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79.61KB ,
资源ID:25745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745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五年级上册科学08物体的传热本领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五年级上册科学08物体的传热本领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1、d五年级上册科学08物体的传热本领 教学设计含反思五年级上册科学08.物体的传热本领 教学设计含反思8.物体的传热本领【主要概念】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涉及课标】6.3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6.3.3 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5-6 年级: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热传导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而设计的。在本课的学习中,

2、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的材料。教材首先展示五种不同材料的勺子,设疑: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是否相同?进而本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帮助学生建立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活动二,由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的讨论,引出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从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入手,说出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和地毯上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厨房用具,说说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最后将学生带到室外,为了抵御严寒,讨

3、论冬季时人们是怎样保护树木和怎样为自己房子保温的。活动三:设计一个保温盒,比一比谁的保温盒效果好。这是一个拓展活动,旨在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情分析】在生活中,热传导的知识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对于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但是对于几种热的良导体或不良导体,如何进一步区分,还是比较模糊的,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物体导热性能不同,比较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将材料的传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2.能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学会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中选择简易可行的实验方

4、案;学会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事实,经历对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4.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感悟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联。【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难点:怎样设计实验,以便在实验中获取准确信息。【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保温饭包、PPT。学生分组材料: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铜棒、铝棒,烧杯、电子温度计、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调出生活经验,引发探究欲望。1.(ppt 出示厨具图)调出生活经验。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些厨具,它们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铁、铝、木头、塑料),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些不同部

5、位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呢?(铁、铝传热快,木头、塑料传热慢,手握的地方用木头、塑料防止烫手)2.预测勺子传热快慢,引发探究欲望。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啊,请同学们看(出示:各种勺子)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勺子,有塑料的、木头的、铜的、铝的、钢的。你认为它们传热谁快谁慢?分组交流预测,汇报。师: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的排序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些材料的传热到底谁快谁慢呢?怎么做才能找到答案?(生:实验)【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厨具不同部分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用不同,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是有差别的,通过预测不同材质勺子的传热快慢,引发学生探究不同物质传热性能的兴趣。】二、实验探究,获取事实。(

6、出示: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铝棒、铁棒,烧杯,热水,电子温度计)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器材,怎么设计实验,才能让我们观察到它们的传热快慢?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2.组织交流3.师生综合出最佳实验方案,教师明确实验要求:烧杯中倒入热水,将六根连接好温度计的棒棒放入烧杯,动作要轻,(PPT 出示摆放图)。观察温度变化, 2 分钟后记录温度。(PPT 倒计时 2 分钟)4.分组实验,填写观测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为了保证对比实验的公平性,对教材中设计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让实验操作简单易行:一是解决六根棒站立不稳的问题,设计制作了一个烧杯盖, 上面钻六个孔,使棒棒正好通过,这样保证

7、棒棒垂直站立并在烧杯中不交叉。二是六根棒和盖固定在一起,可同时放入热水中,并且接触热水的高度是一样的, 保证了实验受热时间的一致性。三是用现代测量技术,解决观察温度变化的问题, 舍去了凡士林粘绿豆这种模糊、间接观察的设计,改用电子温度计直接测量棒棒上端的温度,电子温度计的显示屏,让学生更直观地测得实验数据。科学实验在保证探究自然本质的基础上,采集证据的技术手段应该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的测量技术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由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使证据更可靠,结论更可信。】三、分析记录,形成概念。1.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实验结果填在大记录表上。2.学生依据记录的温度总表,形成概念。(教师在学生回答时,

8、相应板书传热快的是哪些材料,传热慢的是哪些材料, 并说明: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铜、铁、铝这类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像木头、玻璃、塑料这类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设计意图:用大数据统计的方法,汇总全班各组的数据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3.拓展观察:热成像仪测量物体传导热的情况(视频素材) 四、强化概念1.体验活动: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2.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布把树干包起来?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为什么要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防止热传导)3.请分析下面的事例,说明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4.生活中用气泡膜给食品打包

9、装,除了防震、防碰外,还有什么作用?(防止空气对流,起到保温的作用)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防止热辐射) 6.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能力不同(视频实验)7.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保温瓶是不是做到这三点?(防止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发生)(出示保温瓶解剖图)保湿瓶是如何保温的?你知道吗?(保温瓶保温原理视频)【设计意图:通过几个生活事例及物品的结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要想做到保温效果好,就要考虑防止热传递。知道选用不同的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来发生,也就可以做到保温效果好。】五、拓展延伸探讨:保温盒材料的选用。师:“热传递”单元,前三节课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热对

