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14.84KB ,
资源ID:256640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6640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 2.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 2.docx

1、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 2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一、单选题1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这种决定野生扬子鳄种群雌雄比例的因素属于A. 化学信息 B. 物理信息 C. 行为信息 D. 其他信息【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因此,野生扬子鳄种群雌雄比例的决定因素温度属于物理信息,B项正确,A、C、D项错误。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既可引起温室效应

2、,又可产生酸雨B. 人造含氟制冷剂是造成臭氧层空洞扩大的主要原因C. 开发新能源能缓解温室效应,但解决不了酸雨问题D. 种植大量吸收SO2的植物,可缓解酸雨问题【答案】C【解析】化学燃料的燃烧在短时间内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温室效应,同时还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会形成酸雨,A正确。臭氧层破坏主要是因为氟利昂,B正确。开发新能源不仅能缓解温室效应,又可以缓解酸雨问题,C错误。酸雨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过多造成的,所以种植大量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时可以缓解酸雨,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掌握相对应的原因。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

3、种群、生态系统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C. 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D.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即直接价值,B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C错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D错误。4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包括A生产者 B消费者 C信息传递 D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C【解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5菟丝子是一种缺乏叶绿素的开花植物,但可吸附于其它绿色植物以取得养分所

4、以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应该是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自养生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的是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这些食物的作用是为自身及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A错误;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菟丝子的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生长于大豆、柑橘等植物体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靠吸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属于消费者,C正确;不是自养生物,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

5、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6含羞草在强烈的声音或轻微触动下,就会表现出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的运动。这是含羞草接受什么信息作用的结果A.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 D.营养信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含羞草叶片的基部,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在强烈的声音或轻微触动下,叶子振动,叶枕下部细胞里的水分就会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叶枕下部像漏了气的球似的干瘪下去,上部像打足气的皮球似的鼓了起来,进而表现出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的运动。由此可见,这是含羞草接受物理信息作用的结果,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

6、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2015秋洛阳月考)外来物种薇甘菊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如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是( )未被侵入时期轻微入侵时期重度入侵时期植物种类(种)15012169碳储量(吨/公顷)植被56.250.943.5凋落物2.03.55.4土壤161.9143.2117.7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

7、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植物大量死亡,种类也迅速减少,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减少,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故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B正确;C、比较从未入侵到重度入侵的三个阶段,随着凋落物的增加,土壤中的碳储量在下降,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加强,C错

8、误;D、薇甘菊入侵,导致植物种类数在减少,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使得薇甘菊死亡,而物种种类增加,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升高,D错误故选:B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8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B. 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C. 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 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答案

9、】D【解析】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细胞器而破坏细胞结构,A项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则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B项正确;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C项正确;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导致其pH呈酸性,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本题用到的生

10、物学知识有: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体液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9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B.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它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方面的价值C.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方面的价值D.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大小是由生物数量

11、的多少决定的【答案】A【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它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原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大小不是由生物数量的多少决定的,D错误。10有关下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若Y表示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B. 若Y表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C. 若Y表示四个鸽种群中的个体数,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D. 若Y表示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

12、营养级中的含量,则 d代表生产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d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最能适应剧烈变化的环境,A正确;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d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最强,恢复力稳定性最弱,B错误;Y表示鸽的种群的个体数,四个鸽的种群中,d的数量最多,鹰攻击d种群的成功率最小,C错误;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越高,营养级越高,则d代表最高营养级,D错误。考点:本题比较复杂,涉及知识点多,包括种群、生态系统、种内关系、生物富集现象等,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能灵活的将知识进行知识整合和分析。11鼬在遇到危险时,会出现由

13、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气体的行为,通过该行为,鼬向其他动物个体传递出A. 生物信息 B. 物理信息 C. 化学信息 D. 行为信息【答案】C【解析】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属于化学物质,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为化学信息,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12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C. 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D. 乙图中B取食

14、A占的比例由1/2调整为5/6,则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答案】D【解析】甲图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其中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可以与淋巴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丙图中的B属于分解者,不属于捕食关系,B错误;乙表示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群落;丙包括了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当为1/2时,则总共消耗A的量y=55x,当为5/6时,y=150 x /6,则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倍,D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1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是()

15、A. 3 B. 4 C. 5 D. 6【答案】B【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4条:植物老鼠老鹰;草老鼠蛇老鹰;草蚂蚱食虫鸟蛇老鹰;草蚂蚱食虫鸟老鹰,故选B。1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最科学的是()A. 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B. 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C. 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及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用标志重捕法D. 生态缸内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搭配要合理并放在阳光下【答案

