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3 ,大小:1,009.75KB ,
资源ID:250833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0833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案.docx

1、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案目 录: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论得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的结论。最后通过演示实验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子的热运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课时】1【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提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等相关问题。思考、讨论、回答提问:“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 说明本节课将通过直接的感知的现象来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提出问题:“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液体?”“怎样判断出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液体?”“是什么从瓶中跑出来,让我们闻到了香味、酸味、酒精味?”教师可以解释那些带有香味、酸味、酒精味的分子,从瓶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发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时,你就会闻到各种

3、气味了。思考、讨论、猜想、回答让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出分子有哪些特性的猜想认为分子能够运动分子的运动有快慢之分,与温度有关。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实验验证气体分子的运动。(简单介绍实验装置和用品)提出问题:让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现象的原因。对现象猜想、观察、理解,分析,叙述现象及原因,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生活中闻到各种气味的一些现象。气体的扩散: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分子在无规则运动。注意:1。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演示前,要注意用玻璃板把瓶口盖好;演示时,两个广口瓶的口径必须相

4、同,以避免二氧化氮泄漏到教室中。2。要注意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下面,由于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这样可以排开重力的干扰。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属于气体扩散的例子。讨论、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使学生思维从课堂走向生活,活跃课堂气氛。提出问题:“气体分子能够运动,液体分子能够运动吗?”“怎样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分子能够运动?”学生分别出示自己做的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扩散的实验样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这些实验可以表明,静放的时间越长,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的界面越模糊不清。液体的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的扩散实验进行的很慢,学生在课堂上出示刚刚注入的、前十天的、二十天的、三十天

5、的实验样本,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说明固体之间的扩散现象理解、举例。固体的扩散:介绍铅片与金片的扩散。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属于固体扩散的例子。讨论、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留意生活。提出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了什么?发现了分子有哪些特性?回顾实验现象,总结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比较红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快慢。由实验引出“热运动”的概念。有条件的学校可用课件模拟扩散现象以及扩散与温度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扩散的理解。对可能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进行猜想,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想理由,对自己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猜想产生这种实验现

6、象背后隐藏着哪些物理规律,以及与分子运动有关的因素。比较红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快慢。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这种无规则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提出问题:1。既然分子在不停运动,固体、液体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2。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解释:分子间存在斥力,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并类比弹簧连接的小球间作用力猜想并叙述猜想的理由,设计验证猜想的方法。然后观察演示实验,列举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猜想并

7、叙述猜想的理由,设计验证猜想的方法。类比弹簧连接的小球,理解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存在有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有引力2。分子间存在有斥力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对共性问题做出点评。思考、回答问题课堂练习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结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学生继续探究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研究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两个问题:再设计一个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小实验。再设计一个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小实验。【板书设计】 护散现象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反思】教材首先介绍了分子的大小,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扩散现象出发,通过推理

8、去探索微观世界。依次介绍了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经过说课和课堂教学的演练,已经初步成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了一些体会,其中感受最为强烈的几点,希望能够继续鞭策自己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第2节 内能【学习目标】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教具】上面固定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辆,试管及橡皮塞,两个相同的烧杯,内能、机械能互变演示器(J

9、铎尔实验仪),硝化棉,乙醚,高锰酸钾晶体,纱带,钢锯条,粗铁丝,冷、热水,小球,火柴等.【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新课教学(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

10、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实验结果表明

11、: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4)内能和机械能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棗统称为机械能。机械

12、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小 结】 (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板书设

13、计】第二节 内能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2。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2。做功【教学反思】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采用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物理概念。第3节 比热容【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了解比热

14、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学)1、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平P 130前面的“?”,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

15、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2、(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2)比热容:教师指出: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

16、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3、引导学生看书P131-133,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二、完成预习作业(验)1: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

17、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多3;为了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猜想:_(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需要的器材:_.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2)怎样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的. (

18、填“相同”或“不同”)4: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这个物理量.即: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用符号_表示,它的单位是_,符号是_.水的比热容是_,它的物理意义是: _ _.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1所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5: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散热的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答: 。6: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

19、少?(2).质量是2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质量为m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质量为m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5).质量为mkg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8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6).质量为mkg的水,温度从t0升高(降低)到t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三:交流合作(讲)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教师抽问刚

20、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问题(1): (2): (3): 3、由教师重点强调指出:对于演示实验:在探究活动之前,先要让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所用的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要相等(适当强调升高温度)。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和注意点(如天平、盛放水和沙子的杯子要型号相同、加热所使用的酒精灯型号要相同),可以想到吸收热量的多少就是根据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既加热相同的时间,代表水或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在实验前要提示学生:实验所研究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等时,吸收热量是否相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所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实验前后需

21、要记录的物理量(加热前后水和沙子的温度)实验前对酒精灯加热位置的确定也是本实验的一个要点。实验中可以同时完成两个结论的探讨:(1)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现沙子的温度升高的比水的要快;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水的大(2)要让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的比较;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的多总结上面的实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以类比密度),这说明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某种物

22、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从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可对应其物理意义来相互对应理解。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这个问题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去加深理解。如:一滴水与一盆水的比热容是相等的、一根铁钉一段铁丝的比热容是相等的给学生介绍比热容表,以某种物质为例子,对其作全面的解析,并同时介绍出比热容的注意点,如: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比较出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并带出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一些自然现象。小结热量的计算公式:吸收(放出)的

23、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降低)的温度 即:Q=Cmt四:当堂抢答练习(测)1、在1atm下,2kg的初温为20的水,吸收了7.0105J的热量后,水的温度( )A。升高到100 B。升高到83.3 C。升高到103.3 D。不能确定2、下列事例中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沙漠地区;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来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有冻裂;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在海边,白天风常常是从海面吹向陆地;水利发电;冬天,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地窖里放一桶水。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A。 B。 C。 D。3、体积为

24、12的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4、一杯酒精用去了一半,它的( )A。质量和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C。质量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质量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2倍5、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物质实验次数质量(kg)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J)水10.0510210020.10104200煤油30.0510105040.10102100(1)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或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或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25、什么结论?五、学习评价(评)1、评选出本节课的聪明1、2、3号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 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板书设计】三、比热容 现象 实验探究 知识 社会、生活沙漠地区温差大 比热容 暖气用水沿海温差小 C沙=0.92103 J/(Kg) 做介质 C水 =4.2103 J/( Kg)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设计此课时,我从学过的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那么,对于不同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加量(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引入新课;紧

26、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重点与难点】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

27、过程,燃料的热值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教学课时】:1时【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1)汽油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工作原理。(边动作边讲解

28、,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

29、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能的转化。教师: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学生回答后总结:通过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打开flash课件,让学生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柴油机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工作过程上: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压缩情况不同(问:汽油机压缩冲程末温度、压强多大?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点火方式不同(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