10、流、热辐射,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物体的传热本领,通过保温瓶保温原理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保温效果好,要把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考虑到。有了这些知识,现在要你自制一个保温盒。(ppt 出示保温盒)先看一下老师这个保温饭包,各部分是什么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出示铝箔气泡膜)请想一想,制作保温盒你要选择哪些材料?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师:请同学们课后准备材料,下节课我们制作保温盒,看谁的保温盒保温效果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课。【设计意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学的最后部分设计了“制作一个保温盒”的实践活动,作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拓展应用,要完成这个任务, 除了要综

11、合前几节课传导、对流、辐射的内容,还需要技术工程中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等经验和能力的支持。】【教学板书】物体的传热本领传热快: 铜棒、铁棒、铝棒热的良导体 传热慢: 木头、玻璃、塑料热的不良导体保温好: 防止热传导防止热对流防止热辐射【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针对学生与生活实际,有所思考,有所创新,这节课是成功的,是有亮色的。一是,在活动设计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可以说彰显了课堂的活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改进实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搭建从实验到思维的脚手架,利用电子温度计代替凡士林和小珠子,实验效果更明显;用大数据统计的方法,汇总全班各组的

12、数据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三是,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四是,课堂教学中,让科学探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1.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播放的红外摄像视频,此视频展现的是现象,其低于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课堂上可以不用,做为课后拓展内容给学生更好。2.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瓷砖把脚的热量吸收了,所以感觉到凉”。这里用的“吸收”会让人误解为热量传递进去且驻留在内,而实际上不仅有热传进脚底接触的瓷砖,还有瓷砖之间、瓷砖与水泥、地面等的热传导,改用“瓷砖把热快速传走了”的说法更准确一些。“棉花里的空气不容易流动,不容易对流”。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只要是空气,无论体积大

13、小,它都会对流,只不过, 棉花里的空气被隔离到了无数小空间里,它们难以与相邻空间里的空气对流,而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产生保温效果。这样的说法更准确。3.做保温箱活动的前期铺垫不足,且用问答的方式一步步领着学生分析和了解,缺少整体性。工程实践的步骤,应先提出制作保温箱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借鉴事物,分析原理,如浅色较多反射蕴含热量的光、保温品的保温方法和原理等等,其后,再让学生设计保温箱并制作,下节课来交流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苏科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11牛顿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利用的是( )。A凸透镜 B三棱镜 C平面镜答案:B解析:B【详解】牛顿曾用三棱镜分

14、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2在地形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平原用( )表示。A黄色 B蓝色 C绿色答案:C解析:C【详解】在地形图或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棕色表示山地。深蓝色代表海很深,浅蓝色代表海很浅。3小红距镜子2米,镜子里的像和小红相距( )。A2米 B4米 C5米答案:B解析:B【详解】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2m+2m=4m,所以B符合题意。4下面的几幅字画中,可能从镜子里看到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B【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像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符合的

15、是选项B,选项A中的侣的单人旁应该在右边,选项C的泪比较明显,三点水儿没有在右边,选项D的玉的点应该在左边。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A折射 B反射 C发光答案:B解析:B【详解】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6阳光射在室内的镜子上,镜子又能把光射在墙壁上,这是光的( )现象。A反射 B折射 C斜射答案:A解析:A【详解】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

16、现象叫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7两面直立的镜子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 )。A多 B少 C一样多答案:A解析:A【详解】当镜子之间的夹角越小,光在镜子之间的反射次数越多,那么所形成的虚像也就越多。8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A变小 B变大 C不变答案:B解析:B【详解】距离光源越近,影子的大小就越大。9雨后,空中悬浮的许多小水点像( )一样将阳光分成七色光,形成彩虹。A三棱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答案:A解析:A【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

17、、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所以雨后,空中悬浮的许多小水点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成七色光,形成彩虹。10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等七种颜色的光。A黄、绿、蓝、紫 B红、白、绿、蓝 C红、橙、黄、白答案:A解析:A【详解】阳光是复色光,是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分解的光中没有白光。11下列不属于七色光的是( )。A红色 B黑色 C绿色答案:B解析:B【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根据对太阳光组成的认识,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其中没有黑色。12光沿直

18、线传播的条件( )。A任意物质中 B在空气中C在同一均匀物质中 D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答案:C解析:C【详解】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均匀物质中。13在晴朗无风的白天,( )太阳喷射水雾制造彩虹。A面对 B背对 C侧对答案:B解析:B【详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喷出的小水滴对光进行折射,形成彩虹。在晴朗无风的白天,背对太阳喷射水雾制造彩虹。14下列发光的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有( )。A月亮 B电灯 C蜡烛 D雷电答案:D解析:D【详解】像电

19、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发光的物体是自然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电灯、蜡烛属于人造光源,雷电属于自然光源。15您想从白光中得到蓝光,可以用( )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A红色 B黄色 C蓝色答案:C解析:C【详解】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的颜色过滤掉。您想从白光中得到蓝光,可以用蓝色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16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 )完成的。A伽利略 B牛顿 C托勒密答案:B解析:B【详解】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利用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

