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广东省网络参考资料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所谓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所谓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2.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4.古代学校的出现人类最高的学校出现在公园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园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第二节教育学概述5.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
2、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6.教育学的萌芽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士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创作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卢梭盛赞理想国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7.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写了大教学论,一般认为,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郝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杜威作为现代教
3、育的代言人,其教育思想与郝尔巴特针锋相对,他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8.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写得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9.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70年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
4、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第二节教育与科技、文化的关系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5.文化制约教育的特点
5、、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模式。6.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传递、传播、选择、创造和更新文化。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第一节个体发展的概述1.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2.关于个体的基本理论(1)内发论又称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首推孟子。奥地利佛洛依德认为,人的性本来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霍尔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顿。(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认
6、为,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既不是单由遗传决定的,也不是单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非常多,但最主要的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二是不用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5.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论1.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7、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由四个层级构成: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即主导性教育目的;二是各级各类的具体要求,即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3.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作用。第二节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4.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即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增强人的体质,发展人的个性,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8、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活动。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化形式打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心里深处收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第三节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6.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7.素质教育的组成包括六个方面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第四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8.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9、(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定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
10、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2.影响学制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文化传统。3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4.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西欧双轨制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学校。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
11、、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美国的单轨制从小学直至大学,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苏联型学制5.我国学制的而形成与发展旧中国学制的建立1902年,由清政府官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秦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对学制进行了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老解放区的学制,具体特点表现为:(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动性(3)依靠群众办学6.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12、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公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9)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
13、制度,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10)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11)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管理民办教育(12)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转变教育管理职能第三节义务教育7.义务教育发源于德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相对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义务教育因宗教的原因而出现;第二阶段是17世纪至19世纪50年代,义务教育顺应宗教、政治的原因而初具雏形;第三阶段是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义务教育因经济原因而大大发展。8.终身教育的含义终身教育这一
14、术语是由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正式提出的。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身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综合,其特性为:民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9.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在教育过程上、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上、在教育目的上、在教育功能上、在教育机构上、在施教人员上、在教育内容上、在教育方法上。10.终身教育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1)终身教育思想要求中小学教师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自我素质(2)终身教育思想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的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另一
15、方面,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2)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作出示范,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3)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4)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5)教师的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教师的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2.教师职业的角色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示范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
16、橘色(6)研究者角色3.教师的素养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知识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4.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角色适应阶、主动发展阶段、最佳创造阶段。5.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第二节学生6.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完整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三节师生关系7.良好
17、师生关系的意义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8.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本身是最主要因素(2)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3)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态度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因素9.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10.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加强自身修养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
18、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的内涵、类型及制约因素1.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学科。2.课程的类型(1)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文化知识)与经验课程(生活经验)。(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单科独立)与综合课程(跨科构成)。(3)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19、)。(5)根据任务的不同,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因素、知识因素、学生因素。第二节课程标准的意义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一句,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5.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第三节课程目标6.课程目标的含义广义上的课程目标即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上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7.
20、课程目标的分类:行为取向性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8.制定课程目标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体系。第四节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高中以分科教程为主(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5)农村中学课程要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0.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特征。第五节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11.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
21、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12.课程评价的分类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手段的不同,可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13.课程管理的概念所谓课程管理,就是指队课程采取的经营措施。14.课程管理的具体要求(1)改革课程功能(2)改革课程结构(3)改革课程内容(4)改革课程实施(5)改革课程评价(6)改革课程管理(7)改革教师培训方式(8)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全课
22、程管理运行机制(9)认真履行学校全课程管理职责(10)从囿于校园到走向社会的改变(11)理顺关系,从单一走向综合(12)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学习(13)学校课程管理(14)加强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第六节课程资源及其开放利用15.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或者说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16.课程资源的特点: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17.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个性原则、社会性原则。18.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模式:体验式、探究式、陶冶式。19.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内
23、容(1)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的课程资源(2)优化整合实践活动资源(3)开发乡土研究课程资源第八章教学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1.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人类获取知识经验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2.小学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2)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学生学会学习(3)培养血小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4)重视在各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中学教学的任务(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2)发展中学生的
24、智力、能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中学生优良的个性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3.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与学双边活动规律,教育过程是由教育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经验的书面形式就是书本知识,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起点。(3)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第三节常用教学原则及其运用5.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
25、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第四节常用教学方法及其运用6.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讨论法、发现法。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7.备课的意义(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2)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3)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8.备课的方法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写好三种计划:写好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好课时教学计划(教案)9.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是:(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
26、(3)教学方法得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语言清晰(6)双边活动积极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10.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11.班级授课制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12.个别化教学的含义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
27、方式。13.个别化教学的特点:(1)教学目的明确(2)试图使学习适合学生的个别差异,打破传统教学的固定步调模式,学生能自定学习步调(3)采用掌握学习法(4)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14.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第七节说课的内容15.说课的内容极为丰富,可概况为说教材和血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几个方面。第八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16.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关系。(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学
28、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17.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18.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1.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2.德育的任务德育的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3.德育的目标概念: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
29、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类型:从内容分,德育目标可以划分为:思想德育目标、政治教育德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从学分分,德育目标可以划分为: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大学德育目标。第二节德育过程4.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思想道德的影响,以达到预定德育目的的过程。5.德育过程的是指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6.德育过程的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7.德育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0、。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9.德育的原则(1)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2)疏导性原则(3)长善救失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灵活施教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如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教学,它担负着系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11.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奖惩法。第四节苏联和西方的德育理论和思想12.马可连柯的德育思想(苏联)马可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马可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体主义教育1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联)(1)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2)重视集体教育,同时在集体中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