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8.84KB ,
资源ID:2527698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2769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1、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年下学期期末及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结业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时 量:150分钟 分 值:150分第卷 阅读题(76分)一、 现代文阅读(40)(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隐逸文化 岳国文 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

2、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

3、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

4、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

5、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其中巢父、

6、许由这两位大隐士就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B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道”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C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

7、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C隐士是士阶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庄子的隐逸思想

8、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46小题(共14分) 项链 符浩勇 清晨,李梅照例五点四十分就到了瑞海苑小区。这时

9、候业主们都还在酣睡着,小区显得很安静。她是小区的清洁工,朦胧的路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寂寞。丈夫去世了,女儿上大学全靠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H区绿化带打扫得干干净净。 瑞海苑是这座城市的高档小区,是白领集中居住的地方。在一条两边开满杜鹃花的甬道上,李梅仔细捡着晚上掉落的叶子,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小区不应该有一点垃圾。突然,地上一样东西让她的心抖了一下那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还有一个海蓝色心形链坠! “这是谁掉的呢?”她看四下没有一个人影,便将项链捡起,揣进衣服口袋里。八点前,李梅早晨的工作结束了,周末睡懒觉的业主们还未起床,她便回到家,打算晌午再去小区寻找项链的主人。 吃过早饭,她快要出门的时

10、候,一种本能的欲望像调皮的孩子一样从心里蹿了出来!她试图让那调皮的孩子规矩一点,可没用。于是,她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那条项链。 她其实很妩媚,只是,她的秀气被埋没了。那条项链使她心潮起伏,穿衣镜前,她红着脸将项链挂在了自己脖子上!她顿时觉得自己从未像今天这样佳韵迷人:白皙的脖子,光闪闪的项链,海蓝色链坠,做工异常精巧,戴上它简直妙不可言 她在镜子前沉醉了片刻,终于管住了心里那个调皮的孩子。“我戴过金项链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她将项链小心地取下来,放进衣服口袋里。 瑞海苑小区里,有一个“事务公示栏”,有时也有业主张贴些温馨提示之类的启事。李梅先到那儿,想看看有什么线索。果然公示栏有一则寻物启事:“

11、本人近日在小区丢了一条金项链,欧式工艺,有海蓝色链坠。有捡到送还者,必有重酬!”后面,落款人是H区22楼紫竹座杨女士,还有联系电话。 李梅敲开紫竹座漂亮的大门,进了那套富丽堂皇的厅堂,拿出那条项链的时候,杨女士一看就惊喜地叫着:“是它!就是它!”她把项链紧紧抓在手里。她很激动地说,这条项链对她来说很重要,那个海蓝色链坠里,有她最难忘的一段感情。杨女士没忘酬谢的承诺,递给李梅一万元! 李梅连连摇手,她觉得自己仅仅把别人的东西还给别人,这是任何人都会做的,怎么能要别人的钱呢?见她很坚决,杨女士只好收起了钱。 李梅起身要出门时,杨女士从卧室拿出一条很粗的项链来,说:“大姐,这条项链送给你,你戴上一定

12、很漂亮。”李梅急了,说:“你这是干什么?我不能要!”杨女士笑了,说:“大姐您别误会!这是条仿冒的,就值三十块钱。”“仿冒的?”“虽是仿冒的,可看上去很漂亮,没人看得出来。” 李梅想想,有点羞怯地收下了。 此后,李梅在小区绿化带清扫卫生时,脖子上就戴着那条仿冒的项链。她心里舒坦,觉得自己又散发出妩媚秀气。 暑假,上大学的女儿回来了,惊喜地发现妈妈脖子上戴着一条漂亮的金项链,说:“妈妈,您真美!”第二天,女儿要和姐妹好友聚会,要借妈妈的项链,她就给女儿讲了项链的来历,最后说:“项链是仿冒的,只值三十块钱。” “反正别人看不出来!”女儿高兴地戴上了项链。晚上,女儿回来了。她一进门就对妈妈说:“妈妈您