20、由牛顿完成的。17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 )。A反射 B折射 C直射答案:B解析:B【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折射,将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18汽车的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 )。A反射 B折射 C小孔成像答案:A解析:A【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汽车的后视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万花筒,所以A符合题意。19明明想用镜子看看自己脑后的头发,他应使用的方法是( )。A用一面镜子放在眼前看 B用一面镜子

21、放在头的一侧看C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答案:C解析:C【详解】明明想用镜子看看自己脑后的头发,他应使用的方法是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20早晨,太阳还没有升到我们能看到的地平线以上时,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光亮了,这是因为( )。A月亮所致 B太阳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C太阳已经升起,只是还被云挡着 D太阳光照在天边的云层上,形成光的反射和散射。答案:D解析:D【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早晨,太

22、阳还没有升到我们能看到的地平线以上是,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光亮了,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在天边的云层上,形成光的反射和散射。21小孔成像的特点是( )。A左右相反 B上下相反 C上下左右都相反答案:C解析:C【详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2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小孔成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23两千多年前,(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

23、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A中国的墨子 B古希腊的托勒密 C波兰的哥白尼 D美国的华盛顿答案:A解析:A【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 30 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光是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的,会在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24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极光 B孔明灯 C月光 D闪电答案:B解析:B【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24、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以上选项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孔明灯。25阳光可以通过什么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A放大镜 B三棱镜 C平面镜答案:B解析:B【详解】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6吴刚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腰椎(腰部附近脊髓)受到了严重伤害,你认为他身体的哪些部位的感觉以及行动会受到影响( )。A脖子以下 B胸部以下 C腰部以下【答案】C【详解】由于外伤使神经损伤后,受神经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等均会发生障碍。吴刚因车祸腰部脊髓受

25、到严重伤,身体腰部以下的部位以及大小便等区域的运动、感觉就会发生严重障碍。因此,他的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27在高山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块岩石破碎成小岩石,这是( )作用形成的。A火山喷发 B地震 C风化【答案】C【详解】整块的岩石风化形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细小的颗粒经过长时间后又会变成土壤。在高山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块岩石破碎成小岩石,这是风化作用形成的。28大脑表面像( )一样。A苹果 B核桃 C草莓【答案】B【详解】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

26、400克。大脑的形状像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表面像核桃表面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29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的神经是( )。A感觉神经 B运动神经 C传出神经【答案】C【详解】神经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30人的脑部在受创后,会出现短暂失忆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大脑具有的功能是( )。A语言功能 B运动功能 C记忆功能【答案】C【详解】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大脑是人体的 “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

27、)、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人的脑部在受创后,会出现短暂失忆的现象,这说明大脑具有记忆功能。31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 )。A头部、内脏 B躯干、四肢 C头部、四肢【答案】A【详解】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脑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32左脑负责( )。A音乐、绘画、幻想、梦想 B数学、逻辑、语言、写字 C语言、写字、幻想、梦想【答案】B【详解】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个交叉管理。人类的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语言、逻辑分析、推理、抽象等,右脑倾向于音乐、艺术、绘画、情

28、感等,所以B符合题意。33过马路时,当绿灯亮起,人体会对绿灯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其中,神经系统正确的工作过程是( )。A接受绿灯信号传入神经传输信息神经中枢作出指令一接收指令作出反应化出神经传输指令B传入神经传输信息接受绿灯信号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传出神经传输指令接受指令作出反应C接受绿灯信号传入神经传输信息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传出神经传输指令接受指令作出反应【答案】C【详解】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29、又称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所以人“看到红灯停,看到绿灯行”的反射活动过程为接受绿灯信号传入神经传输信息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传出神经传输指令接受指令作出反应。34下列反应信号没有经过脊髓的是( )。A看见小鸟 B过马路 C站在路边【答案】A【详解】站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眼睛首先看到红灯亮起,然后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再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再由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最后停下脚步。A看见小鸟反应信号没有经过脊髓,符合题意。35( )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A脊髓 B神经 C皮肤【答案】B【详

30、解】大脑是高级的神经中枢,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脑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现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所以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故选:B36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的是(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神经元【答案】A【详解】具有从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导冲动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相当于所有的感觉神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37下列物品需要平面镜制作的是( )。A眼镜片 B潜望镜 C望远镜答案:B解析:B【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镜中的像和镜外的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平面镜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给出的物品中利用平面镜的是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眼镜片和望远镜都是采用曲面镜来实现的,比如凸透镜、凹透镜等。38信号的传递需要经过( ),才能达到神经中枢。A无中间步骤 B许多中间步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