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0.32KB ,
资源ID:257096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7096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1、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一、智慧城市领域概况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 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智慧城市术语( GB/T37043 2018 ),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性城市。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1)智慧城市行业特点技术

2、更新快、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技术领域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要素、应用领域众多。智慧城市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系统规模大、系统继承性强等特点,且新技术、新标准不断更新,因此智慧城市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各种新技术和创新工具不断涌现,技术进步为产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深入,应用领域不断扩张,遍及安全、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并不断向越来越多的领域拓展。以定制化的应用服务为主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方深度理解客户硬件环境、业务流程相关

3、需求,具备一定的行业应用经验、软件技术与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后续维护服务保障能力。由于下游客户涉及的行业众多,且不同行业间的需求差异比较大,跨行业的应用软件很难实现标准化,跨行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亦难以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受信息系统应用不够普及、传统的按需定制开发模式桎梏、不同行业的行业标准无法统一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行业的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客户共性需求的归纳工作进展参差不齐;同时当前的行业尚未能对下游客户众多细分领域建立标准,因此行业企业在与客户进行沟通时 较大程度受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引导和牵制,导致目前的技术应用模式基本上还是以定制化的应用服务为主。区域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

4、键时期,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战略更偏重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建设投入,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当地政府财政直接相关。国内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发展特点和重心也有所不同,致使信息化建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行业内主要企业围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形成了激烈竞争,部分企业依托所在地良好的市场需求已确立了一定的区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并利用区域 中心城市向周边进行业务辐射。因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目前国内智慧城市的投资、建设在各地发展不均衡,体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点。(2)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国家统计局发

5、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 截至 2019 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60.6%。尽管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约80%的城镇化率有一定差距,但随着人口向城市汇聚,城市发展速度、规模与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再匹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城市问题频繁爆发,城市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愈加繁重,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规划战略实施期间(2016年2020年),国内建设了一大批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发挥城市高效运作和治理的示范性智慧城市。2020年,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各地区都加速推进 5G 、数据中心

6、、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型基建项目的投入建设,高标准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集合了新理念、新模式等要素,对平台的建设要求更高,当前,日益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正有力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我国网络通信技术在安防、交通、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规模化商用,以及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间协同作用,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使智慧城市具备感知互联、交互共享的能力,促进智慧城市更快发展。受政策红利、社会需求、技术升级等利好因素影响,社会资本不断进入智慧城市行业。据 IDC发布的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

7、规模达200.5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5.88%;并预测2018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 14.18%,至2023年达到389.23亿美元。(3)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领域发展趋势智慧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近年来,我国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收支情况数据,2019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民生领域(教育、文体传媒、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规模达91,460 亿元,同比增长 7.41% 。未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渗透应用,智慧民生相关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投资将进一步增加,对应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智慧城市的特征之一是万物

8、互联,资源共享,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观形象,是智慧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智慧建筑在我国尚处于成长期,行业发展潜力大。我国智慧建筑市场需求可分为存量改造和新增楼宇的智慧化建设,目前需求主要来源于新增楼宇。楼宇建筑大量新增供应和现有存量需求构建了庞大的智慧建筑市场空间。根据德勤全球智慧城市2.0报告,智慧建筑2018年在智慧城市市场中占据约24%的份额,是占据相关市场份额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均保持了 30%以上的增长。受带动,智慧建筑相关市场规模亦高速增长。房地产建筑作为城市结构的核心,其智能化改造、建造需求旺盛,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市占份额,发展前景可期。

9、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亦是智慧民生的具体基本内容。当前,传统的医疗系统存在着医疗信息碎片化、院内各系统各科室间信息孤岛等问题,缺乏对数据的有效应用。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拥有巨大潜力,智能科技能够赋能医疗服务,提高效率,智慧医疗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信息化在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 健康中国 建设和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医疗资源日益紧张,我国的智慧医疗建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 IDC 发布的中国医疗行业IT 市场预测,20202024 测算, 2019年中国医疗行业IT总支出约为 548.2 亿元人民

10、币,较上一年增长11.5%,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41.5亿元人民币,2019至2024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13.7%。数据中心服务数据中心,亦称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能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数据存储和信息系统运行的场所。在此基础上,数据中心的概念逐渐外延,目前数据中心以数据为基本管理对象,融合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于一体,成为集数据、算力、算法三大要素于一身的数据基础设施,为“新基建”运行提供数据存储管理、计算处理、分析应用服务,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成熟,数据中

11、心的作用愈发突出,目前数据中心已成为信息科技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场地,是大多数单位和企业极为重视的基础保障设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始终保持规模量级的增长。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9 年国内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 1,562.5亿元。我国数据中心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包括云计算企业、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等。一方面,受相关业务快速增长、IT系统安全性要求提高、庞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内云计算厂商、中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加紧行动,力推数据中心建设,发达地区积极加强自身及周边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布局,大力推进本地数

