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834.77KB ,
资源ID:256800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680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一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一教师版.docx

1、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一教师版文言文阅读一 文言文的来历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和用“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

2、?”。“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概念解释】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

3、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实词辨析】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

4、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

5、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词语汇编】书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是时曹操遗权书(赤)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汉书艺文志)书籍:积书满架(项)无从致书以观(送)请请求:(秦王)固请(廉)谦辞:臣请完壁归赵(廉)对回答:对曰臣尝有罪(廉)奏对称旨(谭)对着:对酒当歌(短歌行)幸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来告良(鸿)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宠信:君幸于赵王(廉)许答应、允许:

6、宁许以负秦曲(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负倚仗、凭借:秦贪负其强廉负势竟上(与)承担:宁许以负秦曲(廉)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吾上恐负朝廷(左)背肉祖负荆(廉)王负剑(荆)败胜负之数(六)立即刻、马上:赵立奉壁来(廉)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站立:故久立与其客语(信)提刀而立(庖)直立:大石侧立千尺(石)立土动即百尺(梦)交交情:为刎颈之交(廉)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廉)交游士林(赤)相交、交互:叶叶相交通(孔)疏条交映(与)设安设,设置:设九宾于廷(廉)引引导:左右引相如至(廉)牵引、拽:或欲引相如去(廉

7、)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后退:相如引车避匿(廉)引次江北(赤)恐恐怕:秦王恐其破璧(廉)恐不任我意(孔害怕:舟人大恐(石)毕完尽:录毕,走送之(送)毕礼而归之(廉)都,全:靡不毕现(屈)卒步兵:旦日飨士卒(鸿)率罢敝之卒(过)死:鲁肃闻刘表卒(赤)终于:卒相与欢(廉)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五)通猝:成仓卒莫知所救(促)卒然边境有急(论)士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有才能的人:尊贤而重士(过)以致天下之士(过)胜不敢复相士(毛)士兵:旦日飨士卒(鸿)将将领:廉颇为赵将(廉)晋鄙 宿将(信)带领:使将将其军归魏(信)抚

8、安抚:则宜抚安(赤)巡抚:献诸抚军(促)以大中丞抚吴者(五)走快跑:兔走触株(五)可烧而走也(赤)持剑盾步走(鸿)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事事情:世异则事异(五)足以立事(赤)不择事而问焉(问)从事,奉事:以地事秦(六)礼礼仪:毕礼而归之(廉)礼貌,尊敬:秦则无礼()礼天下之奇才(六)计计策、谋划: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计未定(廉)莫知计所出(指)难困难:难去今之县令者(五)吾见其难为(庖)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灾难():今操芟夷大难(赤)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愿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希望:愿结友(廉)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案几案: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取案上器击伤夫人(记)察看:

9、召有司案图(通按)(廉)方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修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庞然修伟(促)巨身修尾(促)学习,效法:不期修古(五)修建:室坏不修(项)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整治:修守战之具(过)朝早晨:朝服衣冠(邹)春江花朝秋月夜(琵)朝朝廷:动以朝廷为辞(赤)上朝:相如每朝时(廉)朝见:皆朝于齐(邹)弱国入朝(过)私私下:私握臣手(廉)从道旁私语(柳)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与公相对: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论)蔽遮盖:横柯上蔽(与)苫蔽成丘(狠)蒙蔽:王之蔽甚矣(邹)面脸: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

10、太后)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庭院子:垣墙周庭(项)通廷:拜送书于庭(廉)语言语,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从道旁私语(柳)告诉:而语女曰(记)不可不语(鸿)名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曰说:乃谓秦王曰(廉)遽契其舟曰(察)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师)曰颜佩韦、杨念如(五人)文文字:其文漫灭(游)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文章:其文约(屈)进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奇奇异,罕见:其见愈奇(

11、游)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奇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好美好:好鸟相鸣(与)喜好():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出与入相对:己而相如出(廉)有怠而欲出者(游)产生、发生:莫知计所出(指)出现、显露: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极尽: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观看,观赏: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观察: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廉)古人之观于天地(游)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廉)景象:非常之观(游)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记)求寻求、需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请求:求而不得者也(送)险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游)险

12、要,险阻: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也(赤)云说:昔人云将以有也(指)云有第五郎(孔)语气词: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为诗云尔(孔)如此,这样:曰师曰弟子云者(师)云(云):天下云集响应(过)云霏霏其承宇(涉)鼓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振动:微风鼓浪(石)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是正确(与非相对):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这(虚词):是以见放(屈)当是时(鸿)所在皆是也遗丢失: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师)留下:始访其遗踪(石)遗()送、给:先以书遗操(赤)留待作遗施

13、(孔)得得到,秦城恐不可得(廉)可以得富贵也(谭)收获:往往有得(游)谓对说:因笑谓迈日(石)谓秦王曰(廉)叫做,称为:可谓死君乎()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梦)认为: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指)至到达、到:左右引相如至(廉)亦不能至也(游)察细看:徐而察之(石)考察:子是之不察(卖柑者言)乐高兴、快乐:王与百姓同乐(孟)以中有足乐者(送)乐():今王鼓乐于此(孟)异和同相对:成述其异(促)迨诸夫异爨(项)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芙)奇怪:成述其异(促)生生长:蓬生麻中(劝学)竹之始生(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与死相对,生存:生亦我所欲也(孟)与熟相对:则与一生彘肩(鸿)读书人:东阳马生君则(送)庑下一生

