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7.50KB ,
资源ID:252712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2712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

1、八上教案第五单元17、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桥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2)学会根据事物的要点,编写导游词。(3)掌握基本的几种说明方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的能力。(2)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方得体的介绍事物。(4)训练学生用简洁、有序的文字说明事物的特征。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桥的图片和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从而主动保护身边的文物。【教学难点】(1)学会根据事物的要点,编写导游词。(2)训练学

2、生用简洁、有序的文字说明事物的特征。【教学重点】(1)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2)训练学生用简洁、有序的文字说明事物的特征。【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 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最优秀的同学。(2) 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3) 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4) 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 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

3、,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3、桥,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桥的图片。(幻灯片播放一组桥的风景图片,伴随轻柔的音乐中速切换。有洞庭湖大桥、上海南浦大桥、英国伦敦大桥、绍兴古桥、侗族风雨桥、吊桥、独木桥)二、观察感知 1、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征。 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2、哪些才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 事实上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点;桥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连通两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仔细观察,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三、整体感知1、下面我们

4、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征呢?我们齐读课文的第一部分(13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生齐读课文) 中国石拱桥有三个特点:(1)形式优美;(2)结构坚固;(3)历史悠久。 2、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那么怎样说明才能把这些特点说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如何选择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例子。 3、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视频。(播放视频)然后快速阅读相关段落,这两个例子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用笔划记出关键句子。 4、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

5、不是更简洁吗? 小结:精选例子说明事物特征,例子要既典型又全面。选例子很重要,选准了例子把例子写好,通过它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们看课文是如何写例子的。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 四、精读分析1、 仔细阅读课文45,68节,在书上标注要点。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特征赵州桥卢沟桥2、根据标注的要点,编一段导游词。 师小结:说明某一事物的特征,要抓做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五、归纳总结六、拓展训练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 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说说中国的笔”吧。好,现在下课。 18、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2、整

6、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4、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清楚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

7、生将苏州园林凝化为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风姿。2、出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师解说: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以景取胜,景因园异,小中见大,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简直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3、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二、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师小结:“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

8、整而简洁的句子”。 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 容了。 下面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1)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

9、这里不再多写了。三、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1、此文可以说是说明文中的“标本”,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2、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重点是如何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清楚。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层层深入 ”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是紧紧围绕苏州园林“图画美 ”的总特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 、从总到分 、 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特征突出 。3、你对这篇课文的结尾部分有什么看法?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 曾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 。 以后,在中学

10、、大学教书,还担任过编辑 。“五四 ”前夕开始写作 。 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 。 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 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本文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 最初是以 “拙政诸园寄深眷 谈苏州园林”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 年第 4 期上。作为一篇序文,苏州园林已经非常成功了 !结尾简单的一笔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言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四、 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师: 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

11、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的典范。 五、 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是因为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苏州的山水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美不胜收。 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苏州园林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并想一想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审美观。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

12、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式审美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代建筑: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代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师: 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我们要记住: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

13、更好地生活。 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一座座园林?因为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19、蝉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学生自读,指名猜。(蝉)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昆虫

14、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蝉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学习生字词2.作者简介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 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交流点拨】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2.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第二层(第2-7段):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对蝉的地穴进行考察。第三层(第8-11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第二部分“蝉的卵

15、”: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第三层(第18-24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第四层(第25-26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二)深层探究1.品读蝉挖洞、脱壳、产卵、幼虫钻

16、土等细节,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的?挖洞(第4段):分泌黏液,使泥土成为泥浆,固定隧道;脱壳(第8-10段):找支撑点,外层皮由背的中线慢慢裂开,表演奇怪的体操;产卵(12-13段):选择最小的向上翘起的树枝,在一根枯枝上刺出三四十个孔;幼虫钻土(23-24):四处寻找软土,扒掘地面,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钻进去,隐藏自己,最后写尾部。2. 细读课文8-10段,说说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蝉脱壳的呢?【交流点拨】先找支撑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腿、后腿和翅膀的露出。3.作者为什么没有按昆虫一般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蝉,而是选择从中间的一环“幼虫”入手呢?【交流

