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2.07KB ,
资源ID:257394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7394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南京师范大学.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南京师范大学.docx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四书”的是_。A.诗经春秋礼记尚书B.学记大学论语中庸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D.大学春秋孟子周易答案:C2. 在西方教育中,现代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_。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佩斯泰洛奇答案:C3. 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是_。A.识记、理解、应用B.认知技能、操作技能、情感目标C.生成目标、获得目标、转化目标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答案:D4. 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基本的途径是_。A.建设社会政治制度B.开展思想宣传活动C.开设思想政治课程D.培养现

2、代政治公民答案:D5. 由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是_。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表现性评价答案:C6.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智能发展教学方法是_。A.讲授法B.谈话法C.实验法D.演示法答案:B7. 近代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的,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新学制是_。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D8. 下列哪种思想不是中国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革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_A.复古主义思想B.工读主义教育思想C.平民

3、教育思想D.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答案:A9. 在古代欧洲教育中,重视发展学生的全面教育的是_。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骑士教育答案:B10. 重视观察学习和榜样模仿的学习观点,属于_。A.操作性反射理论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社会认知理论D.认知派学习理论答案:C二、名词解释1. 学校教育制度答案:解答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课程标准答案:解答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

4、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一般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等部分组成。3. 书院答案:解答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在唐之前是由中央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唐末五代因战乱成为公认读书治学的地方,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书院至清才废止,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书院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和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 美国进

5、步教育运动答案:解答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场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运动,这就是进步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欧洲的“新学校”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工业的发展、科学的兴起、动荡的社会、欧洲进步的教育理论的传入,动摇了美国传统教育的根基,终于使进步教育运动那个蓬勃发展起来。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 教育为社会所制约,具有社会制约性。因而,教育是社会的附属品,没有独立性。答案:解答 表述错误 虽然教育为社会所制约,具有社会制约性。但是,教育具有

6、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 所以,虽然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对社会的依存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由此实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

7、立性是一致的。可以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依据和主要体现。如果教育没有特有的社会功能,便不可能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形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 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活动。答案:解答 表述错误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3. 品德教育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答案:解答 表述正确 知,指道德认知或道德观念,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及评价;情,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而引起的内心体验,也是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指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道德目的而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困难的能力和毅力;行

8、,指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与调节下所表现的行动。 学生品德中知、情、意、行四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即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正是反映了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四、简答题1. 简述当前学制发展的主要趋势。答案:解答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

9、称,而是各种施教机构系统的总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 (1)重视幼儿教育并加强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趋接近; (4)高等教育多样化、大众化; (5)重视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 2. 试比较分析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答案:解答 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代表人物有孔子、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学科课程的优点:重视每门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特点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

10、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 学科课程的缺点: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科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系统性、选择性、对象性、理性和情意统一性。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代表人物:杜威和克伯屈。活动课程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重视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把教学从教的外在重心转移到学的内在重心上来,在促进儿童积极学习方面是十分可取的。但它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

11、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3. 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点的主要内容。答案:解答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以下几点观点,对中国的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1)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一方面,

12、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 (3)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有学”和“有学有教”。最后,反对注入式教学。 4.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的基本主张。答案:解答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更加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一)知识

13、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倾向,但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怀疑,其中有些知

14、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生观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1)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其从旧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 (2)教师要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活动,促进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三)教学观 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

15、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 (四)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是建构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二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组和重建。建构主义更重视后一种建构。 五、论述分析题1. 试论述教学过程的性质。答案:解答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兴趣和情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16、与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基础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的实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这一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成年人的个体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把人类社会历史经验转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映像即知识

17、,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认识活动为主,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的制约,但学生的个体认识活动又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学生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的认识对象,间接认识现实世界。 (2)认识方式的引导性。 学生的认识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 (3)认识过程的简捷性。 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性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 教学过程以社会交往为背景。尤其是个体最初的

18、学习与认识,例如对实物及其名词概念的认识就是在交往中发生与发展的。人们对语言的掌握,对通过语言文字授受的经验、知识的掌握,均有赖于人们交往与沟通的共同生活经验。所以,有目的地进行的教学也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并通过社会交往与联系社会生活来帮助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与社会价值。 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循序渐进地学习与运用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常常有意识地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进行问答、讨论、交流、互助,以便学生获得启发、进行思想碰撞与反思、集思广益与加深理解,并学会应用,使教学中的认知活动进行得更加生动活泼而有效。在教学中,教师不

19、仅运用交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进行认知,而且还运用交往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感染与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情趣的坦诚沟通,以便激起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上的共鸣,智慧与志趣的共享,从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兴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同时,教学过程永远

20、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即赫尔巴特的教学教育性原则。 2. 阅读下列案例,回答问题: 班级里的一位同学经常化妆,就这一问题,班主任王老师在课下找来这位同学谈话。 老师向学生说道:“懂得打扮自己是好事,但是你还不知道化妆的学问啊”,同学说:“化妆有什么学问呢?请老师赐教”。老师说:“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忌浓妆艳抹。浓妆艳抹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造成隔膜;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分的化妆会掩盖住你的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从这之后,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没有再过分化妆。 (1)案例中教师运用了什么样的德育方法? (2)请简述这种德育方法的基本含

21、义和实施要求。 答案:解答 (1)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本案例中,王老师对化妆女同学主要采取了说服的德育教育方法。 (2)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我们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尤其要注重说服。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充满诚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