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94.35KB ,
资源ID:253003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300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docx

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导学目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背景;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忧思”的方法。杂诗十二首(其二):朗读品味诗句,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越中览古: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一剪梅: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2.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此词中蕴含的情感。今别离(其一):1.学习黄遵宪诗歌革新的精神;2.体会诗人在表现离愁别绪上的新意。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1)阮籍(210263),三

2、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2)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2背景解读(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旋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

3、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2)杂诗十二首(其二)杂诗是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时距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自己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3)越中览古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果然把吴

4、国消灭,本诗写的就是这件事。全诗的基调是咏叹兼嘲讽。(4)一剪梅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深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这是中国诗歌白话革命的先声,预示了诗歌意象更新与创造发展的时代方向。他宦游海外的创作,明显地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对照传统诗歌的取象设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如今别离四首,分别写轮船、火车、电报、相片和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的情

5、景,副题即标明了它们是“古人未有之物”。“钟声”“轻气球”和“一刻既万周”的“转轮”,都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黄遵宪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的大旗。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2)“枭首”,古代酷刑,斩头并悬挂示众。(3)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4)“袭封”,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上辈的封爵,“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权利,都是封建皇帝封赏大臣子女的制度。(5)“互市”,是指中国

6、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的贸易。汉朝时期出现最早的互市。有名的互市有明朝的“茶马互市”等。二 古诗文基础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字音识记薄帷(wi) 襟(jn)孤鸿号外野(ho) 徘徊(pi_hui)2词语解释(1)夜中不能寐 寐:入睡(2)薄帷鉴明月 鉴:照(3)孤鸿号外野 号:哀号(4)徘徊将何见 徘徊:来回走3词类活用薄帷鉴明月 (名词作动词,照)4倒装句(1)薄帷鉴明月(正确语序为“明月鉴薄帷”)(2)徘徊将何见(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徘徊将见何”)杂诗十二首(其二)1字音识记骋(chng) 和(h)2词语解释(1)白日沦西河 沦:落下(2)荡荡空中景 荡荡:广大 景:通“影”,月

7、光(3)气变悟时易 时易:时节变换(4)不眠知夕永 夕永:夜长(5)欲言无予和 和:应和(6)挥杯劝孤影 挥杯:举杯(7)日月掷人去 掷:抛开(8)有志不获骋 骋: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3倒装句欲言无予和 (正确语序为“欲言无和予”)越中览古1字音识记惟(wi) 鹧鸪(zh_)2词语解释(1)义士还家尽锦衣 义士:战士(2)宫女如花满春殿 殿:宫殿(3)只今惟有鹧鸪飞 只今:而今惟:只一剪梅1字音识记玉簟秋(din) 轻解罗裳(ji_chng)2词语解释(1)红藕香残玉簟秋 簟:竹席秋:秋凉、凉意(2)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空中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3)花自飘零水自流 自:自在(4)才下眉头,却

8、上心头 下:名词用作动词,消失上:名词用作动词,涌上今别离(其一)1字音识记车舟载离别(zi) 绸缪(chu_mu)万钧柁(du) 倏(sh)2词语解释(1)一刻既万周 既:已经(2)眼见双轮驰 驰:旋转(3)益增中心忧 益:更 中心:心中(4)并力生离愁 并力:合力,一起(5)明知须臾景 须臾:片刻,短时间(6)不许稍绸缪 绸缪: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7)望影倏不见 倏:疾速,忽然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对比二|文本探究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是如何表现的?我的答案: 提示:诗眼是“忧思”。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

9、起来弹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并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诗人的忧思、伤心。2结合作者身世,以及当时的政治背景,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诗人为什么而“忧”。他的“忧思”又是什么?我的答案: 提示:阮籍身处魏晋易代之际,政治环境险恶,稍有不慎,便有杀身之祸,所以他虽言语玄远,行为不羁,不理世事,但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忧愁的。这就是全诗通篇说“忧”,却又不能言明的缘故了。本诗抒发了诗人欲排遣忧愁而不能的绝望之情。杂诗十二首(其二)1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

10、?我的答案: 提示:生命是孤独的,作者“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而时间无情地抛弃了他,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作者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有志却得不到施展,诗人想要提高生命质量的愿望即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开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十二首(其二)的深层意义。此六句直抒胸怀,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戚之情。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我的答案: 提示:(1)这首诗先描绘了日月更迭、万里清辉的景象,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定下

11、了悲凉的感情基调。(2)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点明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而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3)接下来两句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诗人想到自己坎坷的命运暗自悲凄,心境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越中览古请分析这首诗歌结尾的艺术特色。我的答案:提示:一是结尾突转。前面三句极力描写过去的辉煌、热闹、欢快,结尾却突然转到反面,突出如今的荒凉,给人强烈的震撼。二是寓情于景。以“鹧鸪飞”写出如今的荒凉,表达作者对昔盛今

12、衰、盛衰无常的感慨,抒情委婉含蓄。一剪梅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我的答案: 提示:(1)“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2)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来临,这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在一起了。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体现了词人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请简要赏析。我的答案: 提示:这两句体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