17、点拨】这样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其一,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其二,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蝉“4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三)语言品析 1.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尽量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交流点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蝉脱壳比作“表演一种奇特的体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蝉脱壳的过程。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

18、“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2.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交流点拨】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此”指蚋毁掉蝉的卵,取代蝉的家族。写出了 “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四、拓展延伸1.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赞美生命的句子。(1)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交流】示例: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2)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交流】示例: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

19、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2.了解成语“金蝉脱壳”。【交流】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20、梦回繁华 【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

20、容;2、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4、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5、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杰出才华,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积累文章生字词。2、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

21、择端仅有的 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宽 25.2 厘米,长 528.7 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 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三、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明确:第一自然段介绍唐宋画家题材的变化,引出说明对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第二自然段介绍张择端的生平及清明上河图的作画时间、背景。第三自然段总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类别、大小及内容。第四自然段具体

22、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内容。第五自然段介绍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课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本文主要使用了逻辑顺序,第四自然段使用了空间顺序,这样写,由表及里,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四、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明确: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

23、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五、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1、品读课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道纵横,房屋林立”“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这些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2、读了课文,你想对张择端说些什么?明确: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六、总结课文拓展

24、延伸: 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 北宋 时 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我们对古代 生活丰富的想象,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作者把它介绍得条理分明, 细腻具体,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探究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这幅画有揭示社会问题, 谏劝宁徽宗之意,表现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课外可以阅读清明上河图的 故事一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七、布置作业:写一种昆虫或动物。要求:同学们也能像法布尔一样仔细地观察,认真地研究,然后写成文章。附:板书设计梦回繁华说明顺序开卷 中段 后段 井然有序说明语言:平实、准确

25、、典雅、生动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等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3.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修改习作,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1.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很多的事物。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以 的自白为题,写一段说明文字。300500字。2.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

26、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3.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新课导入】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写作要求】1.说明事

27、物,除了仔细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对它的结构、功能等有进一步的了解。2.说明建筑,除了介绍该建筑的外在特征,还可以说说它的历史背景、建筑的过程、设计师、设计原理等。3.介绍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等,都是写作的好素材。4.题目自拟,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技法点拨】不同事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就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1.同中求异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式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例如,同样是笔,硬笔和软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

28、方法也有不同。如果能抓住这些进行说明,事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比较清楚了。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是这样来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

29、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多面展示法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他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事物的整体特征,有时就是各个局部特征的总和。对事物的微观特点进行

30、的说明,其实也就是对整体特征进行的说明。围绕某一点,多方面地展现事物的特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多面展示,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尝试的方法。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还需要我们平时付出努力。一要认真观察。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二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深入分析其异同。三要重视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提高理性认识水平。【范文引路】家乡的筒桥拱桥,是中部高起、桥洞呈弧形的桥,而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就称之为石拱桥。在江

31、南水乡山村,较为常见的是单孔石拱桥,该类石拱桥状若蓝天长虹,人们美其名曰“飞虹”,宋代苏东坡曾有“东海独来看日出,石桥先去踏彩虹”句。磐安县尚湖镇栗树山村就有一座兴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单孔石拱桥,当地百姓称该石拱桥为“筒桥”。“筒桥”横跨村边溪流,南北走向,长22.2米,宽4.3米,离溪面高8.5米,中孔净跨18米;“筒桥”两边石阶逐级向上,南30阶,北24阶;拱顶呈长宽均为3.6米的正方形,并置整条石做桥栏。这座单孔石拱桥全部使用条石砌就,拱圈及桥面共用600余块打凿光滑的砾石岩和花岗岩整齐砌筑,看起来十分美观。据记载,这座筒桥原名为永兴桥,建成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年,公元1843年)的仲冬,如此算来永兴桥至今已有171年。后来永兴桥又重修过一次,时间为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仲冬,也就是说距最近一次重修业已过了81年。这么坚固的桥足以体现古代劳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