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资讯前沿 资讯前沿 1.物流时事 2.法律法规 物流法律法规是“中等职业教育物流专业规划教材”之一。本书从当前我国物流业现状出发,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和技能的特点,遵循“根植实践,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国内外物流操作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等有关规定,分别对物流活动中涉及的合同、与物流过程密切关联的货物买卖过程、物流过程中直接包括的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口岸管理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第一篇 物流法律制度概述第一章 物流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物流法律制度的渊源物流法律制度的渊源即物流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是指不同国家机关依法制定或认可的
2、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有关物流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国内法渊源和国际法渊源。一、国内法渊源(一)宪 法 我国的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国家根本*,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的规定,是对物流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基本依据。(二)法律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在有关物流法律制度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法律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如、公司法、合同法、政府采购法等。(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目前我国执行的有关物流方面的行政法规包括直接规范物流活
3、动或者与物流有关的活动的法规,从内容和行业管理上看包括采购,海、陆、空的运输管理,仓储、销售等多方面。(四)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指有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制定的法律文件。如由国家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和商务部所颁布的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都有涉及物流的内容。(五)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制定的调整物流关系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也是物流法律制度的渊源,但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仅在制定机关所辖区域内有效。3.政策2010年:看政策落地 2010-02-02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 物流业
4、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规划期为三年,即2009年至2012年。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三年规划期即将过去一年,可以说,落实物流业具体政策的时间已经相当紧迫。不可否认的是,2009年3月至今,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在推进物流业发展、落实规划精神等有关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记者在“回顾规划这一年”的调查采访中,仍明显感觉到物流业内各方人士,尤其是广大物流企业仍对国家层面落实规划的“实施细则”抱有强烈的期待心理。 关键之年进入2010年以来,“国家层面即将出台规划实施细则”的消息不胫而走。诸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均出现了“根据1月12日国家发改委透露的消息,规划细化措施将会
5、尽快出台”等相关报道。不过,据本刊记者调查了解,此报道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明确否认。而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的最新消息表明,目前国家层面上主要分三个渠道由发改委、商务部和税务总局“三管齐下”推进细则的出台,“近一两年之内肯定得出台真正落实规划的相关细则,尤其在2010年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具体到含金量还很难说。”同时,该知情人士还透露,作为综合部门的国家发改委一直密切关注政策落地的问题,正在起草相关文件,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同时有关政策建议和调研报告分别得到两位国家高级领导人的批示,出台细则应是或早或晚之事, 2010年将成为贯彻落实规划的关键之年。而关于“细则”的具体内容更是受到各界的关注。其实
6、,早在规划出台之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了落实规划精神,了解行业诉求,曾组织了若干专家共三个调研组,多次分赴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调研,总结出了税收、交通、投融资、支持物流企业、促进物流园区发展、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六个方面的“60条”政策建议,集中反映了物流业的政策诉求;9月下旬,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工商、税务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内的15个部门深入江苏、上海和广东等地进行了物流业政策调研;11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从“60条”政策建议中抽取40条提交给国家有关部门。正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所说的那样,“作为行业组织,联合会将把推动物流政策的
7、出台和落实,作为新一年工作的头等大事,继续为政府和企业搞好相关服务工作。” 政策前瞻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60条”政策建议被很多业内人士解读为实施细则的“重要政策前瞻”。记者在调研中,不止一位物流企业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60条”政策建议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全面反应了企业的政策期待和面临的迫切问题,如果能够最终落实对整个行业意义非凡。“规划引起了全社会对于物流业的重视,并吸引各方面因素向物流业集中,但政策落地难又是客观情况。据他分析,政策落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政府不清楚如何定位物流,归根到底还是不懂物流;二是各地发展物流的目标千差万别,政府与企业的目标可能不一致,甚至存
8、在冲突。”一位不愿具名的物流企业负责人如此看待细则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而据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推进细则出台方面已经有所进展,但涉及核心问题协调难度比较大,一些部门在讨论细则出台的过程中态度非常好,但同时又难以有实质性表态和认可。”一位接受采访的上海市物流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不同政府部门由于职能各不相同,政策上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明显。比如财政部门可能想如何省钱,税务部门则希望多收钱,而土地管理部门又寻思多挣钱等等。”面对现状,辽宁省发改委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则坦言,发改委作为综合部门,当然希望尽快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快速发展起来,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目前行业只有积极争
9、取各方理解与支持,一步步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逐渐推进细则的出台进程,“现实情况确实是规划好做,但出台和落实政策难。企业的政策期待无非省钱、要钱、减化办事程序这三个主要方面,但政府在实际出台政策时往往会出现与企业实际需求两张皮的现象。”鉴于目前协调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专家建议国家层面需要加强和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的同时,如果能够在部分地方先行试点,然后引导其他地方政府和企业定位物流,并制定政策目标,也许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如今,为了配合规划的实施,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措施。考虑到降低服务业税赋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上海已有99家物流企业享受了洋山保税港区免征物流运输等环节营业税的政策
