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49.56KB ,
资源ID:254347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4347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地理教案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地理教案与反思.docx

1、初中地理教案与反思初中地理教案与反思初中地理教案与反思:滔滔黄河一、教材分析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

2、“地上河”的原因,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三、教学重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

3、就。四、教学难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2、黄河的治理措施。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平台、实物投影仪。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七、学法引导: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八、教学安排:二课时(黄河的概况及奉献为第一课时,黄河的忧患和治理为第二课时。)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播放录像):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课件展示沿途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布的特点。)

4、 生:这些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而且还提供了便利的灌溉。而首先揭开引黄灌溉历史的是宁夏平原。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面积大大增加。(课件展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图片和刘家峡水库图片。)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河的源流概况和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等方面能力。 课后活动: 学生分组收集有关黄河忧患和治理方面的资料,为下一节课作准备; 撰写小论文“假如我就是水利部长”。十一、评价、建议: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

5、维,板书做的很具体,将主要的问题都做了说明,学生的互动感很强,由于有前面的知识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归纳出黄河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成果的展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兴趣高涨。但是作为书中重要的一课,我们必须让学生彻底明白黄河的各种特性,所以用两课时来讲解比较合理。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要变教师为教练,变讲师为导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近年来,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处处留意少讲精讲,

6、时时注意留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本文就是笔者“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过程”观念实践的一节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

7、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互动探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

8、责任感。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课标分解:课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运用资料说明说出分析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迁移应用找寻其他星体上的生命物质条件分析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用资料说明上,要求学生先熟练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然后迁移应用到在其他星体上寻找生命物质。重难点: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教学方式:(1)应用“互动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

9、学习课型。(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力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具体如下:(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2)本讲基础性知识多,要善于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八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

10、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的激烈显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1)设计、制作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2)编写好提供给学生的学案资料。 (3)由学生自由组合,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四、教学流程: 环节一:自学质疑本环节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和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找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具体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见学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

11、题,供学生讨论、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体、天体系统的含义吗?飞行的民航飞机是天体吗?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构成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P2-4,说出天体含义及其类型,天体系统含义及其级别。 (1)天体类型: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有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如何确定某一物体是否是天体?如何辨析两颗星体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吗? 阅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主要有哪几类?。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自主探究三:如何

12、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完成:(1)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有何共同特征?。(2)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有何共同特征?自主探究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分析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点拨: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候、地形等。一般地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好,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名称 概念 特点周期与影响自主探究五:地球为什么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

13、)外部条件: 地球在与其它行星绕日公转时,轨道近似,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比较的宇宙环境中。 讨论:如果太阳光照时强时弱,变化明显,对地球上生命有何影响? 小结: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使地球上的生物。 (2)自身条件: 讨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那些?这些条件分别是什么因素形成的?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天体的辨析方法 2天体系统的辨析方法 3区别“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的影响”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差异性 5探究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环节三:互动探究 1恒星有2000

14、多亿颗,为什么课文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等? 22008年 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它们被称为8799星系和北落师门星。研究人员至今已发现300多颗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过测量它们的重力、速度和亮度变化等方式发现的。这次,人类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迹”。据此判断科学家要了解所发现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象,应该注意观测该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过程: (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 (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

15、 (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现、课件呈现等),运用探究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分析。 自己设想同伴交流:推出结论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环节四:精讲点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反映了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级别顺序 B“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和月球之间也能形成天体系统 C任何天体间都可以形成天体系统 D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统称,因

16、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也属于天体 【问题反馈】 1对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不清晰,出现答题失误。比如对是否是天体,是否是天体系统的判断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 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不清。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四大影响途径不清晰。 4地球的特殊性内外因分辨不清。 【矫正练习】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与星云,但夜空中用肉眼观察到的主要是恒星。 B任何两个位置上相近的天体都可构成一级天体系统 C任何一个天体处在地球这个位置,都会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D任何一个天气系统,其内部的各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

17、生的有( ) A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C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D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3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矫正反馈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重新回顾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运用本节所有重点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然后在加上巩固案的设计,教师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利于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上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高效

18、教学提供了实践反思的宝贵经验。环节四:迁移应用 (见学案和巩固案)四、思维拓展:第一步,课堂上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什么是宇宙 2宇宙的特征: 物质性(天体)运动性(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从运动特征看从结构特征看 2地球是一颗

19、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物质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程是新课标教材模块(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但在教学中仍然发现下列几个问题亟待解决:小组内活跃分子偏少,沉默分子偏多,如何引导这些沉默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来,值得思考;提供的资料较多,学

