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8.72KB ,
资源ID:254039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4039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x

1、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名师教案1 苏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名师教案1 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重点难点1重

2、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2难点(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教学用具 显微镜 血管的横切片 猪心脏 水蚤 鲫鱼教学方法 探究试验 讨论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 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复习提问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新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观察步骤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3、2)观察毛细管装片。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多媒体展示 三种血管的模式图讨论 三种血管的特点。小结 师生共同得出:(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

4、、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课堂练习第2课时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心脏的结构实验 观察心脏交流 五分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多媒体展示 心脏的结构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

5、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它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2)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由于输送血液距离长短不同,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出现不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些。(3)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2心脏的功能讨论 心脏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是什么?小结 心脏是血

6、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讨论 水蚤心脏搏动有什么特点?明确 (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2)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为75次一分种。(3)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又称为心输出量。(4)心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多媒体展示 心脏工作具体过程小结 (1)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具体过程是两个心房先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心室收缩,心房舒张,然后心房心室同时舒张。(2)一个心动周期所经历的时间是由心率决定的。(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

7、组成,有四个腔:,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心脏中血流方向是: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四)课堂练习第3课时 血液循环途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心脏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分开的,但这两部分又是协同工作的,那么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两部分泵出的血液有没有内在联系?不难看出,人们对血液循环的认识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是许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血液循环的过程到底如何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活动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活动讨论 (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

8、血管的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管(2)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管中运行的?小结 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循环途径多媒体展示 血液循环模式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血液循环途径:(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学习,知道了在我们的身体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四)课堂练习第4课时 血压与脉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测量血压与脉搏的方法、不同的人的不同血压与脉搏的数值。(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血压自主探究 学

9、生自学教材第44页的内容,并相互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血压的计量单位是什么?(2)什么是收缩压?(3)医生测量血压后如何表示血压值的?(4)健康成年人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值各是多少?(5)何为高血压?何为低血压?小结(1)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2)收缩压和舒张压:(3)血压的表示方式:(4)血压的正常值及意义:(5)血压异常:2脉搏心脏收缩,左心室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动脉壁向远处传播,这就形成脉搏。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相同吗?然后让学生做假设设计实验。(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

10、习,我们知道了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表示方式是:收缩压/舒张压。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四)课堂练习后记:血液循环是本节中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复习血液性质的基础上,区分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采用动态的课件演示,学生较容易掌握。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名师教案2 苏教版【设计依据与构想】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课标要求的知识,更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本课除利用视频资源突破难点外;同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绘制循环过程中成分的

11、变化,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在小组组建分工合作知识共享等方面要指导到位,延伸课堂内外,关注并满足青少年好学、好奇、好新、好动的心理。本节课在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进行全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重要作用,这一节的内容与后面的气体交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内容处于本章的核心地位。【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了解心率和脉搏的基本知识。4.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5.了解有关血压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观

12、察心脏的外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解剖心脏的内部结构,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2.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对影响心率的因素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4.通过对心率和血压的测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识。5.查阅有关高血压的病因及危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介绍有关血液循环的科学史,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2.通过对“切脉”诊病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小组探究影响心率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生物科

13、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概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心脏病、高血压知识的文字资料。(2)带秒针的表。(3)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2.教师准备(1)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猪心。(2)每组一条活小鱼(养殖小金鱼或小鲫鱼,尾鳍颜色浅些)、显微镜、培养皿、纱布。(3)血压计。(4)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4课时【教学流程及分析】(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类时刻与生存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比如: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

14、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及时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心脏和血管。设计思想直接切入主题揭示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明了,为课堂观察、解剖、实验提供足够的时间。二、新课教学活动一:请同学讨论后列举出生活中的3种不同的流血情况教师: 出示课件展示3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要求:(1)指出动脉和静脉的主要结构差别;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2)你如何解释上题所提出的差别?(3)对3种出血情况加以解释。

15、设计思想 联系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分布及功能,避免死记硬背,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使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更直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活动二:出示表格让各小组同学以抢答的方式填写表格内容特征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流方向血管壁的结构瓣膜管腔设计思想 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列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再次强调本节的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让学生学会这种学