13、新奇的意境。“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是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看不见。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范仲淹的御街行就有这样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取意即如此。李清照虽是化用此句,却化得出奇,把愁说成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按说,愁果真能运动的话,其方向应当是由内而外,达成一致,但女词人却将这本属一致的东西说成此消彼长的东西,将由内到外的运动说成由外到内的运动,又用“才却”这种句式表现它运动之速。如此造语不仅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从这一“下”一“上”之中还可以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

14、无止境的遐想。今别离(其一)1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我的答案: 提示:例如,“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述了离情别思之浓及新交通工具的速度;“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运用了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轮船的速度之快,还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愁。2这是一首近代诗,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我的答案: 提示:(1)选取的意象不同:古人写离别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而且,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赞赏新式交通工具:“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

15、风,亦不畏石尤。”“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这些也使离别的愁情显得不那么浓、那么悲。(2)离别情景的描写不同: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利用那一短暂时刻的景、情进行充分表现。今别离“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写出的则是一种离别的匆匆。教材迁移讲练鉴赏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在诗歌中如水乳一样交融在一起。分析诗词中的景情关系,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段之一。分析景情关系的题型备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出现频率极高,设问角度灵活,分值一般在5分左右。对写景诗词而言,景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景物色调的晦与明,景物状态的动与静,景物现状的宏大与纤细

16、,景物距离上的远与近等,都与诗人的情感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解答此类题时,考生应注意在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辨清外在景物与内在情感的联系,弄明白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感情的性质是同向还是逆向,是哀景写哀情还是乐景衬哀情等。情景关系题常见提问方式与答题步骤:1提问方式(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词。(2)诗的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答题步骤(1)明情景。结合诗句描述诗词中所写景物的具体特征,用简洁的语言指出该诗词所抒发的感情。(2)点关系。用准确的术语点明情与景的关系。(3)评效果。即评价诗词中情景关系的处理在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上的

17、作用和效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的状态,而是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B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虽然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家乡,但是思家、忆弟之情有所舒缓。D尾联照应首联,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辗转流离苦闷。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

18、漂泊辗转,诗风沉郁。剖析C项,“但是思家、忆弟之情有所舒缓”分析有误。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减。答案C(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你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简要赏析。答: 剖析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前,考生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颔联“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这两句诗所写的内容是: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这两句诗写了诗人“独宿”时所听到的,看到的景象。其中“悲自语”“好谁看”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悲伤和愤怒的思想情感。答案颔联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写诗人“独宿”的所闻所见:

19、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情感。以下内容为“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老师们经过认真讨论,感到有必要使同学们对语文学习有如下的认识:一、明确语文能给你什么?语文能给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使您与朋友交往时畅通无阻;语文能给您滔滔不绝的演讲才能,使您在班级竞选中独占鳌头;语文能提高您的公关能力,使您在未来的求职中,自然得体地展示才华;语文能使您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迅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材料;语文能使您写出令同行艳羡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不仅如此,语文能使您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

20、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是高尚,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自我超越。二、培养两个敏感既然语文与我们如此贴近,那么又该如何去学习语文呢?1.(语言敏感)。我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我有一个好友,钢笔书法非常漂亮,我向他讨教写字的秘诀,他给我讲了他的一次经历。春节期间,一次他经过一家门口,发现楹联字体俊美飘逸,于是趴在那家门前临摹,直到完全相象为止,其行为引来路人异样的目光。我想,这是他对字比较敏感。我本人在中学时也有过一次比较典型的体会,一日从语文报上看到一个句式,“我不想说,我不想说,我不想说,这里我只想说说。”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作文竞赛中,我想方设法地把它用了上去,效果很好,作文获奖,语文老师在班级对我这个

21、句子进行了高度评价。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敏感吧!看到好的文章,听到好的歌词、广告词,听到街上行人口中的一句歇后语,看到报纸杂志上的一句名言,甚至数理化教科书上的一个词语,立即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惊叹之、品味之、记录之、在写作中想方设法地使用之,这就是语言敏感;在作文中,日得中,一个句子,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耿耿于怀,语不惊人,势不罢休,这就是语言敏感。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概也是此意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有了强烈的语言敏感,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教你语文了。(生活敏感)。下面我给大家谈谈生活敏感。有一天,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了争吵,有两个

22、同学都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它无事”。另一个同学则在高考中这样写道:“圈:早晨骑车上学的路上,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原来是两位同胞撞了车子,引起一场口舌之战。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也不上了,围成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前者认为无事可写,后者却由此看到中国人的两大弱点,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时光;二是鲁迅先生批判过的看客,在中国仍然存在,围成一圈看热闹,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啊!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

23、敏感,从细小的事件中看出实质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会中的智慧无处不在,“万物为吾师”,应当是不灭的真理。培养了语言敏感和生活敏感,语文学习就不再是每天分钟了,你也不只有一位语文老师了。这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两点。王国维先生说,做大学问需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相信,只要同学们胸怀大志,为提高语文水平孜孜以求,注意培养语言敏感和生活敏感,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课堂上主动参与,针对语文考试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你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提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