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7 ,大小:320.34KB ,
资源ID:250759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0759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初高学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阅读专题.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初高学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阅读专题.docx

1、小初高学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阅读专题古诗词专题【浙江衢州】1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4分)答案:【四川南充】12诗歌鉴赏。(4分)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上阙描写 (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 。(2分)(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2分)答案:12(1)春天或春季(1分);兰芽、子规(任答一个得1分) (2)借溪水西流(1分)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意近即可)【四川成都】一、诗歌鉴赏

2、(共4分)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1-2题。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答案:1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崽乡之情

3、做铺垫。2.C。南乡子表达的远客心境是,身在遥远异乡,内心孤独凄凉,思归心切,却只能在潮退的日暮春色里,遥寄乡愁。而C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也是表达了作者深处边疆之“远”,保家卫国,但功业未建,只有在杯酒中表达内心的孤独凄凉,寄托思乡之愁。【四川巴中】14.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2分)(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2分)答案:【浙江嘉兴】(四)古诗阅读(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

4、5题。真定怀古元陈孚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注释】滹(h)水:滹沱河。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莫:同“暮”。15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4分)答案:15(4分)首联描绘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图景。颔联、颈联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反衬人生的短暂有限。意思是说主父、尉陀等人虽然历史上也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早已被人忘记了,现在连他们的故居荒冢已难寻觅,只有刻在开元寺

5、石头上的名字在青苔中依稀可见。而恒山、滹水等自然界事物仍生生不已。从全诗来看,采用对比手法写景,一个“犹”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这样的观点:只有世世代代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历史的永恒。(能结合诗歌内容整体分析思考。理解准确全面深刻。表述流畅、清晰。)【山东潍坊】(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3题。(5分)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注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12.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13.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

6、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12.“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2分,字义、效果各1分。任选一字作答,若全答,按“逐”字判分)13.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1分)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2分)【山东泰安】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8.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7、)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19.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20.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8、)C.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答案:18.A 19.C 20.D【浙江舟山】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真定怀古元陈孚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注释】滹(h)水:滹沱河。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莫:同“暮”。15.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4分)答案: 15.略【浙江宁波】(五)如梦令(

9、5分)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17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2分)18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 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 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答案: 17“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2分,加点字词赏析1分,句子理解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C(3分)【广东广州】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行路难(其一)

10、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 12(1)“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2)“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江苏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11、完成7-8题。(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7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2分)8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7(2分)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8,(3分)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湖南长沙】(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

12、魂语,投诗赠汨罗。【注释】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君子:指李白。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10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

13、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11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泪”?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天津】5.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

14、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答案: 5.B【浙江杭州】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 ”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 ”三宇,凸

15、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2分)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3分)答案: 21(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甘肃武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3-24题。(5分)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 ”,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 ”,结果“ ”。(3分)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16、案: 23.(3分)锦(红)衣 春游 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24.(2分)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湖南衡阳】(一)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78题。(4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D最后

17、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答案: 7A 8指诗人躬耕隐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山东济南】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4分)窘况为许衡州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注释】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塾师:指郑燮。(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2分)(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答案:11.(1)【答案】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

18、追求。 (2)【答案】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四川乐山】14古代诗歌鉴赏。(6分)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

19、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4分) 答案:14C(2分) (4分)不好。“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1分;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1分;更能表现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1分。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1分。【山东枣庄】(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7分)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

20、北戴河6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 (人名)的组诗 。(2分)7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3分)8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6曹操 观沧海7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 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3分。意思对即可)8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江西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

21、4分)临江仙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济源:地名,今属河南。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

22、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 6D7D【江苏省盐城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宿牛群头胡 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

23、厨。(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8.(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 _(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答案: 8.(1)“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24、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1.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答案】20. D 21.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

25、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解析】20. 试题分析:D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21. 试题分析: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

26、,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2018年无锡市】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答:(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案: (1)(3分)首联描写

27、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2)(3分)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2018年北京市】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1分)9.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答10.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

28、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和“”。(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2018年福建省福州】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5. “日

29、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4. C 5.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解析】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故C项分析不正确。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描绘诗歌中某一句的意境,要先正确翻译,然后再加上自己适当的理解和描写即可。本句话翻译为: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的景象。古诗词专题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 (一)村行 王禹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抖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1.诗中额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3分) 1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答案】11.答案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12.答案示例:兴长 惆怅 诗人原本游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