14、伏案卧(左)可适合: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约计: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备完备:前人之述备矣(岳)请备述之(芙)防备、准备: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豫备走舸(赤)秋秋天:秋天墨墨向昏黑(茅)枫叶荻花秋瑟瑟(琵)年,时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穰岁之秋(五)能才能:细疏其能(促)擅长:非能水也(劝)兼同时进行或具有:操军兼以饥疫(赤)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去离开: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沛公已去(鸿)距离:去北军二里余(赤)相去四十里(赤)去掉: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去死肌(捕蛇者说)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

15、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译文】 【寓意】 【注释】鲁:鲁国,在山东。执:握,持。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初:开始时。不可入:不能进入(城门)。亦:也计无所出:计,计谋,策略。指想不出办法。俄:不久,一会儿。老父(第四声):老人家。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至:来到。非:并不是。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名词作状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但:只。以:用。而:连词,表承接,然后。遂:于是,就。之:代词,指竹竿 。依:依照。入:进入。【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

16、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寓意】“执长竿入城门者”蠢人,做事不会思考,不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贻笑大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三点:1.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非均匀分段。3.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维要灵活,不要片

17、面与固执。智慧乐园 (一)阅读约不可失,回答下列问题。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

18、的什么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解析】1. 打猎 下雨 到-地方去 约定的时间2.A(疑问代词哪里)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4.守信【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邺守。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期:约定。 雨:下雨. 名词活用动词 焉:哪里。 之:到地方去。 岂:怎能。 乃:便。 罢:停止,取消。 是:这 将:将要 哉:语气助词,啊。 (13):乃往:前往。【译文】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魏文侯准备去赴约,周围的官员们说:今天您喝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玩呢)?魏文

19、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趣,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魏文侯)便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赶去取消了约会。魏国从此开始变得强盛了。选自魏文侯书【寓意】做人应该守信用,一诺千金,无论对任何事物绝不可言而无信.(二)阅读杨布打狗,回答下列问题。 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1. 解释加点词。(1)天雨,解素衣。( )(2)岂能无怪哉?( )2. 翻译下面句子。(1)衣素衣而出 (2)迎而吠之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向者

20、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4. 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1.(1)下雨 (2)感到奇怪2.(1)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 (2)冲着杨布叫3. 向者 / 使汝 / 白而往黑而来4. 举例:遇事要善于思考;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释】1.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 2.衣:穿。 3.素:白色的 。 4.雨:下雨。 5.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6.缁(z):黑色的。 7.知:了解,知道。 8.而:连词,表转折。 9.反:同“返”,返回。 10.扑:打、敲。 11.犹是:像这样。 12.向:从前,往昔。 13.向者:刚才。 14.使:假使,假若。 15.岂:怎么。 16.无:“毋”不,

21、不要。 17.怪:对感到奇怪。 18.曰:名叫。 19.怒:生气,愤怒。 (1)衣素衣而出: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衣:第一个衣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穿衣;第二个衣是名词,衣服。 (2)天雨,解素衣:天下雨,他脱下白衣服。 (3)迎而吠之:迎上去大叫。 (4)子亦犹是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也是这样的。 (5)岂能无怪哉 怪:感到奇怪【译文】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唤。杨布十分生气,想要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狗,你也会是这样做的。假使刚才你的狗出去是白的而回来变成了黑的,你怎么能感到不

22、奇怪呢?”【寓意】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是不对的. 3.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的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4批评了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现象。(一)阅读项羽志大才疏,回答下列问题。项羽志大才疏 名籍,字羽,秦末时期起兵反秦,三年入破秦。后与争天下而败。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

23、肯竟学。1.解释加点词语:(1)学书不成,去。( )(2)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3)籍大喜。( )(4)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2.翻译下列句子:(1)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3)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3.结合历史故事,谈谈项羽为什么会最终败给刘邦,落的乌江自刎的下场? 【答案解析】1.(1)去:抛弃。(2)足:只要,足够。(3)喜:高兴(4)竟学:学习完成。竟,完毕,最终。2.(1)项羽年少时,读书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学习剑法,又无所成。 (2)读书,只能够让我记住姓名而已。学剑

24、法,只能抵挡一人,不值得学。我要学能抵御万人的本领。 (3)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很高兴,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时候,又不愿意深入学下去(又不愿学完)。3.略【注释】籍:项羽。项羽名籍,字羽。书:指古书典籍,被项籍曲解为仅仅是识字记名姓。去:抛弃。项梁:项羽的叔父。足:只要,足够。竟学:学习完成。竟,完毕,最终。成语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终能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此指“完毕”。屈原列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又,“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这两个“竟”均解释为“最终”。喜:高兴。在史记中,本纪是记历代帝王政绩的传记,=世家是记诸侯国和汉

25、代诸侯、勋贵兴亡的传记、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表是大事年表,书是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译文】项羽名籍字羽,秦末时起兵抗秦,三年入咸阳打败秦国主力。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了。项羽年少时,读书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学习剑法,又无所成。项梁对他的这种行为很生气。项羽说:读书,只能够让我记住姓名而已。学剑法,只能抵挡一人,不值得学。我要学能抵御万人的本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很高兴,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时候,又不愿意深入学下去(又不愿学完)。(二)阅读华、王之优劣,回答下列问题。 华、王之优劣华歆、王朗俱乘船避

26、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注】华歆、王朗:都是东汉时人。1翻译文中划线句: (1)幸尚宽,有何不可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2读了上文你认为华歆、王朗哪一个做得对,并简要分析理由。 【答案解析】1.(1)(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2)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2.略。【注释】华歆:字子鱼,三国

27、魏平原高唐人。 王朗:本名严,字景兴,三国魏郯(tan)。 依附:此处指搭乘华歆与王朗所共乘坐的船。 辄:马上。 难之:感到很为难。 舍:舍弃。 疑:迟疑,无法决定。 纳:接受。 自托:托身。 宁可:怎么能。【译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王朗:都是东汉时人。课后小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