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80.41KB ,
资源ID:253686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3686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1、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1.韩非子的老师荀子主张,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相反,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这一主张体现了A. 法治思想B. 礼治思想C. 仁政思想D. 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可知荀子认为君主是为了人民所服务,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与“法治思想”,故A项排除,D项正确;“礼治思想”“仁政思想”均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C项排除。点晴:紧扣“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君主是为了人民”可得出民本思想。2.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

2、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材料表明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B. 制瓷业在唐代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C.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范围较广D. 陆上丝绸之路带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等三大航线”说明唐朝对外航线多,贸易地区广泛,“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说明贸易范围广泛,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比

3、较中外贸易额问题,因此无法得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A错误;材料并没有单独说明制瓷业在唐代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B错误;材料主要论述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故项错误。3.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材料的主旨是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B. 妇女的政治地位出现上下背离状态C. 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答案】C【解析】贞节旌表制度指由朝廷公开表扬奖励守节不再嫁或拒受污辱而自杀的妇女(即节妇与烈女),以试图

4、达到教化人民的目的的制度,故C项正确。理学纲常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开始于宋代,排除A;材料中妇女地位的提高是因为贞节旌表制度,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贞节旌表制度,和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4.宋代士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顾炎武日知录也记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这表明A. 火葬这一习俗始于宋代B. 儒家孝义之说日渐式微C. 士人阶层倡导移风易俗D. 佛教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中宋代学者洪迈认为火葬的民俗开始于佛教火化,并逐渐形成了社会风气;后世的顾炎武指出火葬的习俗在

5、江南地区盛行,在宋代已经出现。上述说法反映了佛教的影响在中国社会进一步深入,故选D选项。依据材料信息,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的火化形式随之推动了民间火葬习俗的出现,故A选项错误;B、C选项所述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5. 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 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B. 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C. 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D. 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

6、,小轧车天然淘汰矣”可知,光绪时期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被淘汰,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美、德等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排除。6.1934年,国民政府在广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22县48村270个农户中使用耕地3.3公顷以上的只有24户,占总数的0.9%。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当时广西地区A. 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B. 个体经济形式受到压制C. 传统耕作方式较为普退D. 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遏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农户中使用耕地3.

7、3公顷以上的农户仅占总数的0.9%”可见拥有面积较小耕地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绝大多数的比例,即传统耕作方式较为普遍,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广西不是农村革命根据地集中的地区,故A错误;材料无法说明个体经济受到压制,错误;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民国时期农村的土地经营状况解答的关键是从“1934年”“占总数的0.9%”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进行思考。7.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这反映了A. 社会建设急

8、于求成倾向B. 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C. 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D. 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解放”“红旗”体现出政治色彩,1956年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故D正确;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是年,排除A;材料并不能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错误;材料也没有直接说明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错误。8.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材料旨在反映A.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B. 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C. 一直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D. 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9、【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就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关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投票美国再也不能操纵联合国。A、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有关,故B正确; D项与材料无关。9.“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始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材料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指的是A. 罗马帝国的文化的历史影响 B. 罗马法中的万民法维系了罗马的统治C. 调整商品经济下的纠纷和矛盾 D. 罗马法中的陪审团制度为近代西方沿用【答案】C

10、【解析】联系所学,伴随着罗马国家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矛盾重重,在此背景之下罗马法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出现昔日辉煌,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 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律,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知识的能力。“特殊的历史需要”指罗马法发展的原因,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10.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而在曹魏时的新律中则首次入律了所谓“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十二铜表法与新律的

11、最大区别在于A. 是否注重君主权力B. 是否重视纲常伦理C. 是否注重公平公正D. 是否保护个人利益【答案】C【解析】由“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是注重公平公正的;而“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是使封建贵族官僚的司法特权得到公开的、明确的、严格的保护,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没有体现君主的权力;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没有体现纲常伦理;D项错误,与“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不符。【名师点睛】本题是比较型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律规

12、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信息,然后比较分析做出选择。11.恩格斯曾定义:“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 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即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家糊口的限度。”马克思也曾说:“这是一个只能用统计来判断的问题,就我们研究的目的来说,对此也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探讨。”在此表明马、恩特别强调“小农”这一概念A. 土地性质的确定性 B. 土地数量的规定性C. 分散性与封闭性 D. 质与量的有机统一【答案】D【解析】由“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即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强调的是小农经济的规模,亦或是强调小农的

13、“量”;由“也不小于足以养家糊口的限度”强调的是小农经济的“质”,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土地性质;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认识到小农经济的“质”;C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分散和封闭的特点。12.有学者认为:“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徳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印度本为资本主义国家却长期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上述材料表明A.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来运行B. 宏现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C. 经济