16、习方法比较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分组抢答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被人赏识的需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活动三:观察并解剖猪的心脏1.观察猪的心脏外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观察心脏的外形时,首先要区分它的左右部分,找出冠状动脉,它是心脏左右两侧的分界线,右侧较柔软,因这一侧肌肉壁较薄;左侧较硬,因这一侧肌肉较厚。教师:在人体中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由一种称为心肌的特殊肌肉构成,能不停地泵动血液环绕全身。2.请小组同学参阅教科书中P47的图示及指导,找出进出心脏的血管。(用一支玻璃棒通入各血管内,找出血管所连接的腔,清除血管间的脂肪,把血管分开)3.解剖

17、心脏,解剖前教师通过演示、示范等方法向学生说明解剖方法,每个小组完成一种解剖方法后回答出下列问题: (1)心脏有几个腔?每个腔是否相通?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接?(2)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加以解释。(3)比较左右心室肌肉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加以解释。(4)左右心室的容积是否有差别?(5)心房与心室之间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的功能是什么?(6)绘画心脏结构简图,并标注你观察到的结构名称。设计思想 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事物本质的需要,也有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的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带着问题探究,这样获得知识远比教师的讲解或演示更直接、更深刻,同时兼顾实验后知识的获得,使得教学

18、难点内容得以突破,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知识梳理通过讨论、观察、实验,我们真正认识了循环系统的组成及血管和心脏的特点和功能,请学生总结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知识要点。(第2课时)一、引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讲有关扁鹊切脉的故事),你知道扁鹊为什么有把握救活太子吗?生: 摸了脉搏。师: 有脉搏就说明有心跳,心脏跳动有规律性,什么是脉搏?心跳和脉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心率和脉搏的知识。设计思想以名医扁鹊“切脉”的故事引入,增强趣味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宣传中医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

19、设置课堂悬念,揭示本节的主要内容。二、新课教学教师:常说的心跳快慢用什么来衡量?(引导学生说出心率的概念。)学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就记作心跳一次,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活动一:请各小组同学汇报测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不同人群的心率,分析数据讨论影响心率的因素设计思路通过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学习生物学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在实践当中体会、理解知识,让学生懂得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而且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过渡语:有时候我们到医院就医,医生把手放在

20、我们的腕部测一下脉搏就知道心率是否正常,心率和脉搏有怎样的关系呢?最容易探测脉搏的部位在哪里?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剧烈运动时都有什么感觉?活动二: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参照P48探究指导1.学生自身体验,摸桡动脉。教师示范“切脉”动作,指导学生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用力按压左手腕部桡骨端的内侧,感觉动脉的搏动。2.教师指导学生自测静息状态的脉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人测3次,求平均值,填写在发给小组的表格中。3.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写出小组平均值及最小值、最大值,一起分析、统计情况,总结: 成人心率平均为75次/min,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min。4.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让

2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及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同学静息状态心率的值可作为对照值,不必再测量,只对运动状态时的心率进行测量)探究的注意事项: (1)设计实验考虑运动量递进的关系。(2)测量运动后的心率,通常用运动停止后,即刻测得的10s内的脉搏数乘以6作为运动时的心率。(3)运动地点若在操场,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带好笔、纸做好记录,若在室内运动,项目可选择深度下蹲。设计思想让学生亲自体验心率和脉搏的一致性,按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感知、理解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满足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体会、感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获得知识。促使在活动中思维,在思维中活动,达到过程与结论的统一,让学生体验

22、到成功的快乐。通过探究,让学生加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增强健康的意识。活动三:汇报、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评比,请每一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方案、测得数据、得出结论,展开互评与讨论。评比的内容包括:(1)实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2)小组同学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记录数据是否准确认真。(4)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否正确。(5)结论得出是否合理。评比时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展开组组互评全班参与。设计思想通过交流讨论使得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知识。拓宽小组同学的设计思路,增进同学间沟通与交流

23、,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问题意识。三、知识梳理通过本节课的体验、探究、交流、讨论,你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请同学总结,教师多媒体出示知识要点。设计思路教学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建构知识: 内容筛选,简化补充,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四、布置作业 调查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脏健康的影响。设计思路使知识延伸课堂内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及调查能力,同时成为健康知识的传递者,避免青少年学生沾染不良生活习惯。(第3课时)一、引入新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系统当中循环流动