16、】B【解析】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由于细胞必须保持活性,所以不能用盐酸处理,A错误;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卡诺氏液是为了固定细胞形态,B正确;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错误;生态缸只能放在散射光下,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D错误。1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A.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17、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解:A、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成分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正确;D、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D错误故选:C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16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A. 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 行为信息可

18、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 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分析,蟑螂经过所在环境的物理信息的改变,使其生理节律发生了改变,所以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B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一定是自养型生物C进行B过程的生物是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过程,其中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错误;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19、包括光合作用型和化能合成作用型,B正确;各种生物都能进行B过程,C错误;参与该循环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名师点睛】图中A过程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对应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过程为细胞呼吸,对应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只有生产者中的高等植物含有叶绿体,其他生物都不含叶绿体。18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能量(kJ)41021013070A.昆虫同化的

20、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答案】C【解析】昆虫的同化量为410-210=200(kJ),生长的能量所占比例为70200100%=35%,A正确;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B正确;未利用的能量属于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的一部分,C错误;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最小值是20020%=1000(kJ),D正确【点睛】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

21、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19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营养结构越不易被破坏。图示的4个食物网所含有的食物链和生产者的数目如下:ABCD食物链的条数2244生产者的种类数2123综上分析,D食物网营养结构最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强,最不易被破坏,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

22、确。【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的理解能力。分析选项中的食物网,明确不同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是解题的关键。20假若在一个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给你三只鸡(其中2只为母鸡)和40斤玉米,就无法从外界得到任何食物,理论上分析,如何利用它们使你在此荒岛上生存的时间最长A交替食用玉米和鸡 B先吃尽玉米,然后再吃鸡C先吃掉三只鸡,然后再吃玉米 D用玉米喂养母鸡使之产蛋,再吃之【答案】C【解析】略21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 )A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B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当曲线趋近于零时,应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该动物种群D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增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当种群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 3种情况,是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的环境破坏度较轻;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是逐渐灭绝,说明栖息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无法生存,A正确;图中阴影是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即发生了自然选择作用,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

24、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是逐渐灭绝,说明栖息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所以只能进行迁地保护,C错;在能量传递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D正确。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生物的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2农民不断的清除田间杂草,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保持生态平衡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 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答案】 C【解析】清除田间杂草,让能量流向农作物,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

25、的部分。考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点评:识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关键。23一片森林中所有草本植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ABC都不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根据题意中“所有草本植物”属于多个种群;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26、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4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千焦/m2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5.02.612.4乙870.7369.4501.3丙0.90.30.6丁141.061.979.1戊211.520.1191.4A生产者是乙B初级消费者是丁和戊C能量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6%D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总输入大于能量的总输出【答案】ACD【解析】由表格可知乙是生产者,第一营养级,丁是第二营养级,甲是第三营养级,丙是第四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27、0.915=6%。25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有5条食物链B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用D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答案】A【解析】略26下列属于化学信息应用的是( )A. 利用光信息调节和控制生物的发育 B. 虫媒花通过发达的蜜腺,吸引昆虫来采蜜,同时帮助它完成受粉C. 利用昆虫的趋光特点进行诱杀D. 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答案】B【解析】略27某农场面积约14

28、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来源:学科网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 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答案】C【解析】鹰捕食黑线姬鼠,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引起黑线姬鼠数量的减少,即影响黑线姬鼠种群密度,A项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

29、1002)140100只/hm2,B项正确;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但该物种没有灭绝,所以群落的丰富度没有改变,C项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第三营养级鹰含的能量最少,D项正确。【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8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称为食物网。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比,该食物网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 该食物网中具有6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鼬和高原鼠兔C. 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只是鼬和高原鼠兔D. 鹰获

30、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高原鼠兔鹰【答案】B【解析】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组成成分构成的,因此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比,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正确;据图分析,该食物网总共有5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鼬、高原鼠兔和鹰,B项错误;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除鼬和高原鼠兔外,还有高原鼠兔和昆虫、鼬和鹰,C项正确;按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而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所以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高原鼠兔鹰,D项正确。29关于生态系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B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农田生态系统需不断调整营养结构,才能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答案】C【解析】3030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 缺少生产者B. 分解者很少C. 没有消费者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答案】B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