10、。 保持清醒认识尽管业界对于细则政策的出台普遍流露出期盼心情,但有业内专家提醒:企业对于细则的出台要有清醒认识,“盼政策”但不能“靠政策”。“市场始终是第一位的,政策是第二位的。规划的出台唤醒了各行各业对物流的认识,刺激了市场,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政策对于物流企业有哪些具体优惠和支持,或是给钱、给物等,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政策主要解决两个均衡性问题:一是物流产业跟其他产业是否匹配,如果物流业滞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就需要优惠政策加以匹配;二是物流行业内部的竞争环境是否平等,如果存在不公平竞争了,就需要出台政策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指出,归根结底,发展物流业主要
11、还是为了配合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需求,最终是为提升其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戴定一认为,规划颁布以来的主要变化仍然反映在一些扶植政策、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若干热点上,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我国较多依赖政府推进物流发展这种方式有关,这种做法虽然符合中国国情,但也要承认其局限性。”在他看来,政府在推进公共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产业物流的专业化、个性化特点很强,政府的作用受到制约,必须更多地依靠企业、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国外发展的实践来看,推进产业物流的基本方法是标杆法,即按不同的产业或细分行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统计数据,总结和提炼一套绩效考核体系,然后由行业协
12、会动态地发布不同产业或行业绩效考核指标的先进水平和平均水平,使得企业能够“对标”,找出差距、明确方向,并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水平。“不同行业提炼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有了绩效考核体系以后,就会成为企业的驱动力,企业自然会重视相关指标的提升和改进;同时,明确了业内绩效考核的最佳水平和平均水平,企业就能够找准对标的目标值。”戴定一介绍说,这一标杆法在欧美等国家较为通行,而且是引领产业物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锦程物流网4. 物流相关信息 关 于 物 流 物流概念的起源人类社会有经济活动开始就有了物流,只是当时人们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文字定义。自18世纪末发明和使用汽车,
13、使得运输业更加发达,推动和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从自货自运走向专业运输,产生了除生产和销售的第三方专业运输者。50年代初,国外最早将物流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及货物的配送,日本人将“PD”译为“物的流通”、“物资流通”,后又称为物流、综合物流。“PD”演变为“Logistic”,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军队后勤保障供应系统中,成功地运用了“物流”技术,在军队的后勤供应中开创了物流的先河,美军后勤保障的英文名称为“LOGISTIC”。战后世界各地将“Logistic”替代“PD”,中国将其译为“物流”。美军在后勤保障中成功地运用物流后,很快地又将此成
14、果转化于工业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将“Logistic”用于工业,并用英文的“Logistic”(后勤保障)作为工业生产和销售的“物流”管理,“Logistic”就成了物流的代名词,并延续和流传于世界各国。物流被人们真正认识是二战以后,大约已有50年的历史。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及社会化的分工协作,生产厂家和商家是物流第一方,消费者是物流的第二方,运输、仓贮起家的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的第三方,成为专业性的物流企业,为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又称为第三方物流(3PartyLogistic)。物流是系统工程,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物流服务企业三方缺一不可,只有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物流才能得
15、以发展。现代工业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在生产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管理,将产品的生产成本压得很低。但是,现代工业中从工业生产上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难度很大,余地也很小。然而,在流通过程中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在物流成本中降低10个百分点,使得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大大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所以,从生产中压缩成本远不如从物流中降低成本。因此,发达国家工业界竞相研究物流,成立专门的物流研究机构,开发物流技术,推动了物流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物流发展的高峰时期,特别是8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使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现代物流逐步展现在人们眼前。现代物流
16、是近几年发展起来,其速度非常迅猛,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将可能引发一场社会变革。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什么是现代物流?什么是现代物流?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
17、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化、自动化、
18、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物流行业重新崛起,目前美国的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了仓储、分拨和运送等服务。物流公司提供的仓储、分拨设施、维修服务、电子跟踪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日益增加。物流服务商正在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加工和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据顾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观念。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己初露端倪,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
19、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走出以企业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国物流业发展当务之急。物流的划分社会经济领域中物流活动无处不在,许多有本身特点的领域都有自己特征的物流活动,虽然物流基本要素都存在,而基本要素是共同的,但是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目前物流的分类问题尚待研究,为区分起见,本书仅做划分研究。 既然有不同类型的物流,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分类,以便能区别认识和研究。目前在分类标准方面并没有统一的看法,综合已有的论述,许多学者
20、采取了如下对应划分的方法: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派; 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一般物流及特殊物流 以下分别叙述之。 一、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子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也指物流全体,从总体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 因此,在我们常提出的物流活动中,下述若于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
21、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足,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二、微观物流 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我们经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即;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
22、是具体性和局部性。由此可见,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 三、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的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牛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得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综观和广泛性。 四、企业物流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此物流又可区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
