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948.62KB ,
资源ID:252235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2235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 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 教学设计.docx

1、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学设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4课。聚焦板块,通过配图激活学生真实生活经验: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会滚动,也有静止现象。探索板块,先搭建一个斜面,再观察小立方体、小球、小六棱柱及其他更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研讨板块,是对物体在斜

2、面上的运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讨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拓展板块,通过增加坡度的高度,发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相应改变。 【学生分析】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经验,如滑滑梯上人体的滑动,山坡上石块的滚动,斜坡上车轮的滚动等。但在斜面上有些物体是静止的,这种情况学生会留意得比较少,所以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是静止的这一现象会出乎学生的意料。对“增高斜面,物体在斜面的运动会变快”这一现象,大部分学生是有认知的,但却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系统观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2. 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

3、的关系。科学探究目标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科学态度目标1. 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难点:发现物体的形状等因素与其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支架(八个小木块)、木板、多种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橡皮、小球、立方体、小六棱柱、装有水的圆柱形小药瓶、铅笔)、活动记录表。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

4、在课前对实验器材进行选择和调试,包括斜面的光滑程度,斜面的坡度,测试物品的材料、大小、轻重、表面光滑程度等,以保证在各探索活动环节获得最佳结果,达成教学目标。一、聚焦1. 呈现三幅能明显看出斜坡特点并代表了三种运动情况的图片(如教科书第9页图片),提问:我们周围有很多斜坡,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个别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斜坡是一端高一端低。2. 提问:你们看到过物体在斜坡上运动吗?是怎样运动的?请个别学生回答,引导得出:物体在斜坡上,可能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也可能会滚动。教师板画三种情况。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图片入手,目的在于滚动让他们联系生活,发现斜坡在生活中普遍存

5、在,并能归纳斜坡的特点。对三种运动情况进行简单交流,为后续学习做好判断和交流的铺垫。二、探索活动一 小立方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 搭一搭。出示材料(木板、四个小木块),提问:我们怎样利用这些物体来搭一个斜面?请一名学生上台操作,然后教师提出建议:小木块横放叠加,与木板的接触点应在木板的前端,越靠前越好,保证斜面的稳定。2. 猜一猜。出示一个小立方体,让学生预测:如果将这个立方体放到斜面上,它可能会怎么运动?教师将学生预测的情况在记录表相应的格子里画“”。3. 做一做。请一名学生上台尝试做一做,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强调操作要求:(1)立方体放在斜面的顶端,轻轻松手,不用外力推;(2)立方体尽量放在斜

6、面顶端的中间位置。4. 记一记。带领学生采用画“”的方式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预设:有可能会出现先滑动一下后静止的情况,要指导学生将两种情况都记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和讲解,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搭一个斜坡,如何规范地将立方体放在斜坡上,如何记录立方体的运动情况等进行指导,为学生后续自主操作和记录做好准备。在猜测环节,用图示表示三种不同情况,其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具象的理解。活动二 小球与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1. 学生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分组观察并记录圆形小球、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2. 汇报交流。(1)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并交流汇报。(2)其他小组补充发现。(3)小

7、结:小球滚动。小六棱柱与放置方式有关,会出现“滚动” “滑动” “滚一段后滑动” “滑一段后静止”等多种情况。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探究小球与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其中小六棱柱由于放置方式不同,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教学过程中,不对放置方式做统一规定,是希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能有所发现。活动三 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1. 利用同样的方法,分组观察十二面体、铅笔、圆柱形橡皮、小药瓶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记录。2. 汇报交流。预设:十二面体滑动、滚动或者滚动后滑动;圆形铅笔滚动;三角形铅笔滑动或者滚动;圆柱形橡皮滚动或者滑动;小药瓶滚动或者滑动。3. 小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

8、样的,放置方式不同,有些物体也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更多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探索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活动四 研讨物体形状与运动情况的关系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预设:有关系,但具体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一点困难。小结: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设计意图:基于实验结果研讨物体的形状与其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以实例为支撑,表达自己的发现即可。三、拓展1. 提问:如果将斜面坡度逐渐变高(从四个小木块到六个小木块,甚至到八个小木块),再将刚才这些物体

9、分别放在斜面上端,它们会怎样运动?2. 学生分组先预测后实验。3. 交流和小结:当坡度增大后,部分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改变,比如,原本静止在斜面上的小方块,会变为滑动;原本运动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会变快。设计意图:通过增大斜面坡度,学生发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会发生变化,就自然而然地引向了下两节课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研究。同时也激发学生课外继续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兴趣。【板书设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三种运动情况: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有些物体,放置方式不同,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不同。增大坡度:静止运动;运动变快。【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记录

10、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不同的运动情况。活动记录使用说明:限于篇幅,学生活动手册中没有安排本课内容,但为了便于学生记录现象,可以设计如下记录表。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在相应的格子中画“”。如果一个物体出现多种运动情况,那么,在多个格子中画“”。“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记录表三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画“”表示)物体预测实验滑动滚动静止(不动)滑动滚动静止(不动)小立方体小球小六棱柱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画“”表示)物体(形状)预测实验滑动滚动静止(不动)滑动滚动静止(不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2课。在第1课中,学生了解了

11、太阳和月球的很多特征,而本单元第2、3、4课将带领学生探索太阳和月球运动变化的规律,例如本课通过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而了解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让学生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以这样的角度让学生体会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们运用自然规律的智慧。本课的主要活动是制作简易日晷,由于该活动需要学生到课外记录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情况,故建议教师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聚焦问题“一天之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了解学生的前认知。然后向学生讲解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测量记录一次,确保每组学生都能完成第一次记录任务,确保学生掌握准确