12、据中心的整合和改造;处于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关键期的地区,迫切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确立为重点转型方向,加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国内数据中心整体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国家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数据战略的实施,预计未来几年,大数据中心市场相关产业链条行业也将随之迅速发展,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城市服务与管理智慧城市包括建立一个由各类新技术支持的涵盖市民、企业和政府的新城市生态系统。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服务中起到组织、牵引、指导、规范作用,政务服务的效率直接反映了市政服务的智慧程度。因此,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智慧政务,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服务

13、的核心。“智慧政务”先行,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智慧化建设。2013年以来,国家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各地推行“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跨省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信息数据共享,简化政府服务、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流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数据显示,我国政务服务市场不断深化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8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2019 年超过3300亿元,年均增速达10%左右。城

14、市服务与管理包括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涵盖城市交通、环卫、绿化、水务等的专业管理。交通作为城市的脉络,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率不断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成为城市服务与管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仍然普遍存在着交通拥堵、打车难、打车贵、停车难等交通问题。此外,我国居民获取道路交通信息的渠道较少,道路反馈信息滞后,也导致了交通问题无法及时被解决或避免。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和理念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的出行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交通成

15、为城市服务与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 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针对智慧交通发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在2017年1月发布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 2017 2020 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和目标。2019年9月,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IT建设支出占比约为27%。近年来,我国智慧交通方面的技术投资支出持续增加, 2019 年我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为 432 亿元左右,同比增速 13.98%13.98%;随着各地政府对智慧交通系统的关注度和投入逐渐增加,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02024 年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规模保持14% 的增长率,2024年智慧交通技术支出规模将

17、达到840亿元左右。二、智慧安全领域公共安全管理一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以来备受重视的领域。公共安全管理涵盖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安全等多方面。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我国公共安全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全面推进,经济快速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公共安全管理领域不断出现新的挑战。 随着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接入,公共安全管理逐步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来采集各方面的信息,并通过这些新技术提供准确的势态感知。公共安

18、全管理正在从更多依赖人类的系统、分时段、分区域的防控,进步到借助机器的精确感知,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测。智能化的数据应用 能够利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公共安全事件的规律和特点,洞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智慧安全管理 通过对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加强,如视频监管、人脸识别、公安大数据网络的互联互通等,可以有效应对城市转型中出现的新型公共 安全问题,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智能化的数据应用 能够为 公安机关开展警情处置、打击违法犯罪提供强力支撑 为依法行政管理、服务人民群众提供全新助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共安全各相关部门顺应时代科技发展潮流,主动融入 智慧

19、城市 发展战略。“智慧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警务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在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公共安全管理新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三、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机遇产业政策的积极扶持推动行业的发展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先后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

20、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等政策和标准文件,指出了智慧城市在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地方层面,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发布了智慧城市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为智慧城市的落地实践创造条件。各项产业政策的长期有力支持将极大地促进智慧城市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各项产业政策将 促成建设 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大幅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综合竞争优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 、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

21、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使公众能够获取更加方便、及时、高效的公共服务,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新技术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新技术应用正在不断改变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促进企业实施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模式创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亦可以为一些过去无法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提供新的可行性方案,进而衍生出新的建设需求,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不断出现。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智慧城

22、市建设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各类问题,其建设需求广泛分布于城市各个方面,在政策支持及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例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能建筑、智慧能源等。未来,随着社会经济和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将逐步深入,应用领域也将继续蓬勃发展。(2)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挑战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有待统一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之一是融合不同部门及不同领域的信息,使公众和城市的管理者对数据与信息有科学、完整的认识和判断。目前国内各试点智慧城市规划大都自成体系,各自独立开发信息系统,加上缺乏

23、统一标准以及不同软件供应商应用程序不兼容等问题,很容易造成“信息孤岛”现象。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阻碍了智慧城市系统平台的扩展能力和大范围推广的进程,也导致行业内较难出现能覆盖 全国范围内的智慧城市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资金规模制约行业发展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需要垫付大量流动资金,包括研发资金的投入、项目前期缴纳的投标保证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垫付的原料采购款、劳务费以及项目完成后保留的质保金。同时,由于大部分的客户为政企单位,项目回款周期较长,行业内的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而且,智慧城市建设为新兴产业,企业规模大多较小,资金规模较大程度上限制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在人才

24、引进以及相关研发上面临着较大的限制。市场集中度低智慧城市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需要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也导致尽管智慧城市应用领域广泛,但目前仅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少数领域应用相对成熟。在更多的智慧城市应用领域,整体呈现出市场份额较为分散、单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的特点,从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限制研发投入,不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区域割据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当地经济的考虑,且地方企业人力物力在当地较为集中,采购对象多以本地及周边企业为主,导致智慧城市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割据。区域割据不仅降低了外地企业在当地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也使得当地企业在研发、技术上的投入缺乏动力,不利于形成开放、竞争、高效的市场环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