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44.66KB ,
资源ID:252084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2084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课时2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课时2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docx

1、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课时2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课时2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资料说明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并能分析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影响。2.联系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利用问题产生的因果联系,对症分析实现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4水土流失严重,黑土肥力下降。5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判断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比较粗放,但耕地保护较好。()2东北地

2、区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3东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4东北地区森林破坏严重,应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二、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发展;调整好各种作物之间的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2)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第二、第三产业。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1)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2)抓好养畜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3)

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2)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施农家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3)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思考东北地区耕地广阔、肥沃,为什么还要加强耕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持?答案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的两倍左右,但是长期以来,耕作粗放、只用不养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污

4、染,已导致土地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生态恶化等现象出现,因此必须加强耕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持。探究点一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受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材料二近些年来,由于上游地区大搞农业开发,大小水库有60多座,使本应进入扎龙湿地的水被大量截流或分流,湿地缺水,导致近年发生多起荒火,丹顶鹤等大型禽鸟的栖息与繁殖受到影响。建国前佳木斯地区黑土层在50厘米左右,现在有些地方的黑土层下降到20厘米27厘米,目前黑土地的土层正以每年0.5厘米的速度流失,50年后部分地区黑土地的土层厚度将为零;建国前肥厚的黑土,现已变成贫瘠的沙石地。

5、材料三长期以来,东北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原因,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东北林业生产要从以原木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方向上来,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既充分发挥本区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价值,持久地发挥全国林业基地的作用。1材料一中提到的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出现,与东北地区农业开发是否有关系?答案有关系。农业开发导致湿地减少,湿地调蓄洪水功能丧失和退化,这是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2材料二反映了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答案问题:开垦沼泽

6、地,破坏了湿地环境;黑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措施:禁止开垦沼泽湿地,将部分农耕地恢复为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并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给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绿肥,并实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3材料三所说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答案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三种:采育失调、森林覆盖率下降、不分树龄地乱伐。黑土利用、林业开发、湿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1)黑土利用中的问题、产生原因与对策(2)林业开发中的问题、产生原因与对策(3)湿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据此回答12题。1目前不属于

7、影响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是()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D常受低温冻害的影响2目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湿地面积日益增多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A B C D答案1.A2.C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较多。第2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水土流失外,还有因过度垦荒、乱砍滥伐导致的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等问题和自然灾害问题及工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等。探究点二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读“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201

8、8年是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十五周年,为保护湿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全垦区十几年来退耕了2万多公顷耕地支持湿地保护,停止开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答案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畜产品深加工工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道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读图,回答34题。3图中五个代号顺序分别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吉林中部、辽河平原、内蒙古东四盟市五个优势产区相符的是()A BC D4下列举措有利于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

9、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合理利用、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A BC D答案3.A4.D图表特征:中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展示我国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区,以此考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读“我国不同区域特色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地区主导区位因素AB、CD、EF、G 看位置,进行区域定位主要是对各特色农业在图中的分布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图中箭头所指可以确定: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B地位于以太湖平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D地位于河套平原地区;E地位于吐鲁番盆地;F

10、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G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主要根据图中显示的区域特色农业的名称,判断分析影响此种农业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图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该特色农业地处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热量为其主导因素;B、C两地耕作类型不同,气候为其主导因素;D、E两地农业因有灌溉水源而发展起来,水源为其主导因素;F、G两地农业因地形特点而形成,地形为其主导因素。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地区主导区位因素AB、CD、EF、G地区主导区位因素A热量B、C气候D、E水源F、G地形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天然雪菊是生长在海拔2 600米以上的一种稀有高寒植物,花期短促

11、,采摘艰难,产量小,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既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又有茶的色泽和醇厚,适宜大多数人群饮用。新疆达坂城地区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质高寒雪菊。2014年栽培面积达到3 100多亩,着力打造我国高寒雪菊的重要产地。下图示意“达坂城所在区域山脉走向”。(1)分析达坂城地区打造高寒雪菊重要产地的优势区位条件。(2)为促进达坂城地区高寒雪菊种植和雪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优势:有雪菊生长所需要的最佳海拔(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品质好;深居内陆,环境污染小;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高海拔地区,病虫害少;光照充足,温差大;内陆高寒地区,地广人稀,可栽种

12、面积广;靠近陇海兰新铁路,交通便利;靠近乌鲁木齐,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大;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加大对雪菊的药理研究,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建雪菊规范种植基地,积极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强化管理,合理安排;积极促进雪菊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等。解析第(1)题,达坂城地区打造高寒雪菊重要产地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雪菊的生长习性,从地形、气候、水源角度考虑。从材料可知,“天然雪菊是生长在海拔2 600米以上的一种稀有高寒植物”,达坂城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为雪菊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且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

13、提供了水源。地处内陆,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为雪菊的品质提供了保障,同时,该地区人烟稀少,环境优良,适宜雪菊种植。从社会经济条件看,雪菊适宜大多数人群饮用,说明市场广阔,从交通条件看,靠近兰新铁路,交通便利等。第(2)题,促进达坂城地区高寒雪菊种植和雪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需要从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等角度考虑。“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黑龙江垦区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2题。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垦,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土地

14、荒漠化十分严重2关于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A只要抓好种植业就行B牧区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C农业区搞农产品加工,经济效益差D加强以大豆榨油、甘蔗制糖等食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答案1.C2.B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破坏及黑土流失。第2题,东北农业基地的开发以种植业为基础,还要在此基础上搞好农产品加工,以获得更多效益;东北地区不盛产甘蔗,牧区要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迎接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冲击采取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国东北地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据此回答35题。3大兴安岭

