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7.28KB ,
资源ID:256953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6953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诗两首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诗两首资料.docx

1、2诗两首资料再别康桥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2.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3

2、.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受作者对“爱”“自由”与“美”的追求。二、重点与难点:1对诗歌独具特色的意象的把握;2对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鉴赏。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5、教与学互动设计课前预习检查,正音正字:河畔pn荡漾yng青荇xng榆阴y揉碎ru浮藻zo长篙go 漫溯s斑斓ln笙箫shngxio载zi一年半载记载登载zi载歌载舞装载下载(一)课程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3、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随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节奏,一起走进诗人内心。(二)有关知识链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

4、作。胡适说:“他(指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识准备: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境) 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王国维)。我们鉴赏诗歌,就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

5、。物情旨。1.自古写离别的诗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哪些诗词?明确: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

6、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2.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请选取以下三个特殊意象进行分析,“金柳”“彩虹”“云彩”金柳,读出了柳树在夕阳下的金光灿灿,就像新娘一样美丽。但这也只读出了七八分,想象一下迎接新娘的场面,新郎见到穿着新嫁衣的新娘,是何等欣喜。诗人此番虽是再别,却睹旧如新。但是,诗节重点不是金柳,而是金柳在“波光里的艳影”,他已经不是实物,而是投影幻象,更确切说是时光流逝后遗留在诗人心头的旧影。然而她依旧美丽,浓艳,似幻亦真。波光既是康

7、河的水,又是时间的流。“波光”融进了岁月流迁无限怀想,“荡漾”柔情婉转,温馨缠绵。彩虹,“梦”原是天上虹,是天上虹的沉淀。“虹”是美丽而短暂,但能幻化为永久。因为它会在潭中沉淀,也就是时光中永存。哪怕已经揉碎,是否还要去寻找,诗人犹豫了。诗人决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多少往事,多少师友仿佛就在眼前,所以他觉得满天星辉都落在船上了。诗人完全沉醉梦中,可他忽然警觉“但我不能放歌”,诗人最后选择了:悄悄地离别了,此时心中最美的音乐不是放歌,而是让一切无声留下,完好封存在康桥。云彩,云的特点一轻二悄,云彩象征梦一段美好的回忆,诗人只想轻轻地来了又去,独自深藏心中的一次私密的回首和重温。诗的最后

8、一句,“不带走一片云彩”就是不想把梦带走,梦既然沉淀就留在康桥吧,从寻梦而来到遗梦而去,多么从容洒脱,“云彩”既是梦的化身,又是心的影像,情的精灵。3.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你是怎样理解的?(1)绘画美(色彩与意境),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

9、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色彩绚丽画面生动(2)音乐美(语言),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韵律和谐节奏鲜明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3)建筑美(形式),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字数相近,错落排列。六、小结: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是一曲悠扬的轻音乐,是一副流动的

10、风景画,桥的秀美,景的迷人,诗人的洒脱,都成了我们每一个读者心中灵动的音符,开启了我们对诗意的认知,也引领着我们度入辉煌的诗歌殿堂!【补充材料】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11、于是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第3节,

12、写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

13、时代的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的显露,它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其次此诗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一发都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

14、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于是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星辉”,在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顾的首段和尾段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

15、有一次呵成的效果。)第6节,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愈是难舍难分,愈是潇洒轻飘,这是徐志摩的情致,也是康桥的天质。诗中没有一句撕心裂肺的呼喊,甚至没有一声动情的放歌。一切倾诉都是轻悄俏的,象自言自语,又象面对情人的呢喃。离别在今晚,今晚的康桥是沉默的。真正懂得什么是离愁别绪的人,才会领悟出沉默的分量。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

16、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最后诗人

17、“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明明是那样浓烈的惜别之情,诗人却把它化作一片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招一招手,悄悄的挥一挥衣袖,轻轻悄悄的走了,就象轻轻悄悄的来。多么洒脱、飘逸!在这种人情、景致两心相知的境界中,我们感悟到一种悠远淡陌但又执着坚沉的意念:人不能与景永在,但情却能永与景同存;人世总有别离,但情

18、致性灵却天长地久。大概正是有了这种心境,徐志摩才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吧!雨巷 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

19、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一、教学目标: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2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3背诵全诗。2、教学重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三、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四、课时安排:1课时5、教与学互动设计(一)课程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

20、的芬芳。(二)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潮坠入

21、深渊。戴望舒此时才22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1927年3月还曾因此被捕。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江苏友人的家里。此时他很傍徨、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他在失望中写下了这首诗歌。(3)字词积累巷道 ( Hang ) 街巷( xing ) 彷徨( png hung )彳亍( ch ch )颓圮( tu p ) 惆怅(chu chng ) 篱墙( l )(4)探索文中出现的意象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明确:共有6个。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人物形象我、姑娘(1)雨巷雨:迷茫、潮湿、

22、阴冷;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2)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胧、凄美的氛围。(3)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而油纸伞与雨巷、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小雨,在幽深、寂静、凄美、朦胧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迷离

23、、空蒙的氛围,总体来说,朦胧、感伤。(4)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本诗中的丁香展现出其美丽、高洁、愁怨。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雨巷:悠长、寂寥、迷茫篱墙:破败、凄凉迷离、凄凉而哀伤的意境丁香:美丽、高洁、愁怨(5)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哀怨、凄婉(6)我:独自、

24、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是个怀着“希望”的,有美好理想追求的青年形象,但又是孤独、迷茫的。一个孤独的游子形象,一个理想的追求者;一个孤独忧愁的青年男子,在绵绵雨巷,渴望邂逅一位美丽的丁香姑娘。(五)深入探究,走进雨巷(1)问: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明确:丁香姑娘在原文“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是美丽高洁,“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哀怨彷徨。在原文中多次出的描摹丁香姑娘的词“美丽高洁;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2)问: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

25、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3)问:雨巷仅仅是一条狭窄破旧、阴暗潮湿的小巷吗?明确:雨巷象征着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4)问:在雨巷中,丁香姑娘最终是“静默,消散”,说明了什么呢?明确:丁香姑娘人生理想,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理想的美好,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总结: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

26、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其实,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本诗主旨: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六)诗歌采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手法?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如: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2、优美的

27、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复沓句式的妙用。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

28、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压韵的位置错综变化。思考题: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优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送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什么含义。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想象,描述一下心目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代赠【唐刘禹锡】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是代拟的赠人之作,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他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 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

29、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词写暮春时节的无限忧伤,落花无主,青鸟飞逝,丁香结愁,绿水长流,都象征着种种难言的失落、冷清和无奈。全篇清婉隽秀,耐人寻味。点绛唇素香丁香【宋王十朋】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物词最讲究的就是借物言志。 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愁”;李璟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趁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总之,虽然写法不同,但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 雨巷的成功,除了声律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就是化用古典诗歌的意境,选用古典诗歌常用的、已为广大读者接受的丁香这一意象来抒发诗人的愁绪。但诗人不是一味被古典诗歌的丁香意象所拘束,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结束语: 一提起戴望舒,我们立刻就会想起他的雨巷,可以说是戴望舒成就了雨巷,也可以说是雨巷成就了戴望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让我们最后再有感情的集体朗读一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