12、记录的技能,这样学生在课后才能准确记录。第2课时围绕制作简易日晷进行分享和研讨。让每个小组上台分享,学生根据制作的“简易日晷”进行论述,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借助“制作简易日晷”这个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期坚持记录的能力以及根据观察事实进行论述的能力。【学生分析】学生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对影子已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影子在光源的反方向,有阻挡物才会有影子,影子和阳光有关系,等等。但是对于影子的变化规律,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有一些同学了解的较多,有一些则知之甚少。绝大部分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当太阳位置的方向改变时,影子就会发

13、生长短和方向上的变化,这个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但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认识到这样的规律,总体认知还是比较零碎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2. 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3. 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 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2. 能根据观察记录纸上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科学态度目标1. 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2. 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体

14、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规律,设计计量时间仪器,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2. 体会技术发展对认知自然规律的推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认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难点:日晷方向与太阳方向的对应;根据简易日晷的记录阐述影子变化规律;根据影子变化规律,解释太阳位置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观察记录纸(简易日晷带有同心圆的底盘)、小短杆、指南针、记号笔、手表等。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关于日晷的知识。【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聚焦1. 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教室外走廊上玩影子游戏,可以是踩影子、追影子、变影子等,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影子的变化。设计意图:学生对影子并不陌

15、生,课前利用35分钟时间让学生体验影子游戏,让学生获得影子变化的直接感受,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聚焦环节的表达。2. 谈话:同学们,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你们刚才也体会了影子游戏,你们认为一天之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板书:影子的变化规律)3. 整理信息,提出探索任务。学生提出想法后,教师简要板书学生所知道的影子变化规律。学生一般能表达出“太阳东升西落,影子在太阳的反方向”“早上很长”“影子的位置不一样”“有物体才有影子”等认知,教师提出探索任务“那影子一天之中的变化规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二、探索活

16、动一 简易日晷制作比赛说明会1. 比赛任务说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简易日晷,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简易日晷最好,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礼品。2. 简易日晷制作步骤讲解。(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也可以使用指南针辅助)(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说明:制作简易日晷步骤较多,讲解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用微课视频、教师示范等形式。其中,确定方向是难点,要重点讲解。设计意图:

17、由于该活动是课外活动,需要学生在一天之中坚持记录,故将该活动做成比赛的形式,比一比制作简易日晷的准确度、丰富度、美观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二 制作简易日晷1. 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制作日晷比赛中获胜的方法,需要做到哪些细节,如分工明确,记录多次,准确记录等。2. 带领学生到教室外实际测量。先让学生用铅笔记录,确保所有小组都掌握了确定方向的方法后,再让学生用记号笔记录。确保学生掌握准确记录的技能,这样学生在课后才能准确记录。3. 组织学生分享课外记录计划,如什么时候记录,在哪里记录,简易日晷保存的地方,测量工具(短杆、记号笔、指南针)的保管,等等。第2课时三、研讨活动三 简易日晷大发现

18、1. 找一找。学生已经制作好了简易日晷,上面记录了很多影子变化规律的信息,课前给学生一段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和探讨这些规律,可以书写在小白板或者卡纸上,便于分享。2. 说一说。尽量让每个小组都能拿着自己制作的简易日晷上台与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发现的规律。教师及时板书发现的规律。3. 议一议。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出来的规律有:(1)影子在一天之中会发生变化;(2)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3)上午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过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变长;(4)影子的方向变化会像时钟一样转动。4. 定一定。带领学生确定一天之中影子变化的重要规律:早上最长,慢慢变短,到了中午,影子

19、最短,又慢慢变长。5. 想一想。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影子的变化是太阳位置变化引起的,影子变化有规律,那么太阳位置在一天之中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即东升西落,早上和傍晚位置最低,中午位置最高;太阳在不同的位置,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也不一样。设计意图:学生有了“简易日晷”这个记录作品,就能很好地结合事实证据进行论述,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锻炼学生根据观察事实进行论述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研讨时,难点是让学生解释太阳位置变化规律,以及太阳位置变化对影子变化的影响,为第3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附表:下表是教材试教中学生做的简易日晷。活动四 简易日晷比赛颁奖仪式1. 评奖。形式可

20、以多样,由学生组间互评,也可以师评、组评、自评组合。评选的奖项,可设个人奖、小组奖。2. 颁奖。颁发礼品(可以有小证书),合影留念。仪式感很重要,学生下次会更加积极参与活动。四、拓展1. 谈话: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对比一下,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和真正的日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 课外任务:去找找生活中在哪里可以看到日晷。五、课堂小结通过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我们认识到在一天之中,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也会有规律地变化,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变化密切相关。那么,影子变化还有什么秘密呢?我们下节课一起探索。【板书设计】第1课时影子变化的规律学生的观点:1. 太阳东升西落,影子在太阳的反方向2. 早上很长,中午很短,晚上又变长3. 早上影子最长4. 影子的位置不一样5. 影子是顺时针转动6. 有物体才有影子简易日晷制作比赛第2课时影子变化的规律找一找说一说1. 影子在一天之中会发生变化2. 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比较斜,中午的影子最短3. 上午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过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变长4. 影子的方向变化会像时钟一样转动议一议太阳变化和影子变化的关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