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巷深处教案小巷深处教案一、设计思想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质疑,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想。二、教材分析小巷深处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内容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四篇课文都洋溢着强烈的美好情感,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小巷深处是一篇抒写母爱的感人散文。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语言浅显感人,是一篇唤起学生亲情教育的好。我们可以以此
2、培养学生感受、体验亲情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文无论从情感内容还是从能力培养上都是对前一课的延续和深入,在写人记叙文的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学情分析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上渴望成熟独立,叛逆心渐强,但事实上又离不了父母的照顾,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这正是他们的幼稚之处,也是为人处世肤浅的一面,他们的真情需要熏陶,更需要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珍惜亲情,感恩生活。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和抒发情感的方法。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母爱,赞美母爱,从而体会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中心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
4、求,确立了以上目标。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课文中读懂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难点:学习本文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方法。【确立依据】1、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为教学重点,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感受、体验爱心的能力。2、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
5、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水平。六、教学策略与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通过吟诵关于母爱的警句诗文、创设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浓浓的母爱氛围。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整个课堂。稍加点拨法这篇课文我只在需要时稍加点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不做过多的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朗读品味法不厌百回读
6、,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特别是一些重点段落,语言典范精美,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我们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以读促悟,加深对母爱的理解。七、教学过程:课时导入新引导学生吟诵交流写母爱的警句歌词和诗文等,导入课文。【确立依据】由此导入新课,创设温馨感人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检查预习情况:给加点字注音,并解词。瘦瘪炫耀执著揶揄哽咽蹒跚憧憬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句式“这是一个的故事”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
7、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确立依据】检查字词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概括内容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整体感知,讨论交流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是盲母对女儿的爱的表现?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的收入收养了“我”。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为了“我”,她改变了泼辣的性格。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的很平静。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
8、“我”送营养品和生活费,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齐读文中具体描写盲母爱养女的生活片断的文字。想一想:这些事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这一形象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明确:时间顺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这些句子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从而可知养母是一个善良宽容、坚韧执着、默默无私奉献的辛勤母亲。对一个这样疼“我”爱“我”的母亲,“我”是不是一直也如此的爱她呢?“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不是。对母亲的感
9、情变化可分四个阶段: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满足厌恶淡忘悔悟原因:很虚荣的在乎外人的看法。小结:我最后悔悟了,是母爱的无私伟大感动了我,使我这个虚荣无知的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确立依据】1、整体感知课文,获得初步体验。2、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和形象生动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3、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强调归纳总结的方法,以突出学习
10、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里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布置作业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朗读全文,体会强烈的感情色彩。第二课时复习导入:请一个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诵读品味,领悟真情教师朗读第25、26自然段。学生伴随着音乐饱含深情地朗读最后三段,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感情。并探究:文中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11、?该怎样理解“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明确:这几段文字,蕴含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候与女儿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深切地表现了“我”被养母的爱所感动,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之情。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我回到了小巷深处,回到了母亲的身边。【确立依据】1、教师朗读主要对学生朗读起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朗读品味、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厚感情,获得启迪。2、中小巷和竹棒是寄托作者情思的形象。这是文本重要内容,而又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需要教师点拨。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就文本中任何方面质疑,师生共
12、同讨论解决疑难。小组讨论:根据本文内容,你觉得“我”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对“我”的行为应持批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认为“我”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是老师、家长没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错能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表扬的。运用“本文妙在,它表现了”的句式,从任一角度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参考: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它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妙在用
13、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作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确立依据】开放的问题。学生可以借此深入体悟作品带给自己的启示。感情拓展其实母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常的日子里,不一定非得都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母爱才感人。细细回想起来,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儿女远行时的叮咛,一道过早爬上眼角的皱纹做儿女的,要善于从这些琐事中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引导学生回忆与母爱相处中最让自
14、己的感动的瞬间,重温感动,体会母爱的温暖与幸福。让学生畅谈:该如何对待母爱?如何做一个孝顺母亲的孩子?【确立依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母爱引起共鸣,畅谈对母亲的回报,这比空洞说教或是让学生在还没有体验、感悟的情况下就站起来“口上谈兵”更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总结全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观察你身边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
15、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布置作业:用一小段文字描绘母亲的外貌和神态,要求能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回家后主动与母亲交流,多和母亲相处,主动邀请母亲参加学校活动,用实际行动来珍惜伟大的母爱。【确立依据】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在课后作业里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积累、习作、体验。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描写,联系生活加深体验,也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九、板书设计:盲母爱养女描写方法收养抚育满足、自豪外貌描写搬家改脾气沉默、回避神态描写终年辛劳为“我”骄傲淡忘、隔绝语言描写抑制感情送生活费、营养品悔悟、感激动作描写【确立依据】这一板书揭示出本文叙事的顺序和感情线索,能够体现上课流程,并着重揭示了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