23、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丫生产工艺过程的部分。企业生产物流的过程人体为:原料、零部、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牛产线的开始端再进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流”的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牛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制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一个一个的牛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的并且父和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同时出现的物流活动。例如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便会个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滞等物流活动实际上,一个生产周期,物流活动所用的时
24、间远多于实际。物流产业的作用及启示来源:中国储运 纵观物流发展的历史,在国际范围内已有七次较为重要的物流价值发现,即物流系统功能、物流经济活动、物流利润、物流成本、物流环境、物流对企业发展战略和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价值等,这是对物流产业重要性的有力说明。目前我国对物流产业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和极端性,一是过分强调物流的作用,如一些地区不考虑地理区位条件和物流需求状况,就把物流列为地区支柱或主导产业来发展,大力兴建物流园区,规划缺乏科学性;二是对“现代物流”的作用认识肤浅,特别是许多地区尚未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服务的经济潜能,还停留于搬卸、装运、仓储及运输等传统的理念上,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和传统储运
25、企业的改造升级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性去认识和理解物流产业的作用,并从中获得产业发展的启示。 1物流产业对企业的作用及启示 保障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保障产品和服务快速送达给用户或消费者,降低采购、生产、库存及配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和效益,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目的。不同的企业对物流需求是不一样的,采取的物流方式也不相同,有自营、外包和联盟等多种形式,至于采取何种形式这取决于企业的类型、企业物流份量的大小、物流与企业主营业务关联度的高低,产品中物流成本所占比例的多少,以及企业对物流的认识程度等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
26、日益激烈,企业将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般而言,企业不可能沿袭计划经济的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形式,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包揽自己全部的物流运作,物流外包或物流联盟将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非核心的物流业务,企业必将更多借助社会物流来完成,因此只有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外包物流费用较低、服务较好时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企业要把物流上升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衡量企业物流是采取自营物流、联盟物流还是外包物流,其标准是看企业内部物流运作费用与外购物流费用的高低及其发展趋势;其次自营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化是企业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是一个渐进化的过程;长期来看自营物流
27、的比例将不断降低,这并不意味着它会消失,对生产流水线物流、资产专用性高的物流等更适合自营,自营物流会像企业产品自销与他销一样占有一定的份额。 2物流产业对关联产业的作用及启示 物流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部门,物流产业将促进其它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影响较大。就商贸流通业而言,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新型商业与贸易方式的应用与发展,如电子商务作为跨越时间和空间距离的新型贸易方式,物流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没有物流配送网络和第三方物流的高度发展,电子商务将停留于理论的探讨而难于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多数停留于广告宣传、信息发布、资料传输等方面,从交易
28、的商品来看,主要是音像、数字产品类,这其中不仅仅是网上支付方式和信用度低等方面问题,而缺乏适合电子商务运作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其重要原因。再比如作为标志第二次零售商业革命的连锁经营,其核心是有效地实现了进货和销售职能的分离,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的物流体系是其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而共同配送、社会化配送应该成为连锁经营的发展方向,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此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因此,从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一是要在流通领域中强调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强调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相结合,实现高效互动发展;二是物流企业要注重为关联度高、物流需求量大的行业(如汽车、家电
29、、烟草、建材、农产品流通、对外贸易等)服务,加强与非物流企业的联盟合作,实现双赢。 3物流产业对地区经济的作用及启示 物流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聚集,降低区域经济的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加快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带动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深圳市为例,据测算近年来深圳物流业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之比已经达1:1.04,并且物流总量持续递增,对深圳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深圳市正在规划建设23个大型物流项目(其中8个物流园区),以促进批发市场的升级、仓储业的转型以及转口贸
30、易体系的建设等,提升深圳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物流产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各自区域产业类型与分布、地理区位、物流数量和大宗品种等的不同,不能将兴建物流园区看作是普适的、唯一的发展模式,区域物流的发展要以地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分工地位为基础,应该是有差别的、多样化的,如可以采取以大中型企业物流变革为主的推进模式、以政府规划和参与投资的政府推进模式、以培育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市场推进模式、以发展重点行业物流为主的产业带动模式以及物流园区模式、运输或港口主导模式、混合型模式等。4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及启示 从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来看,受此影响1998年马
31、来西亚经济增长为-6.8%,泰国为-8.0%,东盟为-9.4%,而物流产业发达的香港、新加坡经济增长分别为-5.1%和1.5%,这反映出物流对国民经济的正向作用。从物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来看,1997年物流总成本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英国为10.1%、荷兰为11.9%、比利时为11.0%、意大利为12%、美国为10.5%、中国为16.7%;但是有关专家估计我国物流成本至少占GDP的20%以上,假定按20%计算,2002年我国实现GDP为102398亿元,全社会的物流支出将达20479.6亿元,如果全社会物流成本每降低1%,将会产生204.8亿元的利润或效益,可见物流产业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有重大作用。从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来看,物流产业发展将会有效减少企业库存(我国仅库存积压商品约在4万个亿以上),加速资金周转,促进我国经济运行向动态化、快节奏转变。另外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竞争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比重最大。由此看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