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1.32KB ,
资源ID:251334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1334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古总结题目.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古总结题目.docx

1、考古总结题目一、名词解释1、考古学:运用科学方法发掘、整理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的实物,并据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各不相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朝的灭亡。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世纪初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地被考古学代替。2、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术语。专指考古发现中观

2、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定数量遗存遗存。同一考古学文化遗存中,一般应包括同样形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住宅、制作技术和文化习俗等因素。其命名方法一般是以第一次发现的有代表性遗存所在地名的最小单位命名,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过去曾以发现的典型器物命名,如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每一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是一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3、考古地层学: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亦称层位学。应用地质学中地层学的原理,根据地层迭压上下,判断相对年代迟早的方法。旨在研究因人为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并以此指导考古发掘、处理各种遗迹现

3、象。考古学正是依靠地层学、类型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发掘和研究,才逐渐形成为一门系统的近代学科。4、考古类型学: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亦称器物形态学、标型学、型式学和形制学。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5、地层学和类型学的联系:它和地层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成的。当缺乏叠压和打破关系时,类型学的研究可以克服地层学自身的局限;而当类型学以地层学为基础时,其科学性亦大大增强。所以类型学和地层学同为考古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4、,是近代考古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6、金石学: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传世或零星出土铜器、石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用以证经补史。形成于北宋,至清代兴盛。研究对象为古代的铜器、石刻、甲骨、简牍、封泥、印章、瓦当等。其资料多靠传世或未经科学发掘出土获得,局限于对器物的考证和考据。考古学在中国确立后,金石学为其有机组成部分。7、新考古学: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考古学理论。代表人物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L .R.宾福德和英国D.克拉克。基于对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和目的的不满,新考古学主张考古学应解释过去的事情何以会发生,并设法研究清楚事物变化的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满足于

5、再现过去和简单地说明以往发生的事情。还认为考古学家必须把文化看成是人们在一个文化体系里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留下了人工制品,考古学家的任务是根据这些静止的人工制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推断人类的动向,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了解和掌握人类文化发展动力的一般法则。在方法上,新考古学改变传统的归纳推理法,先建立理论或假说,再利用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使用考古发掘,来进行验证。它注重环境考古学的研究,运用民族学的成果。认为陶器、石器等文化遗物不是考古学主要研究对象,不重视类型学的研究和描述方法。8、李济: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中国现古学家。生于清光绪年间,1979年卒于台湾 省。李济曾在哈佛大学

6、学习人类学专业。归国后开始从事田野考古。1926年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领导的安阳殷墟等重要考古工作。李济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其中花费精力最大的是对殷墟陶器和青铜器的系统研究。著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在与他人合著的古器物研究专刊第1?5本中,对殷墟发掘所获170件青铜容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其他论著中文的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英文的有中 国民族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安阳等9、裴文中:中国现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 5 0余年来,裴文中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进行地质

7、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的调查。他多年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他在研究总结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又对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作了综合研究,对中国石器时古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直到去世前,还在 对历年发现的北京人的大批石器进行全面的研究。裴文中的主要著作如下:周口店洞穴 层采掘记、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周口店山顶洞之动物群、 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柳城巨猿洞的发掘和广西其它山洞的探查等,并与他人合著中国原人史要、资阳阳人、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等。10、碳14:利用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放射性测定生物体遗骸及其他地质样品的绝对年代的方法。此法是W.F.利比于1947年创立的。碳-14

8、测定年代方法的可靠性已经被对已知年代的考古样品和生物样品(树木年轮)的测定所证实,并在考古学、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等 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1、遗迹:考古学术语。指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如遗址、墓葬、灰坑、窖穴、岩画等。一般指体积较大或不可迁移的物体。其中遗址包括古代人类的居住基址、军事设施基址、生产建筑遗存和生活建筑遗存等。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较全面地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况。12、遗物:考古学术语。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经有意识加工、使用的,或虽未经人类加工,但与人类活动密切有关的各种物品。其分类一般按材质或用途区分。13、文化层:考古学术语。古代人类活动的各种遗留物组

9、成的堆积层。不同层次的堆积是人们在某一地点的活动记录。据其内容和迭压关系,可以确定文化内涵和时代关系。14、灰坑:考古学术语。灰坑是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因坑中填满灰色土壤故称灰坑。灰坑乃是由于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垃圾中所有各种有机质腐烂后,使坑中土壤变成灰色而形成的。灰坑中的土一般较文化层土松软、色深、包含遗物更为丰富。根据坑的形状、特征和遗物可判断灰坑的性质和时代,是研究古代人么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15、探方:考古学术语。发掘时开的方形坑。用以探索遗址的地层堆积和各种遗迹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并取得地层和遗迹的平剖面图。面积一般为米,每方为工作的基本单位,方

