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2 ,大小:81.54KB ,
资源ID:2554988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5498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docx

1、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

2、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第二课时习作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

3、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主习作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三、修改习作1、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2、修改习作3、老师范读优秀习作四、宽带网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3抄写在采蜜本上。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第 三 课 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

4、里的词语。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反的。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大 小 多 少 东 西 来 往二、日积月累1我会填(1)自己尝试填一填(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如:一(身)羽毛。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2)指名读,读准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5)背诵5、翠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5、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 、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 ),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

6、的。二、自读自悟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全班汇报交流四、学习课文内容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 : 色彩鲜艳或美丽 、小巧玲珑(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7、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五、抄写生字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翠鸟的外形特点是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上的特点是 迅速敏捷,它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很美,很可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最后两

8、段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回顾全文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1、抓住事物的特点;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四、板书设计:外形: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疾飞一眨眼翠鸟动作: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只有还还6、燕子专列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过程与方法

9、: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教学重点: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描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教学用具:录音机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 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2 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二、自读自悟1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2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分组讨论三、全班汇报交流1 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10、2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骤”不要读成zu;“濒”不要读成pn。3 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政府的呼吁;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四、指导朗读1 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

11、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2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3 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2)指名说一说。4 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

12、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五、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1 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2 学生自主写。3 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1 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2 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3 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4 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

13、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四、布置作业1 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理解含义深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懂得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受到爱护环境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重点:能懂得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试着把故事内容复述一下。先自已复述一遍,然后复述给同桌听。二、品读课文

14、。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写好批注,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在班上交流。三、讲述故事。请同学们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再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先自己讲一遍,然后讲给同桌听。可以一个人单独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四、拓展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我们将自食其果,自我毁灭。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读后说说你的感受。五、环保行动。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8、路旁的橡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

15、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有什么不懂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

16、、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

17、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四、总结、引导讨论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第二课时习作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

18、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修改习作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

19、、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2)组词大列车2、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2)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3)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4)抄写诗句。9、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概括寓意。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

20、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有什么特点?2.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4、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四、学习生字总结全文。1、再读课题,理解题

21、意。(本义,引申义)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3、学习生字。(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第二则寓言南辕北辙。二、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四、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2、?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六、写字练习1、抄写生字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3、抄写词语。10、惊弓之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2过程与方法 :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联

23、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找到突破口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3、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5、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 )

24、括出答案。出示填空:【它一听到_,心里很_,就_。它一_,伤口又_,就_。】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一就拼命)8、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 老师引读,同学接读:9、看着板书的提示,背诵第8节。先各自准备,再指名背诵、一起背。三、进入对应点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用弓弦的响声

25、使大雁受到惊吓。)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再指名读,齐读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直:不弯曲;使直,把弯曲的伸开;爽快,坦率;一个劲儿地。】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八节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交流。(拼命)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6、老师来读第4节的句子,同学来读第8节中相对应的句子。师:只见那只大雁生:它一听到弦响四、朗读训练重点1、师: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

26、一读。指名朗读。2、出示三句话:【“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嗬!”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3、师: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出示朗读步骤:【读好句子语气:一找提示语;二找标点;三找重音;四有感情地朗读。】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 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语气。 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 我认为这句话中_应该读出重音。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读_。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分别指名读。4、齐读这三句话。5、下

27、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五、朗读总结1、师: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书上第一节中找答案,指名读句。出示句子:【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出示解释:【能手: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师: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龚毅敏同学因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出示句式:【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来说话。(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 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师: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3、交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六、引申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惊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