 9)与车站值班员联系,当车站封锁时,迅速将软横跨运过各股道。 10)用大绳将横向承力索绝缘子

16、串扎牢,然后拉大绳另一端,把软横跨吊起来。 11)横向承力索吊到支柱顶端时,上面的人员将杵头(或杵环杆)抓住,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把杵环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安装好。解开绑扎横向承力索的大绳,卸下滑轮、钢丝套。 12)横向承力索安装完后,在支柱上部固定绳位置的人员,用接触线的钩钩住弹簧补偿器。 13)支柱下面的人员,开始逐渐紧上部固定绳。上面的人与下面的人配合,把弹簧补偿器与固定底座相联结上,穿进固定角钢孔。带上球形垫块、垫片、螺母,拧紧螺母,并带上防松螺母。 14)松开接触线,然后卸下滑轮钢丝套。 (3)填写工程记录。三、技术标准1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0.51kN

17、为宜。2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或定位环线夹的标记为一道红漆,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3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2025mm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紧密整齐。4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5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6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2060mm,调整螺栓调整螺丝外露应在20 mm至螺纹全长的1/2之间。7上下部固定绳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以电化股道最高轨面为基准,下部固定绳固定角钢安装高度6320mm,上部固定绳固定角钢高度7560mm,允许偏差 30mm。8.横承力索采用单或双根LXGJ-80镀铝锌钢绞线,上下部定位索均采用单根LXGJ-50镀铝锌钢

18、绞线,绞线结构均为119.9.横承力索最低点至上部定位索间的距离为400mm。10.悬挂6支及6支以上接触悬挂时(无论跨越几股道)均采用双横承力索,悬挂6支以下接触悬挂时,采用单横承力索。11. 每组软横跨在上、下部定位绳安装弹簧补偿器,且安装在软横跨受力小的一侧(即在松边侧),弹簧补偿器的选型以满足设计要求为准。上下部定位索在平均温度时松边张力为1.5-2.0kN(当安装有弹性补偿器时,其值依弹性补偿器类型确定,TB-1型为4.5kN, TB-2型为2kN),设计计算时紧边最大张力不得大于9.8kN。12.双横承力索时,软横跨双横承力索的设计最大张力不得大于19.6kN。13.安装时处于同一

19、垂面的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节点1,1s,3中上下部定位索处绝缘子串距柱边不得小于700mm。14上下部固定绳承载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一点负弛度(34股道车站为0150mm,58股道车站为150300mm)。双横承力索应受力均匀,与LV型联板联接的两楔型线夹的受力面应相对安装。15正线股道单横软横跨承力索悬挂点距轨平面高度允许偏差 030 mm ;双横软横跨承力索悬挂点高度允许偏差 060 mm 。16开口销安装后劈开角度不应小于 60,开口后不得有裂纹或断裂等现象。17双股直吊线、斜拉线应缠绕自然顺直,直吊线应垂直,斜拉线应顺直,上端煨成2025mm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下端回头长度为4

20、00mm(含回头环长度),回头线与本线密贴缠绕,回头的端部圈成环形,回头环直径约为60mm,且与软横跨平行、与本线密贴,并保证本线在回头环的中间通过,形成“”形。18接触线在悬挂点处距轨面连线的距离,施工允许偏差20mm ;拉出值施工允许偏差为30mm 。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变比率一般为 3 ,隧道、跨线桥处坡度变化率为2。19.对节点1、2、3、4、8、9、13中设计上下对齐的绝缘子串在软横跨承载后应严格对齐,允许施工偏差60mm;站台边绝缘子串带电侧的绝缘子裙边应与站台边沿对齐,允许施工偏差60mm;股道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位于股道中间。2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支柱,花篮螺丝必须露扣,且

21、螺杆间有可调间歇。21软横跨横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绳回头长度统一按300mm, 回头端部用1.6软态不锈钢丝绑扎三圈,回头与本线在距回头线端部30 mm处开始用1.6软态不锈钢丝密贴而不重叠绑扎100mm,施工允许偏差10 mm。22. 软横跨站线定位器坡度按与下部固定绳的开口为300mm,允许施工偏差为50mm。23.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侧贴角钢,平面侧贴螺母。24. 安装横承力索线夹、固定绳线夹时,安装方向应一致,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环线夹时,安装方向上下应竖直,线夹上带凹槽的一面与定位器的拉出值方向一致。四、注意事项1预制时线盘应支放平稳,不得倾斜。2直吊弦应按长度预先加工好,在软横跨预制时,直接装入横承力索线夹。3安装横承力索线夹、固定绳线夹时,安装方向应一致,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环线时,安装方向上下应对直,线夹上带凹槽的一面与定位器的拉出值方向一致。4如为钢柱软横跨,则将随身带上来的角形垫块预置在安装位置。5搬运工程中,每串绝缘子均应有专人负责,同时各个节点的杵座鞍子不要卡在轨道上。并注意勿使软横跨钢绞线短路轨道电路。6注意大、下滑轮应用小绳吊下来。7软横跨安装时不得与轨面接触(不应搭在钢轨上)以免影响信号正常使用。8.软横跨安装必须在天窗点内(垂停)施工。9施工车站设驻站联络员,距离施工点两端1000米设防护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