10、与方间以隔梁区别。发掘中开的狭长的沟称“探沟”,用途同探方。16、放射性碳素断代:又称“碳断代”。测定古代遗物绝对年代的方法之一。利用有机物中占一定比例的放射性同位素碳的半衰期,推断死亡年代。比较可靠准确。适用年代范围在万年以内。测定结果有一定误差。17、陶器热释光断代:测定古代陶器年代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粘土制品。陶器加热至时,能将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是放射性能量储存的标志。释放后又因继续放射性照射而积累,积累的能量多少与陶器烧成后经历的时间成正比。利用这种现象可以推算出陶器及其他粘土制品的烧制年代。18、树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断代的方法。是现阶段最准确的断代方法。

11、对考古学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校正碳法测定的年代结果。19、水文考古学: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运用考古学方法和资料研究水文现象。通过对江河水域附近的古代石刻、建筑、村庄、城市、墓葬、遗址的调查发掘,探讨历史上气候变迁、水域演变等问题。可为现代生产建设服务。20、民族考古学: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运用考古学观点、方法研究某些现代仍保留一些原始性质的民族。以期与考古发现的有关遗迹、遗物进行对比研究,深入了解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家庭结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21、地震考古: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与地震学相结合而产生。研究与地震有关的考古文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了解某一地区内一定的历史时期地壳变化、发震前兆、发震

12、时间、震中位置、震害情况等,以取得地震的规律性认识,服务于现代地震预防工作。22、科技考古学: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运用理化分析技术并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对考古学提供的实物标本等有关资料进行古代科技发展史的研究。包括天文、地理、度量衡、机械、纺织、矿冶、交通工具、硅酸盐制品等有关方面。23、考古动物学:又称“骨骼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研究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学科。揭示古代人们选择食物、狩猎、饲养家禽家畜等方面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概况。是考古学和古动物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24、聚落形态:是人类将他们自己在他们所居住的地面上处理起来的方式。它包括房屋的安排方式,并且包括其他与社团生活有关的建筑物的

13、性质与处理方式。这些聚落要反映自然环境,建造者所实用的技术水平,以及这个文化所保持的各种社会交接与控制的制度。聚落考古的研究提供了考古文化的功能性的解释的 一个出发点。25、吕大临(约约): 宋代金石学家。字与叔。蓝田(今陕西蓝田)人。曾学王程颢、程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平生未应举。官至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通六经,精于礼。著考古图十卷,不仅著录铭文,并注明铜、玉器的尺寸、图像、收藏之家和出土地点等另著易章句、大学解、中庸说各一卷,论语解十卷、孟子讲义十四卷、礼记传十六卷、玉溪先生集二十八卷等。26、黄文弼()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字仲良。湖北汉川人。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4、。后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任教。历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研究员、西北联合大学和四川大学教授兼系主任。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次考察新疆,对西北史地和新疆考古研究卓有贡献。著作有高昌陶集、高昌砖集、罗布淖尔考古记、新疆考古发掘报告等。 27、郭宝钧:()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字子衡。河南南阳人。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后参加安阳殷墟第一次发掘,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并在北京大学任教,兼中国历史博物馆特约研究员。毕生从事商周考古研究,多次参加重要的商周遗址和墓葬发掘。较早注意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历史文献考察西周墓

15、葬制度。对商周铜器群的研究颇有贡献。著作有山彪镇与琉璃阁、浚县辛村、中国青铜器时代、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等。28、董作宾:() 中国现代甲骨学家。字彦堂。河南南阳人。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年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曾次主持殷墟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研究。主编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等重要文献,另有学术论文约篇。曾出版董作宾学术论著、董作宾先生全集等。29、梁思永():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原籍广东新会,生于日本横滨。梁启超次子。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后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考古

16、学和人类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从事田野发掘,对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这一关键问题。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作有城子崖、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等。30、夏鼐():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字作铭。浙江温州人。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年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年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后任名誉所长。年起兼任文化部国家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年起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年起被选为英国、瑞典、

17、美国等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中西交通史、中国科技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著作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日文)、中国文明的起源(日文)等。主编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并领导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的编纂工作。31、聚落考古:聚落考古是以聚落为单位进行的考古学研究,目的是探讨聚落社会结构、聚落社会之间的关系与聚落社会的时空变异,以及聚落社会同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考古不仅要做好聚落个案研究,而且要研究同一文化、同一时期的聚落群,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同一文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同一时期和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聚落变异,从中求证社会群体的演变,观察历史社会的变化。32、埋藏学:是恢复古环境的基础。埋藏学专门研究化石的形成过程,要分析和恢复原来的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环境,必需首先判断化石群是生活在原地的群落,还是经过外力(水力、风力、冰川等)搬运的异地埋藏群。原地生活的群落(如礁体、叠层石或其他未经搬运的生物化石),可以提供解释古生态学直接的证据,而异地埋藏可供判断古地理环境和沉积 条件。3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