13、骗人!我去金店找师傅鉴定过,这金项链不是仿冒的,是真的!”“真的?”“已鉴定了,绝对是真的!”李梅终于明白了什么,决定将项链还给人家!她在瑞海苑小区当了十二年清洁工,捡到过钥匙、手机、钱包、金戒指,都交到物业管理处,寻找失主,物归原主,她没有将一样东西据为已有!她唯一捡了没还的,是她十八年前在街边一个破旧的垃圾桶边捡的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现在,女婴长大了,成了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她没有迟疑,毅然出门向H区22楼紫竹座走去。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A李梅看到小区四下没有一个人,便将项链揣进衣服口袋里,此时她产生了把项链据为己

14、有的念头,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B李梅发现金项链时,“心抖了一下”,这个细节表现了李梅吃惊的心理,这非常符合她日子艰辛,没有见过奢侈品的身份特点。C李梅的女儿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她让李梅明白了项链是真金的,是杨女士对她送还项链的酬报,并随即做出还回项链的决定。D李梅在小区清扫卫生时明知戴着的是仿冒的项链,但因为觉得自己拾金不昧,做了该做的好事,所以觉得自己秀美,心里舒坦。E小说的叙事曲折有致,收放自如,行文中,李梅归还捡到的项链时的心理波动,项链由假到真的转折,造成了小说的跌宕起伏。5小说中的李梅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以“项链”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

15、法。(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共17分)钱玄同:真的猛士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

16、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

17、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 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在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是一个真的猛士,在生活中亦如是。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

18、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钱玄同一生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

19、;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

20、。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改革派取胜

21、。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D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E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让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8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9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

22、,完成1013小题(共19分)竹轩先生传 魏瀚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 。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居贫,躬授

23、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

24、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选自王阳明全集)【注】厥考:厥:代词,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 孥(n):儿女。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客有造竹所者造:拜访B母性素严重严重:严肃稳重C逮子华官翰林逮:捉拿D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以:用来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躬授徒以养母作师说以贻之C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项伯杀人,臣活之 D所居轩外环植之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2. 下列的理解和

25、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先生天性爱竹,居室周围种满了竹,每天啸咏其间,把竹当作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因此被人称为竹轩先生。B竹轩先生家里穷,就授徒赚钱来奉养母亲,并顺承母亲意愿,接济弟弟妹妹们,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C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他还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D作者与竹轩先生两家是世交,对竹轩先生了解很深,因此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1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3分)。(2)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3分)(3)识

26、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共9分)踏莎行山居宋 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14.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 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B. 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C. 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D. 这首词在语言上很有特色,

27、不仅音韵和谐,辞意兼美,而且十分典雅,含蓄蕴藉。E. 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15.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 ,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 “_ _, _ _”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3)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

28、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第卷 表达题(74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成语考查,并没什么高深莫测,它就在身边,就在课本中,要做有心人,到时就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B. 唐玄宗本想着要和杨贵妃比翼连枝,最终却落得个“六军驻马美人死”的悲惨结局。C.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D. 誓言往往诞生在风雨如晦的阴霾里,诞生在沧海横流的风暴中。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从不屈服于权威的压力,从不徇私情,坚持做到

29、刚正不阿,秉公执法。B. 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因素,书法不是简单地写字,作诗也不是随便地堆砌词语。C. 只要是孩子们认真读了教材上的古诗文,将这些优美的文字记在心中,随着自身的成长,终究是会有感受的。D. 慰安妇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中国人心头的一道伤口,应当坚决制止对她们进行戏谑和消费的事件不再发生。19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句是( )(3分)A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课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 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B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他们都是从上届毕业班中直接蹲班下来的,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没有一个省油的灯。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

30、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跟他打个电话。D“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命题,王教授理解深刻,能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加以解释,讲得非常浅显易懂,我收获很大。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四、写作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60分)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群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讨好一个人,用讨好别人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会有一大批的朋友与你同行。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得多!这段话曾被当作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医学奖时的感言被大量转载。尽管后来证明这是一段山寨感言,但仍然有大批网友点赞。请谈一谈你对这段话或这件事的理解和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年下学期期末及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结业考试试题答案高二语文1C (A“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