14、全球化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D. 罗斯福新政成功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有利于各类国家发展【答案】B【解析】A项错误,题干中涉及到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来运行;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统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有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都夹杂着政府的宏观调控,所以C是正确答案。,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C项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存在差别的;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提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解

15、题关键是要正确解读“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徳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印度本为资本主义国家却长期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统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有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都夹杂着政府的宏观调控,然后选择答案。13.人口流动时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人口问题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中国古代

16、史资料选辑材料二: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时常自夸,说我们人口多,不容易被人消灭,殊不知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百年前有一个英国学者,叫做马尔赛(萨)斯,他因为忧世界上的人口太多,供给的物产有限,主张减少人口。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

17、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极其理由,并对其进行评价。(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答案】(1)变化:西汉至盛唐,西部地区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唐朝后期至元朝,西部地区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影响:推动江南经济发展,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农耕文明范围扩大。(2)态度:否定(批判)理由:中国增加人口,避免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评价:积极:孙中山的观点基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孙中山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忧虑: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局限:未认识到民族的延续强盛依靠综合国力,并非建立在人口数量增加者单一标准上。(或未能科学、辩证认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

18、的关系)(3)经济繁荣发展,政策因素引导,生活条件提高,医疗条件改善,繁衍生息的观念影响等【解析】【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折线图从西汉至盛唐以及唐朝后期至元朝人口回答;影响:依据所学可知推动江南经济发展,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以及农耕文明范围扩大。(2)态度:依据材料二“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可知否定;理由:依据材料二“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可知答案。评价: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积极和局限性回答。(3)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从经济繁荣、政策因素、生活条件以及医疗条件和生育观念影响等角度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 上图为1840-1990年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状况示意图。提取图中某一时期(或时间段)的相应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答案示例:论题:1840-1880年,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量迅猛增长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阐述: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使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的茶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日益殖民地化。总之,茶叶大量生产和出口,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选做部分】【解析】本题是个开放型题目。从“

20、1840-1990年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状况示意图”中分析出每个阶段茶叶产量和出口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论点;根据中国近代历史来分析观点即可。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在扬州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规定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称为厘金制度。至光绪十一年,厘金制度已遍行全国。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各地抽捐机构有江北粮台、江南粮台、漕河总督和袁甲三军营四个系统。

21、捐务名目有指捐、借捐、亩捐等几十种。厘金制度的商税仅对中国商人征收,以致“弹丸一隅”之地,“此去彼来,商民几无所适从”。直至1931年厘金制度才被取消摘编自中国近代税制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厘金制度建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厘金制度的影响。【答案】(1)背景:鸦片输入,白银外流致使清政府财政困难;清政府需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集军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致使土地税收减少。(2)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极易引发腐败;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增强。【解析】(1)根据材料“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并结合

22、所学知识可以从清政府财政困难、战争赔款、镇压太平天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解体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2)从材料“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厘金制度的商税仅对中国商人征收” “此去彼来,商民几无所适从”“捐务名目有指捐、借捐、亩捐等几十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2年2月,蒋介石访问印度,他希望印英当局允许印度取得自治领地位,并保证其战后独立;希望国大党暂缓提出独立要求,放弃不舍作政策。由于英即双方立场严重对立,蒋介石此行未能取得成果。8月,国大党号召民众展开不服从运动。印英当局随即逮捕了甘地等国大党领袖。蒋介石

23、急电罗斯福,希望美国出面干预印度局势,同时蒋会见英国驻华大使,希望能和平解决。开罗会议时,中方在提案中曾主张“中、美、英、苏联合发表宣言,保证印度于战后立即获得自治领地位,若干年后获得独立”,但开罗会议未能接受中方的主张。在战后终结殖民地制度,是中国社会舆论的主流意见,也是国民政府在战时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坚持影响了盟国战后对殖民地的处置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英印事务上的策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介入英印事务产生的历史影响。【答案】(1)建议英印双方妥协;呼吁大国干预;借助国际会议推动。 (2)加强了中印对日作

24、战的合作,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反对殖民主义,对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贡献;发挥大国作用,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国民政府在英印事务上的策略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中的“希望印英当局允许印度取得自治领地位、希望国大党暂缓提出独立要求”等字眼体现了国民政府在英印事务上建议英印双方都要妥协的策略。(2)中国介入英印事务产生的历史影响要多角度分析,例如,可以从抗战的影响、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中国介入英印事务无疑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就属于对中国国际地位方面的影响。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

25、物评说】材料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他(张载)提倡民胞物与思想: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

26、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并对此作出简要评价。【答案】(1)背景: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的趋势;商品经济繁荣对民俗民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2)核心:爱人爱物评价:这种思想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虽然它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辩证分析,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我们今天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商品经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等方面概括指出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2)本题根据材料“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爱人爱物的角度概括指出张载“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历史局限性和进步意义两个方面对此作出简要评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