20、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急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锻炼;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知识偏少,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六、评价与建议:本节课内容抽象而且难懂,为了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锋面系统的特点与其天气特征,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问题引导法、实物演示法,读图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使学生能够动起来,让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展示仪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21、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做练习使学生能够对重要的知识点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并加深印象。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讲练结合,提高效率。在本节授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我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第一:自己与学生的互动方式需要改进。本节课中,学生单独演示、回答讲解虽然比较多,但是学生集体回答的比重仍然偏大。让学生集体回答问题,不容易及时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得原本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被掩盖。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堂提问时更多地使用: 你说呢? 你认为呢? 你的观点呢? 你的看法呢?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再想

22、想看? 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改进自己教学中在这方面的不足。第二点:引导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不够。我应该把今年以来的容易被学生关注的不同天气现象联系进来,让学生分析判断,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古诗词,感受地理知识对生活的影响。第三点:准备还不够充分。虽然为这节课准备的时间有近一个星期之久,但是教学中有些问题的呈现仍让学生感到茫然。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读出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运用地图等

23、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角色表演,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学生以思维美和发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四、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

24、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的图文资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模拟旅行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

25、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并把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教师:要了解一个大洲的情况,需要知道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那么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认识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应该先从哪个要素入手呢?我们可以先设想这样一次模拟旅行,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济南旅

26、游,大家想步行去大明湖公园游玩,但首先得知道公园在哪里,那么怎样描述公园的位置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刚才几个同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描述的在哪个区、哪条街道、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要先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设计意图:优化教学方法,巧设情景,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让难以理解的问题生活化,难以描述的知识情感化,让学生的知识从身边教起。给学生一个支点,带大家探索新知! 讲授新课用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 情景一:创造类比思维,让学生感受

27、位置知识,培养学生从身边学起的思想 教师:我们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我们刚才描述公园的位置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区”就是它在世界中的半球位置,亚洲所在的“街道”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它周边的大洲和大洋。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教师: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呢?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你能从上图中得到有效信息吗? 学生回答略。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28、 设计意图:注意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这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特点。 承转: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找出其周围的大洋、大洲。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以及周围的大洲,各位于其哪个方位? 情景二:创造学生活动,让学生感受海陆位置知识,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亚洲的范围图)。活动要求:1每7人为一小组,以讲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这7位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

29、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2由扮演大洋的同学说出亚洲周围的大洋,并说出亚洲不直接濒临四大洋中的哪一个? 学生回答预设: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3由扮演大洲的同学说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并说出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以及哪个大洲与亚洲处于同一块大陆,哪个大洲占据了该大陆的大部分? 因为大洲分界线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学生思考回答前老师需要做如下的启发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如亚洲和大洋洲、亚洲和北美洲;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 学生回答预设:亚欧分界:乌

30、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设计意图:巧设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应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在玩中学,在做中实现知识的发现和探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处理,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准确地理解与掌握了亚洲的海陆位置,而且避免了知识的单调与重复,让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达到想学、爱学以及开启知识思维的目的。教师评价学生活动成果并引领学生对刚才的探究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不知大家是否记住了亚洲的“邻居们”,

31、请大家再次读图观察包围亚洲的大洲和大洋,一起完成下列表格吧! 大洲 位于亚洲的方位 与亚洲的分界线 欧洲 在亚洲的 方 山脉 河 海 山脉 海 海峡 非洲 在亚洲的 方 运河 北美洲 在亚洲的 方 _海峡 大洋洲 在亚洲的 方 设计意图:注意教学方法引导和形成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有利于带领学生形成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技能。 承转:通过刚才的探究学习,我们发现了亚洲的半球位置特点是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特点是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直接相邻,但与大西洋的属海相邻。在认识了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之后,我们还应该认

32、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情景三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发现和归纳经纬度位置的方法 教师:如何描述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呢?主要是说出其最东和最西的经度。那如何描述其纬度位置呢?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五带中的哪几个带。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尝试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派代表到讲台展示交流成果,具体展示略。 教师明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位于26E和170W之间;最北约达81N,最南至11S;自北往南被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我们特别要关注的是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主要是找出穿越大洲最南、最北的纬线和其他重要的纬线,判读该大洲所属的南北半球以及五带;海陆位置主要是找到大洲所临的海洋,说出与各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注重学法的指导,不是追求孤立的知识点的传授与记忆,而是学会认知的方法与思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