15、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A充分利用林区资源优势,加大对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B改单一林业经济为多种经济发展,如旅游、养殖业等C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实现全面发展D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4东北平原的农业发展方向为()A大力开发后备荒地,以增强商品农业的地位B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的生产C主导产业以农产品加工替代种植业D全面发展大豆种植业,以占领国际市场5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当()A在平原区继续增加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B在西部草原区增加围栏畜牧点数量,建成全国乳肉生产基地C在山区以森林开发为核心,重点做好优质木材的供应出口D从改善农

16、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答案3.B4.B5.D6黑龙江绥芬河流域的东宁县地形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气候暖湿,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是黑龙江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优质苹果、梨等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逐步形成“山顶坚果戴帽,中间榛子缠腰,山下木耳环抱”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东宁县是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水果蔬菜最近的基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东宁县被称为“塞北小江南”的地理成因。(2)分析东宁县成为黑龙江省重要果品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3)简析东宁县积极发展立体农业的意义。答案(1)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纬度较低

17、;西北部有长白山阻挡冬季风,受冷空气影响较小;距离海洋较近,气候较温和;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2)山地丘陵面积广,适合种植果树;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土壤比较肥沃;绥芬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靠近俄罗斯,国内外消费市场广阔;位于边境口岸,交通便利,便于出口;国家政策支持。(3)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水土资源潜力;有利于减少对有限耕地资源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与江南地区相比,水热条件较差,但位于东北的东宁县被誉为“塞北小江南

18、”,则需从东宁比东北其他地区“暖”“湿”的角度来分析。第(2)题,联系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要素,结合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即可。第(3)题,发展立体农业既是因地制宜的农业策略,也是为了解决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示意图”,完成13题。1关于图中四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为高原地形,地势起伏小B地附近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C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D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2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是()A地 B地C地 D地3近年来,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明显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水旱灾害频发 B大豆的市场需求减小C耕地面积减少 D进口

19、大豆的冲击答案1.A2.B3.D解析第1题,地位于呼伦贝尔高原,地势起伏小;地附近河流封冻期长,河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没有凌汛现象;地垂直地带性显著,西坡基带为温带草原带,东坡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第2题,地位于松嫩平原,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且耕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第3题,地区位于松嫩平原,水旱灾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但种植任何农作物均会受到水旱等灾害的威胁,不仅仅是大豆;大豆的主要用途是榨取食用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总量的增加,大豆的市场需求量在增大;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松嫩平原的耕地面积在

20、减少,但这并不是导致大豆种植面积明显萎缩的主要原因;进口大豆相比于国产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低,对国产大豆形成了明显冲击,使东北大豆的市场份额减小,人们转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2018南京九中上学期期中)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图1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46题。4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A气候 B地形C土壤 D水源5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B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6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

21、、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A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C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答案4.C5.A6.C解析第4、5题,垄作比平作增加表面积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有利于集中施肥,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第6题,由景观图知,该地地形平坦,B、D错误;垄沟集水导水,易出现水肥流失。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

22、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7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A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B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C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D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8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商品率较高 B机械化水平高C农场经营规模小 D水利工程量大9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答案7.C8.A9.D解析

23、第7题,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通化虽位于中朝边境,但林下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国内;虽然林下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但其科研水平并不高。第8题,由图可知,M区域为松嫩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较小;林下产业特产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小。第9题,发展林下产业能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产业收入,提高环境承载力。林下产业对野生动植物数量和地质灾害没有影响,不会降低环境污染程度。(2017全国联考)“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

24、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读图完成1011题。10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A气候变化 B河流整治C交通便利 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11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提高人口迁出率 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提高老龄人口比重A B C D答案10.D11.C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提示,“互联网”在浙江农村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也就是说互联网和农业进行深

25、度融合,从而出现一些特色农产品基地。第11题,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在农村,有利于加快农村的交通运输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迁出;农村人口迁出以青壮年为主,减少人口迁出则有利于降低老年人口比重。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河南省柘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1976年,河南省柘城县从国外引进三樱椒种植、加工技术,此后种植面积、加工能力逐年增加。1999年柘城县被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现在,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标准化种植已形成“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外。材料三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欢凉爽气候,不耐严寒霜冻,喜土壤

26、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1)柘城县位于_(地形区),地势特点是_,判断依据是_。(2)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是_。(3)简述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至少写出4点)(4)柘城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_(写出2点),借鉴柘城县三樱椒种植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至少写出4点)。答案(1)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或者黄淮平原)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降低图中河流流向(由西北向东南流)(2)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南北、东西纵横的交会中心(3)地形:地势低平;气候:气温适中,生长期长,雨热同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河流)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交通:铁路、公路南北、东西

27、纵横交会中心。(4)分布的区域化;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或者农、工、商联合一体化建议: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作物,形成区域化生产;发展有机、绿色种植;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业社会化过程。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中东部,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区),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黄淮平原,其地势特点是地势低平,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第(2)题,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有南北向京九铁路和东西向陇海铁路交会于河南省,

28、还有多条东西向和南北向高速公路穿过河南省,所以说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是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南北、东西纵横的交会中心。第(3)题,河南省柘城县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生长期长,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是铁路、公路南北、东西纵横交会中心,有利于河南省柘城县三樱椒的输出。第(4)题,从题干材料中可以归纳出柘城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布的区域化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可以借鉴柘城县三樱椒种植业的成功经验,应该因地制宜,发挥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作物,形成区域化生产;发展有机、绿色种植,实现农业生产

29、过程专业化,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业社会化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材料二下图为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材料三下图为卢茨克、基洛沃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资料图。(1)描述乌克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3)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答案(1)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原因:受纬度和地势影响,自北向南气温升高;受海陆位置影响,自西向东降水减少。(2)植被覆盖良好,为黑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广阔,以流水沉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