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3.90KB ,
资源ID:252452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2452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审计学基础.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审计学基础.docx

1、审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教 学 大 纲(2008年1月修订)兰 州 商 学 院 长 青 学 院二八年一月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 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审计学基础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明确审计的目标和作用,认识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学习专业审计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二)教学目的通过审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审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审计的概念、对象和审计规范,了解在实务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

2、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使学生对审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审计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三)教学时数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为51课时。(四)教学方法审计与会计的联系相当紧密,要求学生结合会计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会计准则来学习,同时,审计学基础课程又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应当尽量使用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五)面向专业本课程面向会计学院审计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审计

3、产生的客观基础,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掌握学科的理论要素;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行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对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二)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是本章的重点。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2、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理论3、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

4、分类一、审计的概念1、美国会计学会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二、审计的分类1、审计的基本分类2、审计的其他分类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对象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二、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2、经济评价3、经济鉴证三、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四) 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第二章 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审计组织的形式特

5、别是我国三种主体审计组织及其相互关系,进而了解审计人员的构成及要求。(二)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及其管理体制等内容。政府审计机关的隶属模式和内部审计组织的特点等问题是本章的重点,民间审计组织形式和体系则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一、政府审计机关模式的设置1、立法型2、司法型3、行政型4、独立型二、我国政府审计机关1、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设置2、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3、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三、国际政府审计组织第二节 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方式1、受本单位主计长领导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3、受本单位董事会或其

6、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4、受本单位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主计长双重领导。二、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三、国际内部审计机构第三节 民间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1、独资会计师事务所2、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3、股份有限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4、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二、我国的民间审计组织1、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3、民间审计人员4、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体制三、国际民间审计组织(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学时。第三章 审计方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了解审计方法的演变历史,掌

7、握各种审计方法的概念、优缺点,并力求掌握审计方法的使用。(二)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授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审计的常规方法是本章的重点,风险导向审计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审计方法概述一、账表导向审计二、制度导向审计三、风险导向审计第二节 审计的常规方法一、审阅书面资料的方法1、审阅法2、核对法3、查询法4、比较法5、分析法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监盘法2、调节法3、观察法4、鉴定法(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2学时。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责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为审计规范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了

8、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的含义、内容及相互关系,审计法律责任的种类、成因及防范措施。(二)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的概念和内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责任的成因是本章的重点,审计的独立性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独立、客观、公正1、独立2、客观3、公正二、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1、专业胜任能力2、应有的关注三、保密四、职业行为1、对社会公众的责任2、对客户的责任3、对同行的责任4、其他责任五、技术准则第二节 审计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含义和种类1、法律责任的含义2、法律责任的种类二、审计人员法律责任产

9、生的原因1、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2、社会的原因3、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三、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四、规避法律责任的对策1、审计执业界应采取的对策2、审计人员及事务所应采取的对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第五章 审计准则(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为审计规范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有关审计准则的的含义、准则体系的结构和作用;了解审计准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概况、审计准则产生的背景;理解民间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准则的含义、体系结构和作用,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民间审计准则的内容

10、。审计准则的概念、执业准则是本章的重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则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一、审计准则的含义二、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三、审计准则的作用第二节 审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准则产生的背景二、审计准则的演进1、产生阶段2、初步成型阶段3、发展完善阶段4、全球扩展阶段三、当代审计准则的新发展第三节 民间审计准则一、国际审计准则二、美国民间审计准则三、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2、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框架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特点四、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和目标2、业务承接3、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4、鉴证对象5、标

11、准6、证据7、鉴证报告(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第六章 审计目标(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着重掌握财务审计的总目标;两种不同的责任,了解审计过程,并能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目标的含义及其两个层次,财务报表审计责任的划分,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及审计业务约定书等内容。财务审计的总目标和财务报表审计责任的划分使本章的重点,管理层认定的含义和种类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财务审计的总目标一、

12、审计总目标的演变二、我国财务审计的总目标1、合法性2、公允性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责任的划分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三、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四、几个重要概念1、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2、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3、职业怀疑态度4、合理保证第三节 确定具体审计目标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1、管理层认定的含义2、各类交易认定的种类二、具体审计目标第四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一、接受业务委托二、计划审计工作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第五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2、审计业务约

13、定书的作用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第七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关系;掌握审计证据的特征、审计证据的分类和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及作用,掌握编制、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种类,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和整理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归档保管等内容。审计证据的

14、概念、分类及获取方法是本章的重点,审计证据的特征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征1、审计证据的含义2、审计证据的特征二、审计证据的种类1、实物证据2、书面证据3、口头证据4、环境证据三、审计证据的收集1、风险评估程序2、控制测试程序3、实质性程序四、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评价1、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2、审计证据的评价3、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分类及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2、审计工作的底稿的分类3、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2、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三、审计档案的管理1、审计档

15、案的分类2、审计档案的所有权与保管3、审计档案的保密与调阅(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学时。第八章 计划审计工作(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如何编制审计计划,理解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理论,揭示了这些理论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获取审计证据、专业判断、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概念,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是本章的重点,重要性与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16、初步审计活动一、初步审计活动的目的二、初步审计活动的内容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第二节 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的概念与作用1、审计计划的概念2、审计计划的作用二、审计计划的内容1、总体审计策略2、具体审计计划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一、重要性的含义二、重要性的运用1、运用重要性的一般要求2、运用重要性的两个阶段3、重要性的两个判断标准4、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确定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2、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四、评价错报的影响1、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2、评价尚未更正错

17、报汇总数第四节 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组成要素1、审计风险的含义2、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二、重大错报风险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固有风险和错报风险三、检查风险四、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5学时。第九章 风险评估与应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及其历史演变,了解内部控制的结构,掌握如何评估控制风险、进行风险应对的方法。(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8、,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本章的重点,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总体要求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行业状况2、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3、其他外部因素4、了解的重点和程度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1、所有权结构2、治理结构3、组织结构4、经营活动5、投资活动6、筹资活动四、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1、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4、会计政策的变更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以及如何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五、被审计单位的目

19、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1、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2、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3、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4、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考虑六、被审计单位业绩的衡量和评价1、了解的主要方面2、关注内部财务业绩衡量的结果3、考虑财务业绩衡量指标的可靠性4、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考虑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含义、要素及目标1、内部控制的含义2、内部控制的要素3、内部控制的目标二、内部控制的历史演变1、内部牵制时期2、内部控制时期3、内部控制结构时期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局限性1、内部控制的重要性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四、了解内部控制和评估控制风险1

20、、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2、评估控制风险第三节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一、控制测试1、控制测试的含义2、控制测试的目的3、控制测试的条件4、控制测试的种类5、控制测试的方法6、控制测试的时间7、控制测试的范围二、实质性程序1、实质性程序的性质2、实质性程序的时间3、实质性程序的范围(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8学时。第十章 审计抽样(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审计抽样产生发展的原因,掌握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熟练掌握属性抽样的方法。(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

21、审计抽样产生发展的原因,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特征;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属性抽样的步骤等内容。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特征,确定样本规模是本章的重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是本章的难点。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一、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特征1、审计抽样的概念2、审计抽样的特征二、抽样类型1、任意抽样2、判断抽样3、统计抽样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1、抽样风险2、非抽样风险第二节 属性抽样一、确定样本规模1、确定样本规模考虑的因素2、确定样本规模二、样本选取1、随机数表法2、系统抽样法3、分层抽样法4、整群抽样法三、评价样本结果1、分析误差的原因和性质2、推断误差3、得出总体结论(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学时。三、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核方式。四、教材选用1、王学龙、李培根:审计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版。X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