24、,它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讲述血液循环的发现后引出本课课题血液循环。设计思想由科学史引入,使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经历,体会科学发展与进步的艰辛,知道科学研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二、新课教学活动一:请学生根据前两节所学的内容描述什么是血液循环?由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从而获得血液循环的概念设计思想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活动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

25、动情况(参照P49观察指导进行)观察要点提示:实验过程中注意时常用滴管向纱布或者棉絮及小鱼的尾上滴水,使小鱼身体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或原先生活的环境。提出讨论问题: 1.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哪几种血管?怎样区分?2.血液在鱼体当中流动方向怎样?(教师提醒学生显微镜呈像原理)3.看到的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所有血管内的血液颜色是否都是鲜红的呢?设计思想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领悟设计实验的思路,学会用实验验证、探究生物学规律的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技能得到训练。同时实验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的观察和比较分析让学生看到血液在体

26、内不同的部位颜色的不同及变化;知道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成分已发生了变化。活动三:请学生观看录像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指导学生明确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成两部分: 一条是途径较长,遍布全身的体循环;另一条是途径较短,仅介于心肺之间的肺循环。1.先观察体循环。(1)什么是体循环?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个腔开始的?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个腔?(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2.继续观察肺循环。(1)什么是肺循环?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及大致路径?(2)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3.师生共同总结人体中血液的循环途径,教师用红色粉笔表示动脉血

27、、蓝色粉笔表示静脉血。4.再次请学生观看录像后提出问题: 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的吗?教师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红蛋白含氧多少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所在血管来区分的。设计思路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始终,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不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解疑,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成分变化,对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的初一学生来说,仍然是较难的过渡阶段的知识,因此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渗透事物发展变

28、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活动四:请小组同学讨论后说出血液循环的意义。设计思路集体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讨论和交流,在讨论中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每一名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初一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理性思考和小组学生的合作,使课堂内容渐进式推进,学生有能力作出归纳,提高学科教学的针对性。三、课堂评价出示血液循环示意图,让学生标明名称和血流方向。2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怎样区分?3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趾)端。这个红细胞在指(趾)端的毛细血管处和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了什么变化?四、知识梳理问:通过这节课

29、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请学生归纳出知识点: 1.血液循环:(1)体循环:左心室(静脉血)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2)肺循环: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肝静脉左心房(动脉血)(3)动脉血: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4)静脉血: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2.血液循环的意义: 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五、布置作业 调查你的亲戚中谁患了高血压病?你对高血压有多少了解?什么是高血压病?(第4课时)一、引入新课请同学写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的场所,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出不同成分的变化。设计思路复习旧知识引入

30、,温故知新强化重点内容,考查上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二、新课教学活动一:请学生阅读P51内容完成自学思考题 1.什么是血压?2.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何处的血压?通常在哪里测量?3.血压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表示一个人的血压?4.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5.怎样判断一个人的血压是否正常?什么是高血压?设计思想 现代教育改革推行的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此项活动的设计既注重知识的获得,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生存奠定基础。活动二:请学生分组实验亲自用

31、血压计来相互测量血压。要求: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人最好重复测量3次,记录数值,求平均值。实验前提醒注意事项:(1)教师先介绍血压计的构造,找几个学生来做示范。演示测量的完整步骤及介绍如何读数,现在医学统一规定血压表示单位mmHg,仪器上单位是kPa的要进行换算(1kPa7.5mmHg)。(2)上这节课的前一天便告诉学生不要太兴奋,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因为这样会使血压升高,使测量值不真实,叮嘱学生不要穿衣袖过于紧或难于穿脱的衣服。(3)测量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有任何声音,不然听不清动脉的声音。(4)每次测量血压最好在半分钟内完成,第二次测量时相隔12min,以免被测者感觉不舒服。如果被测者心理紧张,应暂停测量,恢复后再测,否测不准确。(5)血压计使用后让学生立刻将其右倾45,把水银放回壶中,然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